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雯婧 何竞
摘要:智媒时代,媒体融合向纵深發展,媒介智能化推动传媒业态与媒介形态发生嬗变,要求传媒人才要拥抱智媒,满足时代所提出的新需求和新要求。本文通过对智媒时代的技术特质与未来态势的探讨与分析,提出了传媒人才培养要深化“智媒”认知,增强“智媒”能力,强化“智媒”思维,形成传媒人才培养新范式,以规范和引领传媒产业发展。
关键词:传媒人才 “智媒” 认知 能力 思维
智媒,即智能媒体,指具备人工智能参与的媒体活动。纵观媒体技术发展历程,现阶段已进入“万物皆媒、人机合一、自我进化”的智媒时代。传媒人才具有双重身份,既是虚拟数字空间中的数字公民,拥有符合智能社会发展的价值观;又是促进媒体健康传播的工作者,拥有高级的智能技术应用能力与思维。
因此,伴随智媒时代的到来,传媒人才培养应尽快适应媒介市场的变化和传媒业态的嬗变,重新确认智媒时代对传媒人才的要求及其应该具备的核心能力,及时深化和拓展传媒人才培养的内涵与外延,开拓人才培养新视野、新方法,形成传媒人才培养新范式,以规范和引领传媒产业发展。
媒体融合理念、科学性与价值认同的逐步深化,以及技术层面的产品持续影响着媒介形态和传媒业态的变迁,不仅给人们的感觉和感官带来了“新图像”、“新内容”,并且助推人们迈入了一个全方位感官体验综合延伸的全景化时代。传媒人才要准确理解时代内涵,深刻认知当下媒体融合和媒介智能化发展进程,积极主动融入“渠道为王”和“内容为王”的智媒时代,把握大众传媒业态变化中所蕴含的机遇与挑战。
1.认知媒体融合的嬗变。过去十年,中国媒体融合发展不仅从被动融合、做新如新、点线带动、借船出海的初级整合阶段(主要是形式、内容、网络、移动、个体等领域的融合),步入到主动作为、做旧如新、全面突破、造船出海的深度融合阶段(主要是体制、机制、区域、市场、整体等领域的融合),呈现出技术化与全能化、内容融合与渠道融合、跨界合作与反向融合、集约生产与全民写作等四大特点和趋势。
从物理层面变化来看,在媒体融合初期产生的“全媒体”,“全”是在媒介内容、形态、地域、种类、时空的“全”;从化学层面来看,在媒介技术变革中产生“融媒体”,并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方法,将各种要素、资源重新整合、嫁接,通过创新形成合力;从基因层面的深度变化来看,自然智能和人工智能在智能化的媒介生态中无缝融合,成就了智能媒介,使信息传播在媒体融合中实现双向互动,信息传播也从“功能型”向“智能型”转变。
因此,传媒人才要拥抱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主动顺应“资源共享、集中处理与分发”的传媒业界整合作业新潮流;更要注重服务平台、用户体验和云计算影响下的媒介实践变迁,积极应对“全时空”、“所有人—所有人”的信息开放传播新局面。
2.认知被智能重新定义的媒介及其产业边界。如果在“数字域”时代,媒介还局限于人体的延伸,那么在“智能域”融合创新的当下及未来,媒介或将成为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媒体融合的高级阶段将不再局限于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或智能媒介的简单汇流与平台整合,而是新型传媒生态环境中人与媒介的“传媒重组”,强调的是基于“智能+”技术与传媒产业的重新组合(包括业务维度和管理维度两个层面)与全面变革,而要达到这一境界,必须加强认知媒体融合所呈现出的六大新型特征,即在线化、数据化、平台化、移动化、智能化和万物皆媒。
当下,“智能”与“融合”正逐步演化为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智能媒介平台的核心特征。在这种变迁的暗流涌动之上,所有介入其中的节点(包括机构、用户、物体、事件和流程等)都将具备媒介的基本属性和服务功能,这不仅意味着传统视域下的传者定位、内容打造、渠道选择、受众需求、效果呈现都将要持续“融合”与“细分”,而且预示着以往少数机构拥有的媒介权力将流向多数人并引发传播的民主化,这将是传统大众传播业态的分崩离析与组合重构,未来“智能+”技术的内在逻辑与思维必将助推传媒生态、用户行为、商业模式的重塑。
因此,传媒人才要以互联网为中心进行资源重组,吸纳、采用“智能+”技术,优化其培养架构与课程体系,同时借助外力,构建垂直化、细分化、场景化和个性化的智能应用场景,提升传媒人才联网智媒思维能力和数字化“全触点”能力。
