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种态度”结构化转换的人物形象分析

2022-01-27 10:46赵洁
中小学班主任 2022年2期

赵洁

[摘要] 人物形象是理解小说的关键要素。基于结构化转换的教学设计,对鲁迅《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形象的外在特征、内在品格以及社会意义、文学意义进行分析,能够引导我们立足文本的封闭性、全面性和开放性,从时间跨度和多元性格等角度深度解读人物,从而全面理解小说主旨,实现经典小说的教学价值。

[关键词] 《在酒楼上》;三种态度;结构化转换;人物形象分析

赏析“最富鲁迅气氛”的小说《在酒楼上》,人物形象是理解小说的关键要素。在分析主人公吕纬甫的形象时,经常因为缺乏恰当的教学路径,而难以实现透彻的认识和理解。《在酒楼上》以“我”和吕纬甫的对话展开,以吕纬甫的自我叙说为主,通过人物两个阶段的描写、对比,以及“迁坟”“送花”和“教《女儿经》”等关键事件,呈现了吕纬甫这位辛亥革命爆发阶段的激进知识青年,转变成五四运动之后的社会庸人的过程。可以说,这篇小说的深刻蕴涵,其实就埋藏在吕纬甫这一值得多重解读的人物形象之中。

如果课堂教学能够立足语文学科素养的培育,从对吕纬甫人物形象的结构化认知着手,把吕纬甫的转变过程,以及吕纬甫这个形象的外在特征、内在品格及社会意义、文学意义一一厘清——致力于对人物的封闭性、全面性和开放性的“三种态度”的分析,或许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清晰而有深度的理解,有利于极大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和思维品质的提升。

一、基于文本的封闭性,借助时间宽度解读人物形象

文本的封闭性,指小说显性的描述,它要求我们“基于文本”。对小说人物形象的封闭性解读,就是要充分把握文本描述出来的外在形象。深入文本内容解读人物形象,可以设置第一个课堂主问题:结合全文的多处描写,分析现在的吕纬甫是怎样的一个形象?

鲁迅善于写人,往往是寥寥几笔就能勾勒出鲜明的形象。从文本第八小节吕纬甫第一次出现开始,“独有行动却变得格外迂缓,很不像当年敏捷精悍的吕纬甫了”,一句话概括、对比,就呈现今天吕纬甫的消沉、迷惘(当年的书生意气)。接下来,小说通过对吕纬甫须发乱蓬、脸色苍白、衰瘦以及“精神很沉静,或者却是颓唐”等细致描绘,以及“给三岁死掉的小弟迁坟”和“给阿顺送剪绒花”,还有“教《女儿经》这类的书”等几件事情的叙说,笔墨节俭时惜字如金,铺张处连绵反复,给我们塑造了一个无聊、浑浑噩噩、敷敷衍衍、模模糊糊的当下的吕纬甫。

那么,吕纬甫年轻时(之前)也是如此吗?这是第二个问题。

小说借助了时间跨度的比照,对吕纬甫之前眼中“射人的光”“到城隍庙里去拔掉神像的胡子”“连日议论些改革中国的方法以至于打起来”等过往事件,以及他“现在自然麻木得多了,但是有些事也还得看得出”的内心世界进行复现,让我们感受吕纬甫昔日的富有朝气、锐意改革。这样的往昔对比现在的吕纬甫“躬行昨日之非”的情感麻木、思想清醒与内心痛苦,自然就能激发阅读者的情感落差。人心会变热血易凉,这个认认真真做着毫无意义之事的“落荒而逃者”,当初也是一个热血的“抗争者”,这个当初的“坚守者”,今天已经转变为一个无聊的“彷徨者”。这就容易引发读者深思了。

二、整合文本的全面性,结合小说要素把握思想脉络

文本的全面性,则要求我们打破一望而知的表层直觉,“衍生于内容”。对小说人物形象的全面性解读,就是要结合环境、事件、作者、结构规范等因素,理解人物形象的内在灵魂和规定性、冲突性等。我们如何在吕纬甫的外在容貌言谈和内在性格特点之外,从情节结构、社会环境等方面深入理解其形象呢?这是一个主问题。

在鲁迅笔下,不少人物的样貌特点一望便知,如阿Q、孔乙己、祥林嫂、杨二嫂等,但鲁迅小说人物更深一层的内在性格特点,则较为复杂、隐蔽,如吕纬甫客观的外貌、言语和行为等,与他的性格、心灵之间缺乏明确的统一性。这种不统一的跳跃性,就造成了理解小说过程中的一种断裂。

结合文章逻辑结构可以发现:小说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间维度上,呈现了热血的吕纬甫、无聊的吕纬甫、迷惘的吕纬甫。结合小说的写作背景可知,吕纬甫不是一个人,他是一群人,甚至是鲁迅这位清醒的“中国文化的守夜人”的阶段性侧影——据周作人回忆,“给三岁死掉的小弟迁坟”一事就是鲁迅的亲身经历。《在酒楼上》,如果摈弃时代背景等,粗粗读之,也许会被认为是一个颓唐的教书匠在做一些无聊的事以谋生的过程;如果我们结合鲁迅创作的特点,以及小说创作的社会背景等进一步阅读,可能会发现吕纬甫是20世纪20年代五四运动落潮后,当时为数不少的一批新青年,因为看不清历史发展的前景,摆脱不掉独战的悲哀和孤独彷徨的状态,进而由向往革命的知识分子转变为在无路可走的境遇中销蚀了灵魂的悲剧人物代表。

