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杰勇
(福建平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福建厦门 361001)
ALC是蒸压轻质混凝土的简称,按强度分为A1.0-A10七个级别;按干体积密度分为:B03-B08六个级别;按板宽分为:标准板宽600 mm,非标准板宽可钜割配块,一般外墙最小宽度应≥300 mm,内墙板最小板宽应≥200 mm[1];按常规标准厚度分为:75 mm~200 mm六种厚度;高度根据墙体高度设计值减去20 mm~40 mm的预留挪动间隙再减去涉水房间(如有)的反坎高度确定,在安装前再次复核墙体净高。通常100 mm厚墙板安装高度应小于3.6 m,200 mm厚墙板安装高度应小于5.4 m。
ALC墙板具有模具标准化、生产工业化、现场安装简便、材料损耗率低、施工周期快、功效高、干法作业、利于环保等优点,有较佳的保温、隔热、隔音、耐火、抗冻、抗渗、耐久等性能,其中抗渗性比标准砖好5倍,耐火性达一级耐火标准。其适用于非地震区及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至8度的地震区,新建、改建、扩建的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非承重隔墙及框架结构的内外填充墙施工[2]。在现代施工中,使用ALC墙板是一种趋势。本文参考相关规范标准、图集,并结合施工过程中总结的经验和数值,为ALC墙板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和质量通病预防提供参考。
ALC深化排版→基层清理、放样→备料→墙板进场→材料验收→楼层转运→墙板就位→管卡安装→接缝粘结剂涂抹→墙板安装→调平→固定管卡→墙板粘结、板缝修补→拆除板底木楔、修补→工完场清→验收。
1.2.1 ALC墙板深化排版控制
(1)深化流程:墙板图深化(排版、水电、门洞等)→墙板排版审图、确认→墙板生产、打包、运输→样板施工、验收→批量施工。
(2)排版原则
①门洞过梁高度小于150 mm、砼墙上宽度小于200 mm的门垛,应与主体结构一次成型;
②埋设强、弱电箱位置宜与结构一次现浇成型;
③排版时严禁将线盒设置在板缝内;
④排版设计应从门窗洞边开始,补板不宜放于门窗洞边和与结构拼接处,补板宽度不应小于300 mm[3]。
1.2.2 ALC墙板材料进场前后质量控制
(1)ALC墙板施工前,由项目部根据工期要求及现场情况,汇总本月拟安装的墙板工程量及施工顺序向厂家备料,生产厂家根据施工图纸及现场施工需求进行绘制排版图。必要时,每块墙板应注明对应的楼层以及使用部位的编号。
(2)材料进场验收,墙板生产应通过蒸养蒸压,且静停7 d,采用多块打包捆扎并捆扎牢固后,方可运至工地;应检查墙板外观完整性、规格、型号、出厂强度等级及相关质保资料;专用粘结剂、钢质卡件、销钉等材料应有质量证明文件。材料进场后应堆放整齐,应采用叉车装卸轻吊轻放,两边受力点须对称,防止受力不均匀导致墙板破损。堆放场地应地势平坦、无积水、坚硬、通风,并有防雨和排水等措施。堆放时两端距板端约30 cm处用垫块垫平,垫块必须摆放对称防止墙板断裂,堆放高度每层宜≤0.8 m,每垛高宜≤1.5 m,如图1所示。严禁超过两层,防止倒塌。
(3)ALC墙板、专用粘结剂等材料应经过自检及复检合格,报监理单位通过验收审批后方可使用。
图1 ALC墙板堆放示意图
1.2.3 ALC墙板安装关键工序控制
1.2.3.1 基层清理、轴线放样
ALC墙板施工前,楼层垃圾应清理完毕,并根据施工图在地面引测墙位300线、门洞位置线及垂直控制线等,以便后续墙体定位及复核。厨房、卫生间等涉水间墙板底部应浇筑200 mm及以上高等墙厚砼反坎,以便防渗漏控制,砼强度需满足设计要求。基层清理时,墙板粘结面砼基层需清理到位,并提前洒水湿润。
1.2.3.2 安装管卡