3.认知智能媒介的开启。伴随智能媒介的开启,在传者定位、内容打造、渠道选择、受众需求、效果呈现等多方面都开启了新的场景,智能媒介在不断的“融合”与“细分”中,也为用户创造了更多文化交融、感官愉悦、价值共享、新知及便利。因此,作为媒体转型升级的产物,智能媒介会从根本上提高人类的内容生产、传播与消费能力,并延伸人类的创新与创意价值,正依靠技术效应从“感知”走向“认知”,使得媒体系统逐步具备感知智能、认知智能、运算智能、运动智能等能力,极大拓展了以往由人所主导的媒体空间,重塑着传媒生态的基本范式,并表现在渠道、生产与连接三个方面。
在渠道上,传感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重构信息渠道,传媒空间边界逐渐扩张;在生产上,大数据、人工智能、AR/VR等技术正在升级生产运营模式;在连接上,智能互联、推荐算法、感知计算等更加精准匹配链接,激活多样化的内容消费市场。
因此,传媒人才要正视智能媒介所赋予的全新的信息传播载体,强化互联网基因培育,充分利用“智能+”技术发挥互联网传播潜能,推进基于“智媒+”平台尝试提供内容的“无极缩放”(如高、精、快、深、广等),实现内容的重组、重构、创意和创新。
从全媒到融媒再到智媒,技术发展全面影响着产业发展。未来,智能媒介将越来越回归自然,也就是越来越人性化,人与机器的“和谐共处”将引领“人机新世代”;智能媒介将通过算法实现更精准推送,呈现高度个性化和定制化特点,延伸更大的价值,让用户更清晰了解自己;媒介形态或将更多元化、个性化与小众化,并向特定场景的个体提供一整套解决方案——内容+社交+基于同一场景的关联服务;在因媒介而虚拟化的时空中,人类的生存方式与社会的“操作系统”或将发生持续变革,并将进一步带来基于社交网络的分布式信息生产与消费及情感、关系与信息、意见的交融与混合式全网传播。基于此,传媒人才应增强“智媒”能力。
1.基于智能化、“智能+”的兴起与应用,传媒人才应增强从“人”到“物”的智能采集力。信息爆炸时代,只有提供专属、个性化的信息消费,才能保证用户最终得到最佳体验。随着新一代智能化、“智能+”的兴起与应用,基于移动终端、传感器、社交媒体、大数据、定位系统提供的应用技术可以轻松地探测或描述人的空间位置、心理反应与内容需求等,要求传媒人才可在收集、整理和归纳用户通用属性和特征属性的基础上,更好地洞察用户在特定场景下的行为和需求,并为其推荐所需的数字化、图像化、碎片化等内容,从而更好地获取注意力。
正是如此,传媒人才培养的要点要有新的定位。智能化将借力高速网络、数据中心(如感知、汇聚、挖掘、决策、控制等)和智能感应能力协同构建全新的运营体系,对传媒人才提出新需求,要求传媒人才须具备智能采集能力。
传媒人才须进一步掌握通过“物力”增强“人力”的手段与方法:通过智能筛选,加强“虚拟”增强“现实”的能力;通过智能处理,把握信息传播的可视化追踪技能;通过智能识别,实现多面描摹人与社会,扩张智能信息采集边界;通过智能匹配,掌握个性化、极简化、极致化 的“内容找人”,彻底解放人类众多体力劳动。
2.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兴起与应用,传媒人才应增强从图文到音视频的智能加工力。从全媒体到融媒体再到智媒体,尽管“内容为王”一度被奉为行业圭臬,但优质内容的变现转换却已成为瓶颈。实际上,不仅是内容本身出了问题,也还包括“内容的使用”。随着社交媒体、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兴起与应用,内容生产逐步趋向分布式、协同化的新模式,大数据挖掘、数据可视化和人工智能等各项技术推动媒体融合向着智能化、精准化、场景化的方向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新闻生产方式与传播渠道的变革。
正是如此,传媒人才培养的重点要有新的内涵。基于个体交互与个性化服务的内容加工工具不断涌现,如“无人机新闻报道”、“场景化新闻”、“个性化新闻”和“人工智能”等,对传媒人才提出新需求,要求传媒人才须具备智能加工能力。
传媒人才须了解传媒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加工向智能增强型加工发展;把握智能化加工催生新文本域新优化模式;具备智能传感器直接采集海量数据信息的能力;掌握即时编辑处理形成新的协同生产和传播的流程;提升传媒人才自身的分析力、预测力与提炼力。
