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的价值分析:理论、历史和现实逻辑

2022-02-05 02:55郭秋萍
工会理论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劳动竞赛竞赛

郭秋萍

(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上海 200082)

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是社会主义国家激发劳动者积极性、主动性和首创精神,提高职工素质、推动企业进步、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中国工会的优良传统和品牌工作,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的价值包括价值导向和价值作用两方面。本文试图通过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三重维度的构建,阐释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的价值导向,探讨新时代劳动竞赛价值作用发挥的实践路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在价值导向上体现为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一致性的社会主义特色,倡导实现国家进步和人民幸福的同步推进。新时代劳动竞赛依然要继续坚持在团结引领广大职工建功新时代的过程中,实现职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实践中要以创新的形式和内容彰显劳动竞赛的时代特点,回应国家、社会、企业和个人的发展需求,使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真正成为国家和企业发展的助推器,成为劳动者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效平台。

一、理论逻辑: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的理论渊源、价值基础与价值保障

劳动竞赛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产生的一种劳动组织形式,社会主义是其根本属性。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以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自身发展具有双重价值的理论为指导,广泛的群众性是劳动竞赛的价值基础,社会主义制度是劳动竞赛的价值保障,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以国家社会利益和人民利益为双重价值基石,坚持在推动国家社会发展过程中满足人民需要的价值导向。

(一)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明确了劳动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自身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价值:人类一切财富和历史都由劳动创造,人自身的生存发展也离不开劳动。也就是说,劳动能够同时满足人类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双重需要,劳动是人和社会存在的根本条件,也是人自身发展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途径。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和人类社会。首先,劳动是人的类本质。劳动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于客体的过程,是人类从自然界索取所需之物以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因此,劳动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条件,人要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创造出自身需要的一切物质生活资料。其次,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劳动是一切人类财富和人类历史的创造者,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劳动使个体之间产生相互联系,由此便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进而形成了人类社会。劳动为个体提供了走向公共领域的平台,从而衍生了个体存在的社会性。劳动使人在理性的劳动交往实践中,不断获得自我与他人良好社会关系的建立,“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40页。再次,劳动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实现人类社会解放的必由之路。马克思指出:“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530页。劳动是人类社会实现共产主义的唯一坦途,正如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的,在劳动本身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23页。

(二)价值基础:广泛的群众性

广泛的群众性是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的鲜明特点,也是劳动竞赛的价值基础。正如斯大林在《革命的竞赛和劳动热情的高涨》中指出的:“竞赛是千百万劳动群众在最大积极性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的共产主义方法。”④《斯大林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第99页。社会主义劳动竞赛能够激发劳动者对工作的渴求、热情和进取心,改变劳动态度,广泛动员职工群众投身社会主义劳动,因为劳动竞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劳动者各层次的需要,达成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劳动竞赛不仅关注人的生存需要和技能发展需要,更关注人的自我实现需要。首先,劳动者在竞赛中做出超额贡献能够获得相应的物质利益,改善劳动者物质生活水平。其次,劳动竞赛的形式决定了它不可避免的竞争性,但在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中国家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深度融合,保证了这种竞争性不同于资本主义制度下你死我活的竞争,而是具有鲜明社会主义特色的互帮互助、共同提高式的良性竞争。“竞赛的原则是: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共同提高。”①晓亮:《劳动竞赛是社会主义的经济规律》,载《学术月刊》,1959年第4期,第7页。劳动者通过竞赛实现“比、学、赶、帮、超”,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在实现自身技能进步的同时也带动全社会技术水平的共同提升。再次,劳动者通过劳动竞赛取得的成绩能够获得社会认可,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这就为劳动者提供了自我实现的平台,满足了自我实现的需要,使劳动者产生自豪感和荣誉感,激发和巩固劳动者的主人翁意识,推动实现将劳动变为劳动者自发自为的“生活第一需要”。

