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圈”乱象的治安治理研究

2022-02-04 15:17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饭圈治安偶像

张 晗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 100038)

一、研究缘起

“饭圈”①“饭圈”是粉丝圈子的简称,它主要指的是以明星艺人的粉丝为主导所形成的一种圈层化人群。崇尚的都是“圈地自萌”,但近年来“饭圈”行为却屡次“出圈”。首次出现在大众面前的“倒牛奶”事件视频,在网上引起了批评与谴责。但在公众视线之外,许多荒诞、疯狂甚至违法的行为正在肆无忌惮的生长。从线上的网络暴力到线下的跟踪追车,网络“饭圈”滋生的违法行为之严重,影响之大,不仅违背了公序良俗,更是在试探法律底线。因此,“饭圈”乱象治理是当前网络生态治理的重点。2022 年全国两会召开期间,“网络生态治理” 成为热门话题之一并广受热议。近三年来,全国公安机关部署连续开展“清朗专项行动”,加大对各类网络违法犯罪的打击整治力度。2020年5 月,为使网络空间更加晴朗,国家网信办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八个月的2020 “清朗” 专项行动;[1]2021 年5 月“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其中将治理“饭圈”突出乱象作为清朗系列行动的治理重点;[2]2021 年6 月,中央网信办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清朗·‘饭圈’乱象整治”专项行动。专项行动开展后,中央网信办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饭圈’”乱象治理》的通知,就进一步加大治理力度,巩固扩大专项行动成果部署工作措施;[3]2022 年3 月,继续深入推进“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更加突出网民关切,更加突出对症下药,更加突出效果导向。[4]可见整治“饭圈”乱象,加强网络治理已成为国家重点关注并着手解决的问题。

“饭圈”从“粉丝群体间的娱乐”到成为国家的治理重点,其原因有三:一是价值导向错误,挑战政府权威。粉丝群体体量越来越庞大,其中不乏境外反动分子利用粉丝群体的易煽动性,试图引发饭圈与政府间的对抗以歪曲主流价值观念。二是黑色产业滋生,挑战法律底线。粉丝经济兴起,“饭圈”集资、数据打榜等第三方平台顺势而起,这些平台不仅没有承担相应的监管责任,反而诱导粉丝消费,搞“PK”、排名,引起对立,使得黑灰产业在其中有了立足之地。三是网络环境混乱,挑战人性良知。许多粉丝通过“控评”②控评,也称为“空瓶”,网络流行词,即操控评论,把社交平台上好的评论点赞回复使其上热评,不好的评论就要么不搭理,要么举报使其避免出现在前列,多用来描述粉丝控制明星相关新闻下的评论走向。“骂战”等激进方式维护偶像权威,对他人进行网络暴力、人肉搜索,为了拉踩①拉踩指通过贬低其他某人某物来吹捧自己喜欢的人物,对比起来产生差异。对家不惜造谣、传谣,已经丧失了最基本的是非观念。针对“饭圈”的突出问题,国家已经采取行动进行整治。虽然取得不错的成效,但一味地打击与整治不是长久之计,面对饭圈中的治安问题,应联合多方主体进行治理。

二、“饭圈”乱象中的治安问题

(一)过度“应援”扰乱治安秩序

明星粉丝通常都是在网上为偶像应援,在现实生活当中则会以接机、现场应援等形式来体现明星的“红”。而这种行为往往没有进行有序组织,人数过多经常会造成场面失控、破坏公共治安秩序的情况。这不单单是迷恋、支持偶像的“疯狂”行为,这种“疯狂”已经逾越了法律的界线并对和谐稳定的社会治安秩序造成了不良影响。

