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锐
(乐山师范学院,四川 乐山 614000)
课程思政并不是一门具体的课程,而是新时期高等教育自我革新的一种教育观。它强调对现有教育意识形态工作进行反思,并对立德树人教育目标进行重新审视,要求把思政元素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在知识育人和立德树人的结合中落实社会主义新一代接班人和建设者的意识形态教育。与专业教育相比,通识教育是一种综合性课程体系,是国家建设一流本科院校的关键突破口,其在重视大学生知识学习的同时更强调学生个体健全人格的养成,希望将大学生培育成拥有较高综合素养的新时代好公民。[1]可见,课程思政与通识教育都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且二者的教育理念具有高度一致性。因此,基于课程思政理念探究高校通识课程育人体系建设是应当给予高度重视的教育课题。
通识教育课程是为社会培养具有良好文化素养、正确“三观”与健全人格的合格公民为目标而开设的一种课程。与专业课程相比,其突出强调人才的理性思维和综合素养培育,既是当前高校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和践行的重要载体课程,也是高等教育实现转型发展的关键突破口。基于课程思政理念思考通识教育课程育人体系建设问题有利于实现高校通识教育的实践创新,拓展其教学影响,发挥其价值引领作用。
课程思政理念与通识教育具有紧密的正向关联。将课程思政理念作为一种教育思想融入通识教育课程育人体系,能够有力弥补通识教育的空泛和平庸化倾向,为其注入价值引导,从通识教育的实践广度和创新力度上来看是一种突破。一方面,课程思政下的通识教育有了主体性,通识教育的主体由高校教师转变为大学生,教师不能再以专业来选择课程教学内容,课程教学应以大学生的现实需求为导向,引导他们在日常学习中逐渐认识社会、自然与自我。[2]另一方面,课程思政理念下的通识教育更看重实践性,要求课程实践开展以学生感兴趣的或者比较困惑的问题为契机,在潜移默化中把学生带入生活中,让大学生在亲身体验和感悟中获得共情和价值观的升华。
通识教育的产生是为了应对19世纪大学教育专业分科过于细化导致学生知识体系被严重割裂的现实难题,为培养出具备多学科知识和技能的新时代大学生而提出的新思想。课程思政的提出则是为了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国家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二者在教育目标、内容等方面具有共同性,且课程思政理念的融入有利于通识教育教学影响的提升。一方面,课程思政和通识教育有着共生发展的契合之处,而课程思政更强调培育具有崇高理想信念、正确价值取向、浓厚爱国情怀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这为通识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更加鲜明的育人导向,有利于拓展教学深度。另一方面,在当前多元化思潮涌入的信息大爆炸时代下,单纯的通识教育在不同教师的价值引导下会出现不同的效果,而课程思政的融入对教育工作者的价值理念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有利于提升教育教学影响力。
通识教育能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提升大学生的个人素养。但目前部分高校开展的通识教育忽视价值引领,过分强调跨学科知识积累,而课程思政理念则更加强调对大学生精神层面的引导,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通过知识的获取来获取更多价值内涵。[3]一方面,通识教育虽然在当前引起高校的重视,但在具体推行过程中,文化素养与通识教育间的关系较为模糊,过分强调通识教育会使得通识课程失去价值意蕴,出现“去价值化”问题,而课程思政理念正好弥补这一不足。另一方面,课程思政理念的融入使得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搭建有了内涵价值的引导,能够通过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课程目标的制定等做出改变,以满足大学生的精神需求,引导大学生在自我反思和感悟中提升文化素养。
近年来,高校一直致力于构建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将人文社科、历史哲学与自然科学等学科的重要内容融入其中,以形成极具影响力的特色通识教育,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提升通识教育成效。但是,新时期通识教育面临更加多元化的挑战,在具体推行中面临高校重视程度不够、课程内容碎片化明显、课程体系设计系统性缺乏及课程教师专业能力局限等实践误区。
首先,不同院校的人才培育目标具有鲜明的个性,但对具体的目标定位还存在差异。例如,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注重培育技能型人才,在这类院校看来,通识教育的开展对学生并没有实际用处;部分研究型高校把通识教育等同于常识教育,这类学校认为通识教育是自然习得的,并不需要开设专门课程。其次,部分高校对通识课程内涵的认知片面、重视度不够,认为开设通识教育课程只是为了迎合大学课程设置发展的趋势。仅将通识教育作为专业课程的补充,在设置具体课程教学时简单将之前学校开设的公共必修课程或者选修课程更名为通识教育课程,缺乏课程思政的有效推进,未真正将建设课程体系与实践课程思政提升至同等地位,阻碍了通识教育发展水平的提升。最后,教学课程设置表面化。思想认知的缺失使得部分高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出现浮于表面的形式化问题,即虽然设置了通识教育课程,但是所选课程完全模仿“双一流”高校或者重点院校,没有考虑自身院校的办学特色,以及专业设置与通识教育课程之间的关系,导致通识课程的开设出现“不接地气”的问题。[4]同时,受限于高校及教师自身课程思政理念的影响,在建设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时,缺乏课程思政理念的有机融入,也是导致其同时教育课程体系缺乏深度的重要原因。
