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睿盈 廖方舟
剧情梗概
盖伊是自由城的一名银行出纳员。他热爱生活、积极乐观,然而他的生活却是日复一日的重复。在自由城里还有一群戴着墨镜的人,他们做事我行我素,并且主宰着这座城市。原来,自由城是虚拟的游戏世界,而盖伊只是由一串代码组成的NPC(背景角色),戴墨镜的人是游戏玩家。突然有一天,盖伊遇到了一位戴墨镜的女性,他的意识逐渐被唤醒,他决心改写故事……
镜头一 背景角色VS游戏玩家:每个人都是生活的主角
作为背景角色,盖伊的生活是由程序设定好的:他每天早上起床对金鱼说“早安”,穿上蓝色的衬衫,上班路上喝一杯中度烘焙咖啡,到达银行柜台后,配合游戏玩家们完成抢劫银行的戏码。但盖伊一直渴望找到自己的真爱。某天下班后,他遇到了一位戴着墨镜的女性,他竟第一次体会到了心动的感觉。镜头一转,玩家又一次前来抢劫。这一次,盖伊并没有趴在地上配合,而是抢走了一位玩家的眼镜,冲出银行寻找不一样的世界。
●解析:盖伊的生活,就像大部分普通人的生活的简化和缩影——每天两点一线,循规蹈矩。如此时间一长,我们也成了生活中的NPC。而无论是剧中的盖伊,还是每一个普通的我们,内心都渴望改变,也渴望活得精彩,却又缺少一恰适的契机。还在等待吗?做出改变吧,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生活的主角。
/台词欣赏/
人生苦短,何必只做背景角色。
——电影宣传语
镜头二 真实VS虚幻:珍惜身边的美好
米莉和键盘是自由城游戏蓝本的创作者,沟通的缺乏让两人之间误会重重,甚至针锋相对。电影结尾,盖伊告诉米莉,他之所以会被米莉吸引,产生爱意,是因为写这个程序的人——键盘,在为他设定梦中情人时,完全是以米莉为原型的。换言之,盖伊就像是一封键盘写给米莉的情书,真正爱她的人其实就在她的身边。
●解析:有时,我们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羡慕着旁人,幻想着未来的幸福。可曾想,这一切就在我们身边呢?珍惜身边爱我们的人,去發现当下的美好感受吧。
/台词欣赏/
我们是不是真实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现在正和最好的朋友在一起享受快乐的时光,而这个快乐是真实的,我要抓住现在的感受。
——巴迪(盖伊的朋友)
镜头三 失控VS可控:人与技术的关系值得深思
影片走向尾声,除了盖伊,《失控玩家》中几乎所有的NPC都能够自我进化,只是进度参差不齐,如有的已经可以自己写出一部小说,有的则在既定程序之外可以制作卡布奇诺咖啡。
●解析:不仅是在电影中,现实中人工智能的智能化程度也在不断提升。这本无可厚非,因为人工智能的出现本就是为了机器能够像人一样思考。但问题也由此产生了——机器是否有必要拥有与人类同等的思考能力?一旦它们具备了这种能力,它们和人类的区别在哪里?由此带来更多的焦虑:技术的出现究竟只是为了提供便利,还是最终替代人类?……焦虑之下,更需明确人工智能开发的边界在哪里。
/台词欣赏/
我热爱代码,因为人类的语言会骗人,0和1不会。
——键盘
佳作范本
无可替代?无可替代!
文/旻妤
我是一名机器人设计师。
看着眼前这款在测试阶段已经服务了多位雇主的机器人Amy,我信心满满地读取它的储存记忆,打算对其进一步改良设计。
Amy的第一位服务对象是一只宠物狗,Amy的任务是代替在外地出差的主人对狗进行喂食、陪伴玩耍与安全陪护。看着屏幕上Amy能够每日定时进行食物投放,用各种玩具与小狗玩耍,我露出了满意的微笑。谁说人类的工作无法被替代?但是在Amy的程序认知中,似乎一直不能理解为什么每当楼梯间传来走路的声音时,小狗都会十分兴奋地跑向玄关,狂吠不止。我皱了皱眉。
“当归三两,生姜五两,羊肉一斤……”送到第二位雇主——一位老人身边时,改良后的Amy已经能够提供因人而异的服务,即根据不同服务对象的身体状况以及不同的时节提供相应的细心照顾。时至冬至,Amy读取《伤寒杂病论》中的食谱,制作了一碗温阳活血的当归生姜羊肉汤亲自给老人服下。“主人,请问我还能为您做些什么?”读取到了老人沉重的表情后,Amy问道。老人抚摸着一张合影,重重地摇了摇头。顿时,我的心又沉下几分。
第三位服务对象是一名小学生。除了无微不至地照顾小主人的饮食起居,Amy甚至能够代替小主人的父母参加家长会,并结合小主人的日常表现,提出全面的学习分析与备考建议。此刻,小主人正在用蜡笔画画。画上是一个小女孩与她的爸爸妈妈,彩色蜡笔写的“我爱我的家”几个字赫然映入镜头。“爱,汉语常用字,读作ài,最早见于金文……”提取到“爱”这个字时,一串生硬的字词释义涌入屏幕的代码中。看到这一幕,我思索片刻叹了口气,关上了电脑。
我最终还是接受了这个事实——
无论如何,真实的陪伴与爱终究无法被人工智能替代。
/点评/
“人工智能能否替代或超越人类”是较为宏大的话题,作者则充分发挥想象,以设计师的视角切入,在情节的推进中逐渐显露自己的观点。结尾水到渠成,简短却发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