粉丝接送机已成为 “饭圈” 追星的常态化行为,是一个明星在娱乐圈中是否有“排面”的象征,但其背后衍生的治安问题却值得我们关注。一大群人堵塞机场不仅影响机场的治安秩序与正常运作,意外事故也时有发生。2019 年,上海虹桥机场的扶梯玻璃被争相上前的粉丝挤爆。这样可怕的事故不是偶然,萧山机场也出现过玻璃护栏被粉丝挤爆的情况,因事发突然导致有人躲避不及而受伤。这些行为只是映入我们视线中的冰山一角,更多的是粉丝闹事导致航班延误、强行登占登机口与安检通道、在飞机还未停稳时越舱追拍明星等严重影响机场治安秩序的行为。一些不理智的“私生粉”②私生粉的意思是对偶像私生活过度关心,喜欢跟踪偶像的粉丝。和“黄牛”为了博取眼球、流量,在高速公路上跟踪追赶明星车辆,车距过近导致追尾事故时常发生,严重影响公共交通秩序。2016 年,“黄牛”载有十余位鹿晗粉丝的车多次逼停鹿晗座驾,置公共交通安全和相关人员安全于不顾,并多次危险驾驶,逼停了鹿晗座驾。更有王源在录制节目时被“私生粉”租赁的车辆多次撞击车尾,险些酿成车祸。这种行为已经构成了违章驾驶,并存在极大的交通隐患。更有“私生粉”为了满足一己私欲,跟踪明星到家里、酒店等地蹲守,不仅侵犯了明星的隐私,更是扰乱了公共场所的秩序。此前就出现“私生粉”围堵在肖战酒店、半夜敲门、趴在门上偷听以及故意多次输错密码导致酒店楼层区域的密码锁打不开的情况,不仅破坏了酒店秩序,更是影响了酒店的正常运作。2021 年,王一博所属公司发现疑似私生粉在王一博车辆上安装追踪定位器,并就此事报警。在车上安装追踪定位器的行为已经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 条,而售卖明星的个人行踪信息更是违法的行为。

(二)网络暴力侵犯人身权益

自从进入互联网时代,随着网民比例的上升,网络暴力事件的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网暴手段从单一的言语攻击向多种形式发展,无数网民深受其害。网络暴力致使网络空间环境浑浊,网络治安秩序混乱,甚至会逼迫人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因而网络暴力的危害不可小觑。

饭圈中的网络暴力分为两种:一种是对明星的网暴,主要是对明星进行言语攻击、造谣并以讹传讹、把明星P 在恐怖血腥以及带有侮辱意义的图片上、制作明星的鬼畜视频等形式;第二种是对非明星的网暴,包括对犯错的普通人进行侮辱和谩骂,甚至人肉搜索并对持不同观点的人、不同立场的粉丝之间实施网暴。“227 事件”也称“227 大团结”,指的是明星肖战的粉丝疑似举报ao3 网站③ao3 指的是创建于2008 年的一个非营利性质且开源的同人小说数据库网站,里面有非常多的作品,包括同人小说、同人画作等。引起的社会争议事件。起因是肖战粉丝不满 《下坠》 同人文作者构造肖战性别认知障碍的形象而对其进行举报,一部分粉丝对文章、网站平台ao3进行举报,一部分粉丝对作者实施网暴,肖战粉丝的方式激进、行为不当很快就引起了饭圈众多粉丝的不满。这些粉丝不乏其他明星的粉丝,还包括肖战的黑粉,他们通过攻击辱骂肖战、抵制肖战作品和代言来宣泄不满,许多不明原因的路人也纷纷加入了这场抵制。知微数据显示,“227 事件”从2 月26 日开始一直持续到3 月3 日,之后进入舆情消退期。在这期间,肖战本人承受着有组织、持续性的网络暴力,其粉丝也经历着不同程度的网络暴力。“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本是发布求生的最后信号,却被网友解读为作秀、博眼球,最后救命稻草却变成了催命符。2021 年12 月,刘学州开启了寻亲之路,经历了与亲生父母相认、被亲生父母拉黑、被亲生父母污蔑以及被网暴者网暴,最终选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自从刘学州开始寻亲后,不间断地受到网络暴力、人身攻击的话语,铺天盖地的恶意、不堪入目的话语最终成为压死他的最后一根稻草,而他生前的最后愿望是希望网暴者得到应有的惩罚。本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情,却最终酿成悲剧,其中既有无良媒体的恶意引导,也不乏网暴者的推波助澜。

(三)“饭圈”黑灰产滋生违法犯罪

法律空缺、平台疏于监管使得“饭圈”衍生出黑灰地带,既包括极具风险性的饭圈集资、打榜打投以及高额消费的行为,还包括因饭圈内不良风气的蔓延而衍生的“职业黑粉”等黑色产业。

