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鸿昌
(武汉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北 武汉430072)
2015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专题民主生活会上首次提出了政治能力概念,他要求中央政治局的同志“政治能力要强,思想定力、战略定力、道德定力要特别过硬,经得起大风大浪考验”。[1]2017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再次强调:“党的高级干部要注重提高政治能力……使自己的政治能力与担任的领导职责相匹配”,[2]并将政治能力概括为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的能力和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全党同志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加强党性锻炼,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3]自此,政治能力建设的对象范围扩大至全体党员干部。2020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全党“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善于把握政治大局,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4]不同于之前“政治两力”的提法,这次重要讲话创造性地将政治能力提炼为“政治三力”,政治能力概念由此基本定型,并成为全党上下政治能力建设的重要指引。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当下部分党员干部“对政治要求、政治规矩、政治纪律不上心,对各种问题的政治危害性不走心,对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大政方针不用心”,再度要求全体党员干部“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5]可以看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党员干部政治能力建设问题,形成了整体化、系统化和具体化的关于党员干部政治能力建设的重要论述。从“关键少数”到全体党员干部的显著变化,不仅说明提高基层党员干部政治能力具有重大意义,也对新时代基层党员干部政治能力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自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党员干部要注重提高政治能力以来,学界围绕这一重要问题已经发表了一些理论成果,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从价值意义的角度出发,分析提高干部政治能力对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意义与作用。比如吴林龙指出提高政治能力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核心,而政治能力建设的关键是提高政治领导能力。[6]崔禄春认为政治能力不仅是政治建设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更是衡量政治建设成效的标尺,在政治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牵引和支撑作用。[7]刘信军等论述了提升政治能力在新时代党建方略中的重要作用,并强调政治能力作为党员干部的首要能力,必须要与领导职责相匹配。[8]二是结合政治能力的内涵要素,探讨领导干部政治能力建设的路径方法。比如赵金平认为价值判断、心理特征、认识机制和实践指向是政治能力的构成要素,提高干部政治能力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加强政治斗争历练和严肃党内政治生活。[9]戴焰军指出政治能力具体表现为政治判断力、政治鉴别力、政治坚守力和政治掌握力,提高政治能力需要增强调查研究和科学决策、改革攻坚和应急处突、联系群众和抓好落实等能力。[10]秦书生等提出提高领导干部政治能力要从坚定政治信仰、炼就政治慧眼、加强理论学习、强化责任担当和严守政治纪律五个方面发力。[11]黄红平按照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的划分,强调提升领导干部政治能力要从激发内在动力和优化保障机制两个维度着手。[12]
总的来说,相关研究尽管视角有所不同,但大多仍属于阐述性研究,主要依托领导人的重要讲话或者出台的相关文件展开论述,整体研究取向较为宏观,对微观层面的分析不够充分,即更多关注的是领导干部,聚焦基层党员干部的相关研究有待进一步丰富完善。事实上,在中国的改革进入深水区、国内国际环境变得愈发复杂、基层社会各种风险矛盾交织叠加的背景下,党员干部特别是基层党员干部提升政治能力至关重要,这就需要作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与纽带的基层党员干部必须加强政治能力建设,善于从政治的高度分析和解决问题。基于此,本文尝试分析新时代基层党员干部政治能力建设的现实困境,探寻基层党员干部政治能力建设的完善进路,以期能对现有研究尚未充分讨论的领域进行补充,并为新时代基层党员干部政治能力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基层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不仅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落地生根,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基层党员干部政治能力建设对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筑基固本的重要意义。
