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家书店的窗口眺望正阳门箭楼。
会馆在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你可知道,在老北京南城的建筑废墟下,埋藏着多少惊天动地的故事?作为“京师文化”的一部分,北京的会馆曾见证了明清到民国时期的社会激荡和风云变幻。
据大多数学者的研究,会馆大致分为三类:一是官绅士子会馆,为同乡的官僚、士绅和进京赶考的举子提供聚会议事、寄宿居住的场所,北京的大多数会馆便是此种性质的。二是行业会馆,由工商业行帮设立,是各行商人沟通互助的场所。三是移民会馆,由移民在当地设立。随着近代中国国门洞开,移民海外的华人将会馆“播撒”到不同国家并在那里落地生根,在当地生发出了独特的“自治”形式。
随着时代变迁,不少會馆逐渐湮没在时光的洪荒之中,在人们的记忆里淡去。而那些穿越至今幸存下来的会馆,又将如何掸掉尘土、与我们的现代生活联结起来,让尘封的历史文化重放光彩?
策划 | 刘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