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发展新坐标:时代价值、阻滞因素及实践进路

2022-01-31 01:41张爱民
行政与法 2022年1期
关键词:共同富裕发展

摘      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目标,成为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后党制定的关于共享发展的新坐标,这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体现,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但实现这样的目标还面临着思想观念、现实生产力、体制机制等主客观阻滞因素,为此本文提出从高质量发展、分配机制、社会保障体系、乡村振兴战略等方面发力的实践进路,以期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美好愿景的实现提供有效路径。

关  键  词:共享发展新坐标;体制机制;分配机制;乡村振兴战略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07(2022)01-0001-10

收稿日期:2021-11-19

作者简介:张爱民,中共盐城市委党校(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政治经济学。

一、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的远景目标,特别提出“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这是继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共享发展理念后,中央对我国共享发展有了更为明晰的坐标和定位,也是我国新发展阶段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共享发展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时代命题,由其无产阶级政党的历史任务所决定。但从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共享与发展之间能否形成耦合关系其实并不明确,对两者关系的认识经历了磨合与深化的过程。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国家底子薄、生产力水平低的国情特点,发展成为最为紧迫的任务,但计划经济时代更多强调公有属性和平均主义,无法调动起各主体的生产积极性,总体表现为发展缓慢、效率低下。平均主义分配方式看似具有某种“共享”的特征,但建立在普遍供给不足基础上的“共享”不具有可持续性。马克思、恩格斯说:“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1]所以前期探索中強调“共享”而不敢“发展”,虽然具有共享的目标,但发展的路径无法实现这样的价值诉求。改革开放以后,在吸取前三十年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经过思想解放的洗礼,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释放,供给不足的问题不仅很快得到了解决,而且在很多生产领域出现了生产过剩的现象,发展不平衡与不充分的问题随之凸显,人们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分配中的“马太效应”逐步显现。

如何实现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解决好发展与共享之间的矛盾,实现惠及全体人民发展目标的课题摆在了执政者的面前,新发展理念由此而产生。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中,共享发展反映着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代表着执政党推动发展的价值依归,是发展能够最终得以持续并保持活力的灵魂所在。四十多年改革开放创造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蛋糕”越做越大,怎样分好“蛋糕”成了重大的历史性课题。随着民生建设的日益加快,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空前提高,共享发展有了坚实的基础,虽然我国当前城乡差距、行业差距、地区差距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分配的不平衡产生了一些失意群体,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但正如邓小平所说的“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共享发展不仅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动力源泉,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特征,这是一道必须要答对的必答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为此提出“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这样明确的目标指引,这就需要从理论和实务上为共享发展标注新坐标并探求达到新坐标的实践路径。

二、时代价值

围绕本世纪中叶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我们已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强调共享发展具有更为重要的时代价值。首先,“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必然要求契合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执政理念。其次,推动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体现了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想追求和奋斗目标。第三,可以为新发展阶段我国实现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提供直接指引。第四,共享发展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更可持续健康发展。

(一)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共享理念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2]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坚决贯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的承诺,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做到人民群众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3]“把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把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4]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评判标准,这种鲜明的人民导向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推升到一个新阶段。共享发展的主体是全体人民,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具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邃思考。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决定力量,可以说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从它产生的第一天起就具有了人民性的基因。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5]可以说为绝大多数人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强调的无产阶级政党最鲜明的特征。共享发展思想也传承于我国古代民本思想。该思想认为“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尤其儒家思想中“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中所谓的“君民舟水论”,更进一步强调了为政者须以民为本的基本执政理念。由此,文化传统和政党属性共同涵养了“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深层根脉,使共享发展更具有历史与现实的应然性和实然性。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新时代改革实践的基本遵循,它体现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环节。在共享发展中要坚持“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根本要求,真正实现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从现代政治学的视角来看,共享发展既体现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拥有“人人为我”获取共享的权利,也是一种“我为人人”投身共建的责任。参与各项社会财富的共建是每个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包括接受教育、劳动就业、规划决策、发明创造等,国家要提供充分机会让公民参与物质和精神财富的生产,保障公民的各项劳动权利,使其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让社会财富的“蛋糕”越做越大,在此基础上做到使社会财富全民共享,防止少数人攫取并占有,实现分配正义,从而达到生产效率不断提高、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状态。所以共享发展不仅要在发展各环节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更要从发展的结果上保证“以人民为中心”目标的实现,最终保障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推动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