党的能力高低不仅体现在党组织的数量,更在于党员的质量。对此,列宁强调:“徒有其名的党员,就是白给,我们也不要。”[13](P217)回望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历程,高度重视党员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面对残酷的斗争环境,中国共产党要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奋斗目标,就必须打造一支坚强有力的党员干部队伍。对此,党从坚定理想信念和加强党性修养两个方面发力,开展了多次党内教育。比如在延安时期,为了消除当时党内存在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对干部队伍建设造成的负面影响,党中央决定通过整顿学风、党风和文风,从根本上解决思想路线问题。此次持续了将近4年的整风运动有效统一了党内思想认识,坚定了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提高了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为我们党赢取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担负起团结带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国家的重任,这对党员干部领导和发展经济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虽然我们党适时调整了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重心,但依然没有放松思想政治教育。在1950年1月,中央就决定由上而下逐级召开干部整风会议或成立整风训练班,克服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能力不足的缺点。改革开放之初,出于统一全党思想、推动深化改革的考量,邓小平强调,“到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14](P166)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这一时期复杂的国内外环境要求党员干部必须时刻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坚定。因此,党对“四化”干部队伍建设首先强调的就是在政治上革命化。江泽民进一步指出:“我们搞现代化建设,中心任务是发展经济,但必须有政治保证,不讲政治、不讲政治纪律不行。”[15](P458)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仅多次强调党员干部政治能力建设的重要性,还从全局出发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夯实了政治能力建设的制度基础。2019年出台的《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明确规定,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凸显政治标准的首要地位,注重基层和实践的双重标准。具体而言,一方面,政治能力的高低成为干部培育、选拔、使用、管理的重要依据。在干部工作中,组织更注重选用政治过硬的好干部,对政治上不过硬、不达标、不过关的干部实行“一票否决”。另一方面,提拔担任党政领导职务的党员干部应当具有一定年限的基层工作经历,并且强调应当采取逐级提拔的方式。从干部成长的基本规律来看,基层工作经历会对党员干部的政治生命产生深远影响,其内在蕴含了党员干部要在政治生命起步阶段必须注重提高政治能力的基本要求。总体而言,一以贯之重视党员干部政治能力建设是我们党发展壮大的宝贵经验。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只有注重加强基层党员干部政治能力建设,提升全体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才能确保党和国家的事业始终朝着正确方向不断前进。
在党的政治建设体系中,基层政治建设不仅事关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各项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更关系到基层政权的稳固发展,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因此,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树立了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以提高基层党员干部政治能力为发力点,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有力工作格局,稳步推动政治建设向纵深发展。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尽管我们党不断加强政治建设,政治生态明显好转,党的全面领导变得更加坚强有力,但仍有部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模糊、党员意识淡薄,管党治党暴露出“宽松软”问题。具体而言,在基层组织建设层面,部分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新涌现的社会组织和城乡社区的党组织建设滞后,党的组织覆盖与工作覆盖出现了真空地带,导致基层党员干部日常教育管理存在一些漏洞。在干部队伍建设层面,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党的规模也随之快速扩大,但部分党员入党动机不纯,政治素养和政治觉悟不高,直接影响了党员干部队伍整体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党对基层社会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是复杂的,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也是复杂的,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3]为了解决这一现实问题,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必须实现与基层社会的有效互动,有机结合社会治理与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不断提升基层党员政治能力,扎实推进基层党的建设,自下而上全面推进党的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和自我革命。在政党与社会的持续互动中,基层党员干部扮演着关键角色、承担着重要责任,唯有不断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锻造政治过硬、本领过硬、纪律过硬的基层党员干部队伍,才能使之与基层政权建设的新要求相匹配,夯实党领导基层社会的组织基础。
