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中国经济发展基石的中国传统思想

2022-02-03 21:04井上聪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22年1期
关键词:共生论语孔子

井上聪

(日本大学 商学院,日本 东京 157-8570)

一、涩泽荣一的《论语与算盘》

最近,涩泽荣一①的名字在日本常常成为话题。日本放送局(NHK)每周播放一次描写涩泽荣一生涯的大河剧②《刺破青天》,博得了极大的好评 。近年来,涩泽荣一开始受到关注,很大的契机就是因为预定在2024年对日本的新纸币进行重新印制,为了突显从平成到令和改元的盛况,现在流通的一万日元纸币上的福泽谕吉人物肖像将变更为“涩泽荣一”,这是二十年来第一次对纸币的重新印制。为此,对成为一万日元纸币“脸”的涩泽荣一的关心与关注自然就高涨起来了。但是,虽然只要是日本人,大概都听说过涩泽荣一的名字,可让人意外的是,真正了解涩泽荣一的人却少之又少。于是,出于想更加了解人物像的兴趣与好奇,描写他一生的NHK大河剧的收视率不断攀升。

涩泽荣一于1840年(日本天保十一年)出生在武蔵国榛沢郡血洗村(現在的埼玉県深谷市)的一户农家。他从幼年便开始帮家里做一些家传祖业的蓝玉制造和销售的工作,由于涩泽家热心学问,他从5岁时起就接受了中国经典《大学》《中庸》《论语》等的英才教育。16岁的时候,由于受到村子领主不合理收费要求,以反对领主的无理要求为契机,他开始对当时的身份制度抱有怀疑,并立志要把自己的农民身份变成武士的身份。于是,21岁的时候获得父亲的许可去了江户,在那里的几年间,他扩大了见闻,长了见识,24岁的时候,终于以武士的身份供职于一桥家(德川庆喜)了。之后,由于德川庆喜在1886年(日本庆应二年)成为德川家第五代将军,涩泽荣一的身份也随之变成了将军的直属家臣。涩泽荣一在1867年作为日本幕府使节的随行人员参加了在巴黎召开的万国博览会,第一次来到了欧洲,在去往巴黎的航路上,路过了上海、香港。在万国博览会结束之后,他又访问了瑞士、荷兰、比利时、意大利、英国等,接触到了当时最为先进的近代产业与政治制度下的欧洲的实际状况。这段经历给了后来他作为实业家的生涯以巨大的影响。实际上,涩泽从欧洲回来的第二年,就在日本设立了日本最早的股份制“商法会所”。在德川幕府把政权还给朝廷(明治天皇)的“大政奉还”之前,涩泽荣一一直是在为德川家工作。1868年改元明治,开始明治维新,崭新的明治时代开始了。明治政府看上了涩泽荣一,让他担任了政府的官职——民部省租税正(相当于中国的国税局长)。之后,他在大藏省进行各种各样的制度改革,33岁的时候辞掉大藏省的官职,成为民间人士。在担任第一国立银行总监职位的同时,设立造纸公司(后来的王子制纸公司),并就任东京商法会议所(后来的东京商业会议所)的会长。涩泽一生创办了大约500多家企业,为日本的经济发展贡献了毕生力量。为此,他作为代表日本的实业家和建立了日本经济基础的人物,广为世间知晓,关于涩泽荣一的经历可以参见他本人的自传(渋沢栄一,2021)和童门冬二(2021)。

更为让涩泽荣一名声大振的是他的著作《论语与算盘》(渋沢栄一,2004)。 此书于1916年第一次刊行出版,之后多次再刊,即便是在当今,这部极为著名的著作仍然受到很多企业家、经营人士的青睐,被广为阅读。这本书是根据涩泽荣一演讲内容的口述编辑而成的,与汇集了孔子语录的《论语》体裁很相似。

涩泽荣一推行实业,一直是以中国的经典《论语》为规范准则。《论语与算盘》全书由十章构成,关于书名的《论语》与“算盘”,涩泽荣一是这样说的,“有本书叫论语,是孔子的门人记录孔子的语录,这本书大致谁都读过,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和这本论语一样,还有一个叫算盘的东西,它们好像很不般配,是两个相去甚远的东西,但是,我始终并不断的论述说,这个算盘是由论语形成的,论语又依靠算盘驱动出真正的财富。因此,论语与算盘,是相去甚远但又很近的东西。”(渋沢栄一,2004:1)

从幼年就开始学习中国古典的涩泽荣一特别重视《论语》,为了要把《论语》的教义与训导活用在商业活动中,他开始努力结合自己的立场,重新研读、理解《论语》(林田明大,2019:270)。近年来,日本的商务人士把中国的古典,比如《论语》等当作立于经济社会不败的指南书勤奋阅读,形成一种时尚,而最早把《论语》与经济结合在一起的大概就是涩泽荣一。他认为论语的教义与算盘(商业活动)是相互矛盾,是具有相反性质的东西,他在这样的理解基础之上,特地主张这两个相反的、对立的东西是可以做到并立并存的。

论语说的是修己交人的日常教义,也是缺点最少的教导训诫,我在想,是不是可以依靠这部论语做好生意呢?于是,我想到遵循论语的教导训诫,开展商贸活动,增值图利。

(渋沢栄一,2004:11)

二、共生的思想

性质相反的两种对立东西的并存并立的观念,其根源存在于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阴阳思想、二元思考当中。二十多年前,日本当时一度很流行“共生”这个词③(黒川紀章,1999)。如今,“共生”这个词使用起来很平常,当时,作为一种新词,在各种各样的场合被使用。所谓“共生”,是一种重视平衡的观念,重视虽然抱有对立、矛盾但彼此又相互需要且必要的关系,重视由此关系又产生新的创造的关系。孔子思考事物的时候,认为保持左右平衡很重要,所以他提倡中庸之道,《荀子》当中保留了这个传说故事。