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学说中最富于时代气息和最富于生命力的宝贵思想财富,也是其毕生为全人类奋斗的目标。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视角:“从人的类存在的角度看,人的全面发展内含了所有个体的发展;从个体存在的角度看,人的自由发展必须以个体能力的全面发展为前提;从社会存在的角度看,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本身。”[6]其中马克思关于建立“自由人联合体”的阐述,对于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人的类存在问题上,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到现在为止,社会一直是在对立中发展的……一些人靠另一些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因而一些人(少数)得到了发展的垄断权;而另一些人(多数)为满足最必不可少的需要而不断拼搏,因而暂时(即在新的革命的生产力产生以前)被排斥在发展之外。”[7]但马克思、恩格斯坚定地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并不必然一直建立在一部分人的发展以另一部分人不发展为条件的基础之上。[8]所以他们得出结论:“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者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9]无产阶级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实现既是个人的也是人类的自由和解放,无产阶级“人类解放”的最高目标是建立“自由人联合体”。

共享发展是对“自由人联合体”的当代阐释,它是在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提出的,对于推动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具有特殊的意义。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彻底消除了“人依附人”的社会关系,使“自由人联合体”具备了最基本条件;改革开放后,我国生产力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由于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得人的劳动能力千差万别,个人的生活处境也各不相同,劳动还是人的谋生手段的属性并没有改变。我们提出共享的前提是共建,要让全社会成员都能平等获得知识技能培训,不因民族、职业、性别、地区等不同而造成机会的不公平,使全社会成员的劳动能力获得普遍的提高,从而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必要条件。通过共建,社会成员在劳动中会结成彼此依存的社会共同体,“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10]为最终形成“自由人联合体”奠定基础。但共建要防止一些人通过资本的无序扩张而壟断发展权,用一些人利益减损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应让全社会成员都能享有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财富和福利,从而全面地把握自己的多方面需要,在劳动与享受中全面地具有自己“作为人”的本质,彰显个性的多元化和开放性。

(三)确保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

共享发展作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发展的目的和方向,而共同富裕是共享发展的最为现实的目标,也是今后发展中的聚焦点和发力点。

中国古人“大同”理想所设想的社会就是共富社会,《诗经》中的《硕鼠》篇就有人们对于“乐土、乐国、乐郊”这样理想社会的向往,《礼记·礼运》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也代表着大同理想的儒家方案,成为一代代中国人追求共富共享的思想源流。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之所以能逐步形成强大的群众基础,是因为共产主义理想中的共富思想与传统的“大同”理想天然兼容,所以新中国成立后,努力建设一个共同富裕的国家是必然选择。1955年,毛泽东在一次座谈会上说:“现在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也包括地主阶级。”[11]但前期以“平均主义”为主导的共同富裕发展路径明显遇到了人浮于事、生产效率低下的瓶颈,所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重新设计的共同富裕方案就是邓小平提出的:“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12]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的“先富共富”理论成为我国四十多年来走共同富裕之路的基本方略,一方面,使我国取得了举世公认的经济奇迹,无论国家、社会还是个人的财富都有了巨量的增值,为共同富裕创造了物质上的基础。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国民财富的“马太效应”十分明显,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人与人之间收入和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反映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我国近几年一直在0.46左右,属于收入差距较大的国家,共同富裕目标与现实情况形成了强烈的张力。为了实现党为之奋斗的共同富裕目标,必须要确立更新的发展理念,而共享发展就是要聚焦解决如何共同富裕的问题。

共享发展与共同富裕在实质上一脉相承,无论是理论基础、所有制形式还是人民主体和领导力量都完全相同,但共享发展理念丰富和发展了共同富裕的内容。一是共享发展理念更突出共同富裕的全面性。明确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的丰富内涵,坚持“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根本要求,内容上将共同富裕由物质层面扩展至精神和文化层面。二是共享发展理念更注重共同富裕的制度性。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切实可行的制度保障,不断更新实现共同富裕的程度;……在顶层设计上保障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13]三是共享发展理念更聚焦共同富裕的质效性。当前我国人民已经不满足于简单的衣食住行等温饱需要,也不满足于保证基本生活和达到丰衣足食水平的小康需要,而是有了高质量、高水平、多样性、丰富性等更高要求。[14]所以应从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入手,更加注重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四)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更可持续健康发展

