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县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现状与建议

2022-02-04 02:10陕西省陇县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曹云芳
农机科技推广 2022年12期
关键词:陇县饲草农作物

○陕西省陇县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曹云芳

近年来,陇县紧紧围绕“百亿生态乳都建设”目标,在巩固牛、突破羊、稳定猪禽的思路下,畜牧养殖规模逐渐增大,农作物秸秆利用率也在逐年提高,为当地农业现代化和“蓝天工程”的顺利推进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陇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

1.县域农作物秸秆基本情况。陇县位于陕西省渭北黄土高原西部,总土地面积241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2.98万亩。2020年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达68.07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9.66万亩,主要农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根据相关统计资料和粮饲比计算,全县小麦、玉米、豆类、薯类等农作物的秸秆产量为13.02万吨,其中小麦秸秆5.38万吨,玉米秸秆6.28万吨,豆类秸秆0.55万吨,马铃薯秸秆0.045万吨,油菜秸秆0.57万吨。

2.农作物秸秆利用基本情况。根据陇县种植业和产业发展情况调查,2020年全县年产秸秆资源量为13.02万吨,可收集量为11.09万吨(收集系数为0.85),秸秆综合利用量10.5万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其中肥料化利用占52%、基料化利用占1%、饲料化利用占43%、固态燃料加工占4%。肥料化利用主要通过机械化免耕播种、秸秆还田和机械深松整地等方式,将大量小麦秸秆直接还田变成肥料利用,利用量约为5.56万吨;饲料化利用主要用于全县5.03万头牛、32.84万只羊和2.11万头猪的饲料,利用量为4.6万吨;燃料化是将秸秆处理加工成颗粒燃料,用于冬季供暖燃料使用,利用量大约为0.49万吨;还有少批量的秸秆被用于香菇菌棒加工。

3.农作物秸秆机械化利用现状。“十三五”期间,陇县立足畜牧产业发展,以全面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为目标,以秸秆综合利用政策建设为保障,按照“综合统筹,板块推进,持续发展,整体提升”的工作思路,开展秸秆综合利用新机具新技术试验、示范和引进,在秸秆的收集、运输、加工及贮存过程中逐步推广机械化作业,主要呈现出以下三个态势。

(1)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机具逐年增加。2016年初,陇县秸秆捡拾打捆机、还田机等秸秆综合利用机具保有量352 台。截至2020年底,陇县秸秆捡拾打捆机、青贮玉米收获机、还田机等秸秆综合利用机具513台。

(2)农作物秸秆利用技术面积逐年扩大。五年来,积极推广玉米免耕硬茬播种、小麦秸秆捡拾打捆、小麦免耕播种、青饲料收获、秸秆还田和饲草加工等技术,累计完成秸秆捡拾打捆作业8.03万亩,玉米、黄豆硬茬播种4.4万亩,秸秆还田2.14万亩,小麦免耕播种4.65万亩,秸秆饲草机械加工14.92万吨,青贮玉米机械收获1.53万亩。

(3)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方式逐步拓宽。在国家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的支持下,建成(9kW-1000A)秸秆压块生产线1条,万吨有机肥生产线1条,半自动食用菌菌棒生产线1条,购置各种生产设备52台套。农作物秸秆利用方式从过去仅用于农民生活及取暖燃料为主拓展到燃料化、肥料化以及食用菌的基质原料利用等方式。

二、农作物秸秆机械化利用存在问题

1.分散种植,影响了秸秆收集效率。由于陇县属于西部山区县,以单家独户种植为主,农户种植面积小,秸秆种类多样且分布不集中,对农作物秸秆的集中收集带来了影响。以玉米为例,在饲草收集过程中,单家独户的地块及面积受限,青贮饲草收获机械无法发挥效能,深山区农民种植的玉米只能采用人工收获的方式进行秸秆收集后,用运输车交售到饲草加工点,增加了劳动成本、运输成本 ,制约了秸秆产业化的健康发展。

2.多重因素,造成了农作物秸秆的浪费。一是天气影响,秸秆无法回收。近年来,由于“三夏”后,持续的阴雨天气,导致大量小麦秸秆无法捡拾利用,直接腐烂在田间地头。二是人为因素,造成秸秆浪费。“三夏”及秋收后,由于农民进城务工挣钱心切,导致大量秸秆堆放地头无人收集,造成过多浪费。三是市场影响。在秸秆产业化进程中,秸秆供过于求时,企业压级压价甚至拒收;秸秆资源供不应求时,农民却又不遵守已签协议,谁出价高就卖给谁,既损害了农户利益,也影响了企业利益,制约了秸秆产业化的健康发展。

