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召开的重庆市合川区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举办了本届以来的首次“人大学习讲坛”,这也是区人大常委会学习“课程表”的一项规定内容。
根据工作方案,今年3月至10月,合川区人大常委会将通过区人大常委会会议、座谈会、分片区宣讲、专题培训、理论研讨、系列宣传报道等形式,一体化推进中央人大工作会议及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同时,系统地安排学习法律法规、科技、经济、文化等方面知识,切实提高人大干部政策理论水平和履职能力。
(作者:陈敏、陈美西,摘自重庆人大网)
为加强网络空间治理、维护网络信息安全,山东省潍坊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深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依法惩治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诈骗、诬告陷害、寻衅滋事等违法行为的意见》。
意见对各级各有关部门、单位的职责作了明确规定。要求公安机关应当对涉嫌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诈骗、诬告陷害、寻衅滋事等违法行为的线索进行分析研判,对涉嫌违法犯罪的应当依法查处;检察机关应当及时审查,依法作出决定;法院应当依法及时立案、审判,并做好以案释法工作。同时要求市各级各部门提高认识,进一步加大依法惩治力度,筑牢网络空间安全屏障。
(作者:张慧萍、刘月甫,摘自山东人大网)
江苏省兴化市新一届人大常委会创新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代表联系群众的“双联”工作机制,推进工作做深、做实、做细、做优。
市人大常委会将“双联”工作的对象进行了明确,每位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固定联系3 名市人大代表,其中有1 名村居干部代表、1名专业技术人员代表、1名企业负责人代表。每位市人大代表在所在选区固定联系3名群众,其中有1户低收入家庭、1名留守儿童、1户种养殖户。
同时,市人大常委会把“双联”工作情况纳入常委会委员、人大代表报告履职的重要内容,每位常委会委员每年向市人大常委会书面报告一次、届内口头报告一次,每位市人大代表每年向选区群众当面报告一次,并将“双联”工作落实情况作为评先评优和连任的重要依据。
(作者:陆琳,摘自江苏人大网)
今年以来,湖南省汉寿县人大常委会在村(社区)建立45 个代表工作站、21 个代表履职中心、143 个代表之家,制定“人大代表流动工作站年度工作计划安排”,让人大代表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事。
“工作站架起了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连心桥’。”汉寿县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同志表示,该县人大常委会将通过人大代表工作站,定期开展流动服务,把服务送到老百姓家门口,打通代表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汉寿县人大代表工作站、履职中心、代表之家,累计为群众上门服务211 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918 条,化解社会矛盾375起,为民办实事654件。
(作者:田明时,摘自湖南人大网)
近日,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人大常委会对首份由县法院制定报送的规范性文件依法进行了备案审查,开启县人大常委会对“两院”规范性文件进行备案审查的新局面。
富源县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制定了《富源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办法》,明确规定政府、监委、法院、检察院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应当报送本级人大常委会备案审查;健全机制,形成了“法制委统一受理—各委室初审—领导小组提出处理意见—法制委反馈审查情况”的工作流程和人大常委会听取专项工作报告制度;严格程序,依照规定严格审查,促使备案审查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
(作者:王燕敏,摘自云南人大网)
为进一步深化探索PPP 项目绩效监督管理工作,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人大常委会联合财政等部门,提出构建“1+X”监管模式,以一个联席会议机制为纽带,根据实际需求不断丰富监管方式,逐步细化和优化PPP 项目绩效监督管理标准体系。
目前,区人大常委会借力联席会议机制,初步形成3种监管方式,“一个闭环”即以“事前评估、事中监控、事后评价3 个阶段构建全链条管理模式;“三种融合”即将事前绩效评估与PPP 项目的评审、绩效目标实现程度与PPP 项目建设期和运营期管理过程、绩效管理结果与监督问责等3种融合;“五个模板”即建立PPP 项目事前绩效评估报告模板、PPP 项目绩效目标共性指标体系、PPP 项目绩效监控报告模板、PPP 项目事中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PPP项目事后评价共性指标体系。
(摘自浙江人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