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诗雨 曾松林 赵 果 代 垚 陈旭怡
1.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长沙 410208;2.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6
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is,CP)是由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引起胰腺组织的形态和功能发生不可逆性病变的慢性迁延性炎症性疾病[1]。其患病率大约为50/10万人,而发病率为5~12/10万人[2],并且近年受饮食结构、生活习惯变化的影响,CP的发病呈现逐渐攀升的趋势。因其疼痛、腹泻等症状顽固,常需终身替代治疗,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且患胰腺癌的风险普遍增加[3],极大地加重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CP目前仍以治未病、防复发、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为主[4]。西医主要采用止痛、改善胰腺外分泌功能、降糖、营养支持、内镜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但其主要为对症支持,病情易反复,即使手术后腹腔感染、胆瘘、胰瘘、胃潴留等并发症发生率仍高于30%,老年体弱者甚至高达40%左右[5-6]。中医在提升正气、减少复发、控制或减轻症状及并发症、降低手术概率等方面效果显著。临床上,中医病证结合、辨证论治、随证加减,疗效颇佳,探讨中医药治疗 CP的用药规律,对于CP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研究通过检索国内科技期刊收录的相关文献,采用数据挖掘方法,探索中医药治疗CP的用药规律,以发挥中药优势、提高临床疗效。
1.1 文献来源 以“慢性胰腺炎”“中医”“中药”“中医药”为主题词,检索从建库-2020年12月在维普资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所收录的中医药治疗CP的相关临床文献(包含期刊、著作、书籍、学术思想、经验总结等)。
1.2 纳入标准 ①从建库至2020年12月在相关数据库发表的关于中医药治疗CP(不论何疾病分期、严重程度或并发症有或无)的相关文献;②文献中检索对象限汤剂、药酒、丸散剂、丹药等,且中药组成明确;③研究对象CP诊断明确;④所有治疗CP的处方均疗效明确有效,且有治疗前后对照的疗效分析;⑤治疗组以上述中医药各剂型治疗为主,可合并其他中西医疗法干预治疗。
1.3 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纳入标准;②动物实验及病理等基础研究类论文;③综述、个案类、护理类或研究对象少于10例的文献;④中药处方相同的不同文章、重复发表的文章;⑤二次文献。
1.4 药物整理标准 1篇文章含多首方剂者,按多首方剂进行统计;1首方剂如有加减药物者,按照1首方剂统计,其中方剂组成中药物及其加减药物均予统计;中药名称和功能分类均参照“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药学》[7]和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8],将表达同义的中药归类后进行标准化处理。
1.5 统计学方法 通过Microsoft Office Excel录入处方用药,进行校对,收集成方剂数据库。采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开发的中医药数据挖掘系统-TCM Minner进行处方数据拆分、频次统计、关联关系挖掘。
2.1 中药频次分析 参照纳入与排除标准共有62篇目标文献入选,涉及方剂82首,共计中药169味,中药总使用频次为1268次。对用药频率前35味的中药进行排序(频率超过1%),前十味高频药物依次为:柴胡、大黄、白芍、延胡索、黄芩、白术、甘草、枳壳、茯苓、香附。详见表1。
表1 高频用药统计表(前35位)
表1 高频用药统计表(前35位)