3.装备不足,影响了秸秆的收集效率。现阶段,陇县的深山区农作物秸秆的收割、打捆、运输主要依靠人工完成,秸秆资源难以进行统一收集、调配。秸秆收贮、运输的机械化、自动化作业水平低,特别是高效实用的秸秆粉碎、打捆等一体化完成装备不足。陇县的农机合作社都以农田常规作业为主,秸秆收集及处理的机械相对较少。就拿玉米机收来说,全县玉米种植面积18.19万亩,而县域内自有玉米联合收割机械仅有26台,且都是大中型机械,无法对小型地块进行作业。农忙季节,只能依靠外来跨区作业机械进行收获。跨区作业机械少时,只能以人工完成玉米摘穗、割秆、运输,既影响玉米收获进度,也影响秸秆利用质量和收集效率。

4.获利困难,制约了秸秆产业发展。近年来,陇县秸秆资源化利用渐成趋势,以“还田作业”为主的秸秆利用模式,正在向“离田回收”多元利用方向发展,秸秆的“肥料化”和“饲料化”利用方不断增多。但陇县现有的几家秸秆利用企业受资金缺乏、市场信息少等影响,企业扩大发展的难度较大。一是饲草原料成本高。玉米秸秆300—350元/吨,成本相对较高,影响了秸秆回收利用企业扩大再生产的积极性。二是市场信息匮乏。目前,农作物秸秆利用局限在饲草加工、有机肥和燃料加工上,对秸秆在造纸业、建筑业、编织业领域的有效利用认知面面较窄,影响了企业对农作物秸秆的有效利用。

三、对策及措施

1.宣传引导,实行规模经营。一是引导农民转变观念,解决认识问题。陇县的大部分留守农民多为老年人,老思想根深蒂固,很多农户宁可粗放经营减少收成,也不愿将土地流转出去。针对这种现象,政府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将土地流转与农民自种土地的收益进行当场核算对比等多种方式,切实加深农民对土地流转的认识,让农民了解政策、消除误解,推进土地集约化经营进程。二是引导大户积极参与,推动规模经营。政府部门应鼓励和支持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积极参与土地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要结合畜牧业发展实际,从农作物种植、田间管理、秸秆机械化收获到饲草加工全部从分散劳作逐步向规模化转变,既能提高作业效率,又能增加秸秆产出量。

2.抓住关键,做好配套服务。一是做好机具组织保障。结合实际,及时组织秸秆捡拾打捆机、秸秆还田机、玉米收获机和青饲料收获机开展作业,切实解决因天气影响和无人捡拾带来的浪费。二是做好农户与企业的协调。开展农作物秸秆质量和数量需求情况调查,以镇为单位统计秸秆产出量,由畜牧、农业部门牵头,鼓励企业应和秸秆经纪人或农作物种植大户签订收购协议,尽可能降低收集成本和原料供应风险。

3.加大投入,提高秸秆利用积极性。一是加大新机具新技术研发推广力度。农机部门要立足山区坡地较多的实际,重点推广丘陵山区坡地秸秆还田机还田、玉米收获机和青贮饲料收获机,提高坡地秸秆收集进度和秸秆利用率。二是立足陇县大力发展畜牧业产业的实际,大力推广秸秆机械化青贮,加大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对秸秆青贮收获及加工机械的重点补贴力度,提高秸秆饲草青贮利用补助资金,充分提高农民、企业开发利用秸秆资源的主动性。三是要通过小额贷款、提供保险服务等形式,鼓励企业(或农户)发展农作物秸秆收集、加工、运输机械装备的研制和应用,建立和完善秸秆收储体系,提升秸秆回收储运的物流效率,促进秸秆资源化利用。

4.紧盯市场,引导企业延伸产业链。秸秆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它以秸秆为纽带,将秸秆收集与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能源化和原料化有机衔接,既可拓展农业产业的发展空间,又可增加农民收入和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各级政府部门根据秸秆资源禀赋、利用现状和发展潜力,积极运用政策支持手段,引导基地建设,引进企业落户,延伸秸秆综合利用产业链。一是转变观念,促进发展。政府部门必须树立大农产品观念,把农作物秸秆当作农产品一样看待,在收储运、循环利用以及市场服务等产业链环节上下功夫,把秸秆产业做大做强。二是考察学习,壮大企业。组织本地企业外出考察学习,进一步拓宽视野,积极与大企业合作引进资金,壮大企业规模。三是立足市场,拓展方式。政府要在围绕特色产业发展的同时,紧盯市场需求,补足县域短板,在秸秆原料化利用上下功夫,将秸秆用于可降解餐盒、建筑材料和其他环保材料等方面,进一步提高秸秆利用率。

猜你喜欢
陇县饲草农作物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陕西省陇县:远程教育成就“养鸡大王”致富梦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泥中打过“滚儿”更识乡村“味儿”——陇县“怀才”青年得遇广阔天地
厉害了!农作物“喝”上环保酵素
陇县原子头M56金代大定二十四年买地券校释
三法喂牛可省粗饲料
养肉牛省草料有窍门
养肉牛省草料有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