共享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核心要义之一,它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四个要素共同构成一个统一整体,创新能使发展具有持久而强劲的动力,协调能使发展各要素具有持续而良好的配合度,开放能使发展具有不断拓展的视野与空间,绿色能使发展保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状态,而共享则强调发展的公众满意度和支持率。由此可见,前四个注重外部发展条件的可持续性,而共享发展则注重内在主观环境的可持续性,这也是经济社会能否真正可持续发展最终的决定因素。

共享发展筑牢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民意基础。可持续发展除了生产要素的持续供应和协调运转外,更重要的是要获得广泛的民意支持。如果一个社会的财富仅被少部分人所占有,即便它获得一时的快速发展,但它的背后必定隐藏着巨大的社会危机,最终这样的发展也是不可持续的。因为社会财富分配失衡引起的动荡会导致发展的停滞,人类社会已经用历史作了无数次的证明,因此只有共享发展才能获得绝大多数民意的支持,让人民支持发展、投身发展、享有发展,才能真正解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共享发展涵养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价值理念。现代社会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过分攫取,虽然暂时获得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因为资源短缺、生态恶化造成了经济社会发展难以持续,所以可持续发展理念应运而生,并且越来越得到全社会的重视。因此在此价值理念中更多地强调发展要坚持绿色生态、资源节约、循环利用,这些都构成了可持续发展理念中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的核心内容,而共享发展的提出则为如何处理好人与人的分配关系问题寻找到了解决之道,它也应该成为可持续发展价值理念中的重要内容。

共享发展汇聚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揭示了人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一般规律,其中物质生产力决定了生产关系的形态,从奴隶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以私有制为特征的生产关系。从本质上说,这些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是在一定的生产力条件下,由一部分人通过占有生产资料去役使另一部分人的劳动,从而获取绝大多数社会财富,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在社会主义社会,由于实行了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形式,从生产关系上保证了全体社会成员都成为了劳动的主体,为共建和共享提供了基本前提,所以共享发展就是在这一生产关系基础上的应生之物,它要通过一系列的制度规定,保障和调动全体社会成员都能积极参与社会劳动,共同享有劳动成果,从而最大程度上汇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三、阻滞因素

(一)观念原因

⒈将共享与发展相割裂。关于共享发展,有些人将共享与发展割裂开进行理解,认为现在应该重点推动共享,淡化发展,否则社会收入差距会进一步扩大;有些人则观点相反,认为倡导共享则会阻碍发展。其实共享发展是一种新发展理念,它是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首先,它确立发展是前提和出发点。发展是人类的存在方式,也是其永恒的实践目标。当前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不断提高生产力水平,坚持高质量发展,逐步增强综合国力,这是实现党在新时代确立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基本前提,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物质基础。其次,它强调共享是落脚点。习近平指出:“共享理念体现的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15]发展是为人人共享创造条件,因此要将发展的过程与人的需要的满足过程结合起来,在发展中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⒉将共享发展视为平均分配。共享发展的目标之一是解决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社会或国家在分配上给每个人以其应得,实现分配正义,但由于“消费资料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而生产条件的分配,则表现生产方式本身的性质。”[16]同时,人们生活在不同的地域条件和生活环境中,而且个人天赋都不尽相同,所以当前应将共享的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在促进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分配正义的目标。即通过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将社会财富从高收入阶层向低收入阶层转移,从而达到社会分配的总体公平。如果我们把共享发展视为平均分配,显然是脱离了社会的发展阶段,我国改革开放前的事实表明,这不仅无助于生产的发展,而且对于保证人民福祉的实现也是有害无益的。

⒊将共享发展视为全体社会成员的同步共享。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加之体制机制等诸多原因,全国各地发展程度千差万别,在当前情况下,要实现全国人民同步共享是不切实际的,所以共享发展应该是一个动态概念,是在发展中逐步实现从全体人民共享程度低到共享程度较好再到共享程度高的渐进过程。

⒋将共享发展仅作为物质财富的共享。物质财富的共享是共享发展的重要内容,符合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经济基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所以我们把共享发展主要聚焦于经济方面的共同富裕是必然的,但是如果将物质财富的共享作为共享发展的全部内容显然是偏颇的,因为共享发展的外延是相当宽泛的,除了经济外,还包括政治、文化、生态等多个领域,所以我国“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其实也是实现广大人民共享發展更高层次的布局。

(二)生产力原因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7]的重大政治论断,同时强调“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18]这说明我国目前生产力还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

