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特殊教育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

2022-01-31 09:47刘佳男张子君
时代人物 2021年35期
关键词:师资毕业生职业

刘佳男 张子君

(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 河北石家庄 050011)

伴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施行,毕业生数量也呈现迅速增长趋势。2020年的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了874万人。受疫情以及“慢就业”现象的影响,就业问题愈发严峻,特殊教育毕业生也无例外。特殊教育的进步与发展关系到特殊儿童的受教育条件,也能反映出国家经济水平和综合实力。而发展特殊教育,首要因素有赖于优质的师资队伍。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生作为重要的后备师资,其就业情况直接反映出当前特殊教育师资的各项水平。河北省作为人口、教育大省,基于当前的特殊教育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提升特殊教育地位,为公平合理的配置各类教育资源,促进河北省整体教育水平的发展提供参考。

特殊教育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后备师资资源流失。特殊教育专业相较于一些专业来说就业压力要小很多,从教育部公布的特殊教育学校的师资与学生数量及其增长幅度可以发现,特殊教育教师的师资很大的缺口。但通过调查发现特殊教育毕业生在就业选择上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的人数较少。综合表1中2018-2021四届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在就业选择中与专业相关的人数是66人,而从事非特教工作的有105人。除了2018届毕业生中从事专业相关工作有34人,多于非专业相关的13人以外,2019-2021届非专业相关的就业明显多于特教相关就业,特别是2021届,从事专业相关工作仅有7人,对比分准也相关就业的35人两者之间的差距达到了3倍。表中数据说明相当一部分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生选择了非专业相关的工作,出现就业流失(见表1)。

表1 特殊教育毕业生专业相关就业情况

这种特殊教育后备师资的资源流失,一方面受制于社会对特殊教育的认识。虽然国家大力提倡发展特殊教育,但是在各省市等具体政策的制定、宣传以及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问题,导致社会对于其的认识和接纳程度远远不够。使得学生在职业选择中有所犹豫,特别是来自于他人的负面评价和议论。其次,学生自身的就业观念直接影响其就业选择。当前社会生活压力大,学生从内在认知中工资成为学生就业选择的一项重要指标,而一些特殊教育机构或学校的薪资待遇并不能达到学生的期望,造成了一定的流失,这也反映出学生的就业观念不够成熟。

就业去向地域选择狭窄。随着社会发展以及青年人自身思想观念的转变,学生的就业去向选择逐渐摆脱地域的限制,但是就业地域的范围仍然有所局限。由表2可知,学生的就业去向大多是局限于河北省内,2018-2021届毕业生有141人选择在省内就业,而且就业地几乎都是在学生个人的原籍地,在河北省以外仅有30人,除个别学生去往北京和天津等城市以外,30人中大部分也是去往家庭所在地在相关省份地区。由此发现学生的就业地选择过于狭窄,基本上将就业地限定于原籍地或周边城市,很少考虑出省的工作,即使有相对来说较为优惠的薪资待遇与工作条件。

从就业地域分析专业相关就业人数发现,2018-2021届毕业生与本专业相关就业的就业地域在地级市以下的仅有13人,地级市及以上的就业人数为53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特殊教育本身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受经济发展的影响,特殊教育在东西、南北、城乡之间均存在较大的差异。而因为毕业生就业倾向原籍,受此不平衡性影响,导致大部分学生就业选择非专业相关岗位,这也是后备师资流失的原因之一。反之,这种趋势的发展下又进一步加重了特殊教育发展的不平衡。

针对于当前特殊教育毕业生存在的就业地域选择狭窄的问题,究其原因地域文化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地域内整体氛围倾向于回家就业,再有是家庭模式现今的毕业生更多的独生子女家庭的,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也对学生会有工作回家要求,使得学生在就业选择是会把工作所在地作为重要的考量标准(见表2)。