在我国政治结构中,中国共产党承担着长期执政与全面领导的双重责任,党的建设与国家建设始终处于相互影响的动态过程,[16]这决定了党的建设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地位。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与现代社会的逐渐发展,国家和社会的自主性不断增强,共同影响着执政党建设的基本导向和主要内容,推动着执政党的发展与转型。所以新时代党的建设要在拓展自身发展空间的同时,主动适应现代国家建设的内在要求,更好地回应现代国家对高质量政党建设的需要。在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中,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不仅直接决定了党的建设的整体方向和实际效果,还深刻影响着国家发展的精神面貌与未来走向。反映到基层治理层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社会公众需求愈发多元的新形势不仅要求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必须以更高的政治标准主动担当作为,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而且对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此,新时代优化基层治理需要以基层党员干部政治能力建设为切入点,构建权责一致、规范有序、运行高效的党内权力运行体系,使其政治能力、职责岗位与基层治理需求相匹配,充分发挥基层党员干部的连接作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与基层治理有效衔接,以党内治理结构优化带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实现国家治理、党的领导和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构建起多方参与的基层治理共同体,彰显中国特色基层治理制度优势。
从中国共产党的组织架构和运行模式看,基层党员干部政治能力建设实质上是政治知识从知识源到知识受体的学习和实践过程。首先,基层党员干部只有清醒地认识到政治能力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才能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加强政治学习并积极付诸实践。其次,学习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政治学习的有效性,进而直接关系到政治实践的准确性。再次,基层党员干部政治能力建设作为一种政治实体行为,时刻处于复杂的基层场域内,基层政治生态的好坏必然会对其产生深刻影响。最后,加强基层党员干部政治能力建设离不开健全的制度。完善的制度不仅是提高政治能力的前提基础,更是确保政治能够正确贯彻执行的根本保障。因此,从党员干部认识、基层学习方式、基层政治生态和制度机制保障四个维度分析基层党员干部政治能力建设面临的困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度重视理论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的显著特征与独特优势,党的十八大更是明确把建设学习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摆在首位,进一步凸显了理论学习的极端重要性。但是,基层仍然存在政治学习“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问题,甚至部分基层党员干部错误地认为政治理论学习对业务工作帮助不大,存在“提高政治能力不过是领导干部的任务,自己只要做好分内工作就行”的想法。一方面,在压力型体制下,基层党员干部不仅需要承担繁重的日常治理工作,还要处理日益增多的临时性任务。面对这一现实情况,他们会根据任务的可量化程度和被约束程度,将之分为“硬任务”和“软任务”,并有选择性地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通常而言,基层党员干部会在确保做好常规性工作的基础上,集中注意力优先完成上级领导布置的“硬任务”以及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由于理论学习的约束性较弱和可量化程度较低,部分基层党员干部认为理论学习对自己做好本职工作、解决现实问题并无太大帮助,故而他们倾向将理论学习当作“软任务”,更愿意学习具体的工作技能以提高效率,最终陷入了事务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思维误区。另一方面,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在党建工作考核中逐渐分解出多目标、多维度、多要求的量化指标体系,繁重的考核工作使基层党员疲于应付。为了应对各种各样的考核,催生出临时召开学习会议、出台红头文件、制度虚假上墙等痕迹主义做法。长此以往,基层党员干部非但不能充分理解政治学习的重要性,甚至会将政治学习视为“只是走个过场”的形式主义,更加不利于他们提高政治能力。