安装第一块墙板,墙板侧边与砼墙柱连接时,应在墙板与结构侧边上下端距板边1/3处各设一只管卡,当管卡间间距大于1.5 m,还须在中部加设一只。同时,在墙板上端距边80 mm处钉入一只管卡,当第一块墙板调平合格后,用射钉将管卡固定在结构上。固定后可安装第二块板,从第二块墙板开始,只在靠近下块墙板距侧边80 mm处安装一只管卡,用相同方法接板,如图2所示。当墙长≥4 m时,墙板底部应额外采用锚固件固定到位(同墙板上部固定构造做法),如图3所示[2]。当墙长超过两倍层高或墙长超过6 m时,须增设构造柱,≥8 m的墙中部、端部须设构造柱(构造柱具体位置由排版时确定)。
图2 管卡安装示意图
图3 管卡节点示意图
1.2.3.3 ALC墙板安装、拼接缝粘结剂涂抹
(1)墙板安装前其上下两端均需预留10 mm~20 mm的空隙,以便墙板调平时可进行挪动,也确保空隙中浆料均匀、密实。墙板拼接时,板材左右缝宽度应小于10 mm,宜为5 mm,安装过程中以板缝间挤出浆料为宜。在墙体拼缝粘结未达凝期前,严禁碰撞、振动等,以免造成墙板局部松动或脱落。
(2)墙板安装时宜从门洞口向两边依次进行。无洞口时,板材应从一端向另一端按顺序安装[3]。洞口两侧门边板应预先优化,工厂定制,现场安装未经切割的完整墙板,可优化洞口处受力情况,如图4所示。当门洞口上方结构未提前施工下挂梁时,应在洞口上方设置门头板,门洞口做法应满足《06CG01图集》要求,如图5所示。当门洞口宽度>1.5m时,洞口处应采用100×100×6门框扁钢加固,φ6@300专用自攻螺钉固定[1]。
图4 主体施工下挂梁示意图
图5 门洞口节点安装图
(3)墙板安装时,应对板侧及板底涂抹专用粘结剂,底部用木楔临时固定,并对墙板做出相应调整。相邻墙板间应紧靠,采用2 m靠尺检查其平整度,用激光水平仪检查其垂直度,用橡皮锤调整至合格后,方可用射钉枪固定管卡,依次排开,施工到位。当ALC墙长小于4 m时,墙板底部与楼板接触面可采用专用浆料嵌填到位。安装T、L型墙时,应沿墙高用两根直径8 mm,长度300 mm~400 mm销钉,分别在距墙板边上下各1/3处以30°方向打入加强,销钉锚入墙板深度不得小于150 mm,当两根销钉间距大于1.5 m时,中间应补设销钉,如图6所示[1]。
图6 ALC内墙板T、L型连接示意图
(4)板缝处理
墙板下端木楔应在粘结浆料硬化后取出(7 d后),采用同质浆料修补到位。墙体安装完成15 d后,应对墙板间拼缝处、不同墙体材料交接处、墙板转角处粘贴不低于160 g/ m2耐碱玻纤网布,做防开裂处理。墙板缝间玻纤网满挂宽度不宜<80 mm,不同材料交接处、转角处玻纤网满挂宽度不得<200 mm。玻纤网布应固定平整、坚实、牢固,如图7所示。
图7 墙板安装示意图
1.2.3.4 管线安装处理
(1)墙板安装后14d内严禁碰撞、敲打、开槽剔凿和墙边堆放材料等。墙板安装完成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开槽剔凿及开洞等工作。
(2)水电管线安装前,应根据设计图将管线位置与走向在ALC墙板上弹线出定位线。施工时,根据定位线进行开槽或开孔。开槽、开孔必须用专用工具,不得随意敲打或损伤构造连接节点。
(3)墙板开槽应沿墙板长度方向且在板内纵筋间的位置,开槽深度应小于1/3板厚,槽宽小于30 mm,正反面都需要开槽的隔墙,两槽相距≥50 mm[4]。
(4)竖向管线较集中部位宜用C20砼现浇固定。管线敷设后应用1∶3水泥砂浆分道抹平,严禁一遍成活,表面宜略低于墙板面2mm,并沿槽长方向外挂不低于160g/ m2耐碱玻纤网布,进行防开裂处理。
1.2.3.5 厨卫墙、地防水处理
(1)厨卫地面防水节点做法
①管线安装及地漏、烟风道、管根等部位封堵完成,闭水试验24 h合格,钢筋混凝土楼板表面打磨修补平整,基层清理干净。
②在四周墙根阴角处抹半径50 mm圆角,地面分多遍涂刷1.5厚JS防水层,四周上翻超过地面完成面300 mm,(管周、管井、地漏、阴阳角等薄弱部位做防水附加层,墙角处沿墙高和楼板水平方向附加层范围各250 mm。);防水层在门口向外延展长度不应小于500 mm,向两侧延展宽度不应小于200 mm。
③最薄处30厚C20细石混凝土向地漏找平找坡,随捣随抹平,坡度1%保护层,如图8所示。
图8 厨卫防水示意图
(2)厨卫墙面防水节点做法
①基层墙体清理、湿润;
②界面采用维勃稠度7 cm~8 cm水泥砂浆料甩浆处理;
