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020年是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而2019年则是五四运动100周年纪念。连续三年令人难忘的纪念,让每个中国人,尤其是中国青年激动不已。习近平总书记曾对青年寄予厚望,希望当代青年同人民一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是的,每个青年人都会有理想,都会憧憬美好的未来,而我曾经也是一名青年。1956年,我考入成都地质学院(今成都理工大学)。毕业后,我来到甘肃,从事条件异常艰苦的野外地质工作。我们当时的工作经常要出生入死,但我和同志们从不畏惧,为祖国寻找急需的矿产和宝藏是我们崇高的理想。
1982年,我被调到四川省叙永县科协工作,还被聘请为多个学校的校外辅导员。于是,我和青少年朋友们接触的机会越来越多,不由得想起了毛主席说过的话:“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我是曾受过国家关爱的青年,中学读书时享受过国家助学金,如今我要把这种关爱传承下去。所以我们科协和有关单位以及一些爱心人士为青少年学生组织了科技夏令营活动,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开阔了他们的视野,陶冶了他们的情操。此后,我一直把关爱青少年当成我的中国梦。
2000年,我退休后加入叙永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简称关工委),成了一名老年志愿者。县老干局和关工委为我们提供了关爱青少年的平臺和条件。
我是县里多个老年文艺团的联络者。我尽心为青少年服务,解决他们的困难,成为他们的贴心人。这些团体每年都开展三下乡工作,用文艺形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正能量。有的文艺团体还为青少年学生培训军鼓、腰鼓、柔力球等,很受欢迎。
现在,我已是82岁的人了。在电影《党的儿女》中扮演玉梅的田华在我上大学的时候曾鼓励我好好学习、力求上进,她是我生活中的领路人;藏族姑娘格桑卓玛曾把我从沼泽地中救起。因此,我深深懂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道理。这么多年来,我从关爱青少年的活动中也感受到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关爱别人快乐自己的幸福。这正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代接一代爱的传承。
我愿做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的杜鹃鸟;我愿做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的梅花;我更要做青少年和留守儿童的知心朋友,为实现全面小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关爱明天,这就是我作为一个普通中国共产党员、一个五老志愿者的中国梦。
(四川 柳岳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