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强度身体活动、低强度身体活动、久坐行为、睡眠是影响身体健康的4种行为,这4种行为贯穿于一天的24 h,故称之为24 h活动行为。近20年来,伴随着社会发展与信息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的活动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如身体活动减少、久坐时间增多,对身心健康产生了不利影响。在此背景下分析如何合理分配24 h活动尤为重要,可为指导人们形成健康生活方式提供参考。在24 h内,一种行为时长的变化必然会引起其他行为时长的变化,部分学者认为不能仅考虑单一行为对个体健康状况产生的独立影响,应采用“共变”方法探析24 h活动的相互联系对个体健康结果产生的综合效应。
澳大利亚学者Pedisic在2014年提出了成分数据分析方法,将24 h活动数据视为成分数据,通过对数转换,解决了这4种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健康结局的效应问题,但无法明确一天中这4种行为的时间如何分配从而达到健康效益的最大化。2021年,澳大利亚学者Dumuid等对此方法进行了创新性发展,提出了时间使用平衡(balancing time-use)的新视角,在成分数据分析模型基础上对最佳时间使用区间(optimal time-use zone)进行分析,探讨获取最佳健康效应的24 h活动时间分配方法。该方法根据研究人群4种行为的时长,以“成分均值的3个标准差”为边界,形成可观测的每种活动行为区间。随后运用数据成分回归模型,以10 min为增量单位,分析活动行为区间里的4种行为时间的组合对某健康结局变量的影响,并按照从最佳到最差健康效应进行排序,最终确定排在前5%(即第95百分位及以上)的效应所对应的时间使用组合为此指标的“最佳时间使用区间”。在此基础上,通过绘制三维图分析多个指标对应的最佳时间使用区间的重叠部分则为总体最佳时间使用区间,并赋予其均值与范围。
部分学者在2021年运用此方法分别对于澳大利亚儿童24 h活动行为与其体适能、肥胖指标、骨健康、整体健康的关系进行了探析。例如,Dumuid等研究发现每天10.2[9.5~10.5] h的睡眠、9.9[8.8~11.2] h的久坐、2.4[1.8~3.2] h的低强度活动、1.5[1.5~1.5] h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时间与儿童最佳体适能健康及最低肥胖水平显著相关。建议在我国的流行病学相关研究中,从此视角探讨促进不同年龄段人群健康发展的最佳24 h活动行为时间组合,为其健康干预提供研究证据,并为我国24 h活动指南的制定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