在党的百年发展历程中,我们党一贯重视集体学习。在基层,集体学习成为了基层党员干部提升政治能力的主要抓手。目前,基层党员干部主要通过集中会议式学习和教育培训式学习两类方式进行集体理论学习。具体而言,集中会议式学习方式可以分为主要领导下基层讲党课、单位内部传达学习会议和党内组织生活三种形式。一是根据领导干部定点帮扶制度,基层主要领导干部要在特定时间以微党课或者专题报告等形式,对基层党员干部开展宣传教育。二是部门领导干部在参加含有学习任务议题的领导干部会议之后,要及时召开单位内部传达学习会议,向基层党员干部传达会议精神,部署学习安排。三是党支部会定期组织基层党员干部参加“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集中学习党的基本理论,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决议。教育培训式学习方式在基层通常是由县委统一安排或各单位自发向党校报班,党校根据要求举办专题培训班。教育培训式的学习方式受地方领导重视程度、报班单位的工作性质、党校师资力量和基础设施等多方因素影响,往往周期较长。而基层事务繁杂会导致党员干部难以抽身,因而难以覆盖全面。在现实中,基层更倾向以时间短、成本低的会议代替耗时长、成本高的培训。与教育培训不同,会议学习一般而言是缺乏互动的单向传输,不利于营造政治学习的良好环境。同时,“抽出会议部分时间学习”“会议上临时增设学习议题”“学习会议与工作会议套开”等现象屡见不鲜,进一步加剧了学习碎片化问题。总体而言,对作为知识受众的基层党员干部而言,参加各种学习会议进行政治学习是较为普遍的做法,但集体学习的途径相对单一直接导致基层党员干部理论学习的实际效果不尽如人意,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基层党员政治能力的建设。
政治生态是同一政治系统内的不同行为主体根据自身政治权力、人脉关系和占有资源等有策略性地采取行动,与其他主体互动形成的政治主体之间的动态关系网络,在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关键主体的领导干部,其言行是一种显性的观察对象,对系统内其他主体而言,具有显著的导向作用。首先,由于基层晋升空间相对较小,基层党员干部与领导干部之间拥有更加稳定的工作关系,基层领导干部能对基层党员干部产生更为直接持久的影响。如果作为“关键少数”的领导干部对理论学习不甚重视,会直接影响到基层党员干部政治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其次,市场经济的不充分不完善发展衍生出了金钱至上和享乐主义等错误价值观念,加上部分领导干部仍存在官本位和特权思想等落后政治心理,二者共同作用可能会导致部分基层领导干部的政治认知出现偏差错误,甚至污染基层政治生态。最后,政治生态作为一个开放的互动系统,社会风气对政治生态也具有一定影响。囿于治理资源匮乏,基层党员干部在推进工作中不得不依赖非正式制度①这里是指人们在长期社会交往过程中逐步形成,并得到社会认可的约定俗成、共同恪守的行为准则,包括价值信念、风俗习惯、文化传统、道德伦理、意识形态等,在基层治理中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与正式制度不同的是,非正式制度具有自发性、非强制性、广泛性和持续性等特点。,导致非正式制度和正式制度在基层政治生态中呈现出相互交织的复杂情况。虽然熟人关系等非正式制度在基层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文化进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非正式制度的过度介入也消解了正式制度的权威,干扰了基层正常政治秩序,人情世故、潜在利益等多方因素持续影响着基层党员干部政治能力的建设。概言之,面对经济转变、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的复杂形势,基层政治生态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基层党员干部的政治学习和政治执行两个方面,对基层整体政治能力建设产生着深远影响。
加强党员干部政治能力建设意味着要强化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约束,必须依靠规章制度进行预防、纠偏和惩处,确保政治能力建设落到实处。一方面,在制度建设方面,不同于基层领导干部政治能力建设已经初步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制度体系,包括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领导干部讲党课制度、党建考评制度等,基层党员干部政治能力建设尚未形成体系化的制度安排,而是散见于《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等规章制度中,政治能力建设的实际效果缺乏明确的考评机制,致使基层党员干部政治能力建设的制度激励相对不足。另一方面,在制度执行过程中,实体性规范和程序性规范比例严重失衡导致基层党员干部政治能力建设缺少足够的保障机制。数据统计表明,从党的十八大到2019年底,中共中央先后修订了190余部中央党内法规,[17]其中实体性法规占绝大多数,程序性法规数量相对较少,而且为数不多的程序性规范也往往过于简略模糊,对实际操作的指导性不强。例如《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明确规定,“党组织对监督中发现的问题应当做到条条要整改、件件有着落。整改结果应当及时报告上级党组织,必要时可以向下级党组织和党员通报,并向社会公开”,从法律层面保障了基层党员干部的知情权与监督权,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对整改结果的判定、“及时报告”的时限、“必要时”的标准、采取何种方式通报和公开以及公开的内容与范围等关键信息都缺少配套的程序性法规予以明确。总而言之,制度体系不完善和制度执行模糊性导致部分基层党员干部缺乏充足底气与各种违背原则、违反党纪国法、损害党中央权威的现象作坚决斗争,成为掣肘基层党员干部政治能力建设的一个方面。
基层党员干部作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方略的纵深推进者和直接实施者,其政治能力与党的前途命运和事业兴衰息息相关。聚焦基层党员干部政治能力建设的实际过程,解决基层党员干部政治能力建设面临的现实难题,需要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增强党员干部学习的有效性、全面净化政治生态以及不断完善制度建设。
