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 艺
(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12)
BIM技术可改善、升级建筑业行为模式和管理方式,助推工程建造向更精益、高效、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设计施工一体化的优势在于整体控制、管理设计、施工,促进两者深度融合、高效协同。BIM技术进行全专业模型整合后,可实现多样化的拆图功能及设计优化与深化,解决各专业关联点问题,同时依托平台,促进多专业高效协同。BIM技术应用于设计施工一体化项目,将显著推进迭代升级。
某智能停车楼项目包括停车楼和商务楼部分,总建筑面积7万余m2,停车位共1 200余个,其中停车楼建筑面积1.7万m2,地下2层,地上13层,主体为框架钢结构,内墙采用轻质隔墙板,外墙为单元式幕墙,屋面为钢骨架轻型板,装配率近100%,是目前山西省最大的智能立体停车楼(见图1)。
图1 智能停车楼项目效果
该项目商业模式采用BOT模式(建设-运营-移交),即政府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市场化运作。组织模式采用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建造方式采用装配式,装配率近100%。3种模式有机融合,有利于推进BIM的全生命周期应用。
该项目地处中心城区、教育片区、培训集中区及行政集中办公区,停车位一位难求,且建设用地紧缺、项目场地狭小,工期紧。停车楼建设总工期仅8个月,期间需进行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场地平整、基础施工、主体施工、装饰装修、设备安装、调试等工作,从设计、土方开挖、支护、将2 500余根桩基施工到±0.000,工期共133d;钢结构施工工期仅48d,需安装5 038个构件,同时要克服场地狭小、四面临空作业等难题;机电设备安装工期仅75d,包含停车设备安装、调试,且与隔墙、幕墙、屋面、装修工程穿插施工,施工组织难度极大,需应用BIM实现精益建造。
该项目地处繁华路口,早、晚高峰期有1 000余辆车集中进出,对周边交通流线影响极大,需因地制宜模拟、优化静态行车路线。
该停车楼为重点打造的智能停车示范项目,使用功能要求高。设计时需重点解决以下问题:停车场内交通动线缺乏系统规划,导致停车拥堵、排队时间长;停车系统智能化程度低,导致泊位寻找、反向寻车、出场支付时间长,体验感差;立体智能车库普遍存在进车室门宽度较窄,用户进车困难,舒适度差等问题,需基于BIM技术进行优化设计、智慧运维。
项目工期紧,确定设计方案后,需边设计、边优化、边施工,设计错误多,返工风险大,且停车楼需关联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机电与停车设备、幕墙等多专业,除需优化、深化本专业外,还需综合优化多专业关联节点。
采用Revit软件建立土建工程BIM模型、机电安装工程模型、幕墙模型,模型等级分别为LOD300,LOD350,LOD400。采用Tekla软件建立钢结构工程模型,模型等级为LOD400。采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停车设备模型,模型等级为LOD400,并将单个设备模型转换为Revit常规模型,实现全专业模型综合。各模型如图2所示。
图2 模型创建示意
3.2.1静态行车路线模拟优化
通过采集周边道路车流信息、周边环境、地形信息,进行三维动态模拟,依据交通影响评价、场地情况优化停车流线设计,将进出车动线优化为地上1层进、地下1层出的设计方案,同时增大进出车室外围和车库内动线长度,减轻进出车压力。
3.2.2存取车方案模拟与设计优化
通过模拟存取车方案,结合升降井、停车库、梳齿机构、升降机及梳齿横移装置等,将停车库形成全方位的循环系统,使各楼层、各位置均可停放车辆,以排布最优的结构布置方案,同时优化存取车装置升降通道,在地下立体车库和地上立体车库中均设置存取车装置升降通道,且2个存取车装置升降通道错开距离为半个车库的宽度,使进出车道互不干扰,提高进出车效率。
3.2.3空间方案优化