表2 特殊教育毕业生就业地域情况

就业质量不高。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以及新一代青年人思想观念的转变,当前毕业生离职率高,频繁换工作。此种做法既不利于用人单位的整体发展,也不利于个人的职业晋升。在此背景下,就业的稳定性也成为了判断就业质量的重要指标。从表3中可以发现2018-2020届毕业生稳定就业人数虽有所增加,但是特殊教育毕业生均表现出灵活就业人数显著高于稳定就业的人数,灵活就业人数一直是绝对的占比。综合2018-2021四届的总人数来看,稳定就业学生人数仅28人,灵活就业人数达到143人。

表3 特殊教育毕业生就业质量情况

就业质量在某种层次来说是对教育质量的检验,就业的稳定性也直接关乎学生未来的职业和生活发展。但是对于特殊教育毕业生当前的就业稳定性差,就业质量不高的现状,从不同的维度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一学校职业规划引导不够。高校开设职业生涯规划与教育的课程期望能帮助学生认识、了解所学专业,同时掌握职业规划相关知识并应用于个人就业实践中。而该课程带来的效果却并不理想,受限于教学计划,职业规划课程一般只开设一学期,且面向的是全校同学,因此课程内容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其二是学生自身职业认知不足。大部分学生从大四才意识到进行职业相关内容学习,此时直接进入求职状态,学生从知识和技能的储备以及心理上都不能立即适应(见表3)。

创业意识不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和创业问题一直并行的,在当今社会形势下就业问题严峻,创业是一条重要的路径缓解就业压力。但是通过对2018-2021届毕业生的调查发现,几乎未有学生选择创业,创业从数量和质量上都有待于考量。此种现象背后也可以分析其原因,首先创业本身对于个人素质上来说要求较高,除了掌握行业相关的知识以外,还需要熟悉创业的基本要求。其次,学生从自身观念上缺少创业的意识,学生很少接触到创业相关的知识和信息,这也导致在毕业当前很少选择创业。

特殊教育毕业生就业工作对策

学校要高度重视学生的人才培养和输送工作,建立健全就业工作体系。学校作为培养特殊教育专业学生的主要组织者,要把学生的就业工作当成头等大事。学校要举全校之力,统筹各个部门和处室的力量,全员参与到学生的就业工作中来。就业工作不能只是到了高年级才抓,不是举办几场招聘会和就业讲座就能解决的。

学生的就业情况直接体现的是学校的教育教学培养质量。要充分利用新生入学教育,提高学生对特殊教育专业的认同感,尽早树立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在毕业前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提高学生就业的成功率。

学校也要设计科学合理符合实践需要的教学计划和专业课程,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真正让学生能够学而有用、学以致用,达到甚至超过用人单位的岗位要求,使学生在就业时拥有更有利的自由选择权。

国家要政策有力,宣传到位,营造良好的特殊教育环境。国家关于特殊教育教师的相关政策虽然在逐步健全和加强,但是政策执行力度不够,尤其是特殊教育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对特殊教育教师这一职业角色的认知,进而影响学生对于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选择。国家要出台相关制度,优化特殊教育资源的宏观调配,着力解决特殊教育发展的区域不平衡问题,使特殊教育资源能够在省、市、县各个层级上都能有充足的政策和资源支持,对倾向于回原籍就业的特殊教育学生,就会有更多的专业内选择和更大的就业吸引力。国家要加强特殊教育政策宣传的普及性和针对性,要做到政策能落地和有人知,只有这样,才能逐步营造起特殊教育良好的社会外部环境。

要努力培养特殊教育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从当前的就业数据来看,特殊教育学生毕业后直接从事创业的很少,创业属于高质量的就业,不仅能解决自己的个人就业问题,还能以点带面,带动更多学生就业。国家要加大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宣传力度,学校也可以开设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自选课程,双管齐下,进一步激发有创业意愿学生的创业意识和热情,变有想法为可实现。

要加强对用人单位的规范管理和支持。有些用人单位存在以试用期或实习期的名义滥用大学生廉价劳动力的现象,对此要进行严格的规范管理。同时用人单位要加大对于新入职员工的培养和提升力度,使学生不仅能干活,还要有机会成长。由于从事职业的特殊性,特殊教育从业人员的心理健康也是需要关注的。

猜你喜欢
师资毕业生职业
重庆市乡村体育师资配置现状及培养路径研究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伤心的毕业生
乡村小规模学校师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