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泰兴市花生控旺剂田间应用效果试验

2022-01-28 09:15:14马晓燕陈国军
农业工程技术 2021年32期

徐 霞,殷 文,马晓燕,陈国军

(江苏省泰兴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苏 泰兴 225400)

油菜、花生、大豆是泰兴市三大油料作物,其中花生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8 万亩左右。花生油是全市主要食用植物油之一,发展花生生产对增强油料供给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全花生虽种植面积较大,但亩产一直在230 kg 左右,产量水平较低,单产具有较大提升空间。

花生控旺是花生生产关键技术,也是花生增产的保障。花生在水肥充足、气温高、光照好的条件下,生长速度加快,极易造成茎叶徒长,如果不及时控制旺长,会造成株高过高、过密,茎干细柔无力,容易发生倒伏,导致果实不饱满,影响产量。使用花生控旺产品可以激发花生增产潜能,有效控制旺长、防治病害、防止早衰,多开花、多下针、多结果[1]。为了解控旺剂在泰兴市花生上的应用效果,2020 年筛选了几个花生控旺剂产品进行田间试验,以期了解可应用的较佳品种和方法,对花生生产提供借鉴。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田概况

试验田选择在黄桥镇杨春村时志红家庭农场内,砂壤土,土壤肥力均匀,肥力中等,土壤各物质含量为:有机质20.6 g/kg、全氮1.25 g/kg、有效磷12.2 mg/kg、速效钾80 mg/kg,pH值7.6。前茬为冬小麦田,花生连片种植100 亩左右,纬度为东经120°9′45",北纬:32°16′1"。

1.2 供试作物名称和品种

供试作物为花生,品种为泰州市农科所提供的当地高产稳产当家推广品种“宁泰9922”。该品种为珍珠豆型,鲜食、油食兼用。全生育期126.4 天,主茎高42.6 cm,第1 侧枝长44.6 cm,总分枝数7.7 个,结果枝数5.8 个,单株饱果数9.7 个,百果质量218.7 g,百仁质量98.6 g,出仁率74.3%。株型直立,中大果型,籽仁大,中抗青枯病、叶斑病、锈病。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4 个处理,盛花期即花生初花后20 天左右施用。

处理1:亩用花生控旺剂安然45 g,兑水40 kg,叶面均匀喷施。

处理2:亩用花生超生宝60 g(邯郸市亚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兑水40 kg,叶面均匀喷施。

处理3:亩用15%多效唑50 g(四川国光农化股份有限公司),兑水40 kg,叶面均匀喷施。

处理4:清水对照。

注意:药液兑水充分混合均匀后必须当天施用,选择无风晴天,顺着垄向将药液均匀喷在花生叶面上,喷药时不宜停留,以免药液集中,产生药害。各处理在8 月26 日下午4 时,按试验方案均匀喷雾。

试验小区采用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 次,小区净面积15 m×1.6 m=24 m2,四周设保护行。

1.4 田间管理

1.4.1 种植管理。2020 年6 月9 日机械耕翻起垄,垄底宽80 cm,垄高25~30 cm,垄面顶宽40~45 cm,播深5 cm,然后喷施90%异丙甲草胺140 mL/亩,兑水30~40 kg,化除封闭,采用1.2 m 黑白降解地膜覆盖。6 月12 日,花生种用适乐时50 mL/亩,兑水150 mL/亩,喷洒,种子晾干后于6 月15 日破膜播种,可有效防治根腐病、茎腐青枯病和白绢病。每垄播2 行,株距23 cm 左右,每穴2 粒、3 粒相间。

1.4.2 施肥管理。亩施优质商品有机肥200 kg 和花生专用复合肥40 kg(绿聚能N:P:K=18:18:18),撒施耕翻作基肥。机耕25~30 cm,打破犁底层。8 月26 日亩用90%磷酸二氢钾100 g,根部喷施。

1.4.3 播种与收获。试验田花生6 月15 日播种,因播后天气干旱,推迟出苗,6 月27 日出苗,7 月22 日初花,8 月4 日盛花期,8 月28 日下针结荚期,10 月18 日收获。