(三)价值保障: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确立,是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得以开展的根本原因。社会主义制度保证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实现了人民利益与国家利益的一致性。在我国,正是人民当家作主地位的确立,使广大劳动群众在政治上、经济上和思想上获得了解放,改变了劳动的特征和劳动者的身份,使思想上“用新的态度来对待新的劳动”成为可能,才有了催生劳动竞赛的土壤和机遇。李立三曾指出:“因为工人群众一旦有了初步的主人翁思想,认识了在人民企业中不应当采取磨洋工的劳动态度来工作的时候,自然就会尽可能地用紧张的劳动强度努力工作。”②张志林、王冲:《劳动竞赛手册(上)》,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88年版,第98-99页。

新中国成立后,工人阶级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国家和劳动者的利益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国家把开展劳动竞赛作为法律固定下来,使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有了明确的法律规范和保障。早在1978年的《宪法》中,就在总纲的第十条提出:“国家提倡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在无产阶级政治挂帅的前提下,实行精神鼓励和物质鼓励相结合而以精神鼓励为主的方针,鼓励公民在劳动中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是我国首次将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写进《宪法》。在现行的《宪法》《劳动法》《工会法》《企业法》等法律法规中,对工会和企业开展劳动竞赛都有明确的规定。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国家提倡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奖励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六条规定,国家提倡劳动者参加社会义务劳动,开展劳动竞赛和合理化建议活动,鼓励和保护劳动者进行科学研究、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表彰和奖励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第八条规定,“工会组织职工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开展群众性的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和技术协作活动,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发展社会生产力。”《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第四十三条规定,“企业应当支持和奖励职工进行科学研究、发明创造,开展技术革新、合理化建议和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活动。”法律的保障不仅有力推动了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的开展,也为劳动竞赛价值的社会主义性质提供了保证。

二、历史逻辑: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价值的历史呈现

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最早起源于苏联的“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我国的劳动竞赛始于20世纪30年代党领导下的中央苏区,它伴随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的脚步不断发展成熟,为夺取革命胜利和发展经济做出了重大贡献。回顾我国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的历史可以看到,在各个历史阶段,劳动竞赛始终服务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中心工作,立足于实现人的自身发展,在价值导向上坚持“服务大局”与“人民至上”两条价值主线的并行不悖,彰显了鲜明的社会主义特色。

(一)服务大局:服务国家需要

列宁曾明确指出:“组织竞赛在苏维埃政权的经济任务中应当占有显著的地位。”①《列宁全集(第2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89页。在我国,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的缘起,是动员广大群众团结起来,为夺取革命胜利和加强根据地建设而奋斗。劳动竞赛“作为工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载体,在新中国60年发展史上写下了并继续书写着浓重的一笔”。②《习近平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保增长促发展劳动竞赛推进大会上讲话》,ht t p://news.c c t v.c om/china/20090428/111493.shtml,2021-11-28.

1.为夺取革命胜利而竞赛

在革命战争年代,组织开展革命(劳动)竞赛的首要目的是促进根据地和解放区生产发展,保证军事供给,为赢得革命战争胜利提供物质保证。

1932年至1934年,在中央苏区开展的群众性劳动竞赛活动,是我国劳动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区域性政权后,第一次以主人翁姿态自觉开展的群众生产活动。当时,中央苏区新生政权面临国民党的一次次反革命“围剿”。为了保卫和巩固红色政权、发展苏区生产,中共中央组织局于1932年3月23日发布《关于革命竞赛与模范队的问题》,号召全党以最大努力“发动群众积极性,用组织模范队和革命竞赛的新方式”,“转变全部工作”。③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编:《建国以来中共中央关于工人运动文件选编(上)》,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89年版,第1218-1219页。

