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的凝成

2022-01-26 10:51李章斌
南方文坛 2022年1期
关键词:南京大学定力新诗

说到“批评观”,惭愧的是,我自觉自己并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有特色的批评观念,就目前的年龄和成绩而言,也没有到谈“成功学”的时候(但愿永远不谈)。因此,下面所谓“批评观”,其实更多是对一般意义上的批评的看法,是一种期待,而非谈自己已经取得的成绩。

我想,对于涉足当代文学批评的学者而言,需要不断提醒自己两个词,即诚实和定力。在动笔之前和动笔之后,都得问自己对作家、作品的评价是否足够诚实,是否因为文学之外的考虑而改变自己的评价与看法。就我的观察而言,一个人一旦“用心”不诚,文字上很快就会出现矫饰、浮夸、虚弱乃至伪善等种种特征,几乎无法掩盖,久而久之,这些东西就会像癌细胞一样在文章中蔓延开来。至于“定力”,这是一个更高的要求(我不敢言自己已经具备)。因为当代的作家作品太多,评论者所受到的干扰与诱惑也多,这时选择什么样的作家与作品来讨论就是一个很难抉择的问题,如果他把心思与时间耗费在一些没有太多文学与学术意义的作品与问题上,就会遮蔽自己对真正有意义的文本与问题的探讨。每当我对一个批评家感兴趣时,会习惯性地搜索一下他讨论过哪些作家和问题,如果发现他总是在谈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总是在写“应约之作”,那么我一般是选择直接将这个人忽略掉的。当然,若欲责人,必先责己,如果一个人自己也深陷各种利益纠葛与人际关系中,那么他的所谓“批判”是没有太多意义的,顶多是一种换取象征资本的手段。我经常设想,当我们将自己的批评文字结集时,别人会如何评判我们。基于此,我经常警惕自己不要变成一个“点评家”,而是耐下性子去想哪些文本与问题是能够在长期的汰选中留存下来的。

因此,我期待的批评文字是能够“内嵌”于文学史与学术史的长远发展中的,或者说,本身就是文学史与学术史的一部分。比如,在我从事的新诗领域,诗歌的声音与节奏问题是一个从新诗诞生以来就缠绕其中的大问题。在过去十年间,一方面我尝试去回顾问题本身的“前史”,思考其中的症结与困境之所在;另一方面我也观察当代的诗歌文本,看看哪些对于推进这个问题的研究是有价值和意义的,在此基础上,看看能否发展出一种“声情批评”出来,让文学批评具有“敏感的耳朵”。显然,这是一个需要不断努力的长期的目标。当然,我一直对当代诗歌的发展也有浓厚的兴趣,自身也保持诗歌写作的习惯,所以我也期待一种有“当代敏感”的批评,即能够意识到哪些问题与方法对于当下写作是重要的,有时我也不排斥在文字上稍稍活泼跳脱一些,会参与到诗歌界部分问题的讨论中。不过,我只是“涉入”其中,并不希望自己“沉溺”其中。

在过去十几年,我主要做的还是诗歌文本的“内部”研究,我期待的是那种能够在“微观”与“宏观”建立紧密联系的贴切批评。为此,我一直在努力做一些准备工作,比如修辞学方面与韵律学方面是过去用力较多的领域,希望能够以缜密可靠的语言细节分析来为进一步的评判与思考提供支撑(如海伦·文德勒做的那样)。当然,我也关注现当代的思想与历史问题,也一直在琢磨诗歌能够与它们能够发生怎样有张力的对话,显然,这又是一个难度颇大且陷阱重重的问题。因此,对于我而言,很多事情才刚刚开始,要攻克难关需要更大的耐力与定力。就像水晶的凝成一样,是漫长岁月与质地凝聚的结果。

李章斌,1983年生,南京大学历史学学士,文学博士,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联合培养博士。现任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南京大学首批“仲英青年学者”,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著有《在语言之内航行:论新诗韵律及其他》、《“九叶”诗人的诗学策略与历史关联(1937—1949)》、诗集《像石头一样工作》等。曾获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台湾思源人文社会科学博士论文奖首奖、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江蘇省紫金山文学奖、亚太华文文学评论奖等。

猜你喜欢
南京大学定力新诗
言论
最硬核“创新之城”在疫情应对中彰显定力与温度
张应弛
《2021年中国新诗日历》征稿
定力在心安如山
中国新诗(1917—1949)接受史研究
冬·发心
Homosexual Marriage Legislation in China
南昌大学章程引发“南大”简称之争
Triple Personality Theory from Freud:An Analysis of Jude Fawley in Jude the Obsc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