只有理论上的清醒,才有行动上的自觉。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面对层出不穷的新现象和新问题,基层党员干部首先必须坚持“凡是有利于坚持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事就坚定不移做,凡是不利于坚持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事就坚决不做”,[18]清醒认识到没有脱离政治的“单纯”业务,也没有脱离业务的“抽象”政治。只有不断加强政治学习,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践,形成“工作中学习,学习中工作”的良好习惯,才能不断提高自身政治能力,做出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的工作成绩。其次,正如上文所述,基层党员干部对政治能力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基层繁重的工作不仅耗费了基层党员干部大部分时间与精力,导致政治学习被视为额外的“软任务”,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学习碎片化问题。因此,加强基层党员干部政治能力建设,必须构建起科学合理的权责体系,实行职责任务清单动态管理制度,切实推进基层减负。再次,名目繁多的考核检查让本就精力有限的基层党员干部更是应接不暇,目标和手段的严重脱节催生了不容忽视的痕迹主义问题。对此,应当正确区分不同性质的工作,适当精简抽查和考核,合理运用指标考评方式,引导基层党员干部树立提高政治能力的正确思想认识。
基层党员干部政治能力建设不是无源之水,也绝非一时之功,而是需要坚持理论学习,不断增强学习的有效性。在学习内容方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伟大旗帜和行动纲领,只有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才能真正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并指导工作实践。对基层党员干部而言,由于工作场景和工作内容的特殊性,更需要加强学习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背后的方法论,牢固树立问题意识,结合实际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思考如何将理论知识合理运用到工作中,推动学习、思考和应用融为一体。在学习方式上,基层可以加强与党校、地方智库和高校的交流合作,积极组织专家学者围绕干部政治能力建设问题,前往基层开展实地调研与理论宣讲,增强理论研究的针对性和适用性,丰富基层党员干部政治学习的形式。此外,部分地区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结合最新的理论成果与本地的红色资源,开设了专门的党员干部教育VR体验馆,取得了不错的反响。这种新型学习方式有助于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理论学习的兴趣与实效,能够为新时代基层党员干部政治能力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基层政治生态环境不仅与基层政治建设的整体质量密切相关,也直接影响着基层党员干部政治能力建设的实际效果。首先,领导干部作为基层政治生态建设的关键主体,如果存在忽视政治、淡化政治甚至不讲政治的问题,将会迅速污染整个政治生态。因此,营造风清气正的基层政治生态必须牢牢抓住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增强领导干部的自律意识、标杆意识和榜样意识,使其切实履行好政治教育和政治引领职责。其次,虽然领导干部在基层政治生态中发挥关键作用,但广大基层党员干部才是构建基层政治生态的主体,所以政治生态的评价必须兼顾基层党员干部和领导干部两个主体,根据工作内容的不同制定差异化考评机制,探索运用合理的政治生态评估方法,全面反映基层政治生态的真实情况,系统推进基层政治生态建设,为基层党员干部政治能力建设创造有利政治生态环境。再次,领导干部高度重视政治生态建设工作固然能在短时间内取得不错成效,但其内在逻辑仍然属于“人治”思维,并不能确保长期有效。因此,要形成“关键少数”与基层党员干部参与并重的“法治”思维,确保基层党员干部能够严格履行好自身的权利与义务的同时,自觉强化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增强斗争精神、强化政治担当,充分动员基层党员干部共同参与到政治生态的净化、涵养和建设工作中,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全面净化,做到长期有效。
完善的制度是正确执行的基本前提,正确的执行是完善制度的根本目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要把建章立制贯穿全过程各方面,建立健全长效机制”,[19](P803)这为新时代基层党员干部政治能力建设提供了制度依据。针对基层党员干部提高政治能力过程中面临的制度不完善和制度执行模糊问题,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健全党内制度,兼顾好实体性规范和程序性规范之间的平衡,适当补充部分更具有可操作性的程序性制度,将基层干部政治能力建设引入相应的制度体系之中,不断完善配套运行机制和实践规则。另一方面,需要坚持改革导向,在深入领会学习中央的政策精神的基础之上,基层可以紧密结合基础背景、发展规划和干部队伍等实际情况,尽快出台符合地方发展需求的规章制度及其配套政策,着力健全激励导向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优化政治能力考核评估机制,鼓励基层党员干部担当作为,为基层党员干部提高政治能力,并将政治能力转化为政治业绩提供坚实的制度基础。另外,还需要优化党内政治监督管理机制,加强组织监督,构建完善全方位、多渠道、广覆盖的领导干部政治监管机制,确保领导干部带头讲政治,模范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重视基层党员干部政治能力建设,为基层党员干部政治能力建设提供更广阔的实践空间与成长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