1.4.4 病虫害防治。未防治地下害虫。8 月14 日亩用苏云金杆菌100 g,兑水50 kg,防治斜纹夜蛾和吊丝虫。9 月8 日亩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50 g,加茚虫威30 mL,兑水50 kg,防治斜纹夜蛾、吊丝虫和花生绣病和叶斑病。

1.5 自然气候

2020 年8 月因极端高温天气较往年偏多,没有降雨,8 月25 日人工及时灌水,灌水后清沟、理墒,防治干旱。各小区间其他栽管措施基本一致。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对花生株高的影响

由表1 可知,处理1、处理2、处理3 株高分别为48.4 cm、47.9 cm、52.6 cm,较处理4(清水对照)株高68.3 cm 分别降低了19.9 cm、20.4 cm、15.7 cm。据田间观察,喷施控旺剂的各处理较对照叶色深,可有效缓解花生后期脱肥早衰,植株矮壮,防止倒伏。

表1 花生控旺剂试验成熟期植株生长情况

2.2 对花生植株鲜质量的影响

由表1 可知,处理1、处理2、处理3 单株地上鲜质量分别为179.9 g、181.1 g、193.7 g,较处理4(清水对照)单株地上鲜质量218.7 g 分别降低38.8 g、37.6 g、25.0 g。

处理1、处理2、处理3单株地下鲜质量分别为117.4 g、121.0 g、107.2 g,较处理4(清水对照)单株地下鲜质量93.2 g 分别增加了24.2 g、27.8 g、14 g。

据田间观察,花生应用控旺剂后可有效控制花生疯长,缩短了主茎和枝长;同时地上鲜质量较对照明显减少,降低了营养物质在植株上的消耗,将营养物质转移至地下荚果,地下鲜质量较对照明显增加。

2.3 对单株结果数和产量的影响

由表2 可知,处理1、处理2、处理3 单株结果数分别为33、34、29,较处理4(清水对照)单株结果数26 分别增加7、8、3。

由表1可知,处理1、处理2、处理3荚果鲜质量分别为83.6 g、84.7 g、79.6 g,较处理4(清水对照)荚果鲜质量64.6 g 分别增加19.0 g、20.1 g、15.0 g。处理1、处理2、处理3 荚果干质量分别为36.8 g、36.4 g、32.3 g,较处理4(清水对照)荚果干质量26.4 g 分别增加10.4 g、10.0 g、5.9 g。

2.4 对花生百仁质量及出仁率的影响

由表2 可知,处理1、处理2、处理3 百果质量分别为148.7 g、142.9 g、140.4 g,较处理4(清水对照)百果质量143.1 g 分别增加5.6 g、-0.2 g、-2.7 g。

处理1、处理2、处理3 百仁质量分别为60.3 g、57.8 g、56.5 g,较处理4(清水对照)百仁质量58.2 g 分别增加2.1 g、-0.4 g、-1.7 g。

处理1、处理2、处理3 出仁率分别为72.3%、71.9%、70.8%,较处理4(清水对照)出仁率70.6%分别提高1.7%、1.3%、0.2%。

花生各处理产量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表明,处理1、处理2、处理3 与处理4 之间差异达极显著性水平;处理1、处理2 与处理3 之间差异达显著性水平;处理1 与处理2 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3 结论与讨论

从表1 可知,3 种花生控旺剂处理均可有效控制旺长,在花生生产上有控上促下,增产、增效的作用。从表2 可知,各处理均可有效增加产量,增产效果依次为花生控旺剂安然、花生超生宝、15%多效唑。花生控旺剂安然与大面积推广的超生宝可以媲美,优于15%多效唑。

表2 花生控旺剂试验考种表

在花生生产上应用控旺剂可显著提高花生产量。经测产统计,应用花生控旺剂安然产量为322.4 kg/亩,应用花生超生宝产量为319.6 kg/亩,应用15%多效唑产量为294.6 kg/亩,分别比处理4 清水对照增产34.33%、33.17%、22.75%,产量经差异显著性测定(LSR 法),达到极显著水平。

表3 花生控旺剂试验产量统计表

表4 花生控旺剂试验产量结果方差分析表

本次试验结果应用在夏花生生产上,考虑气候、土壤、肥料、品种等诸多原因,还需进一步进行试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