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熊东
为认真贯彻落实稳岗就业工作要求,遂宁市安居区人社局创新“533”工作机制,筑牢稳岗就业长效帮扶根基,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确保全区“十四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走在前。
摸清就业信息“底数”。建立完善脱贫劳动力基础信息、就业培训、转移就业、自主创业、公益性岗位安置“五名单”,做到底数清、政策明、措施实。全区24360 名脱贫劳动力中,区外就业17270人、区内就业1345人、有返乡创业意愿120人。
加固政策扶持“底板”。全面落实减税降费、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就业扶贫“十五条措施”和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创业补助等创业扶持政策,并安排“临时性工作岗位”资金657.58 万元,托底安置就业困难人员2054 名。
提升就业竞争“底蕴”。通过“农民夜校”“送培训下乡”“以工代训”等多种形式,对脱贫劳动力开展特色农产品种植、畜禽养殖、职业技术等培训,并邀请创业专家提供“一对一”跟踪服务,指导脱贫劳动力创业脱贫。自脱贫攻坚以来,安居区通过职业技能培训的脱贫劳动力累计4004 人,创业培训脱贫劳动力累计814 人。
筑牢疫情防控“底线”。全力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农民工服务工作,通过互联网、微信、电话、村村响等媒介,提供岗位信息推送、线上招聘等就业服务。全区累计开展招聘会91场,助力503名脱贫劳动力达成就业意向。同时协调落实“春风行动”班线客运专班69 批次,帮助1651 名农民工及时返岗。
稳固权益保障“底盘”。加强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维护,建立健全按项目保障农民工社会保险与福利、安全生产等11项权益长效机制,督促用人单位落实开设一个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签订一份实名用工合同、缴纳一单工伤保险金的“三个一”制度,并指导社区、园区、企业间建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严格规范企业用工管理和工资支付制度。2021 年,全区在建项目农民工实名制管理企业达95%;妥善处置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63 件,涉及1146 人,涉及金额1235.5 万元;受理非公有制企业劳动争议仲裁案件77 起,调解成功55 件,调解成功率达71%,结案率达100%。
高标准创建示范村。实地走访66 个脱贫村,了解村阵地建设、载体建设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情况,通过优化服务流程、加强就业培训、设置村级公益性岗位等综合就业服务,实现“创建一村,整村脱贫”目标。目前,累计成功创建1 个省级、8个市级就业扶贫示范村。
高质量打造示范基地。面向食品、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企业打造就业扶贫示范基地,全面落实就业吸纳奖补政策和就业扶贫基地奖补政策,促进脱贫劳动力在家门口稳定就业脱贫。同时,大力发展特色种养植、乡村旅游和手工艺品制作等产业,累计创建就业扶贫示范基地省级5 个、市级4 个,带动400余名脱贫劳动力就近就业。
高水平建设示范车间。挖掘“安居红薯”“三家大米”等特色产业和黄峨文化、莲湖禅文化等文旅资源,通过政府引导、政策奖励,鼓励和引导园区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乡入村设立生产点。目前建立就业扶贫车间9 个,发放创业小额担保贷款16312.75 万元,带动创业就业1500 余人,其中脱贫劳动者稳定就业145 人。
扎牢“责任落实网”。实行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周监测、月挂牌”督战机制,组成3 个督战工作组,选派216 名驻村工作队员,落实4239 名干部结对帮扶脱贫户18313 户,逐户逐人开展“一对一”就业服务,确保稳岗就业各项政策落实到位,各项奖补兑付到位。
抓好“制度落实网”。联合相关部门建立稳岗就业工作联席制度,加强与遂宁农商银行合作,开通“银政联盟稳岗就业直通车”,对符合条件的返乡下乡创业农民工,按规定给予税费减免、创业补贴等创业扶持政策“一条龙”服务,促进返乡下乡创业带动就业。同时落实支持企业稳岗政策,为全区87 家企业成功申请稳岗补贴176 万余元,为阶段性困难企业补贴235 万余元,共为5760 人发放失业保险金732.207万元,为1428 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6312.75 万元。
扩大“宣传引导网”。加强区、镇、村三级就业信息共享联动,积极开展稳岗就业政策进企业、进车间、进村镇、进农户活动,“面对面”为企业和群众解答政策疑问。利用微信公众号、就业直通车、政务服务网等多种方式,打通政策落地、企业帮扶“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