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概念的走红与争议

2022-01-28 19:43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初中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元宇宙虚拟世界宇宙

廖 方 舟

观点

技术变革,拓展生命的宽度

近400年来,人们通过报纸、广播、电视机了解世界,传统媒体成为人们无聊时的解药。而近30年来,互联网飞速发展,近乎替代了传统媒体,带来更及时、更便捷的讯息,大大丰富了人们的视野。时至今日,“元宇宙”又成为新的、可期待的技术变革下的“新世界”。在技术条件足够成熟,硬件研发进程稳定的情况下,“元宇宙”将实现更进一步的“沉浸式”虚拟环境嵌入,为人们提供更为丰富的感官体验,如足不出户,就能亲身感受各地风貌。未来,人们或许会在“元宇宙”里生活、工作、社交,并可以自由穿梭于真实世界和数字世界,这无疑是对生命宽度的拓展。

话题展现

什么是元宇宙?即与现实世界平行的虚拟世界。其概念最早出现在1992年的科幻作品《雪崩》中。作品提到了“Metaverse(元宇宙)”,讲述人类可以在其中拥有自己的虚拟替身。2021年,扎克伯格重新让“元宇宙”的风潮席卷全球。他认为,在元宇宙中,人们可以完成几乎任何能想象到的事情——工作、学习、玩耍、购物、创造等。这是完全不同的体验,每个人都是参与者,而不仅仅是旁观者。

观点

“元宇宙”既是情感的连接器,也可能是壁垒虚拟世界与互联网的诞生相伴。随着技术的不断涌现和更新,类似“人与人情感关系变得淡漠”的声音不绝于耳。“元宇宙”的诞生将这一声音放大:有观点质疑,以后人们会不会只在虚拟世界交流,从而丧失在现实生活中沟通的能力?但也有观点表示,对于患有“社交恐惧症”的人来说,在虚拟世界里会更放得开,沟通更流畅……二者并不冲突,如何把握“元宇宙”这一虚拟世界和现实的边界,才是人类未来的重要议题。

观点

“元宇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任何新兴技术都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应当辩证看待“元宇宙”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科技诞生之初衷,无不是造福于人:工业革命,大大解放了体力劳动;互联网革命、信息革命及今天的“元宇宙”,带来的则是脑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解放。但同时,我们需要警惕藏于技术背后的弊端。尽管虚拟与现实共生,但现实始终是根基。科幻作者刘慈欣因此发出警告:如果人类在走向太空文明以前就实现了高度逼真的VR世界,这将是一场灾难。“元宇宙”既能描绘未来星辰大海的美丽图景,也会迎来贪图海市蜃楼的警惕与质疑。

佳作范本

元宇宙中的一天

文/阿瑞

2050年,人们早已熟稔辗转于现实世界与元宇宙之间。周五清晨,无人机作为“天眼”在城市上空巡逻。俯瞰之下,这座城市显得空荡寂静。元宇宙世界的运行很大程度上压制了城市的扩张和喧哗,从农耕时代到信息时代,人类历史伴随着喧嚣一路前行,如今却又恢复了短暂的平静。

今天是本周最后一个工作日,我打开传感设备,输入ID账号,接入元宇宙世界,开始一天的生活。元宇宙世界内嵌了社交网络,每一个ID对应一个真人,任何工作、交流都能靠他进行,所以虽是远程办公,却依旧能实现面对面沟通的效果。

我的主要工作是巡检工厂设备并签订专利购买合约。使用VR头显设备,我瞬移到数字复刻的海外工厂,进行检查。在巡视中,我发现其中一个设备存在异常,当即联系了技术人员,与其进行讨论,最终调整了错误的参数,排除了零件的故障。这些修复动作在现实世界的工厂中会由机器人同步执行,大量传感器可以捕捉实时数据,以确保现实世界中的工厂状态始终与元宇宙中的数字复刻保持一致。

之后,我又来到元宇宙数字厨房选择了一系列食材,为自己精心搭配了一份午餐。刚吃好饭,虚拟屏上便弹出了新的日程安排——艺术创作课程。这节课在亚洲数十个城市的分校同步进行,老师并不在任何一个教室中,而是在元宇宙的数字画室内进行授课。同学们则可以通过传感设备完成听课、回答问题等。到了实践练习阶段,我在虚拟助教的指导下完成了课后创作,工作日也随之结束,元宇宙世界惯常关闭了入口。

换下传感设备,打开家门,我迫不及待地冲入这座再次热闹起来的城市中,去拥抱朋友,去牵起爱人的手,用自己的双眼去打量闪烁的霓虹灯,用双腿漫步于城市的林荫道。

“天眼”监控中,原本寥寥无人的街道上慢慢汇聚了越來越多的人。周末来临,让我们尽情地真正相拥!

/点评/

作者从科技与生活的角度出发,想象了元宇宙的一天。文章通过工厂巡查和上课两个事件,呈现了想象中的未来元宇宙内的世界,同时又对元宇宙限时关闭后,现实生活的样貌进行了猜想——周末来临,让我们尽情地真正地相拥。全文语言简洁,想象合理。

猜你喜欢
元宇宙虚拟世界宇宙
元宇宙中的“孤儿们”?
“元宇宙”照出互联网浮躁(点评)
宇宙第一群
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的纽带
这宇宙
虚拟世界大门正启
拥抱虚拟 珍惜现实
宇宙最初的大爆炸
在虚拟世界关爱“小博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