⒈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在主要依靠人力、资本、环境等要素资源难以持续的情况下,我国的发展必须进行动力转换,就是建立以科技创新为第一动力的增长模式,这是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不二选择。然而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总体还不强,尤其是基础研究能力相对薄弱,原创性和自主性的高技术研究成果不多,它会影响到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⒉科研成果转化效率不高。我国科研成果从数量上已处于世界前列,然而真正实现市场转化的成果还不到十分之一,科技成果和市场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即科研还没有与企业、市场实现有效对接,使得科研投入与产出比不匹配,对生产力的促进效能偏低。

⒊生产力布局不平衡。近年来,我国各地协调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绝对值看东中西发展的不平衡还呈现出不断拉大的趋势,南北的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同一区域产业同质化布局情况也比较严重。这种生产力布局的不平衡状况导致了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明显,地区收入差距加大,更增强了人才、资金向发达地区流动的趋势,使中西部和北方地区的竞争力进一步降低,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总体生产力的提高。

生产力原因是制约共享发展的最根本原因,所以必须在如何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上大做文章。要构建一整套有利于生产力进步的生产关系,让我国生产力得到快速提高,经济发展动力更为强劲。当然我们也不能逾越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现实,违背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制定共享发展目标时不能好高骛远,还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发展路径上还要选择走重点突破、渐进发展的道路,在提升生产力水平的前提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更大力度的政策引导逐步实现均衡发展,最终达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

(三)体制机制原因

实现共享发展,建立良好的体制机制是根本之道,然而我国目前在这方面仍然存在不少短板,需要尽快补齐。

⒈激励机制不够健全。共享发展中发展是基础和前提,因此促进发展是根本所在。众所周知,激励机制是发展的重要动力机制,而我们在这方面却相对滞后。首先,以实绩和能力为导向的用人激励制度还未完全形成。在人力资源使用中还存在以身份定岗、定薪制度,“唯学历、唯职称、唯资历”等现象,尤其平均主义在一些单位还不同程度地存在,阻碍了人们创造活力的充分释放,影响了人们能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其次,激励和保护创新机制亟待完善。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一系列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但制度中还存在权利保护不到位及尚有缺失的权利限制等问题,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创新需要大量资金和时间成本,存在较大失败风险,但我国普遍没有建立相应的风险分担机制,影响了一些创新活动的开展。第三,激励方式不能满足多样化的需求。一些地方对人才的激励方式比较单一,有的偏重物质却忽视精神激励,而获得工作评价、培训深造、发展机遇等精神层面的褒扬是许多人十分看重的;有的偏重精神奖励而在物质上缺少激励措施,无法真正调动人才投身工作的积极性,同样达不到激励的效果。第四,政绩评价激励机制难以适应共享发展的要求。有些地方还存在以GDP为核心的政绩评价激励体系,对创新发展、均衡发展、绿色发展等高质量发展指标激励引导不够。

⒉利益表达机制不够顺畅。共享发展的主体是全体人民,而我国社会各阶层所掌握的社会资源不尽相同,在多元化的社会利益博弈中必然会产生强势和弱势利益群体的问题,需要有顺畅的利益表达机制来平衡各方诉求,然而我国利益表达机制还未完全建立。一方面,一部分强势利益群体利用其掌握的雄厚社会资源,通过各种渠道发声表达利益诉求,然后通过政策、法律等实现并不断固化自身利益;另一方面,弱势群体由于缺乏表达诉求的畅通渠道,在事关其切身利益时听不到他们的声音,所以也无法维护其合法利益。这种利益表达的失衡会造成“强者越来越强,弱者越来越弱”的现象,也是社会分配不平衡的具体表现,会导致社会财富的两极分化,与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背道而驰。

⒊利益调节机制没有完全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所以利益分化是必然结果,如果这种分化保持在适度的范围内,会形成一定的社会发展活力,但如果社会成员利益分化过大,则会给社会稳定发展带来严重的负效应。克服利益分化过大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建立相应的利益调节机制,而我国在这方面还有待完善。首先,利益约束机制还不健全。一些垄断行业利用掌握的资源优势进行无序扩张,使社会财富过度向其集中,导致了社会利益分配的失衡,针对此类问题还没有具体而完善的约束机制;对个别侵吞公共财产、贪污贿赂等非法收入的限制还存在制度漏洞;税收政策对于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偏弱,针对高收入群体利用税收等手段进行调节的措施还不够完善,存在应征未征甚至避税、逃税现象。其次,利益补偿机制还不到位。国家在转移支付制度方面还存在均衡性转移支付规模偏小、专项转移支付效率不高等问题;农业用地征地拆迁补偿、粮食生产利益补偿等机制还需要进一步优化。