“粉丝经济”,泛指架构在粉丝与被关注者关系之上的经营性创收行为,被关注者传统上多为明星、偶像和行业名人等。在一定程度上,粉丝代表着一个明星的商业价值与影响力。在全新的网络环境下,粉丝不仅意味着影响力,还意味着经济价值。聪明的商家,正在奋力开拓“钱”途远大的粉丝产业,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粉丝经济”。[5]在此形势下,良莠不齐的第三方平台如春笋般涌现,但随之而来的是平台资质不过关与资金监管等风险。近年来号称“专门为饭圈集资打投或应援而存在”的粉丝运营APP 应运而生。其中影响力较大的包括专注饭圈的交易平台“桃叭”App、“o! what”、“超级星饭团”App、“魔饭生”pro 等。[6]粉丝一般通过这些平台进行集资活动,集资金额交由后援会统一管理,定期向粉丝展示支出明细。[7]成为牵头集资的人,也就是“粉头”并不难,在巨额利润的诱惑下,一时间后援会“粉头”卷款逃跑的负面新闻层出不穷。2021 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西乡塘区人民法院一审依法审结一起“粉头”卷走153 万余元集资款的委托合同纠纷案件。[8]在“偶像养成类”节目组,粉丝追星成本大大提高,给喜爱的选手投票出道似乎成了粉丝们的职责,并遭受着不花钱就是“白嫖党”的道德绑架。而参与者有大量的未成年人,未成年人被诱导盲目追星,偷用父母的财产进行大额打榜集资等活动,使家庭承担经济风险,极易引起经济纠纷。

当“黑粉”成为职业、网络暴力成为获利手段时,一条黑色产业链已悄然形成。“黑粉”是讨厌甚至憎恨某位明星的粉丝群体的简称,他们以造谣诽谤、传播谣言、言语攻击为手段,恶意抹黑某位明星的形象。“职业黑粉”是指被有偿雇佣的专业黑粉,随着娱乐圈的恶性竞争越来越激烈、粉丝低龄化等形式的蔓延,甚至还出现了专门以此盈利的团队。[9]“职业黑粉”中的粉头发展下线,接单后先由粉头编好文案,再通过微信群分发到各个下线手中,双方根据工作量按日结算工资。在“227 事件” 当中的职业黑粉教唆未成年人自杀来制造社会事件、四处“乱开发票”扰乱销售秩序、罔顾事实、造谣指控、进行网络游行、网暴一切为肖战说话的人、造谣官方媒体等等,抹黑国家和政府的公信力。他们利用网络寻衅滋事、栽赃陷害、蓄意破坏党和政府形象,扰乱社会秩序,这已经不是普通简单的民事案件,而是已经涉嫌刑事犯罪。豆瓣中的“八组”“踩组”是许多黑粉的聚集地,用“一人发几百条犯法,几百人发一条犯法吗?”之类的话语来引导、怂恿群众犯法,无底线的挑战法律尊严。职业黑粉的网络行为不仅会错误引导公众的价值观,可能还会涉嫌侵犯公民隐私、诽谤他人等违法行为,应及时予以监管和整治。网上黑粉散布他人的不利的行为,涉及损害他人的名誉,轻则侵犯公民或法人等的个体权利,重则危害社会管理秩序,参与者应承担一定的责任。

(四)恶意举报占用大量治安资源

举报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种权利,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发展、治安秩序良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饭圈”之中,本是检举控告违纪、违法或犯罪的举报,却成为为违法披上正义外衣的工具。

举报之风在“饭圈”突然兴起是2020 年,“227事件”中举报既是整个事件的源头,也是贯穿全过程的抵制手段。“227 事件”发酵后,一群号称“敬自由”维护正义的粉丝们聚集在一起,并创立了227超话作为根据地。在超话中可以看到他们分工明确,有负责传播不实信息、造谣诽谤渲染群体激愤情绪的人,有负责把相关部门举报电话、邮箱以及网站公示的人,还有负责出教程教举报话术的人。他们向平台、举办方以及品牌方进行举报,甚至把举报对准了国安、广电、中宣、网信办、纪检、监察等国家部门。“饭圈”竞争中公权私用是一种严重违背法治精神的举动,占用公共资源、举报渠道拥堵,使得真正有效的需求无法及时传达至有关部门。更有有心之人诱导粉丝利用公权力,在相关部门对问题进行处理后,对处理结果不满意,反复举报反馈,甚至上升到国家包庇,与粉丝对立的局面。他们俨然是有组织有预谋的,利用群体的非理性特征以及未成年人易引诱的特征来实现其特殊目的,并高声呐喊着“敬文学、敬热爱、敬自由”的口号,一些人摇着“文学自由”的旗帜,殊不知早已被混入其中的境外分子利用,成为帮助他们荼毒广大青少年的工具。

