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博华
(东北财经大学 心理健康指导中心, 辽宁 大连 116025)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 从事专业工作的基本前提, 是大学生成人、 成才的主要基础,也是高校顺利开展学生工作、 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 近年,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正处于迈向专业化的关键时期, 越来越多的学校开设了线下必修课、 选修课, 已经完成和正在建设的线上慕课、 微课等资源逐渐丰富起来, 在课程内容、形式、 教学手段与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从实际教学效果看并不尽如人意, 一项针对全国10405 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 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满意度较低, 对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性认可度较低[1]。
鉴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与急迫性,2018 年7 月, 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了 《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以下简称 《纲要》)。《纲要》 的出台, 对高校如何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地位与功能提出了新的要求。 因此, 将 《纲要》的精神落实、 落地、 做深、 做细, 必然要求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成果。
生涯发展在高校更多被应用于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中。 但其理论、 技能对于学生的影响并不局限在职业选择方面, 其与发展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有着更近、 更深的渊源。 所以, 生涯发展的理念及方法开始被心理教育、 咨询与辅导领域的专业人士关注与应用。
生涯发展视角下, 大学生经历从青少年向成年人的转变。 在我国, 绝大多数的大学生都可能面临与亲人分离、 入学适应、 自我管理、 学业压力、 社交关系建立、 恋爱与性、 个人发展与定向、 职业选择与定位等诸多方面的成长问题。 这些 “问题” 既是大学生必须要面临和解决的现实发展议题, 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 人格完善的重要经历。 在生涯发展的语境与视域下, 大学生需要在应对自己学业、生活的具体问题中, 逐步唤醒自己的生命意识、 生涯意识, 懂得个体与他人的关系, 理解个人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将个体的努力与成果融入国家的发展中, 成长为自尊自信、 理性平和、 积极向上、 学有所成、 爱国敬业的人。 从育人目标看, 其与心理健康教育是一致的, 而且生涯发展教育所具有的现实性、 动态性、 权变性等特质, 有助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目标、 宗旨、 内容等方面紧跟时代发展的需要, 紧贴学生成长的需要。 因此, 借鉴与融入生涯发展的理念与方法, 可以更加有效地推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设。
2011 年5 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从知识、技能和自我认知三个层面规定了课程目标。 根据《纲要》 的指导思想,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当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义和利、 群和己、 成和败、 得和失, 培育学生自尊自信、 理性平和、 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 课程建设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为指导, 以全人教育为理念, 将大学生个人心理活动和国家发展与社会运行相联结, 养成学生客观、 辩证、 全面地思考与处理个人与他人、 与社会关系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掌握心理保健与危机预防的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乐观、 向上的心理品质[2]。
很多高校依据文件的指示, 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各有侧重地开展教学活动, 但课程往往囿于心理学的知识和技能, 与我国的实际、 社会发展的结合不够紧密, 缺乏对新时代教书育人工作的深刻理解, 也缺乏 “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统一” 的有效措施。
近年,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数量不断增加。 有学者以某高校2020 级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试为分析对象, SCL-90 测试数据显示, 有 27.44%的 2020 级大学生存在心理异常问题, 9.93%的2020 级大学生存在中重度心理问题; UPI 测试数据显示, 26.33%的2020 级大学生可能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 数据结果与国内其他院校的测试结果基本吻合[3]。
多方面因素导致高比例心理问题学生的出现,其中急速的社会变革对社会成员造成巨大的心理冲击是主要原因之一。 我国目前正处在一个社会急速变革的特殊历史时期, 这种变革对人的影响是巨大而深刻的。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 快速的环境变化是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最大风险因素[4]。