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和各抗日根据地广泛开展了大生产运动。1940年9月18日,陕甘宁边区总工会在《为增加工时与响应边委、边府开秋荒二十万亩的号召告边区工友书》中提出:“我们工人阶级应该(用)加紧生产,提高技术的实际行动,来表现我们在抗战中的伟大作用。”④陈家墩、姚荣启:《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大生产运动(下)》,载《工运信息》,2015年第23期,第20-23页。陕甘宁边区总工会发动的“五一”生产大竞赛,是广大职工在人民政权下开展的一次大规模的生产竞赛。朱德对此给予高度评价:“我们过去的经验证明了革命的生产竞赛,的确是提高生产率的有效武器。”⑤《建国以来工运历史教学参考资料(第1册)》,北京:中华全国总工会干部学校1982年版,第136-137页。之后,边区开展的一系列以赵占魁、甄荣典、张秋风为代表的“新劳动者运动”,也是发展边区经济、打破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对边区经济封锁的一项重要措施,解决了军需品和民用工业品的生产问题,克服了战时供给困难,有力地支援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解放战争开始后,各解放区工会组织动员职工开展了热火朝天的生产运动,巩固后方,支援前线。1947年2月7日,延安《解放日报》发表社论《中国工人阶级今天的任务》,号召解放区工人开展“新英雄主义的竞赛”,加紧生产,“为保证人民解放军的足食足衣,加强解放区各方面的力量而立功”。⑥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编《建国以来中共中央关于工人运动文件选编(上)》,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89年版,第1220页。从1947年2月起,根据党中央关于“准备迎接中国革命的新高潮”的指示精神,工会先后动员和组织各解放区工人群众开展了“增产立功运动”,支援解放战争。这一运动的开展,为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向战略进攻的转变,直至赢取革命在全国范围内的胜利提供了物质支援。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全国工矿业率先发起马恒昌小组①马恒昌原是沈阳机器厂的工人,1950年初,东北总工会总结了他保质保量超额完成生产计划的经验,并把他所在的小组命名为马恒昌小组,在东北地区推广。竞赛,掀起了以增产节约为内容的爱国主义劳动竞赛热潮。1951年2月,全国总工会作出在全国开展马恒昌小组竞赛运动的决议。之后,劳动竞赛逐步扩展到私营工厂企业,他们“以车间作战场,以机器当刀枪”支援了抗美援朝战争。

2.为服务国家建设而竞赛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由革命战争逐步转变成以国家建设为中心。经济工作的重心从保障战需供给、实现自给自足转变为建设新中国、实现国家工业化。劳动竞赛的价值导向也从“为革命促生产”转变为增产增效、服务国家经济建设。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恢复国民经济、尽快改变一穷二白的经济状况,广大职工通过加班加点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超额完成生产任务,为国家克服财政困难做出重要贡献。这一阶段的劳动竞赛主要在国营工厂企业中开展,以迅速恢复国民经济为目的。全国总工会开展了清查仓库和献纳器材运动,缓解国家在恢复生产过程中原料、燃料紧缺的问题。1950年,中共中央东北局、东北人民政府和东北总工会连续发出指示,号召全体职工学习沈阳车工赵国有,②沈阳机床三厂车工赵国有在1950年“红五月”竞赛中,把车一根车床主轴的时间从56个小时缩减到21个小时,首创新纪录。同年8月4日,他又以2小时20分车完一个塔轮,创造了仅用定额一半时间的新纪录。开展创造新纪录运动。之后,创造新纪录运动在全国推广。

从1953年起,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国民经济五年计划。围绕国家对技术革新的需要,工会在全国职工中组织开展了以技术革新运动、先进生产者运动为主的劳动竞赛活动,掀起了“比学赶帮超”的热潮。这个阶段的劳动竞赛“着重于劳动与技术相结合,推广先进经验,发掘生产潜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数量和质量,并注重劳动保护和技术安全”。③倪志福:《当代中国工人阶级和工会运动(上)》,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7年版,第112页。在竞赛中,特别将开展合理化建议作为群众生产运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活动的开展,极大地激发了职工群众的创造热情和创造活力,推动了群众性技术革新运动的兴起与发展。赖若愚指出:“当劳动竞赛开展起来之后,就必然要求提高,要求技术方面的革新,这是一个客观的趋势。”④张志林、王冲:《劳动竞赛手册(上)》,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88年版,第122页。工人阶级在劳动竞赛中不仅生产了国家需要的物资,还创造出了一批先进的工作方法,为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了条件。