『荀子』「宥坐」

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守庙者曰,此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

(荀况,2009:495)

“欹器”是一种容器,一放满水就倾覆,又称“宥坐之器”。孔子在鲁桓公的庙里看到“欹器”后,他说,它在空的时候会倾斜,装水装到中间一半的时候,它能站立不动,加满了水之后就会倾倒。这段话说出了平衡的必要性。为了不让容器翻倒,放入的水适中为最好,但要做到恰到好处是很难的。因为人们常常不是左就是右,不是阴就是阳,思考做事很容易偏颇,所以孔子提倡说,要尽量走正中间中庸之道。这种保持平衡的观念,用今天的语言来说的话,意思就是“共生型社会的构建”,是当代社会所追求的模式。

在一边维持平衡一边推进经济活动这一点上,近年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笔者从1983年到1996年在中国留学近八年,在上海复旦大学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两所大学完成了中国古代史和思想史的硕士、博士学业。获得了学位后,笔者回到了日本,但在上海留学期间,亲身感受到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例如,从1990年代开始实行的中国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它是以邓小平的“南巡讲话”带来的经济改革为基础,作为1990年代改革与建设的主要任务而实行的体制。也就是说,通过企业改革导入市场经济,间接性的控制经济活动,让市场经济配合中国从前的体制,创造出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崭新的模式,这样的创造可以说是一种“共生”,结果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济成长。而且,伴随1997年的香港回归导入一国两制,这也可以看做变相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共生”,可以认为在实施重大社会变革之际,中国追寻的目标就是构建起共生型的社会。

作为学术交流的必要环节,笔者每年都要访问中国,在上述的社会变革中有一件事让笔者特别感到惊奇。那就是无现金化的现象。中国社会中的方方面面以及各种各样的场合,都普及了电子结算服务,经济活动开展的甚为高效。日本现在还是以现金及信用卡为主体的经济结构,无现金化远不及中国发展迅速。来中国参观访问,所有的日本人几乎都必须在宾馆、银行根据需要多次兑换现金,在市场购物、乘坐出租车的场合,应该是明显感到现金结算的不便之处。尤其是在这次人类面临新冠病毒重大灾害之际,没有直接现金接触的电子结算方式,让人感到特别的安心与钦佩。在访日游客不断增加的日本,不禁让人觉得日本的当务之急就是学习中国,尽快广泛普及电子结算服务。而且,中国在数字化方面,也有让人引以为傲的成就(矢吹晋,2018;秦卓弥等,2020)。众多数字化企业的出现,从采用AI(人工智能)的金融服务、移动结算服务、交通工具的自动检票系统到食品配送、在线诊疗、在线教育等等日常生活的服务,中国已经比日本更为先进和发达,非常方便和便捷。

三、从可再生走向可持续

2011年3月13日,以日本东北地区为中心,发生了东日本大地震,震级达到9级。由于这次大地震,福岛县的福岛第一核能发电所受到了重大损害,甚至发生了核泄漏。事故距今已经过去了十年,但核能发电所流出来的大量污染水成了严重问题,围绕如何处理这些污染水,这个问题甚至发展成为一个国际问题,至今仍未得到妥善解决。以这次的大地震为契机,日本以过度信赖核能源为教训,开始摸索原子能以外的能源之路,“可再生能源”这个用语在日本流行。可再生能源,是指太阳光、地热、水力、生物能源等来源于大自然的能源,通过使用这些可再生能源企盼构建起能源循环社会。但是,2015年联合国提出了SDGs(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即可持续开发目标,成为国际社会共同的理想,日本不得不以更加宽阔的视野思考能源问题。如何从可再生走向可持续。SDGs 即可持续开发目标不是单单停留于能源问题,它是在很多领域所追求的国际社会的共同目标,需要具有与以往所不同的视角。

2013年,作为巨大经济圈的构想蓝图,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一带一路”的构想。 这个构想主要构建从中国经由中亚地区然后到达欧洲地区的广泛区域的经济圈,在这个构想当中,习近平主席把针对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土壤污染对策与“可持续发展目标”关联在一起。以国家规模明确积极投入目标达成的姿态,受到了广泛的高度好评,今后的发展值得期待。关于“一带一路”的构想,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李向阳教授(2018)以《论语》为据,认为:“义利观”是“一带一路”核心理念。“义利观”是中国儒教倡导的治国理念,以孔子为首的历代儒家先哲,一直都强调的基本理念就是“义”要比“利”更为优先得到秉持和尊重,要重义轻利。中国的领导者继承并发展了儒家文化的“义利观”,并将这种“义利观”应用于国际交流,当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外交理念。在推进“一带一路”的建设之际,秉持正确的“义利观”,体现了中国为实现和平崛起而承担的大国责任。

对“一带一路”的定义,因研究者不同而不同,但认为中国最新的经济圈构想继承了中国古代哲人的思想的这一观点,却意外的与依靠中国思想进行经济建设而获得成功的涩泽荣一的观念相重合,再一次不得不让人强烈感受到中国思想的伟大和它巨大的影响力。支撑起经济基石的中国思想的重要性,或许今后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注释:

① 涩泽荣一(1840-1931),日本官僚、实业家、教育家。1914年为强化中日经济关系访问中国。凭借其民间经济外交的功绩等两次成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

② 大河剧,是指1963年以来日本广播协会(NHK)播放的系列历史剧的总称。

③ “共生”一词本是佛教用语,由于建筑家、思想家的黑川纪章的创新使用,共生一词被社会普遍使用。

猜你喜欢
共生论语孔子
孔子的一生
如何读懂《论语》?
孔子的一生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共生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
半部《论语》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