首先,教学内容的理论性较强。通识教育作为专业课程学习的重要补充,应该重视课程内容的理实一体化。但当前,部分高校的通识课程以理论传授为主,将通识教育等同于历史文化讲解,甚至有些教师认为通识教育只是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并不需要安排课堂实践内容,不具备深度的课堂自然无法让学生体会科学和人文的魅力。其次,教学内容选择的随意化。部分高校缺乏开设通识教育课程的经验,思想重视程度不够,课程体系缺乏总体规划,教学内容多由教师根据自身专业能力与研究兴趣选择,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诉求,以及课程选择与学术专业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课程内容不成体系的问题较为突出。[5]而且,课程内容缺乏一定的思想性,在教师对课程思政重视程度不够的影响下,思政育人相关内容更是无法有机融入通识教育课程,导致通识教育课程践行课程思政理念缺乏有效载体。最后,课程学习连续性差。部分高校虽然开设了通识教育课程,但是考虑到学生专业学习的紧迫和实践课程安排等因素,并没有将课程安排贯穿大学所有学年,只在大学一二年级期间开设,学时安排较少,学习内容规范性较差,无法让学生在持续学习中获得应有的价值引领,也没有与专业课程融合发展;不能深入发挥思政育人的功能,无法为学生提供在校期间连续性的价值观培育和思想观念熏陶。不仅影响大学生养成系统化的核心价值观,还会减弱其课程原本的教育教学效果。
首先,顶层设计意识不足。通识教育的顶层设计对于课程体系价值引领具有关键性作用,但很多高校并没有意识到这一问题,课程设计没有经过严格的论证和调研,课程模块的选择较为随意,既没有考虑学生职业发展的长远需求和个性化学习需要,也未将课程思政和理念融入其中。导致通识教育缺乏针对性,教育价值也无法实现进一步深化,在践行课程思政过程中,更是难以获得较好的育人效果,使得通识教育背离初衷。其次,课程设计过度专业化。通识教育课程开设的目标在于调整学生知识结构,帮助学生成长为全面型人才,但通识课程教育体系的设置出现明显的过度专业化问题,从教学目标到教学评价体系等都出现了以学生习得知识为核心的错误导向,背离了通识教育的初心。同时,其课程中还缺乏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视,仅以教师的专业理论和思想实际为主要指导,既无法充分体现通识教育的应有目标,又无法契合课程思政育人要求,通识教育内容也无法对大学生主体产生持续影响。最后,课程体系“去价值化”问题突出。通识教育的开设虽然以知识拓展为着眼点,教育目标依然是育人,尤其是在课程思政视域下,其教学目标更应强调对学生价值观的培育。通过各类教育活动和课堂实践,助力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并持续深化对学生主体的影响。但目前的课程体系设计“去价值化”问题突出,单纯的知识传递影响了课程育人价值的实现,不利于课程思政的践行。
首先,教师队伍专业能力不足。通识教育课程开设的目标在于避免学生知识体系的狭隘,帮助学生形成合理的文理知识体系。但是当前,部分高校缺乏具备较高水平的通识教育教师,课程由专业教师开展,甚至部分院校出现将研究能力弱、职称等级较低的教师借调到通识教育课程教师队伍的情况,影响通识教育效果的提升。[6]其次,课程教学方式较为刻板。通识教育开设的目标在于激发学生的探索和创新精神,最大限度挖掘学生的潜力,具有较强的非功利性,要求课堂教学实现双向互动,做好课堂教学延伸。但目前,部分高校通识教育以单向灌输为主,师生互动交流很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不足。再次,教师队伍教研能力不足。由于各院校在具体办学指向上及专业设置存在差别,要求通识课程教师具备一定的教研能力,落实教材的整理和规划,以及具体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拓展等工作。当前部分高校通识课程教师并不具备此项能力。最后,教师队伍思政育人综合素质有待提升。高校配备通识教育课程教师多以专业课教师为主,不同教师在自身专业层面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储备和教学技能,但在思政育人层面表现出一定不足。专业课教师本身承担较重的教学及科研任务,缺乏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自觉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内容、锻炼育人技能,影响自身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在此背景下,在通识教育课程中践行课程思政理念、发挥思政育人作用,必然受到影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通识教育将成为高校素质教育改革的重点。自此,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质量大为改观,以人为本和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得到有效落实,学生全方面发展的实现有了更加可靠的依托。立足现实情况,课程思政理念下通识教育课程育人体系建设需要在思政理念的融入、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内容的革新、顶层设计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以及师资力量的专业化水平这四个方面下功夫。