3.为促进创新发展而竞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轨道上来的重要决定。为适应这一新形势的需要,全国总工会及时调整了劳动竞赛部署,将劳动竞赛与经济责任制和推进现代化管理结合起来。各级工会紧紧围绕经济建设和改革发展各个时期的形势与目标任务,广泛开展“双增双节”“节能减排”“挖潜增效”“为‘四化’立功”和学赶先进等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创先、创新、创优、创汇、创最佳经济效益成为这个时期劳动竞赛的主旋律。

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劳动竞赛从生产领域扩展到管理领域和服务领域,并紧紧围绕推动技术进步展开,对技能技术和创新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进入新世纪以来,科技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创新成为时代发展的新诉求。伴随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提出,劳动竞赛与时俱进,进入与创新相结合的新阶段。全国总工会引导各级工会以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题主线,组织动员广大职工开展以技术创新竞赛、重大工程竞赛、促进区域发展竞赛、节能减排竞赛、班组竞赛等为重点的各类劳动竞赛,以及“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名师带高徒”“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等活动,推动劳动竞赛向新领域、新行业、新职业拓展,服务“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的国家战略。

(二)人民至上:实现自身发展

在我国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的发展历程中,虽然始终坚持集体主义的导向,但从来不排斥个人发展的维度。在强调为国家和社会奉献的同时,劳动竞赛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民能力素质和思想觉悟为宗旨。

1.改善生活水平

劳动竞赛最直接的目的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在陕甘宁边区,毛泽东鼓励劳动者通过自己的劳动改善自身生活,号召“一切公私军民男女老少”都要自己动手克服困难。“奖励一切个人(军队除外)从事小部分农业和手工业的个人业余生产,以其收入归个人所有。”①《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59页。1939年,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生产动员大会,针对根据地日益严重的经济困难,毛泽东提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口号。他指出:“陕甘宁边区有200万居民,还有4万脱离生产的工作人员,要解决这204万人的穿衣吃饭问题,就要进行生产运动……”②刘益涛编:《毛泽东在延安纪事》,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35页。在延安大生产运动期间,陕甘宁边区政府以政府令的形式公布了《陕甘宁边区人民生产奖励条例》,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建立地方政权后公布的第一个奖励劳动模范条例。条例将奖励分为四种:“甲、劳动英雄奖章或奖状。乙、农具或耕牛。丙、日常用品。丁、奖金。”③陕西省总工会工运史研究室编:《陕甘宁边区工人运动史料选编(上册)》,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年版,第377页。这些奖励制度对于激励和带动更多人投身大生产运动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生产萎缩、物资极度匮乏、大量工人失业的局面,劳动竞赛延续了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对于竞赛中取得优秀成绩的职工,鼓励企业按照其创造的效益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这种激励制度激发了广大劳动者的劳动热情,劳动竞赛不仅服务了国家建设,也可以提高劳动者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多年来的劳动竞赛实践证明,让发展生产和增加收入挂钩,让个人劳动贡献与劳动报酬紧密相连,让竞赛成绩与岗位晋升、工资晋级挂钩,是推动劳动竞赛广泛深入开展的必要条件。