2020 年初至今的全球新冠疫情, 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进入 “后疫情时代”, 他们除了要应对现代社会的高目标、 强竞争、 快节奏对个体心理造成的压力外, 还要应对更多的不确定性影响, 他们的焦虑情绪在上升, 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安全感和幸福感、 自我认同感及价值感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除社会转型与不确定性增加等因素的作用, 网络文化给大学生心理带来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虽然对于网络的正负性影响目前还没有确定的说法, 但已有研究发现, 过度的网络社交容易使青少年脱离社会现实, 导致自尊感和自我效能感下降, 会减缓其社会化进程, 网络成瘾及霸凌也时有发生[4]。 此外, 我国相当多的青少年进入大学前心理素质发展被忽视甚至是被扼杀, 主要进程应该在中小学完成的自我同一性建立和良好的社会化都发展得不好[4]。
社会各方对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不乐观的状况高度关注与重视, 国家对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强调课堂教学要发挥普遍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主渠道功能。 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养成自我一致的情感与态度、 自我贯通的需要和能力、 自我恒定的目标和信仰, 以应对越发不确定的环境; 习得社会认知、 社会判断、 社会沟通的能力, 不会让虚拟世界绑架自己的现实生活;整合社会文化价值和自我价值, 完成自我同一性与人格统一性框架的建构, 更好地应对学业、 职业、婚恋等生活中诸多的人生议题[4]。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 性质与对象存在多质化的特点, 授课对象往往是不同年级、 不同专业、 不同心理背景的大学生, 他们存有不同的心理需求, 也会要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供不同的内容体系、 不同的呈现方式[4]。
当前, 有的高校不足够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科学的认知, 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一样的, 便将二者合并在一起, 甚至有的学校开设了思想政治课程就不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了。 有的高校虽然设置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但是很多教师照本宣科, 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 难以激发大学生的兴趣, 导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效果低下[5]。 还有的高校面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仅按照基础理论的框架, 从定义、 概念到观点、 理念等进行课堂教学, 大多以课堂讲授为主, 再加上大班集体授课形式, 极易造成一种内容僵固、 流于形式、 难以深入的局面。 课程的很多内容无法有效地传递给学生, 遑论他们的应用技能与体验领悟了。
可见, 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技能等学习的需要, 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效果, 未来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建设需要着力关注与解决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以及课程内容与形式丰富化的问题。
按照 《纲要》 规定,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需要面向所有大学生开展教学活动。 所以, 课程的教学范围广、 工作量大、 任务重。 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理想的师资条件应当是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心理健康理论知识、 丰富的教学设计与组织经验,而且还要能够结合学生实际情况, 为学生心理健康提供个性化的心理咨询服务, 并能将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咨询问题融入课堂教学中, 教学生懂得如何结合自身的情况, 运用知识与方法, 化解学业、情感、 人际与生活中的困扰。
这对教师素质匹配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具备心理专业知识背景, 如普通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人格心理学、 咨询心理学、 心理测量等学科知识, 以支撑教师能够完成必要的课程内容设计与课程活动组织; 具备心理咨询实践经验, 能够理解、 尊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规律, 能够把心理咨询相关理念、 技术与课堂教学相融合, 使情感体验、 行为训练落到实处; 具备较高水平的教学能力, 能够精选教学主题、 优选教学素材, 高效组织课堂教学、 优化教学效果; 具备一定的移动技术运用能力, 可以满足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对网络学习的要求, 师生共创教学形式与方法, 通过恰当、 灵活地使用移动技术, 增进师生互动、 生生互动, 提高学生参与度, 提升教学效果。 这些要求 “非长期的、系统的、 专业的培训不能实现”。 实事求是地讲, 现实教学中能达到特定素质匹配的教师占比很少[4]。
目前, 高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教师大多是辅导员、 德育工作者或者其他管理人员, 专业的心理学教师占比不高, 专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也比较少, 无法满足学生课外个性化的心理咨询需要[5]。
生涯发展的视角下, 学生培养要达到对内能有意识、 有方法地进行自我探索、 自我觉察、 自我反省, 最终实现自我认知, 对外能有策略、 有步骤地进行环境分析, 包括社会的、 经济的、 行业的、 职业的、 本土的生活、 全球的人文等, 基于个人发展的目标, 不断提升环境适应能力, 达到了解环境、融入环境、 运用环境, 最终创新与改造环境的目的。 简言之, 生涯发展的内涵在于促进个体内外兼修, 以实现个体内外部资源平衡与能力多元、 有序发展的双轮驱动效应。