2.2 高频中药功效类别分析 高频用药功效分类统计结果显示,治疗CP的高频用药(前35位)功效类别由高到低分别为补虚药、理气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消食药、利水渗湿药、泻下药、解表药、化湿药、化痰止咳平喘药(见表2)。其中补虚药以补气药为主,占58.33%,包括白术、甘草、党参、黄芪(见表3);活血化瘀药以活血止痛药为主,占71.88%,包括延胡索、川芎、郁金(见表4);清热药中清热燥湿药比例较大,为49.09%,包括黄芩、黄连(见表5);而利水渗湿药又为利水消肿药比例较大,为55.70%,包括茯苓、薏苡仁(见表6)。
表2 高频用药功效类别统计表
表3 补虚药统计表
表4 活血化瘀药统计表
表5 清热药统计表
表6 利水渗湿药统计表
2.3 常用药对分析 采用TCM Minner进行关联规则分析,设定支持度为16%,置信度为70%,将获得的结果按支持度大小进行排序,显示前12位常用药对为柴胡-白芍、柴胡-黄芩、柴胡-枳壳、柴胡-芒硝、柴胡-川芎、白芍-黄芩、柴胡-香附、柴胡-茯苓、柴胡-赤芍、黄芩-芒硝、茯苓-陈皮、柴胡-大黄(见表7),其中柴胡-白芍的支持度最高,为48.78%。
表7 常用药对统计表(前12位)
2.4 常用3味药配伍分析 以上述同法进行排序,结果显示中医治疗CP常用3味药配伍为柴胡-黄芩-白芍、柴胡-黄芩-芒硝、柴胡-枳壳-白芍、柴胡-芒硝-白芍、柴胡-茯苓-白芍等,其中最高的为柴胡-黄芩-白芍,支持度达25.61%(见表8)。
表8 常用3味药配伍统计表(前9位)
CP临床表现多样,可看作中医“腹痛”“脾心痛”“胃脘痛”“泄泻”的范畴[9],中医认为其病因与外邪侵扰、情志不畅、饮食不节以及长期嗜酒等相关[10],病位在肝、胆(胰)和脾胃,病机主要分为急性复发期和缓解期的不同,急性期主要为实证,可表现为气滞、血瘀、湿热、食积、酒毒等;缓解期则为本虚标实,其中虚则因各脏腑虚损不同而表现各异,实则以血瘀、水停为突出表现,病情迁延可发展为“癥瘕积聚”[11-12]。
治疗CP的用药频次结果显示,高频用药有柴胡、大黄、白芍、延胡索、黄芩、白术、甘草、枳壳、茯苓、香附等,功效分析结果显示,治疗CP的药物类别主要为补虚药、理气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消食药、利水渗湿药等10类,提示补虚药在CP的治疗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与病程各阶段皆伴随不同程度的脏腑虚损相关。解表药柴胡使用频次最高,以柴胡入少阳之经,善疏木气之结塞,为疏肝解郁之要药,张仲景提出“损在肝、伤在脾”,又《灵枢·四时气第十九》云“邪在胆、逆在胃”,肝郁不舒,横逆则损伤脾胃,致肝脾不调,久之可致各脏腑虚损,是以CP各阶段皆有不同程度的脏腑虚损表现;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虚日久,气血渐虚,又与补虚药以补气药和补血药为主这一结果相符,可见“治肝”在治疗CP中具有重要作用。现代药理研究[13]发现柴胡中主要成分柴胡皂苷可调节消化系统的功能,且具有消炎镇痛及抗菌的作用,对CP所致腹痛亦有较好的疗效。泻下药大黄排在第2位,因气滞、血瘀、湿热为CP复发期的主要病理,大黄虽属攻下药,但亦具有较强的清热泻火、逐瘀通经的作用,且气滞则血因之而瘀,血瘀则气亦随之而滞,大黄可通过逐瘀通经达行气之效,《素问·至真要大论》云“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此即大黄活血以行气之意。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大黄可抑制胰酶活性[14],增加胰腺组织血流灌注[15],可以一定程度缓解CP复发期的炎症反应。总结其频率可得出,CP的治疗多以健脾益气、疏肝行气活血为主。
关联分析结果显示,中医治疗CP的常用药对为柴胡-白芍、柴胡-黄芩、柴胡-枳壳等,提示使用常用药对可增强对CP的治疗效果,充分发挥疏肝调肝作用。其中支持度最高的药对为柴胡-白芍,两者合用专取所长,相互协同,达到条畅肝气、疏肝解郁功效。以二药为主要组成的逍遥散及四逆散等经典方剂疗效为历代医家所称赞,而现代药理学研究[16]也表明二药合用在改善肝疏泄失常等方面有着显著的效果。中医治疗CP的常用的3味药配伍为柴胡-黄芩-白芍、柴胡-黄芩-芒硝、柴胡-枳壳-白芍等,其中以柴胡为核心药物,支持度最高的3味药为柴胡-黄芩-白芍,三者同用既可疏调肝胆之气机,又能清泄气机郁结之热,且三者的药理学研究表明均具有抑制炎症因子、护肝、镇痛等作用[17]。
综上所述,CP的病性为虚实夹杂,虚则以气虚为主,实则以气滞、血瘀为主,其用药以健脾益气、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为特点,因其症状及并发症多,病程长,易复发,西医治疗疗效一般,建议辅以中药治疗,以期达到治未病、防复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