3.基于云计算、物联网的兴起与应用,传媒人才应增强内容價值判断力。互联网是信息连接、虚拟连接的呈现,物联网是物物连接及设备、终端连接的体现,而未来的泛在网(Ubiquitous Networking)或将以无所不在、无所不包、无所不能为基本特征。事实上,通过固网、无线移动网、互联网、广电网、电力网、专网等各类融合网络,在大量的设备、多样性的电信技术、定位和感知系统、位置感知或上下文感知的应用等上泛在,从而实现了“人-机器-环境系统”之间按需的信息多维坐标关联服务。
正是如此,传媒人才培养的重点要有新的方向。智能分发已成为当仁不让的信息入口的控制者,使得媒体中心地位弱化,使得技术拥有者权利上升,使得信息“节点化”与信息源媒体化,基于云计算、物联网的智能分发技术是决胜未来内容分发战场的关键点,对传媒人才提出新需求,要求传媒人才须具备内容价值判断力。
传媒人才的培养须严格把关内容底线,承担信息传播内容审查的责任,把控和把关内容的专业价值,这就要求传媒人才要具备文理工等多学科交叉的理论视野,具备精准、准确鉴别信息的水平,具备能够全面、真实、客观反映事件全貌的能力。
传媒人才在认知大数据、互联网、5G、信息技术、云计算、物联网等智能技术与智媒生态格局变革的前提下,在掌握相关“智媒”能力的基础上,更应在培养的过程中构建“智媒”思维,回应传媒产业发展的新需求。
1.构建新文科视域下的融合型学科、专业建设格局,培养“智媒”思维。2020年11月,为推进新文科建设创新发展,教育部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这自然对传媒人才培养的基础定位和目标任务提出新要求,倒逼人才培养的科学边界与架构养成新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理念。传媒行业的智能化要求相关专业服务定位、专业办学特色定位、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突出智能化内涵,通过融合型发展,强化智能化学科理论建构与专业育人模式建设。
融合型发展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科内部不同专业的交叉融合。未来,人工智能的终极发展意味着科技力量的膨胀与人的力量的弱化,而作为具有高度政治及人文关怀的行业,传媒行业人才培养不能丢失“人文”底线。因此,强化培养传媒人才“智媒思维”,强化人文培养,构建融合艺术学、历史学、哲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律学、心理学的人文学科知识体系,彰显传媒人才“智媒”思维培养的精神价值内涵。二是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与创新涉及文科、工科、理科的交叉融合知识,专业建设应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构建跨学科的发展视野、知识体系、培养方式,探索文化、艺术与科技深度融合的“文科+工科+理科”的新文科建设之路。
2.构建融合型课程、师资、智能教学平台建设格局,培养“智媒”思维。在课程建设上,建设融合课程。通过打造学科融合、媒介融合以及学界与业界融合的教学内容体系、教学组织方式,将智能编程、大数据、数据可视化、交互感应等专业知识,行业一线的人工智能应用案例,产业及学科发展战略前沿融入课堂教学;在师资建设上,建设融合师资。通过打造跨学科、双师型、创新型师资队伍,为融合课程提供相应的师资支撑;在教学平台建设上,建设智能实验教学平台。根据智能化行业趋势,优化实验教学条件,打造虚拟仿真实验室、智能影像工作坊、大数据传播实验室等智能实验教学平台,在实验教学中培养传媒人才的智能采集力、加工力与价值判断力。
身处新时代,对传媒人才而言,作为引领行业发展、倒逼传媒高等教育改革的主力军,在培养的过程中,要勇于打破传统的、简单的教学模式,自觉适应智媒时代,拥有认知媒介、解读媒介、参与媒介、运用媒介、判断媒介的“智媒”思维,才能把媒介“为我所用”。
作者单位 四川传媒学院
本文系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省级“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影视传媒类专业创新创业课程组教学团队”(项目编号:202052)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张书玉,王雪梅.“新文科建设”中应用型传媒人才培养的再定位[J].传媒,2021(03).
[2]李鹏.智媒体:媒体融合转型新阶段[J].传媒,2019(04).
【编辑:钱尔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