2.提高技术素质和创新能力

在革命战争年代和新中国成立之初,劳动竞赛更多的是比赛加班加点增加劳动时间、提高劳动强度。通过高强度长时间的反复训练,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提高劳动效率、提升技术技能、降低废品率的实际效果。随着科技进步和创新要求的不断提高,劳动竞赛的内涵也增加了技能方面的新内容。在广泛开展的劳动竞赛中,增添了技术革新和合理化建议、技术练兵和技术比赛、技术攻关和发明创造、老工人献绝招和青年工人拜师学艺等活动形式,这些都是开发职工群众智力和创造力、提高职工群众技术能力的有效手段。在技术比赛中产生的优异成果和先进技术方法被广泛推广后,能够带动全行业从业人员技术水平的普遍提升。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加快打造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造就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一流产业工人队伍,劳动竞赛由最初的生产劳动竞赛,演变为广义的包括生产型竞赛、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技术攻关、技术协作、技术竞赛、技术培训、岗位练兵、发明创造、创新工作室、练功比武等在内的职工经济技术活动的统称,又称为“劳动与技能竞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多地提倡开展技能型竞赛和智能型竞赛,更加强调与技术创新相结合。

3.提升道德水平和思想觉悟

1940年,朱德提出希望中国工人中出现苏联的“斯达汉诺夫运动者”。①苏联采煤工人斯达汉诺夫在1935年创造了一班工作时间内超过普通采煤定额13倍的采煤纪录,这一事迹得到广泛传播,形成了斯达汉诺夫运动。1943年,延安广泛开展“赵占魁运动”,②赵占魁是陕甘宁边区公营工厂的一名普通工人,他工作兢兢业业、毫不懈怠,始终“冲锋在前,退却在后”,体现了主人翁地位的新劳动态度。1942年5月,中共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和陕甘宁边区总工会派人到边区农具厂检查工作,发现了赵占魁这个先进人物,认为他是“用新的态度对待新的劳动”,决定予以嘉奖。毛泽东说:“奖励赵占魁这件事做得很好,这不是奖励一个人的问题,你们把他的优点总结出来,树立标兵,推广到各工厂、各生产单位去。”朱德称赞他是用革命者态度对待工作的“新式劳动者”。同年9月11日,《解放日报》发表《向模范工人赵占魁学习》的社论,10月12日,边区总工会发出《关于开展赵占魁运动的通知》。参见姚荣启:《中国劳模史(1932-1979)》,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20年版。号召学习他“始终如一、积极负责、老老实实、埋头苦干、大公无私、自我牺牲的精神”。③《向模范工人赵占魁学习》,载《解放日报》,1949年9月11日。之后,太行区总工会决定将开展“新劳动者运动”和“赵占魁运动”相结合,广泛开展生产竞赛。在生产竞赛中,一大批先进模范人物脱颖而出。“甄荣典运动”是陕甘宁边区“赵占魁运动”在敌后根据地的具体化和群众化,它在内容上坚持“树立新的劳动态度、自觉增加生产”与广泛选拔劳动英雄、模范人物并重,是“新劳动者运动”的发展与深化。

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竞赛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始终与创先争优相结合,与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相结合,与争当劳动模范等活动相结合,激励和鼓舞了职工参加劳动竞赛的热情。1954年,全国总工会七届二次执委会通过的《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在国营厂矿企业中进一步开展劳动竞赛的指示》指出:“劳动竞赛是共产主义劳动态度的一种具体表现,同时它本身是一种最好的共产主义教育。”④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编:《建国以来中共中央关于工人运动文件选编(上)》,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89年版,第5页。在社会主义劳动竞赛过程中凝结的宝贵精神,如艰苦奋斗、爱厂如家的“孟泰精神”,发愤图强、艰苦创业的“铁人精神”等,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也是鼓舞群众劳动积极性的重要力量。

三、现实逻辑:新时代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价值的实现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劳动和技能竞赛是工会的传统优势和工作品牌,新时代要注入新内涵。”①全国总工会课题组编:《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21年版,第78页。新时代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依然要坚持国家发展与劳动者自身发展的同步推进,在实现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体来说,其实践路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顶层设计,坚持正确导向

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是新时代继续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的重要载体。新时代劳动竞赛依然要立足于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全局,紧扣当前高质量发展目标,服务于经济社会建设中心工作,以职工为中心,让劳动者当主角。