借鉴生涯发展视角, 要想实现内外兼修的良好成果,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设思路就要既注重内, 又关注外; 既要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生物与人格基础, 又要让学生理解心理健康的社会与文化基础; 既要帮助学生掌握应对大学阶段入学适应、学业社团、 人际交往、 情感与恋爱方面的技能与方法, 也要帮助学生获得面对未来就业、 生活、 婚姻、 亲子等方面自我成长的能力与修养; 既要学会面对压力时的情绪调节策略, 又要领悟追求人生价值与幸福时的意义; 既要关照好自己的身心健康,也要能够照顾到他人的状况, 特别是当遇到危机时的支持与求助。
具体而言, 生涯发展视角下,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设可以采取以下四个方法:
1. 以生涯发展推升课程思政的成效。 确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时, 用生涯发展视角, 实时反应课程思政的要求; 设计课程主题与内容时, 用生涯发展的视角, 实时跟踪与吸纳课程思政所需的视野与素材。
课程思政的本质是立德树人, 就是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国观、 民族观、 价值观、 文化观、 历史观, 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5]。
课程思政是从当前与未来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 对高校课程建设提出的要求。 这种立足当下、 面向未来的思路, 把市场需求、 学校教育目标、 学生实际要求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就是生涯发展观的内在要义。 站在生涯发展的角度, 理解高校教育人的本质, 明确国家意识形态, 充分挖掘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把课程思政的要求做到位。
生涯发展视角下,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课程思政目标应定位于运用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 根据新时代学生成长的特点、 认知发展规律,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实现 “知情意行” 相统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课程的主题应将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扰、 情感困惑、 情绪障碍等心理问题置于学生具体的成长环境与生涯议题中, 围绕不同地域与家庭条件的差异、 信息时代新出现的影响变量,以及后疫情下学生所面临的学业、 就业、 生活等多方面不确定的因素, 引导学生认识并纠正偏激的思想观念、 扭曲的价值观, 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与社会, 从生涯发展的视角看待个人的成长与大环境的关系, 懂得将个人的生涯发展融入国家与社会的大发展中, 进而提高学生社会适应, 健全与完善人格, 成为具有良好思想品德、 遵纪守法的公民, 养成符合社会规范、 符合国家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
2. 以生涯发展丰盈课程目标、 丰富教学内容。生涯发展视角下,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与内容应当反映出外部世界变化对自我认知、 社会认知的影响, 帮助学生理解与消减变化带来的不适感, 通过调整自己的身心去拥抱变化、 应对变化, 在变化中创造, 在变化中发展。
生涯发展视角下, 知识经济时代, 组织生存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这种变化意味着岗位流动性的日益增强, 要求现在的大学生, 即未来的雇员们不仅需要在短时间内适应组织内部的运行规则, 更需要适应组织内外部不同的岗位与角色, 并能在不同组织之间进行流动。 面对诸如无边界职业生涯和多变性职业生涯等思潮的影响和冲击, 心理健康课程的内容应从实际出发, 将新时代发展的主题、 元素融入课程设计与教学活动中, 全面激发大学生以辩证的态度看待世界, 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般问题, 以及大学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 引导学生能够以积极、 正确的心态来对待他人和自己, 看待过去、 现在和将来, 面对顺境和逆境。 通过教育教学、 团体辅导、 互动体验等形式,激发大学生的能动性, 唤醒学生们的发展自觉性,关注到心理健康、 心理资本在个人发展、 服务社会、 奉献国家中的重要作用。
生涯发展视角下,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进行自我认知、 人格发展、 社会与自我等主题的讲解时,可以融入生涯的自我探索议题, 让学生感受到课堂所学是与其发展息息相关的话题, 自我的形成与发展是立体的、 动态的、 全面的; 当进行抗挫折、 积极心态等主题的讲解时, 可以融入生涯的环境探索议题, 在生涯发展的历史与现实视角下, 帮助学生辩证地理解个体的塑造与环境的关系, 掌握个体适应与改造环境的方式方法, 提升自我效能; 在进行情绪、 学习、 人际关系等主题的讲解时, 可以融入生涯的学业、 职业议题, 引导学生看到情绪的功能与价值, 学会自我管理, 也学会理解他人, 培养压力管理、 时间管理, 以及与他人相处、 协作的能力; 在进行亲子、 恋爱、 婚姻等主题的讲解时, 融入生涯的全局观, 让学生看到人生本来就有长度、高度、 深度、 宽度、 温度等多个维度, 懂得一份稳定的、 高质量的亲密关系, 既是一个人与世界紧密连结的情感纽带, 也是一个人获得幸福感的重要来源, 而要拥有高质量的亲密关系, 同样需要个人的努力与经营。
此外, 生涯发展的权变理念会增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活动的弹性, 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澄清和重构学生的期待, 包括对自我的期待、 对职业世界的期待、 对课程的期待、 对问题解决的期待等, 让学生认识到变化是这个世界的本来特征, 未来需要接受和拥抱变化, 而不是阻止变化;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索和探讨学业、 职业的发展问题, 讨论、 反思应对变化、 与变化共处的方法有哪些, 把找到一个自己喜欢的工作变成从当前的情境中寻找机会,引导学生鼓起勇气, 突破思维的限制;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生长出更多的面对复杂世界的力量, 鼓励他们在当下的生活中寻找意义, 在不确定的环境中找到意义感和自我的身份认同。
