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的三维冲击:宏观、产业、民生

2022-01-31 01:41朱民
清华金融评论 2022年2期
关键词:年龄段人口老龄化老龄化

老龄化对全世界也对中国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探讨了老龄化对宏观、产业和民生带来的冲击。本文指出,过往的经验已经不管用,需要新的工具、新的思维方式来处理老龄化带来的新的对宏观经济、金融和民生等方面的挑战,要提早做预案。

中国当前已进入高质量增长的新时代,提前对老龄化的方方面面做好预案,也是高质量增长和新发展阶段的一个特别重要的内容。老龄化会影响宏观经济、影响产业,也会影响民生。针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情况本文提出一个概念,叫“老龄化的三维冲击:宏观、产业和民生”。

中国人口老龄化和长寿时代

中国人口老龄化和长寿时代已经到来,而且到来的速度非常快。图1反映了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最下面的曲线是14岁以下人口的比重。14岁以下的人口比重在大幅减少;劳动年龄的人口增长趋缓,从2012年开始下降;老龄人口是增长最快的,65岁以上的老齡人口已经达到了2亿,占总人口的14%左右。

中国的总和生育率已经很低,如图2所示。总和生育率越高,人口增长越快。总和生育率达到2.1,才能保证正常的人口更替水平。中国2020年的总和生育率是1.3,甚至低于日本的1.4左右。韩国更低,只有1.15左右。1.3已经可以称为总和生育率陷阱,从1.3要达到甚至超过2.1来维持人口的正增长,已经很难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将来总人口的规模会不断减少。

从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结构(图3)看,2050年相对2015年中国老龄人口预计会增加2.5亿,60岁的年龄段会净增7000多万人口,70岁的年龄段会净增1亿人口,80岁的年龄段会净增8000万人口。与此同时,40岁的年龄段会减少8500万人口,20岁的年龄段会减少几乎1亿人口,就业劳动力会减少约1.8亿人口。可以看到人口结构的变化是巨大的。

人口结构的这种变化会产生很多问题。以北京为例(图4)。北京2015年人口分布较好,人口数量不错,劳动力很多。到2035年(图5),年轻人数量多了,老年人也增多了,人口中最大的一块已经变成40~50岁人口。到2050年(图6)数量最多的人口是60岁到80岁年龄段的,就业人口少。当老年人口变成主要的人口部分时,谁来养活老年人?抚养比上升得很快,会产生很多问题。是不是要多缴一些社保基金,或者老年人的退休金发放要少一点?跨代的收入比怎么办?这些是很大的问题,问题确实已经存在。

人口老龄化的宏观冲击

老龄化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冲击是很明显的,中国的青壮年人口在2010年(图7)持平,触顶,2012年开始数量往下走,这恰恰是中国的经济增长从2010年、2011年开始增长速度往下走的阶段。供给发生变化,劳动力总供给减少,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笔者预测中国总人口的增长速度(图8)到2025年以后会逐渐下降到为零,经济增长速度也会逐渐下降,因为总需求发生变化,人口少了,消费少了,投资也少了。中国经济已经过了第一峰,即劳动力的供给减少产生的增长的放慢。中国经济会迎来第二峰,即总人口的减少引起增长的减少。

数据说明:联合国人口数据频率为5年公布一次,数据量较少且与GDP增速的拟合效果不佳,故本文选用中国国家统计局的年度数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15~59岁人口数据最早年份为2000年。

人获得劳动收入一般是从20岁左右开始,在40岁左右劳动收入达到顶峰,之后逐渐下降。但人的一生都要消费,中国的特点是年龄20岁以下的人消费比较多,占的比重很高,甚至高于工作以后的消费,60岁以后消费逐渐下降。

日本的消费变化是个典型(图9)。日本1971—1989年的消费平均增速是4.4%,而1990—2017年消费平均增速只有1.1%,1971—1989年的投资平均增速是3.9%,1990年以后几乎降为零。老龄化对需求的影响又进一步推动投资的宏观影响,这是很大的。

居民储蓄比随着扶养比的上升而下降(图9)。随着扶养比的上升,老年人占比提高,工作人口的比例相对下降,居民的储蓄率会下降,利率水平会上升。

从理论上看,利率水平上升最大的影响因素(表1)之一就是人口结构,老年人口占比上升,导致储蓄曲线移动,实际利率水平会上升。老龄化会引起实际利率水平上升,引起消费下降、投资下降、经济增长下降,这是中国要面临的一个很大问题。

人口老龄化的经济结构冲击

还是以日本为案例,因为日本老龄化走在前面。图11和图12显示,从1994年开始,20多年中日本主要的增长产业是人类健康和社会工作活动等产业,而信息和通信、房地产业、制造业、金融业的生产总值(GDP)占比都是萎缩的。在政府主要支出中,日本政府的医疗卫生支出占GDP比重是显著上升的。