利用钢结构设计软件直接导出Revit模型,进行空间分析,改变消防喷淋管原布设方案,设置在单元空间两侧,增大空间使用率。优化横移平台导轨标高,保证横移平台轨迹无干扰,轨道标高与车载标高一致。通过BIM模型,优化车载架形式、尺寸、安装位置、安装方式,确保空间利用达到最优。静态停车路线模拟优化如图3所示。存取车方案模拟如图4所示。
图3 静态停车路线模拟优化
图4 存取车方案模拟
3.3.1钢结构应用
1)通过整合模型,对构件与构件、构件及零件进行碰撞,依托生成的非正常碰撞报告,进行优化设计。
2)对节点部位进行二次深化,如梁与支撑相交处的范围内,细化梁腹板横向加劲肋位置,同时对加劲肋倒角进行实体放样,将支撑与节点处的螺栓连接构造做法进行实体放样,确保衬板、螺栓、螺孔大小位置合理准确。拆分节点模型后,根据工期进度、运输问题、工厂与现场焊接情况、栓接工程量,合理分配杠柱长度,并预留车载架零件与构件连接孔洞,创建螺孔、螺栓、连接板等零件,为工厂加工提供条件。
3)对型钢柱节点部位进行二次深化,如钢筋穿过腹板打孔,确定预留孔位置,根据模型生成深化加工图,将翼缘处的钢筋通过预留套筒相连,并保证现场安装空间。
4)模型深化后,输出相互对应的构件、零件二维图纸(即经过深化设计后的二维图纸),作为工厂加工的最终依据。
5)构件运到现场后,通过二维码识别构件位置,同时利用BIM模型对型钢梁、混凝土梁节点进行交底,完成现场装配。
3.3.2机电应用
1)碰撞检查 对软件自动检测后生成的冲突报告开展设计优化。优化设计完成后,形成技术核定单,相关方签字确认后实施。
2)深化、出图、交底 对重点部位、复杂节点、设备用房等部位进行深化设计,同时根据现场需求,生成相关节点图、剖面图,并进行可视化交底。同时利用八目图模软件,使模型轻量化,用手机扫码即可查看三维模型及构件参数。复杂节点优化排布如图5所示。
图5 复杂节点优化排布
3.3.3停车设备应用
1)利用工业化模型干涉检查加工阶段,对检查出的零组件间干涉内容进行修正。
2)将工业模型转化为建筑模型,对升降机竖向支撑分段、连接部位、安装吊环、驱动平台连接节点、停车设备预埋板、预埋角铁、横移平台及轨道、车架关联节点等位置进行深化设计(见图6~8)。
图6 停车设备预埋板位置优化
图7 驱动平台与升降机综合深化
图8 安装吊环部位深化
3.3.4幕墙应用
1)深化设计 对幕墙块材排布进行深化设计,依据幕墙块材排布设计、钢结构型钢梁位置,安装管道出风口,并优化龙骨、格栅口,最后深化设计特殊节点,如错缝单元块节点、转角处单元块节点等。
2)复核、制作 根据幕墙整体排布模型,复核玻璃、转角处构件尺寸、型号,对单元式幕墙进行Pro/E三维设计,并在CAM车间内完成生产制作。
3.3.5多专业协同平台应用
建立设计图纸、设计变更、BIM模型交互平台,实现设计图纸与BIM成果的实时共享,避免信息不一致,造成返工。
3.4.1搭建智能停车管理平台
将模型数据轻量化后,搭建出入口管理系统、云端值守中心、自助缴费系统及SaaS云平台模块,组成智能停车管理平台,统一管理停车场进出车辆,实现大数据对接、车位预约、空车位查询、线上缴费、反向寻车等功能,提高用户出行效率。
3.4.2打造高效的智能引导服务
采用车牌识别+人脸识别技术,将主动寻找停车位变为算法推荐最优停车位,车辆进入停车场,通过三级诱导标牌、语音播报等载体引导车主前往目标车位区域,整个过程≤2min,实现车主轻松存取车。
3.4.3打造安全、舒适的客户体验
依托云端值守中心,结合全景监控、可视语音对讲系统,实现停车场无人化管理,极大提升为用户提供服务的效率。通过配置完备的监测系统,实现全方位实时监控车库内外运行情况。通过智能检测系统,实现车体超高、超宽、超长检测及人员感知、活体检测,配合软件和电气控制的双检测,有效保障停车安全。同时将进车室门的宽度由2.6m扩大到3m,提高进车室空间。
3.4.4快捷的存取车及缴费支付通道
停车场出入口支持全视频出入口识别、车牌遴选算法、多元支付系统(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无感支付、自助缴费机、ETC),实现车辆进出场不停车。
通过应用BIM实现全专业综合优化,设计阶段针对存取车方案进行模拟,优化空间、路线;施工阶段综合优化及深化钢结构、机电、停车设备、幕墙工程的设计与施工,与岗位需求紧密结合,切实服务项目生产与组织;运营阶段接入数据平台,实现智能管理。通过BIM在工程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打通各阶段、各专业间的壁垒,应用价值显著,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