3. 以生涯发展丰厚学生的心理资本。 心理资本主要体现在自我效能、 乐观、 希望和韧性四个维度, 是一种可测量、 可开发和对工作绩效有促进作用的个体积极心理能力, 其对社会主体的一切行为都具有重要的决定作用。 心理资本理论及实例调查已经说明, 心理资本在大学生学业成绩和就业能力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6]。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分为初、 中、 高三级: 初级以解决学生心理障碍、 心理问题为主, 属于补缺型; 中级以帮助学生应对发展中可能遇到的心理问题, 属于预防型; 高级则是帮助学生培养良好个性以及塑造良好心理品质, 属于发展型[7]。 生涯发展的理念正好契合高级目标。
生涯发展视角的主线在于帮助大学生通过自我探索、 环境探索, 在学业规划与行动的基础上连接职业规划与方案, 以促进大学生的成就动机[8], 提高学习与工作效率, 获得个人成长与事业成功。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 关于学习、 发展等主题, 可以引入生涯规划教育。 生涯规划教育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达成生涯目标规划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自我评估、 环境分析、 规划生涯的目标、 制定行动的方案、 评估与反馈, 帮助学生达成生涯目标, 同时也会培养与提升学生自我效能、 乐观、 希望和韧性等心理要素。 课堂内外可以尝试以下做法: 模拟职业体验或交流真实职业的经验, 提升学生个体自信以及面对挑战并力争成功的信心, 促进大学生自我效能感; 倡导大学生参与多种社团活动, 增进学生团体协作能力, 感知和认识个体对团体的重要性, 在团体活动中发现并创造快乐, 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态; 帮助大学生针对某一任务建立短期、 中期、 长期目标, 增强学生对未来的希望感, 并在学生逐步实现目标的行动过程中, 通过经验复盘与反思, 总结解决问题、 达成目标方法; 分析大学生在学习、 生活中经历的真实挫折与情感体验, 培养学生积极面对挫折的心态, 积极的心态面对挫折有助于培养个人坚韧的品质、 不懈奋斗的精神, 消极的心态可能会导致一蹶不振的状况。
在一项对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能力构成及影响的研究中发现, 调查学生认为职业生涯管理能力的结构是由自我认知能力、 自我控制能力、 生涯人际能力、 时间管理能力、 关注发展能力、 职业探索能力、 职业决策能力和职业规划能力8 个因子构成,其表现特征通常被描述为自我认识清晰全面、 认识优势和不足、 知道奋斗目标、 客观分析自己、 交际能力强、 人际关系积极主动、 学习做事积极性自觉性强、 目标明确等[9]。 这些素质的养成也是心理健康教育所关注与努力的方向。
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基础, 将大学生最为关注的就业问题放在学生培养的核心位置, 在全面育人导向下, 面对当前就业形势, 帮助大学生更好适应与满足社会与职业需求, 积极诠释严谨细致的工作品质、 坚定坚韧的信念和忠于工作的工匠精神, 能够进一步丰厚大学生的心理资本, 助力其在未来的人生中, 既能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 也能乐群奋进、奉献社会。
4. 以生涯发展提高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 要强调五种能力并举: 一要有授课能力; 二要有个体咨询与团体咨询能力; 三要有一定的学术研究能力; 四要有一定的组织能力; 五要有一定的行政工作能力[10]。
五种能力并举、 增强综合素质的建议给出了师资队伍建设的原则与思路, 但专业师资的物色、 选拔与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 在高校的教师队伍中,从事心理咨询和职业生涯教育的教师已经发现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发展之间存在交互性[6]。 从事生涯教育教学的专业教师, 在知识储备、 咨询与辅导技术以及专业状态等方面都与心理健康教师的要求接近, 可以作为重点考虑与培育的对象, 促使其转型成为心理健康教师或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一方面, 鼓励生涯教育教师参加专业心理学科的学习、 实践、 培训与督导等, 补充专业知识、 提升专业技能, 成长为符合要求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另一方面, 通过联合授课、 分工协作的方法, 让生涯教育教师分担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部分工作量, 比如, 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有关自我认知、 学业规划、 人际交往等内容的讲授或课内外活动交由生涯教育教学的老师负责, 鼓励生涯教师发挥专业所长, 承担相关教学内容的课时, 以减少或减轻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相应的授课负担, 使其能更侧重于心理学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的教学活动、 科学研究及管理、 服务工作。
实践探索与总结本研究针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定位与目标、 内容与效果、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新需求以及师资队伍的专业化等议题, 从 “生涯发展” 视角出发, 提出课程建设的应对策略, 是对当前课改思路与方法的一次探索性研究, 尚缺乏实际工作、 案例或数据的检验与支撑, 这或可成为未来研究的主题。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要组成部分, 其发展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学科的发展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的完善, 如何在二者的发展与完善过程中, 构建出大学生心理健康主渠道教育的中国化模式, 是一个更加具有时代价值与意义的研究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