老龄化也改变了房地产业(图13和图14)。老龄化严重以后房地产的价值就一直在下跌,原因很简单,泡沫经济的破灭,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老龄化的影响所致,老年人不需要那么多房子,所以房地产业下滑非常厉害,地价到了高峰以后急剧下跌且不能反弹的原因之一就是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也会导致政府的财政状况和收支结构发生变化。从美国的情况看,人口老龄化会导致财政赤字进一步上升,政府开支里医疗和保健支出提高。

人口老龄化与民生

人口老龄化直接产生民生问题。如老年人的护理问题,人上了年纪以后,患病之后的医疗成本和护理费用较高。比如老年痴呆症,据经合组织发布的《2017年健康统计》显示,发达国家2017年达到每千人有10到20人患病的比例,预计到2037年有的国家会达到每千人有40人患病的比例,中国会从2017年的每千人6~7人增长一倍多,达到2037年的15~16人。

从金融上来说,如图15所示,我国的社保基金占GDP的比重在10%左右,我国的企业年金的累计结余占GDP的比重和商业养老保险的累计结余占GDP的比重都只有0.02%左右。在应对人口老龄化上我国的金融准备还远远不足。单纯储蓄还是不够的,因为如果老年人有健康问题的话,储蓄是不足以解决问题的,必须有社会保险制度,必须有国家的财政支撑等,来支持这一切。

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要提前到位,早做预案

全球经济已经从低增长、低利率、低通胀、高债务的环境进入高增长、高通胀、高债务、低利率的环境,还会迅速进入一个高通胀、高债务、高利率但同时低增长的环境。要应对人口老龄化,需要政策提前到位,早做预案,这里包括很多政策变化。

适当延迟退休。关于退休年龄,在经济学里有个基本概念,预期寿命每增加3歲,就要增加两年的就业和一年的退休生活。1981年时中国人的预期寿命是67.7岁,2015年时预期寿命是77.3岁,中国人的预期寿命在这30多年里几乎增加了近10岁。如果算成9岁的话,按比例要增加6年的工作年龄和3年的退休。中国的法定退休年龄还没有调整。现在看退休年龄要适当调整。

退休金和缴纳社保比例需要很小心地衡量。要做完全性的估算。这是跨代的分配问题,要让老年人的退休金平衡,也保持青年人的负担不至于太重。此外,相关的制度还包括,养老和医疗制度、公共开支和服务领域需要变革。

提升退休后的再就业以及妇女就业。退休变化引起的再就业要重新考虑。中国妇女就业率高,但在就业上还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提高制度的灵活性,使个人有更多选择。例如,在延迟退休上可采取灵活做法,让个人选择是“早退”还是“晚退”。

要进一步提高城市化率。总的来说,老年人在城市里养老比在农村条件好很多,因此需要进一步提高城镇化率。与此同时,也要提升农村养老护理的基础设施;改善老年生活的公共设施和环境。要提升相应的社区服务、公共交通便利服务等配套服务。

提升金融服务。要帮助人们为当下和未来的老年生活做好理财、保险、大病医疗等方面的财务准备;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应对老龄化导致的经济增长下降,最重要的对抗因素是科技。例如,通过人工智能来服务老年人,运用科技力量武装视频系统、医疗系统、服务系统,可以更好地服务老年人,并减少服务人员数量。

总之,老龄化对全世界也对中国产生了巨大影响。过往的经验已经不管用,需要新的工具、新的思维方式来处理老龄化带来的新的对宏观经济、金融和民生等方面的挑战,要提早做预案。中国当前已进入高质量增长的新时代,提前对老龄化的方方面面做好预案,也是高质量增长和新发展阶段的一个特别重要的内容。提升劳动生产率是解决所有问题的核心。政府要支持收入分配向有利民生的方向发展,更多地将资源投入公共服务,为应对老龄化的加剧做准备。个人也要提早做好准备,从自己的再就业考虑,从自己的工作延长考虑,从自己的储蓄考虑,也要从自己的健康考虑。老龄化时代已经到来,我们就得面对,我们就得解决,这需要大家参与。

(朱民为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本文根据作者在第十九届《财经》年会“《财经》年会2022:预测与战略”上的发言整理而成。本文编辑/孙世选)

猜你喜欢
年龄段人口老龄化老龄化
儿童不同年龄段呼吸疾病与中医体质关系
各年龄段人群对网上健康教育的认知和期望的调查报告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成因与应对
老龄化是医药行业的福音吗
基于CiteSpace的近十年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可视化分析
健康月历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珍惜现在的年龄
北京超老龄化将持续50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