再深入思考一下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鲁迅在《题〈彷徨〉》诗中写道:“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彷徨”二字,也正是鲁迅在1924年至1925年间创作《彷徨》时的思想矛盾的集中体现。说白了,吕纬甫就是鲁迅在同时期的杂文《娜拉走后怎样》中“人生最痛苦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的思想状态的外显,是这个形象在特定历史阶段的社会意义。由此,结合文本结构和创作背景,我们更加深入理解了人物的思想形成过程。

三、融通文本的开放性,结合教学拓展品悟思想价值

文本的开放性,要求我们发现文本的社会意义和穿越时空的意义,“着眼于思想”。对小说人物形象的开放性解读,就是通过一个人物理解一类人、一个时代的人等,还要通过这一个人物,串接“这一个”对于当下时代的精神价值。从上面两个层次展开分析:塑造吕纬甫这一形象的价值何在?吕纬甫对今天的我们来说有什么社会意义?

小说中,吕纬甫教着“子曰诗云”和《女儿经》之类,获得了庸常生活的庸众状态,却不能摆脱“旧日的梦”的蛊惑,为自己像蜂子和蝇子一样“绕了点小圈子”又“飞回来了”而感到愧疚、痛苦——这正是时代的吁求,是精神的抗争。小说中的“我”,其实也是另一个吕纬甫,是鲁迅本人的侧影——“我”在与吕纬甫分别后,冒着寒风和雪片,在黄昏时分,踏进了“不定的罗网里”——这是一个清晰的观念传达:尽管悬而未决,甚至让人失望,但像鲁迅这样的人,仍将百折不回,追随微茫的希望,奋然而前行。也就是说,把握吕纬甫的外在形象,概括其内在的性格特点,这是必要的;但这个人物的关键意义,不在于外貌、性格,更在于他的社会角色意义。鲁迅刻画出了这样一个吕纬甫,应是期待能警醒、激励更多的“吕纬甫”,以更好的耐心、更强的心志,坚守在改革、进步的道路上。

无论是《在酒楼上》,还是《记念刘和珍君》,还是《娜拉走后怎样》,鲁迅通过不同类型的文本,呼吁当时的改革青年“要缓而韧,不要急而猛”。面对“即使搬动一张桌子,改装一个火炉,几乎也要血;而且即使有了血,也未必一定能搬动,能改装”的当时中国,面对异常强大的封建势力,像吕纬甫这样由狂热而失落、由激昂而溃败的青年并不罕见。怎么办呢?鲁迅要呐喊,发出“铁屋子”里的“大嚷”,以引起疗救的希望——“为了疗救病态的社会和愚弱的国民”,这是鲁迅“弃医从文”最关键的缘由和愿景。

同时,像吕纬甫这样的人,不只是活在20世纪,他还活在21世纪,甚至还会活在下一个世纪;他也不只是活在中国,还有可能活在世界的任何地方。我们通过阅读,经历了吕纬甫的人生,最终获得的是自己所处时代的社会意义和精神追求。这就构成了人物形象分析的纵深层面——粗心大意的文本分析过程,容易忽略这种转换的结构化过程,导致文本和学生的心理距离偏大,无法达成理解的清晰和透彻。这种结构化转换的认知,通过有序的思维过程,把理解人物形象由浅入深的内在逻辑揭示出来,实现了有效解读。这样,我们才真正借助人物形象分析,理解了杰作之所以成为杰作的缘由;才借助阅读,实现了师生的生活意义启迪和价值引导。

综上所述,在分析人物形象之时,我们需要有这样“三种态度”:立足封闭性,对人物的形象性格进行梳理;立足全面性,概括人物的内在思想价值;立足开放性,对人物的社会意义做出深度分析。

此外,我们也可以用“三种态度”的结构化转换,分析其他小说。比如,教学路翎的《英雄的舞蹈》,要抓住外貌、神态、心理等全面概括张小赖的形象;进而借助环境和情节,理解这位底层说书人的顽固、守旧等特点成因;进而结合其“疯”“死”的结局等,分析他败阵而亡的必然性以及旧文化的脆弱、旧秩序的没落的不可避免性,进而在精神上明晰“文化需要顺应时代潮流”以及“要能够辨认先进文化,不要娱乐至死”等观念。再如,教学福克纳最负盛名的短篇小说《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尽管它属于“意识流”,采用了时序颠倒等写法,但我们依然可以通过“三种态度”的结构化转换分析,从人物形象到性格特点,从社会意义到精神价值,进行結构化解读,这样才有法可循,较为完整地实现经典小说对学生心灵的浸润、提升作用,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