一是坚持劳动竞赛的正确定位。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是工会团结引领职工群众建功立业的重要组织形式,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的重要实践方式。新时代,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中国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十四五”发展规划》要求,把劳动竞赛作为工会的重要工作常抓不懈。

二是坚持围绕中心大局开展劳动竞赛。“长盛不衰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活动,主题始终紧扣时代脉搏、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展开。”②《习近平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保增长促发展劳动竞赛推进大会上讲话》,ht t p://news.c c t v.c om/china/20090428/111493.shtml,2021-11-28.新时代劳动竞赛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制造强国、科教兴国、创新驱动发展等国家战略为指引。劳动竞赛的内容和目标要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重大战略,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促进创新发展;围绕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降耗等目标促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一带一路”等,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围绕促进特色产业和生态建设,推进兴边富民和乡村振兴,助力实现共同富裕。

三是坚持以职工为中心开展劳动竞赛。“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③《习近平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载《中国日报》,2016年4月26日。新时代劳动竞赛要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要求,坚持职工自愿参与,坚持面向基层、面向一线、面向普通劳动者,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尊重职工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立足“成果共享”的基本立场,鼓励勤劳致富、创新致富;以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职工队伍为重点,引导职工通过竞赛这一平台展现技术水平,加强技术交流,提升能力素养;以竞赛呼应职工终身学习的需求,打通职业发展通道,实现劳动者的全面发展。

(二)聚焦重点领域,丰富竞赛内容

新时代,要紧密围绕科技创新开展竞赛,助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成果的不断涌现,突出抓好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领域和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竞赛工作。竞赛内容要主动向民生相关领域倾斜,以服务民生、满足民需为宗旨广泛开展劳动竞赛。

一是围绕科技创新开展劳动竞赛。新时代劳动竞赛要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双创基地建设等高科技领域,探索开展电竞、电子信息、软件等行业的劳动竞赛;瞄准技术变革和产业优化升级的方向,紧扣生产技术难题和经营薄弱环节,集合精锐力量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大力开展技术革新活动;将职工岗位创新作为企业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出“五小”①“五小”指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在群众性创新活动中的战略地位;推动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等方面的突破,推动生产组织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带动全产业链的优化升级。

二是围绕重大工程开展劳动竞赛。新时代劳动竞赛要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产业,以推动实体经济振兴、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数字经济打造、绿色低碳发展、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研发制造以及“卡脖子”技术难题攻克等为重点;围绕“中国制造2035”,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把解决生产难题、关键问题作为竞赛的主要内容;针对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突出问题开展劳动竞赛,推进电力、煤炭、钢铁等高耗能、高排放的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绿色化改造。

三是围绕民生所需开展劳动竞赛。新时代劳动竞赛要注重通过竞赛解决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解决职工群众急愁难盼的问题,助力提升人民生活质量。例如:紧盯“老小旧远”等民生难题,围绕“为民办实事项目”等民生工程开展劳动竞赛;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一网通办、道路积水改善工程、市政基础建设等提高服务保障水平的劳动竞赛;开展餐饮、养老护理、家政服务、美容美发、物业等行业的劳动竞赛;围绕疫情防控开展防疫物资生产保障竞赛,在文旅、酒店、餐饮等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开展劳动竞赛。

(三)创新竞赛方式,提升竞赛效能

新时代劳动竞赛要创新项目化管理的运作模式,采用科技手段让传统的竞赛项目和流程更加科学化、精细化、人性化。建立系统性的战略思维,创新区域协同竞赛模式,因地制宜运用多种竞赛形式载体开展竞赛活动。

一是创新项目运作。新时代劳动竞赛要利用市场法则创新项目运作,注重竞赛项目规划并强化竞赛项目评估,严格竞赛项目的遴选标准,坚持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创新适应形势要求的竞赛组织形式和载体,提升竞赛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强化项目责任和过程管理,对于执行中遇到的困难及时解决,出现的偏差及时纠正;建立完善竞赛项目库,健全信息反馈、项目督导、调查研究、评估考核、总结表彰等工作机制,强化闭环管理。

