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农业大学(410128) 任 嘉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之义,对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具有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文化是乡村振兴的力量之“根”。中国人普遍爱家乡、重乡情,乡土文化中代代传承的优良美德,既维系着乡村的发展,也形成了宝贵的乡风民俗。热爱乡土文化、优化乡风文明、弘扬优良传统,能有效增强农民的文化自信,增添发展的精神力量。文化是乡村振兴的发展之“魂”。文化兴则道德兴,道德兴则人心聚,人心聚则百事成。推进乡村文化振兴,重铸乡村灵魂,不仅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也可以为乡村振兴沿着持续健康的道路向前发展定位导航。文化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乡村振兴离不开经济发展的“硬实力”,也离不开文化的“软实力”。文化赋能乡村振兴,让广大农民群众在文化滋养中焕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广大农民才会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富脑袋”和“富口袋”缺一不可。在新形势下积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必须强化各级组织的引领力和执行力,突出农民的主体作用,汇聚各方力量,拓展各种渠道,让文化不仅成为一种内心所需,更成为一种日常所为。
1.重视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要充分认识到,农民既是乡村文化的创造者,也是乡村文化的传承者和受益者。文化振兴,既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更要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既要加大投入力度,建立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也要动员社会力量和乡贤力量参与乡村文化建设,激发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一个人带动一群人”“一群人搞活一个村”的目标。
2.加强乡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乡村文化振兴,基层党组织是“主心骨”,广大农民是“主力军”,新乡贤是“主先锋”。广泛开展专业人才进基层活动,弥补人才缺口;深入开展文明家庭、身边好人、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评选,引导广大农民崇德向善;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培养乡村文化能人、基层专业文艺人才,创作生产一批接地气、有人气的文艺作品,开展群众欢迎、农民喜爱的文化活动,激发农民参与文化活动的内生动力。
3.激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效能以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依托,整合农家书屋、村村响,打通“两中心一平台”,着力构建“县为整体、覆盖城乡、上下贯通”的公共文化服务阵地体系;坚决落实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14536”总体思路,着力壮大志愿服务队伍,精心设计服务项目,常态开展志愿活动。县乡层面,建立“8+N”功能完备的志愿服务队伍;村级层面,充分发挥“五老”作用,完善“四会一约”等自治组织,聚焦深入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推动乡村移风易俗5项重要工作内容,加强文化有效供给,提升农民文化素质,涵养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