四、实践进路

(一)创造更充足高质量的发展成果

⒈以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说:“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19]进入新时代,发展依然是我国面临的首要任务。当前我们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只有创造出更多优质发展成果,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为实现共享提供必要前提与条件。如今创新已成为引领21世纪发展的第一动力,所以聚焦创新驱动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我们要紧跟世界科技革命的步伐,加强科研投入,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领域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要出台鼓励基础研究的政策,通过科研攻关使我们拥有越来越多的自主知识产权。要加强“产学研”的有效对接,促进新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有机融合,推动我国产业技术变革和质量变革。要加大优化生产力布局的力度,出台更多的优惠政策支持中西部和北方地区的发展,从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避免资源的“虹吸效应”,培育并增强其创新基础和能力,不断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从而促进全国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使各个地区都走进高质量发展的行列,為实现共享发展提供坚实的生产力基础。

⒉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普遍提升,到2019年底,我国中等收入人群已超过四亿人,人们的消费观念与过去相比发生了重大变化,对消费品的品质化、生态化、个性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而我们的供给侧还停留在规模数量型的粗放阶段。一方面造成了资源浪费和无效供给,另一方面是市场有较大需求但无法供给,因此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问题的关键。通过改革供给侧的生产要素、企业和产业配置的比例和方式,以消费者需求和产品质量为导向,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当前“要切实破除抑制供给结构升级的体制机制障碍,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微观主体内生动力,不断推动产业结构升级”。[20]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供给与需求的有效对接,让越来越多高质量产品满足人民群众各方面的需求。

⒊以成熟的市场体系保障高质量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完善而成熟的市场体系,只有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中,才能释放市场主体的活力,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为社会提供更多高质量的适销对路产品。首先,加强商品及服务市场体系建设,培育多元化市场主体,提升市场主体的整体竞争力,打破市场分割和行业垄断,推进商品及服务市场开放。其次,完善产权制度和强化要素市场化配置,建立产权有效激励机制,使各要素能自由流动,竞争公平有序。

(二)构建更公平合理的分配机制

收入分配是民生之基,实现共享发展和共同富裕应该形成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但这种机制必须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相适应,就是既有利于体现效率,也有利于促进公平。

⒈进一步完善初次分配制度。要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强化多劳多得、技高者多得的分配导向。国家要采取一系列增收富民的政策措施,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让更多人通过就业获得理想收入;建立完善的劳动者职业培训制度,进一步提高技能型人才的收入水平;改革并完善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工资形成和增长机制;建立知识要素参与分配机制,实行以实际贡献为依据的科研人才薪酬制度。另外还要通过完善资本、债券市场使投资者获得稳定的投资收益,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⒉强化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首先,充分发挥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功能。要改革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降低中等收入群体的个税负担,对高收入者通过科学的精准识别进行无死角的合理税收征管,充分运用税收工具调节居民收入差距。其次,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中央或上级财政对经济薄弱或受灾地区、弱势人群进行定向支持,重点投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支农等民生领域,实现地区间和人群间的基本分配公平。

⒊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是民生事业的基础性工程,也是共享发展的关键领域,但基本公共服务在城乡间、地区间依然存在非均等化供给问题,新时代新阶段必须加快补齐短板。要尽快建立起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清单制度和标准体系,覆盖教育、卫生、劳动就业、住房保障、社会保险、文化体育、社会服务等各民生领域,使城乡和区域间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上大体均衡。

(三)建立更公平惠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加快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

⒈完善社会保险领域相关制度。首先,加快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坚持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础上,完善个人账户记账利率、计发月数,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待遇调整机制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调整机制。要不断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加快发展职业(企业)年金和商业养老保险,形成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其次,完善医疗保险制度。不断优化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待遇,逐步消弥地区和人群间的差距,通过升级完善大病保险制度,减轻大病患者的报销负担。第三,完善失业和工伤保险制度。建立失业保险费率调整与经济社会发展联运机制,充分发挥失业保险促就业和防失业的作用。健全工伤预防、工伤补偿、工伤康复相结合的工伤保险制度体系,为职业风险加上一道“防护网”。

⒉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社会救助体系是一项兜底性民生工程,是保证社会一部分困境人员基本生活的救助制度。我国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城乡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形成了应急性和过渡性救助的临时救助制度,为城市“三无”人员和农村“五保”供养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在精准扶贫中将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有关帮扶制度有效衔接,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起到了重要作用。今后要进一步强化制度设计,优化现行社会救助制度,提供个性化的救助服务,形成联动救助机制,实现救助效益最大化。

