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华 黄丹丹 田克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辽宁沈阳 110136)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越来越重视劳动教育,并因此多次发表系列讲话,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学生要德智体美劳协同发展的重要性。对此,教育部也意识到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并出台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第一次将劳动教育列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各阶段学校加强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为航空院校加强劳动教育指明了方向。航空院校要贯彻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任务,把劳动教育贯穿在思政教育之中,促进大学生人格完善,树立正确的三观。
航空院校通过推动劳动教育的展开,无论使用显性或是隐性的方式都可以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一是培养良好品德,大学生在进行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国家的兴旺发达和发展变化,同时也能体验劳动的乐趣,在劳动教育中收获快乐,感受人生美好。从而涵养美德,在奉献社会中收获价值。二是增强人生智慧。在接受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增长才干,汲取智慧,提高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三是增强体魄。社会的快速发展、科技的进步虽然一定程度给大学生带来了很多方便,但同时也为大学生的懒惰提供了理由。而开展劳动教育可以既帮助大学生丰富理论知识,又可以在接受劳动实践中锻炼身心。四是提高美的能力。在接受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培育大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帮助他们真正认识到只有敬业、奉献和付出才能收获美好的事物,认识到内在美才是真正的美,培养大学生真正的气质美、心灵美。[1]
创新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一个国家要想立足于不败之地,就要努力转变观念,走创新发展之路。我国属于创新型的发展中国家,要想使得国家经济发展更上一层楼,必须建设一支具有创新性思维、素质过硬的人才队伍。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前提是必须要有创新性思维为支撑。在新的时期、新的时代下推进航空院校大学生劳动教育,不仅教会大学生认识到劳动成果的不易,也要教会大学生转变观念,学会创造性劳动。教会他们掌握了解有关劳动的知识和劳动技能,还要培育他们的互联网思维、全球思维、创新思维。建设创新型国家是社会发展的需求,是时代发展的眼球。开展和落实航空院校大学生劳动教育活动,不但能够促进大学生参与自由劳动项目[2],促使他们自觉劳动,还可以为国家建设奠定人才基础。
航空院校进行劳动教育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劳动观,并从劳动态度、劳动习惯等不同方面培育大学生的劳动素养,这也是劳动教育最根本的价值目标。进行劳动教育首要就是树立劳动观,劳动观的好坏是评价劳动品德的标准之一。劳动观能够影响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表现和认知。对于大学生而言,劳动观的树立影响劳动他们劳动素养的形成,也关系到就业观念的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3]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明确要求,对大学生劳动观的树立提供了方向。因此,要促进“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价值观念在大学生心目中生根发芽[4],并自觉将思想观念内化为实际行动。
马克思的劳动理论对于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贡献,并且开创了马克思劳动观。这足以说明劳动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地位。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手稿中批判异化劳动,以此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观对航空院校进行劳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俗话说天上没有掉馅饼的好事。想要获取得到幸福,就必须付出劳动,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实现人生价值。从古至今,历史证明,只有付出劳动,小到个人来说得到幸福人生,大到国家来说,才能早日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不是一朝一夕实现的,它需要几代人不断勤劳劳动。大学生是实现国家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力量,他们充满朝气,满怀希望与梦想,带有新时代的独特想法,他们的加入将会为中国梦的实现添砖加瓦。新时代大学生作为肩负重任的时代新人,更要劳动,敢于创造、奋斗,在实现国家梦想同时实现个人价值。
劳动教育从字面来看,就是进行劳动方面教育。但这只是浅层次的看法,它包括体力和脑力方面的劳动教育。并通过传授基本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大学生入脑入心。学校是对大学生开展劳动教育的主要平台和阵地,航空院校作为工科院校,更应重视劳动教育的价值意义。学校承担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劳动观的任务,让学生学会劳动、养成劳动习惯。在新的时期,航空院校要学会创新劳动教育的方式方法,将大学生的劳动教育和航空院校的特色相结合,并开展多样的形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到劳动教育的意义。