三、“饭圈”乱象中治安问题的产生原因

(一)政府参与缺位

从国家层面上看,相关政策法律缺失与政府参与度低为“饭圈”治安问题提供了滋长空间。由于“饭圈”属于文化生活领域,长久以来是政府管理的薄弱环节,而“饭圈”产生的治安问题是我国社会治理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尚未构建网络饭圈治理体系,导致政府不能在“饭圈”发展的过程中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在面对“饭圈”舆情危机事件时具有被动性与滞后性。一是对于在影视、综艺方面涉及资本监管、艺人监督等资质审查并未有相关政策进行监管。娱乐圈的准入门槛较低,对于公众人物犯错容忍程度高,接受处罚后依然能够重返娱乐圈进行正常的演艺活动,从而为青少年粉丝树立了错误的价值导向。粉丝极力为自家偶像“洗白”,无视政府官方发出的通告,丧失了基本的是非观念,使政府作为陷入被动之中。二是对于“饭圈”行为缺乏相应的管理机制。粉丝体量大、低龄化以及意识形态导向复杂,使得“饭圈”行为时常游走在违法边缘,加之没有明确的政策法律规定与处罚措施,粉丝的犯错成本极低。躲在网络后面的人为所欲为,许多未成年人纷纷效仿却不知已经参与到违法行为之中。而对于网络上的违法失范行为现有的治理手段有限。一方面,很难建立举报查证机制。目前,网络“饭圈”治理的相关政策普及力度弱,使得大众忽视了真正的举报渠道,容易出现被利用、滥用的情况;而政府没有充分利用数字化手段对“饭圈”行为进行监管,导致对“饭圈”违法行为证据的采集不全面。另一方面,网络意识形态不是具象的,很难落实到法律法规中。政府对于“饭圈”违法行为的定性与处罚过度依赖行政条例、法律法规,对于超出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失范行为更是缺少相应的管控措施,大大降低了政府对网络“饭圈”治安问题的治理效率,只有等到事件发生后才能进行整治并给予处罚。

(二)平台责任缺失

从社会层面上看,社交平台与媒介平台的责任缺失也成为“饭圈”治安问题频发的诱因。作为企业,网络平台有着不可推卸的维护社会健康发展的责任,但在巨大的经济效益下,社交平台与媒体平台被利益蒙蔽了双眼,忽视了其本身的监管规范责任。网络社交平台是“饭圈”行为的载体,其基于“数据化”的运行机制,建立起一套“流量至上”的商业逻辑。[10]明星与粉丝数量成为很多平台保持活跃度的重要来源,每增加一个明星就可以吸引数百万乃至数千万粉丝的参与,平台的价值就会无限放大,这加剧了平台对流量明星的 “渴望”。[11]社交平台利用粉丝的群体非理性的特征以及盲目从众的心理,设立各项排名榜单引导粉丝为偶像打榜、维护数据,默许甚至鼓励“饭圈”中疯狂打榜、唯数据论等恶性竞争的行为。由于缺乏规范与监管,“饭圈”行为自由化程度越来越高,失范行为也随之增加。媒体平台是“饭圈”文化输入与输出的媒介,在粉丝经济浪潮的诱惑下,媒体平台也崇尚“流量至上”。媒体平台为了赚取流量,刻意迎合“饭圈”粉丝喜好,利用大数据个性化推荐将偶像八卦娱乐信息推送给“饭圈”的粉丝,接受不到主流信息以及其他信息,进入媒体平台构建的信息茧房中。这些媒体平台违背了实事求是、弘扬主流文化、引导正确价值观的原则,更丢弃了作为企业应承担的社会治理主体的责任。

