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脱氢酶/白蛋白比值对急性脑出血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预测价值

2022-02-02 07:37:24田园应爱娟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2年1期
关键词:血肿脑出血入院

田园 应爱娟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是脑出血常见的症状,不仅增加患者住院时间,同时能够导致脑出血患者预后极差[1]。因此,早期预知并实施干预是改善预后的关键。乳酸脱氢酶/白蛋白比值(lactate dehydro-genase/albumin ratio,LAR)是评估肿瘤预后的有效因子[2,3]。目前尚未见关于LAR 与急性脑出血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研究报道。因此,本次研究主要探讨LAR 对急性脑出血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预测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 月至2020 月1 月经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100 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其中男性59 例、女性39 例;年龄30~88 岁,平均年龄(62.34±5.25)岁。纳入标准包括:①符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关于急性脑出血诊断标准[4],并经CT、MRI等影像学确诊;②发病至入院时间<24 h;③获得患者及家属的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④年龄≥18 岁。排除标准包括:①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疾病者;②伴有急慢性器官疾病、感染性疾病、血液性疾病以及恶性肿瘤者;③原发性脑室出血,其它脑部疾病所致的脑出血者;④近3 个月内服用激素以及免疫抑制剂药物者;⑤既往具有精神病史;⑥临床资料不完整或不能完全配合本次研究者。根据早期神经恶化评价标准[3]分为恶化组(n=42)和非恶化组(n=56)。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既往卒中、吸烟史以及出血部位等资料比较见表1。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表1 两组临床基线资料比较

1.2 方法 患者分别于入院1 d、3 d、5 d 时采集空腹外周静脉血5 ml,经6 000 r/min 离心15 min 后取上清,再放置-18 ℃冰箱内备用。采用ADVIA24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检测患者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水平,并计算LAR。比较两组患者在1 d、3 d、5 d 的血肿体积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HISS)等基本资料。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0 进行统计学数据处理量。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eleiver opertor characteristic,ROC)评价血清LAR 对急性脑出血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预测价值;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急性脑出血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因素。设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血清LAR 等相关指标的比较见表2

由表2 可见,入院1 d、3 d、5 d 内,恶化组患者LAR、血肿体积、NHISS 评分均逐渐升高,Alb 水平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意义(F分别=7.56、10.48、6.12、5.24,P均<0.05);非恶化组LAR、血肿体积、NHISS 评分均逐渐降低,Alb 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5.37、8.35、6.27、4.37,P均<0.05)。恶化组患者在入院1 d、3 d、5 d 时的LAR、血肿体积、NHISS 评分均高于非恶化组,Alb 水平低于非恶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4.16、7.53、15.34、6.34、10.35、18.27、12.53、16.32、21.58、6.60、8.78、14.24,P均<0.05)。

表2 两组不同时间点血清LAR等相关指标的比较

2.2 入院血清LAR 对急性脑出血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预测价值见表3

表3 血清LAR对急性脑出血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预测价值

由表3 可见,入院第1 天,与Alb、血肿体积、NHISS 评分的AUC 值比较,LAR 对急性脑出血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预测价值更好(χ2分别=9.15、10.03、13.16,P均<0.05)。

2.3 急性脑出血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见表4

表4 急性脑出血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由表4 可见,经logistic回归析结果显示,LAR、Alb、血肿体积、NHISS 评分均是影响急性脑出血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P均<0.05)。

3 讨论

急性脑出血病情发展迅速且并不稳定,容易出现早期神经功能恶性,进而严重影响患者预后。既往研究发现,早期神经功能恶性发生率约为脑出血的20%[5]。目前我国医疗有大量关于脑出血治疗方面研究,但仍无有效的治疗策略。有学者认为,早期评估预防早期神经功能恶性发生是改善预后的重要步骤[6]。因此,如何寻找早期识别、早期诊断有效生物因子是目前研究重点。

近年来,随着我国脑出血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发生率逐渐升高,众多学者通过对疾病进程的研究发现,炎症因子浓度与脑出血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有密切关系[7],可能是由于脑出血是一种急性损伤性疾病,能够释放大量的炎症因子,从而导致机体出现全身炎症反应或多器官功能衰竭。Alb 主要是由于肝实质细胞合成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具有抗氧化、抗炎、维持血管内皮功能完整性等作用,可减轻机体炎症反应[8]。但同时研究发现,Alb 与脑出血疾病预后密切相关[9]。LDH 是一种能够催化丙酮酸与乳酸之间互相转化的糖酵解酶。既往研究发现,急性脑出血严重程度与脑脊液LDH 水平升高有关[10]。但LDH 单个指标的预后价值有限,需要联合其他指标才能更精准地进行预测。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恶化组LAR 明显高于非恶化组(P<0.05),表明LAR 水平升高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有关,与Lattanzi 等[11]研究果相似。本次研究还发现,入院1 d、3 d、5 d 内,非恶化组LAR 水平逐渐降低,恶化组均逐渐升高,且恶化组高于非恶化组(P均<0.05),说明LAR 水平随着疾病变化而变化,可能机体严重程度以及预后有关。本次研究经ROC 曲线结果显示,与Alb、血肿体积、NHISS 评分相比,LAR 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更高,可见血清LAR 对急性脑出血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预测效果更好。同时,本次研究经logistic回归析结果显示,LAR 能够作为影响急性脑出血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由此可见LAR 与脑出血预后存在明显关系,能够作为评估患者预后的早期预测指标。

综上所述,LAR 水平在早期神经功能恶化患者中升高,并随着入院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变化,LAR有望作为预测急性脑出血出现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有效因子。但本次研究为小样本单中心研究,且对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评估存在一定主观性,且未进行长期随访,希望未来能进性大样本、多中心研究,并增加长期预后随访。

猜你喜欢
血肿脑出血入院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住院医师入院教育实践与效果探索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基层中医药(2020年4期)2020-02-13 11:54:49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血肿复发的相关因素研究
脾切除后伴发脑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作文门诊室
作文门诊室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作文门诊室
问题2:老年患者中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指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