二是创新区域协同。新时代劳动竞赛要注重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健全竞赛区域联动机制,探求区域合作的新模式,推动区域发展向更高水平迈进。劳动竞赛的开展要以产业发展、项目合作为纽带,发挥企业集中、产业聚集、行业相近等优势,加强竞赛区域联动,开展多层次、宽领域合作,提升竞赛的聚合效应。各级工会要探索建立区域性和行业性职工技术创新联盟,共享职工实训基地、工匠学院等资源,举办区域性行业性竞赛,开展技术帮扶,从而提升区域整体技术水平。

三是创新模式载体。在竞赛模式上,新时代劳动竞赛要从速度型转向精细型,从体力型转向智慧型,从单一型转向综合型,从个体型转向协同型。新时代劳动竞赛要充分开发平台式、项目式、团队式、行业式的劳动竞赛,广泛开展以创建“工人先锋号”为载体的班组(科室、团队)竞赛活动,重点组织开展灵活多样、针对性强、群众喜闻乐见的中小型竞赛活动,建立“小考场”“小擂台”“小课堂”“小示范点”“小课题组”“小板报”等活动载体。竞赛的组织者应探索建立重大疫情和经济波动等条件下的竞赛工作预案,推动竞赛活动常态化、长效化,同时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将有条件的竞赛活动或者竞赛的部分环节转移到网络平台,提升竞赛场内和场外的互动性。

(四)重视思想引领,扩大竞赛影响

新时代劳动竞赛要始终重视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通过劳动竞赛发掘先进人物、展现先进思想,加强示范引领;扩大竞赛参与群体、拓宽宣传影响的覆盖面,从而扩大竞赛的影响力。

一是弘扬“三种精神”。新时代劳动竞赛要积极构建和倡导以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为核心,以创新创造、发挥作用为价值理念,以多劳多得、技高者多得为共同意识,以爱岗敬业、公平公正为基本内涵的竞赛文化。在动员和开展劳动竞赛的过程中,工会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职工树立正确的劳动态度,大力弘扬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始终把劳动创造幸福的理念贯穿于竞赛宣传和组织的全过程,让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成为时代强音。

二是加强示范引领。“劳动竞赛也是一种群众性的批评与自我批评,通过它可以不断地以先进带动落后。”①《李立三赖若愚论工会》,北京:档案出版社1987年版,第102页。选树劳动模范、宣传劳模精神是激励广大劳动者的有效形式,也是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的一大法宝。选树奖励劳模、工匠等先进典型,大力宣传劳动竞赛中的先进事迹,有利于发挥劳模先进的引领带动作用,从而在企业内部兴起“比学赶帮超”的热潮,在全社会产生强大的影响力和带动作用。

三是扩大竞赛覆盖。新时代劳动竞赛要以非公有制企业为重点,广泛动员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八大群体”和农民工参与竞赛。针对当前企业规模越来越小、灵活就业职工人数日益增多的特点,劳动竞赛应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扩大竞赛参与主体的范围和数量,借助主流媒体平台和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建设劳动竞赛宣传主阵地,加强宣传覆盖,营造人人争先的劳动竞赛氛围。

(五)强化人才培养,注重成果转化

新时代劳动竞赛要推动高技能、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搭建成果和经验交流平台,推广劳动竞赛的典型做法,同时畅通职工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渠道,提高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成效。

一是发挥竞赛育人作用。新时代劳动竞赛要深入开展优秀创新人才培育选树活动,推动高技能创新人才培养,提升人才创新创造能力。政府相关部门要将劳动竞赛作为产业工人技能评价的重要方式之一,发挥以赛促训、以赛促评作用。企业要建立技术工人培养、考核、使用、激励机制,通过岗位技术练兵、技术比武等活动提高职工的岗位技能;引导职工树立继续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提高职工学习知识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改革创新的能力;支持高技能创新人才成立创新工作室,广泛开展师带徒活动。