(三)偶像角色缺位

从个人层面来看,一些偶像的道德缺位与示范作用缺位是产生“饭圈”治安问题原因之一。偶像是“饭圈”中的核心人物,也是联系粉丝的纽带,但一些偶像作为公众人物却“德不配位”。不管是面对违法乱纪的“不作为”,还是对于作为公共人物所应承担社会责任的“作为”,娱乐圈中艺人的做法差强人意。近年来,许多明星纷纷“塌房”①网络流行语,饭圈的一个用词,表面意思为“房子塌了”,引申到追星中,就主要指爱豆在粉丝们心目中形象的坍塌。,从出轨、私生活不检点等违背道德的行为,到偷税漏税、涉嫌强奸罪等违法犯罪行为,一步步挑战公众的认知与底线。2021 年7 月31 日,经警方调查,吴亦凡因涉嫌强奸罪被刑事拘留。消息公布后,网上就流传吴亦凡粉丝在粉丝群中为其众筹,甚至筹划劫狱的聊天记录。2021 年8 月13 日,有网友爆出张哲瀚曾于2019 年在乃木神社参加婚礼,早前还发布过在靖国神社前的合影,引发广大网友的谴责。随后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出公告,对演员张哲瀚参观靖国神社的不当行为进行道德申斥并对其进行从业抵制。粉丝用“无知”为其辩驳洗白,俨然已经忘了作为中国人有些历史是我们必须铭记的。张哲瀚的行为触碰了历史伤痕,伤害了民族感情,甚至误导了青少年。偶像明星的一言一行、精神境界、道德水平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粉丝,具有强烈的示范作用。尤其对稳定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最终形成的青少年而言,明星偶像的一举一动都有可能对他们产生深刻的意义与影响。因此,明星偶像作为公众人物不仅要守住道德底线、不去触碰法律底线以身作则,还要积极作为宣传正确价值观、积极引导粉丝理性追星。

(四)粉丝角色移位

从个人层面看,粉丝对个人角色的定位偏差以及对生活重心的转移是引发“饭圈”治安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导致粉丝角色定位错误的原因有三:其一,在粉丝群体中找到归属感。如今的粉丝官方后援会具有宣传组、数据组、策划组以及反黑组等部门,具有规模化、结构化、等级化特征。[12]粉丝在这种群体中得到了认同,并在其中完成了“去个体化”的过程,形成了目标一致、三观一致、团结凝聚、行动有力的高质量群体。其二,对偶像产生占有欲。粉丝为偶像注入的时间、精力、金钱以及情感使得粉丝产生占有偶像的欲望,这种欲望转化成更加坚定的打榜、守护行为,满足“想要为其付出”和“被需要”的需求,在追星的过程中迷失了自己。其三,粉丝群体的非理性。勒庞认为,群体冲动易变、偏执专横且往往容易受到暗示,群体情绪极易传染,从而使理智、冷静的情绪在群体中丝毫不起作用。而且粉丝在高效率塑造偶像形象的同时,更容易带来集体的非理性状态,形成群体压力,使得“饭圈”不能有第二种声音存在,如果发表与之相悖的意见就会收到来自粉丝群体的攻击。长此以往,深陷其中的粉丝群体没有发表不同声音的权利,也丧失了思考的能力,导致被“意见领袖”牵着走。因此,粉丝的角色定位错误,将全部精力投入到追星上有着极大的风险。

四、“饭圈”乱象的治安治理路径

(一)构建多元治安主体治理体系

十九届六中全会发布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决议中指出党高度重视互联网这个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主战场、最前沿,健全互联网领导和管理体制,坚持依法管网治网,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13]

从2020 年开始接续开展了“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其中将“饭圈”问题的治理作为重要任务之一。可见,国家层面上已经认识到治理“饭圈”治安问题的必要性与紧迫性。经过整治与打击,“饭圈”中的突出问题得到遏制与解决,但正在发展阶段的问题以及具有潜在治安风险的问题极容易被忽视。“饭圈”治理是一项综合性、日常性的工作,只依靠国家力量就会出现问题发生再解决的被动整治现象。“饭圈”中的治安问题不仅要打击,更要侧重防范治理。目前,国家治安主体对“饭圈”中的治安问题以及可能产生的治安风险无法进行有效干预,这就需要构建并不断完善由国家治安主体主导,社会治安主体共同参与的“饭圈”治理体系,实现对“饭圈”治理的制度化、系统化、常态化。