在新的时代下,为了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前提是要建立系统完整的一套劳动教育体系。在教学过程中将航空院校思政教育与劳动教育相结合,提升大学生的劳动技能。首先,航空院校可以通过开设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相结合,所有大学生必须要接受劳动教育,掌握了解基本的劳动知识,在劳动教育选修课程中,提高学生自主劳动的理念。同时,也要定期开展劳动主题演讲竞赛的方式,讲好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丰富大学生精神世界。另外学校要发挥劳动模范的榜样作用,通过邀请典型劳动模范并宣讲其事迹,以此激励大学生,增强劳动教育影响力和有效性。其次,要处理好劳动教育与其他四育的关系,培育学生的三观及大学生理论实践能力,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劳动的意义所在。让大学生感受劳动的快乐,发展学生的社会劳动能力。
马克思认为,为人类工作是人类获得幸福的重要途径。新时代,中国社会发生了很多变化,传统的劳动方式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当下的劳动方式主要是创造性的劳动。大学生人群主要是00后,他们的劳动具有创新性、合作性。航空院校应当抓住机会,利用学校优势及特色,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培育新的劳动教育。在对大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中,应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提高劳动教育的时代性,赋予劳动教育新的意义。把劳动教育的内容和现实生活融合起来,增强劳动教育的针对性,创新劳动教育的方式方法。在人工智能技术和信息技术背景下,将劳动与虚拟环境教育情境相融合,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丰富劳动载体,可以在劳动过程中激发大学生参与创造性劳动的潜能。[5]
航空院校是以航空航天为特色的,以工为主,包含工、理等多科性的院校。发挥学校的特色,利用院校的优势来开展劳动教育。加大校园宣传力度是航空院校劳动教育的重要手段。一是营造校园劳动文化氛围。航空院校要使用校园广播、学校公众号等媒介大力宣传劳动教育,推广劳动精神,学习劳模品质,在校园中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二是组织多样的竞赛活动和文艺活动,鼓励师生积极参加,并赞美劳动者的无私奉献精神,宣传劳动最伟大的理念,同时反对不劳而获的错误观念,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三是开发利用典型劳模事迹。让大学生积极学习劳模艰苦奋斗、不怕辛劳的精神,认识到幸福来源于劳动、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提高劳动育人的实效性。
劳动教育不是一种单一方式的教育,特别是在新时代下,应是家庭、学校、社会相结合的教育。人刚出生接触的就是家人,家庭的教育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潜移默化。大学生阶段是黄金时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学校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树立的主要地方,它会提供系统的劳动理论知识,帮助大学生提高劳动实践能力,并可最大程度地提升视野。社会是学校进行劳动教育不可或缺的场所,它能给学校的大学生提供丰富外界资源,大学生可在社会大熔炉中得到锻炼。社会更是未来航空院校劳动教育成果的输出地,三者是否能有机融合形成良性互动,对于劳动教育职能的发挥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劳动教育不是一时形成的,是一个长期工程。为此,要不断对大学生进行劳动价值观教育,增强劳动价值意识,加大社会对劳动教育的重视力度,不断制定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并支持社会各界积极配合航空院校劳动教育,为劳动教育提供更加广阔的实践场所,实现劳动教育多样化[6],最终形成“协同育人”的大格局。
开展劳动教育不仅进行理论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要付诸实践。只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入脑入心。在航空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可以将文化活动与劳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参观纪念馆及革命圣地,感受上一代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高校通过组织这种文化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劳动精神和劳动观念,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就是社会实践活动,实践能考察知识运用能力,也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组织能力,培养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和相互合作,从而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劳动的快乐。通过社会实践,发挥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大学生的成果。让大学生主动参与到劳动实践活动当中,感悟人生的乐趣。大学生的思想还不太成熟,本身处于青春成长期,更需要多与社会接触,开阔自己的视野,从实践中学到知识。航空院校的劳动教育通过使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更会让大学生知道劳动成果的不易,帮助大学生深刻体会劳动的价值,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让学生走出校园,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劳动意识[7],有利于适应社会的需求变化,树立新时代劳动观念。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背景下,航空院校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非常有必要。具体来说,航空院校必须本着高校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利用相关教育原则,开展多样化的劳动教育活动,并要遵循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发展规律,以大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以端正大学生的劳动观念为目标,激发大学生的劳动兴趣,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从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