③墙面采用总厚度应小于20厚1∶3加水泥用量10%丙乳液聚合物水泥砂浆分层抹灰;
④厨房周边墙面200 mm范围内,多遍涂刷1.2 mm JS-II型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遇墙面上翻300 mm;卫生间墙面多遍涂刷1.2 mm厚JS防水涂膜(II型),高度1.8 m以上。
(1)使用的ALC墙板、专用粘结剂强度等级、技术性能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并有相关质量证明文件及复检报告。
(2)膨胀螺栓、射钉、管卡等锚固件的品种、规格、数量和设置部位,应符合设计及图集要求并有相应质量合格证明文件。
(3)ALC墙板的结构性能、热工性能及与主体结构的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及图集要求,与主体结构连接必须牢固。
(4)板材粘结剂涂刷应均匀、饱满、密实,板缝处理、构造节点及嵌缝做法应符合规范要求。
(5)板缝不得渗漏。
ALC板的外观质量标准、板材尺寸允许偏差、安装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1~表3的要求。
表1 外观质量标准
表2 板材尺寸允许偏差
表3 墙板安装允许误差
(1)主控项目应全部合格。
(2)一般项目应合格,当采用计量检验时,至少应有90%以上的检查点合格,且其余检查点不得有严重缺陷[2]。
(3)应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依据和质量检查记录。
3.1.1 常见问题
(1)粘结浆料未按使用说明书或配合比拌料;
(2)墙板施工前基层粉土、垃圾等未清理;
(3)砼粘结面未提前洒水湿润、冲洗干净。
3.1.2 预防措施
(1)粘结浆料务必根据使用说明书,或配合比拌料,随拌随用,严禁二次加水搅拌。
(2)墙板施工前,砼结构粘结面务必冲洗干净,提早湿润。但不得有明水,确保基层有效粘结。
3.2.1 常见问题
(1)未设置墙位控制线,墙板安装跟梁位走;
(2)仪器精度差、未经校正导致放样或控制偏差;
(3)安装工人未按线施工。
3.2.2 预防措施
激光水平仪等测量仪器、必须经过专业检测单位检测合格后,且应在检测有效期内,方可使用。30控制线、垂直控制线放样完成后应及时复核,30控制线偏差不得>3 mm,垂直控制线偏差不得>1 mm。墙板安装过程应及时跟踪复核。
3.3.1 常见问题
强弱电箱处、门洞处过梁、线槽位置未经优化施工,切割破损率高,观感差。
3.3.2 预防措施
墙板图纸优化宜将强弱电箱处墙体、门洞上方过梁与混凝土结构一并施工,门边板应在工厂量身定做,避免现场随意切割。线槽位置宜留置在板面拼缝处,确保墙板大面完整、美观。
因ALC墙板具有吸水性,在潮湿环境中使用时,应采取防潮措施。主要是在其底部设置防潮层。
3.5.1 常见问题
①门头板拼缝处开裂;②与砼交接处顶部、底部、侧边、墙板缝粘结砂浆开裂;③门洞转角处板材固定不当开裂;④水电开槽补槽处开裂。
3.5.2 预防措施
①将门头板与门边板顶实,门头板搁置长度不宜小于150 mm,施工时应注意粘结剂的饱满度,拼缝处粘贴一道80 mm宽耐碱玻纤网格布;②墙板粘结处采用墙板粘结抗裂砂浆作为粘结剂,临时固定木楔宜在7d后取出,可大幅度减少开裂概率;③对门洞转角处板材优化,预制成L型或T型墙板;④水电开槽必须采用专业开槽设备,严禁振动切割,并严格控制开槽深度及宽度,补槽处沿槽长贴耐碱玻纤网格布。
ALC板墙代替加气混凝土砌块做内隔墙时:①有效缩短工期及降低垂直运输占用率;②ALC板墙由工厂预制、精度高、现场干作业、施工工艺简单、安装质量稳定、观感效果好;③有效减少抹灰层厚度,或可做到免抹灰交付,进一步提高经济性;④避免加气砖湿作业造成的种种不利因素;⑤减少扬尘污染,便于工完场清管理。
在现代施工中,使用ALC墙板已成为一种趋势。如何加强ALC墙板安装质量管控及通病预防,将是一项重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