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良
長安责任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安保险)在高层人事方面发生更迭。
近日,长安保险对外发布公告称,“因周正平辞任长安保险董事长事宜已获董事会批准,长安保险董事会现已推举李厚文临时履行董事长职责。”
《金融理财》了解到,李厚文同时还是国厚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厚资产)的董事长,而国厚资产正是长安保险第一大股东。
12月27日,长安保险对外发布公告称,“因周正平辞任长安保险董事长事宜已获董事会批准,长安保险董事会现已推举李厚文临时履行董事长职责。”对于周正平辞职原因,长安保险并未在公告中提及。
最新一期偿付能力报告显示,周正平1973年6月出生。2020年12月任长安保险董事长,2020年3月任长安保险董事。曾任职鸿商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中法人寿保险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若以此来计算,周正平担任长安保险董事长一职才仅一年左右,就已经匆匆离任。
值得关注的是,此番长安保险董事会推举的李厚文也不是外人,此人在长安保险担任副董事长、董事等职。
表面上看,副董事长是长安保险的“二把手”。但实际上,李厚文还是国厚资产的董事长,而国厚资产正是长安保险第一大股东。
而周正平离任后,除了长安保险“国厚系”掌门人李厚文,职位最高的属长安保险总裁张子良。
资料显示,张子良出于1964年。曾任安徽国元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安徽省国有资产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董事。此外,张子良还曾担任安徽省首家保险法人国元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筹备组组长,后担任董事长。
巧合的是,张子良和此番离任的周正平是同一天被监管核准任职资格,都是在2020年12月7日这一天。而且,在周正平获批到长安保险担任董事长之前,张子良于2020年3月17日被任命为长安保险临时负责人。
但也就是在这个月,长安保险董事会管理层经历了一番“大换血”。据其同期发布的第三届董事会成员名单,李厚文、周正平、张路、李家宏、张杰、林瑶珉(独立董事)、李加明(独立董事)、潘强(独立董事)、张琳(独立董事)等皆为新任董事,而上一届董事会成员中仅王杰、林发祥留任。
长安保险原董事长阎波、副董事长刘智、陈翔等高层皆不在第三届董事会名单之列。彼时业内指出,从董事会成员名单中的张路、长安保险监事彭潇潇、罗贤辉、陈永健等皆来自于“国厚系”来看,此举是第一大股东国厚资产意图加强对长安保险的控制。
如今“国厚系”掌门人亲自履行长安保险董事长职责,或许背后有些许深意,尤其是在长安保险业绩始终差强人意的背景下。
据公开资料,长安保险成立于2007年9月,是一家以责任险为特色的综合性财产保险公司。
2018年,长安保险因信用保证险业务“踩雷”P2P。为此,长安保险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当年亏损高达18.33亿元,致使其偿付能力一度跌至负数。
偿付能力报告显示,长安保险2018年第四季度综合偿付能力和核心偿付能力降至-185.9%,连续两个季度风险综合评级为D类。根据相关规定,长安保险当年12月被监管责令增加资本金,完成增资扩股工作。
也正是基于上述背景,长安保险大股东变更为国厚资产。
2019年8月,在银保监会批复同意长安保险的增资事项后,长安保险实施增资计划,将注册资本从16.22亿元增至32.52亿元,以1元/股的价格募集资本金16.3亿元。其中,国厚资产认购10.3亿元,安徽蚌埠高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认购6亿元,增资后分别持股31.68%、18.45%,成为长安保险第一、第二大股东。
这项举措使得长安保险当时化解了偿付能力不足的风险。
而国厚资产成功入主长安保险后,时任国厚资产董事长的李厚文也信心满满的提出,未来争取在3-5年内,让长安保险实现保费规模过百亿、总资产过百亿“双百”目标。
然而,理想很美好,现实仍骨感。财报显示,2020年长安保险实现保险业务收入34.95亿元,2021年前三季度实现保险业务收入25.52亿元;截止2021年9月末,长安保险资产总计59.72亿元。以此来看,长安保险距离“双百”目标仍然有着很大距离。
此外,踩雷P2P的长安保险业绩呈现滑坡明显,国厚资产的入主也并未使其摆脱连续亏损的状态。
年度报告显示,长安保险2018年-2020年分别实现亏损18.33亿元、0.58亿元和1.31亿元,同比-840%、96.84%、-125%。虽然国厚资产入主后的首年,长安保险净利润增长显著,但其也是建立在2018年净利润大幅下滑-840%的基础上。
2021年10月8日,因偿付能力水平下降、盈利水平进一步弱化且增资事项存较大不确定性等因素影响,大公国际将长安保险评级展望调整为负面。
在业内人士看来,正是由于其经营成果不佳,长安保险进行了如此的人事调整,国厚系李厚文临时接任董事长。李厚文临时上任,希望能加大对长安保险历史不良资产的清理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