二是加强竞赛经验交流。新时代劳动竞赛要加强竞赛经验的总结和交流:以专题报道、系列报道等形式及时总结推广可复制、可推广的网上练兵、网上技能竞赛等新模式新手段;广泛开展成果评选、展示交流等活动,及时总结推广先进操作法和最佳竞赛实践案例;广泛开展以劳动模范、创新典型、高技能人才名字命名先进操作法或工装器具活动,及时总结推广职工创新成果;深化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并探索创建跨区域、行业和企业的劳模创新工作室联盟,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

三是促进竞赛成果转化。新时代劳动竞赛要以竞赛为平台,以项目合作为牵引,助力资金、技术等要素协同集聚,推动职工创新成果产业化、规模化应用。各级工会要广泛开展创新、创造、创优成果大比拼活动,做好政策咨询、技术指导、创新支持、奖励申报等成果转化服务,做好全国创新争先奖、中国专利奖等推荐工作,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同时,竞赛的后期服务还应包括加强职工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制度规定和政策落实,利用技术市场开展技术转让和技术服务,形成“成果—转化—效益—成果”的创新生态链。

(六)完善竞赛机制,促进长效发展

新时代劳动竞赛应充分吸纳各种社会资源,优化“开门办竞赛”的组织机制,探索建立科学的劳动竞赛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科学的绩效评估机制,通过精神和物质相结合的激励机制激发劳动竞赛参与者的积极性和热情,形成长效机制。

一是多方参与机制。新时代劳动竞赛应按照“多方配合、共同参与”的原则,实现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工会组织、部门积极配合、职工踊跃参与的新格局。各级工会组织要主动争取党委、政府重视支持,把组织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作为工会与政府联席会议的重要议题,推动出台鼓励和支持广泛开展职工劳动竞赛活动的政策。竞赛的顶层设计要强化一线职工代表参与,工会在竞赛过程中要密切与政府、协会组织的联系与合作,加强与科研院校、行业协会、工商联、商会等沟通协调,发挥产业工会、街道楼宇工会的优势作用,同时争取企业行政的支持,坚持资源共享、合作共赢。

二是绩效评估机制。新时代劳动竞赛要把职工满意不满意、党政支持不支持、社会认可不认可作为竞赛评估的重要内容。在评价竞赛效果时,既要注重眼前直接效益,也要关注长期效益,既要看到推进企业发展的显性效益,也要看到提高职工素质和打造企业文化、建立创新平台等隐性效益。竞赛考核标准应当坚持以量化考核为主、综合考核为辅的原则,制定定量要求,用数据说话,力求实效,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在制定量化考核标准时,要避免评价标准的单一化和简单化,可以依靠政府(行政)主管部门的专业优势或借助社会专业机构的力量增强考核评估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如利用质量协会的用户满意度指数测评等。

三是考核激励机制。新时代劳动竞赛应形成劳动成果、劳动贡献与物质利益、社会荣誉相统一的激励机制,完善竞赛荣誉体系,制定物质和精神奖励并重的考核激励办法。劳动竞赛的结果要同职称评定、技术等级认定、工资收入、人员聘用选拔相挂钩,让职工能够从劳动竞赛中得到物质回报。对于竞赛中表现突出的先进典型,一方面要通过媒体进行广泛宣传给予社会认可,另一方面要在培训进修、劳模评选等政策方面适当倾斜,为其成长搭建更多平台、提供更多资源、创造更多机会。

猜你喜欢
劳动竞赛竞赛
竞赛书目推荐
竞赛书目推荐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国有企业工会创新劳动竞赛活动的思路探讨
创新思维竞赛(3)
创新思维竞赛(6)
采油企业工会开展劳动竞赛的思路与成效
“我爱海洋”知识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