(二)明确网络平台治安责任

网络平台在“饭圈”中的角色不可或缺,既是“饭圈”行为产生的载体,其运行机制也主导和支配着饭圈的活动。网络平台作为企业,属于社会治安主体的一部分。一方面,网络社交平台在“饭圈”治理中要承担监管责任。运用算法机制对严重错误导向言论进行严厉打击、监管“饭圈”粉丝互动行为、过滤不良信息、对“饭圈”中的恶意引战话题进行限流、降热度,切实担负起助力营造健康饭圈环境的责任。另一方面,媒体平台要正确发挥舆论导向作用。表明自身立场,不恶意追逐流量,对于“饭圈” 现象的报道要充分体现主流价值观念,新闻报道求真、求实,对于新闻消息的真实性进行审核,避免二次传播造成不良影响,承担起“饭圈”文化健康发展“风向标”的责任。

(三)形成偶像正向的“流量效应”

偶像作为“饭圈”粉丝的核心人物,在“粉丝”中的地位以及对“饭圈”治理产生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是超越国家治安主体的。公众人物本身就担负着规范自己言行、约束自身道德、榜样示范作用的责任。面对受众大多是青少年的偶像更应以身作则,起到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偶像的劝诫不同于正式的规定规章,但却发挥着比正式规范更好的作用。一方面,强调什么“不能为”。通过官方平台向粉丝表达自己的立场与观点,呼吁大家理性追星,专注自己生活,并强调违法乱纪行为必定会受到惩罚。另一方面,引导什么“可为”。偶像可以利用自身的影响力,带领粉丝进行捐赠、助农等公益活动,从中体会追星的乐趣与实现社会价值的意义。

(四)发挥粉丝的治安参与作用

如今“饭圈”中的粉丝群体,大多以粉丝官方后援会的形式存在,粉丝官方后援会即粉丝自发形成的为偶像进行各种应援活动的群体。随着粉丝基数越大,后援会的组织领导体系就越明确,但其却缺乏一定纪律性。作为一种非正式组织,利用正式规范进行管理的效果往往差强人意。在这其中一些约定俗成的不成文规定便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与此同时也要加强粉丝的自我管理。社会心理学家泰弗尔(Henri Tajfel)在论及“社会认同”理论时指出,“个体知晓他/她归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而且他/她所获得的群体资格会赋予其某种情感和价值意义”。[14]因此,粉丝在此群体当中就会不自觉地受群体管控,并认为自己的行为要对群体负责从而约束自身,这种情感约束反而比规章条例更有效果。要加强粉丝的自我管理能力,在粉丝群体中有话语权的大粉更应作出表率,正面输出追星与现实的时间分配,以正面案例进行积极引导,充分发挥粉丝作为社会治安主体的作用。

五、结语

“饭圈”治安问题频发,破坏网络生态环境、扰乱社会治安秩序,其背后的逻辑引人深思。分析其产生原因,不单单是“粉丝的狂欢”,而是政府参与缺位、平台责任缺失以及偶像示范作用不足等原因共同导致。目前,我国对于“饭圈”治理理念的形成尚在初步阶段,相关部门出台的政策以及专项行动都围绕着打击与整治,但“饭圈”治理是一个常态化的过程,对于常态化存在的问题仅仅打击整治无法解决问题的根源。因此,亟须构建系统化的“饭圈”治理体系,不仅要整治,更要注重预防,这就需要国家治安主体与社会治安主体的共同参与。“饭圈”被污名化了太久,使人们提到“饭圈”就想到“混乱”“脑残”等贬义词。但是近年来,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饭圈女孩”“某家粉丝”跟随偶像做公益、捐物资,体现出了“饭圈”力量。因此,只要在“饭圈”治理过程中注重引导,网络环境清朗指日可待。

猜你喜欢
饭圈治安偶像
古代也有“饭圈”——把自己活成一束光
“饭圈”到底是个什么圈
大众偶像
Me & Miss Bee
整治“饭圈”乱象
偶像报
治安文化与治安秩序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
做好企业治安保卫工作的认识与实践
在“饭圈”一路“打怪升级”
出卖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