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母親亲近而疏远。在我最需要母亲的时候,她总是为生计奔波在外。我对母亲最深的眷念就是在车站她送我时悲伤的眼泪,迎我时那满足的笑容。
博士毕业后,我签了一家上海的公司。母亲结束了在外漂泊的日子,同父亲一起回了老家。母亲提出过来照顾我,我也想借此机会和母亲多亲近,很高兴地同意了。可母亲却迟迟不来,反复说要来,又反复说不来。她有各种理由:“你爸不愿去,我走了,他怎么办?”或者是:“我年纪也不算太大,怎么能靠你养呢?”即便父亲同意,我一天的工资顶她一个月的工资,母亲还是各种纠结犹豫。
我跟朋友说了这件事后,朋友说:“你天天表现得无所不能,什么都能解决,根本就不需要你母亲,她一点儿价值感都没有,怎么能安心来你这儿?但只要你坚定地跟她说:‘妈,我非常需要你,你一定要来。’我保证她就不纠结了,说不定连你爸也给劝来了。”
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按朋友说的去劝母亲,她果然松口了。我又用同样的方法对父亲说:“爸,你一定得跟我去上海,我们一家人肯定是要在一起的,这事儿没商量。”新生活就这样开始了,父亲做了保安,母亲在家照顾我俩。
一天,我和父亲、母亲一起到公园散步,天上星星点点,晚风轻拂,我真正感受到,一家人在一起是那么温馨美好。我很庆幸,我用“强势”孝顺增强了母亲内心的安全感,换来了父亲的舒适安宁,还有我们一家人的人间烟火。
(《分忧》 刘梦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