首先,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不论是应用型高校还是研究型高校,都应该从课程思政的高度认识通识教育,清楚地认识到时代发展变革要求高校作出改变。教师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和提升实践转换能力,而且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创新能力与思辨能力等综合素养。这些素质的提升正是通识教育开设的目的,也是课程思政提出的要求。其次,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通识教育和课程思政有着共同的培养目标,课程思政角度下的通识教育应该坚持立德树人,在讲授课程知识的同时不忘将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重要思想融入其中,引导大学生成长为德才兼备、合格的国家公民,成长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最后,制定通识教育课程顶层设计。高校应从课程思政出发,构建和完善通识教育课程设计,做好顶层设计,包括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过程的创新与教学评价保障机制的建立健全等。需要强调的是,课程设计要重视各教学因素之间的配合,要在教学全过程中突出人文价值和思政价值。[7]
首先,充分体现办学特色。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的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与办学目标高度统一,而不是盲目模仿他校和过度要求一致。例如,应用型高校可以结合自身专业设置开设现代商业管理、世界文明与礼仪、科学发展与技术创新等课程,课程内容的选择要重视人文价值,重视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其次,加强与专业课程的融合。高校通识教育不应止步于课程设置,更应该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将通识教育内容渗透到专业课程教学中,利用专业课程学时较多、学分比例与课程体系化建设完整等特点克服通识教育起步晚、课程育人体系建设滞后、学分和课时安排有限等因素的制约。最后,重视教学内容的适应性。学生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参与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通识课程教师应给予学生应有的关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不同专业背景、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对于通识课程内容的需求不同,调整教学内容,满足学生长远发展的现实需求。
首先,做到全员育人。课程思政理念下的通识教育队伍建设应体现全员育人的特征。不论是通识教育课程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学生管理教师,还是后勤保障和就业服务管理教师等,都应该为学生通识教育质量的提升共同努力。尤其是辅导员和通识课程教师,更应该改变工作作风,尊重和关爱学生。其次,落实全程育人。高校通识教育课程应贯穿学生在校全学年,实现全过程育人,而不是只在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开设。同时,除了正常的课堂教学之外,第二课堂、网络第三课堂都应该建立健全,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结合,给大学生提供更多感兴趣的内容,培育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爱岗敬业精神。最后,加强全方位育人。高校在进行通识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应认识到隐性教育的重要性,充分调动校内资源和载体,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重视立德树人软环境的营造,并以思政教育为突破口,建设良好的校风和学风,助力大学生健康成长。
首先,选培教学典型。高校应重视教师典型的培育工作,通过树立典型教师,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开展“传帮带”等活动,帮助通识课程教师不断提升个人能力。在选培教师典型的过程中,高校必须重视教师课程思政素养的引导,以推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进程。其次,组建专业化教学队伍。高校应在教学队伍建设上下功夫,改变过去教学队伍组成随意化的问题,在全校范围内进行考核,将具备课程思政理念且具有通识教育教学能力的教师选拔出来,将不能适应课程教学、教学理念落后、个人思政认知不清晰的教师调离岗位。同时,高校应加大选聘力度,聘任具备思政素养和通识课程教学能力的新教师。最后,做好在职教师培训。高校应认识到课程思政视野下的通识教育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要求教师树立学习意识,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为此,高校应以在职培训为重要抓手,为教师提供学习的途径,将通识教育的最新发展动态和成果传递给教师,同时也要为教师的跨校区交流合作搭建各种便捷平台,比如可以与同类型院校共同建立网络教研工作平台。[8]
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课程思政强调立德树人;而通识教育奠定人才培养根基,是素质教育推行的重要载体,也是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不容忽视的重要依托,更是高校实现自我变革的重要突破口。基于课程思政理念思考如何推进通识教育育人体系建设,不仅为通识教育课程提供了理论指导,而且为通识教育的内涵发展和价值提升指明了发展方向。可见,通识教育和课程思政建设相辅相成,二者的融合发展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更加宽广的实践路径。但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育人体系的搭建并不是一蹴而就、一成不变的,要想实现长效性,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必须有社会各界研究工作者给予高度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