⒊加快发展社会福利。社会福利是保障和改善群众生活特别是相对特殊困难群体基本生活的重要制度安排。[21]为改善困境儿童、困难老人、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的基本物质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也存在制度不健全、福利事业发展不均衡、福利补贴水平低等问题,因此,今后应对我国社会福利进行提档升级,加强社会福利制度的顶层设计,除了提高物质生活方面的保障标准外,还要着眼于福利服务和精神慰藉等需求,提高福利保障的质量,使福利制度更具针对性、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四)实施更扎实有效的乡村振兴战略

“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实现共享發展必须突破的瓶颈,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随着脱贫攻坚任务的顺利完成,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实现了顺利开局,而且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十四五”开始,怎样抓住关键环节使乡村振兴战略的质效有更快提升,让“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更加凸显,已非常紧迫。

⒈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基层党组织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因素,决定了党在农村工作的成败,因此必须不断夯实其领导基础。要突出党建引领,创新基层组织设置,有效整合相邻行政村的组织力量,优化配置为中心村党委,特别要选配政治素质高、群众公认度好、致富能力强的党组织书记,提升“两委”班子的领导力和执行力,形成党组织坚强领导下高效的乡村治理结构。

⒉聚焦乡村产业发展。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前提,因此发展乡村产业是关键一招。首先,因地制宜制定乡村产业发展规划。依托本地资源禀赋科学确定产业发展方向,优化产业结构,尽量做到“一村一品”“一村一策”,做到产业互补、错位发展。其次,不断提升产业能级,通过拉长产业链条,将特色种养业向现代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延伸。第三,加大对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扶持农业经营大户、龙头企业、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等不断发展壮大,提高其市场竞争力,为农民在集体中获得更多收益创造条件。

⒊大力推动乡村人才振兴。乡村能否振兴主要靠人才,但人才问题是目前乡村发展面临的最大困惑,因此,应从战略高度重视乡村发展中的人才问题。首先,做好顶层设计,构建以乡镇为中心的乡村人才运行机制,赋予乡镇引进、培养人才更多自主权。其次,国家要制定专门的乡村人才支持计划,对服务农村的人才要在专业培训、生活补贴和职称评定方面给予倾斜,要鼓励大中专院校、职业院校设置满足乡村需要的各类专业。第三,探索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机制,让新型职业农民成为农村专业性人才。

⒋實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抓手,在就业服务、文化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生态环境等方面与城市实现均衡发展。要在充分掌握群众需求的前提下,形成基本公共服务的标准化配置体系,既要重视城乡基础设施的均衡发展,更要重视人力资源和管理水平方面的均衡发展,加强考评与监测,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考评和监测情况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体系,确保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2][15]习近平.深入理解新发展理念[J].求是,2019,(10).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6]李雪娇,何爱平.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到共享发展[J].经济学家,2016,(12).

[7]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8]周世兴.人的历史与历史的个人——马克思个人理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9][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11]毛泽东文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2]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3]朱霁,廖加林.论共享发展理念对共同富裕原则的坚持和发展[J].广西社会科学,2020,(11).

[14]魏志奇.共享发展作为新时代重大方略:意义与践行[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6).

[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7][18]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摘编(中、英文版)[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19]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20]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21]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治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责任编辑:董博宇)

Sharing the New Coordinates of Development:the Value of the Times,

Blocking Factors and Practical Approach

Zhang Aimin

Abstract:The Fif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9th CPC Central Committee put forward the goal of“making more obvious substantive progress for the common prosperity of all the people”in 2035,which has become the new coordinate on shared development formulated by the party after China has entered a new development stage.This is a vivid embodiment of the people-centered development thought and the only way to achieve the common prosperity of all the people and the free and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all people.However,the realization of such a goal is still faced with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blocking factors such as ideas,real productive forces and systems and mechanisms.Therefore,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practical approach from the aspects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distribution mechanism, social security system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in order to provide an effective path for the realization of the beautiful vision of common prosperity for all people.

Key words:sharing new coordinates of development;the value of the times;blocking factor;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发展
共同富裕:绘就美好生活蓝图
奔向共同富裕的路上
如何正确理解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传递企业力量
为实现共同富裕贡献绵薄之力
以法治力量保障共同富裕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