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彦,邵玉宝,3*,朱裕振,邹明俊,徐晓天
(1.山东省煤田地质规划勘察研究院,济南 250104;2.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煤田地球物理重点实验室,济南 250104;3.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徐州 221116;4.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郑州 450045)
煤储层是由微小孔,过渡孔和大孔组成的非均质介质[1-3]。煤层气多集中在微小孔,以扩散、物理吸附和毛细管凝结方式运移,在过渡孔中稳定层流为主,在大孔中渗透方式以层流或紊流为主[4-6]。中外基于不同理论基础,表征煤岩孔裂隙系统的测试方法有多种,Ходог[6]最早提出煤孔隙十进制划分方案,提出10~100 nm为扩散孔,100~1 000 nm为缓慢渗流孔,>1 000 nm为剧烈渗流孔,该方案得到较多引用;Gan等[7]通过压汞实验定义<1.2 nm为小孔,1.2~30 nm为过渡孔,30~2 960 nm为渗流孔;秦勇等[2]基于压汞法将高煤级煤岩孔径按照15、50、400 nm为界依次划分为微孔、过渡孔、中孔和大孔;傅雪海等[3-4]依据压汞法对煤岩孔隙进行测试,提出微孔(<8 nm)、过渡孔(8~20 nm)、小孔(20~65 nm)、中孔(65~325 nm)、过渡孔(325~1 000 nm)和大孔(>1 000 nm)的分级标准,直径>100 mm的裂隙不具分形特征;邹明俊等[8]基于压汞实验和分形理论,提出微小孔孔径<75.6 nm,过渡孔为75.6~512.8 nm,>512.8 nm为大孔;琚宜文等[9]采用液氮法、X射线衍射法和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了煤岩纳米级孔隙结构;孙昌花等[10]采用低温液氮吸附法进行煤储层孔隙特征及分形规律研究;张锟等[11]对比了煤与页岩的低温氮吸附孔隙结构特征与分形特征。近年来,姚艳斌等[12]尝试用核磁共振法(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和微焦点X射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进行煤孔裂隙特征研究;Zou等[13]、邹明俊[14]综合采用压汞、核磁共振和低温液氮吸附实验进行煤岩孔隙系统划分,提出过渡孔和微小孔精确分界方案,陶树等[15]也采用同样综合实验进行定量表征煤层的孔隙-裂隙系统。
沁水盆地属于中高变质煤区,煤层孔隙小于100nm的微小孔占优势,煤层气资源开发前景广阔[15-16]。以往研究过程中,针对过渡孔与大孔之间划分方法较多,多采用压汞法等,测试结果较为准确,但对于孔径极小的微小孔界定过程最为复杂。受制于高压造成孔隙变形,压汞实验结合分形理论对微小孔和过渡孔的划分不甚准确[5,14],而低温液氮法可测定孔径小于100 nm的孔隙,有效提高微小孔和过渡孔界定精度,在中国已得到成功应用。前人对于沁水盆地煤孔隙结构的精细定量表征研究相对较少,现通过对沁水盆地8个不同煤矿的中高级煤样品进行低温液氮吸附实验,结合分形理论,对煤岩孔隙系统进行精确定量分类,从孔隙系统发育角度揭示煤层气资源勘探开发前景,指导煤层气勘探靶区优选。
波义耳-马略特定律提出,气体在质量一定的情况下,如果此时温度恒定,则压强和体积成反比。低温液氮测试中,平衡压力(P)与液氮温度下氮的饱和蒸汽压(P0)之比称为相对压力(P/P0),温压恒定时,氮气在煤岩表面实现了吸附平衡,此时吸附量是P/P0的函数。通过测试煤岩在不同相对压力下的等温吸附曲线,并结合多分子层吸附模型(Brunauer-Emmett-Teller,BET)可得出孔隙比表面积,进而利用密度函数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刻画样品的孔径分布特征[17-18]。当P/P0<0.37时,氮气被认为在孔隙内实现了单分子吸附,低温液氮吸附结果可定量表征固体表面结构特征[15,19]。低温液氮吸附法得到的孔容积、相对压力与分形维数关系可表示为
ln(V/Vm)=lnK+(D-3)ln[ln(P0/P)]
(1)
式(1)中:V为不同P/P0下的氮气吸附容积;Vm为运用BET方程得到的单层吸附体积;K为待定系数;D为分形维数。根据实测数据绘制ln[ln(P0/P)]与ln(V/Vm)的散点拟合图,拟合直线斜率(k)与分形维数(D)关系为D=k+3[20-21],可据此计算分形维数。如果分形拟合直线出现多斜率情况,则证明孔隙结构多样,同时,分形维数越大,代表孔隙表面形态越复杂。
选择沁水盆地屯兰矿、矾石沟矿、西曲矿、东曲矿、漳村矿、屯留矿共采集8个不同位置、不同埋深和不同宏观煤岩组分石炭-二叠系中高煤级煤样采用ASAP2020物理吸附仪进行测试,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 6154—1995)进行实验,测试结果见图1。
实验温度为195.78 ℃;脱气温度为120 ℃;脱气时间为240 min图1 各样品低温液氮等温吸附曲线Fig.1 Isotherm linear plots for eight coal samples
根据等温液氮吸附解吸曲线进行煤岩孔隙类型识别[22-23]。通过分析等温吸附曲线特征,可将之划分为A、B、C类(图2)。
如图2所示,A类吸附-解吸曲线整体重叠程度高,初始部分小幅度增长,相对压力上升至0.9后出现迅速增长,当达到饱和蒸汽压后,曲线呈陡峭状,孔隙类型以半封闭状态狭缝型孔和平行板状孔[代表样品A2,图1(a)],煤岩中存在一定数量的过渡孔,高压端吸附量较低,饱和气压下最大吸附量约1.5 mL/g,表明在煤层气运移过程中不能实现较好的渗流,加之最大吸附量较低,煤层含气量有限,从而导致煤层气开发利用价值较低。B类兼有A类和C类特征,主要表现为解吸曲线在相对压力达到中等时出现一定程度下降,说明气体解吸时突破瓶颈限制,但滞后环窄小,反映孔隙类型主要为四周开放状态的平行板状孔,并伴有少量墨水瓶型孔[代表样品A7、A8,图1(d)],吸附-解吸曲线相比A类更为平滑,指示孔隙中存在一定数量的微小孔,饱和蒸汽压下最大吸附量约3.0 mL/g,适宜煤层气后期开发利用。C类与B类相比,吸附曲线在相对压力较小时上升速度极缓,相对压力中等时增速有所提升,相对压力较大时出现增速明显现象,表明孔隙中存在一定数量的微小孔,解吸曲线在相对压力适度时突破瓶颈现象极为明显,滞后回线突出,代表孔隙类型以墨水瓶型孔为主[代表样品A1、A3、A4、A5和A6,图1(a)、图1(b)、图1(c)],饱和蒸汽压力下最大吸附量可达3.0 mL/g,最适合煤层气开发利用。
图2 3类解吸吸附曲线特征Fig.2 Three types of desorption-adsorption curves
煤岩BET方程实验结果见表1,煤岩测试样品镜质组反射率为1.51%~2.19%,BET比表面积适中,介于0.42~0.90 m2/g,均值为0.67 m2/g,Langmuir比表面积为0.43~0.90 m2/g,均值为0.65 m2/g,BET比表面积与Langmuir比表面积近于一致,证实了BET方程计算结果可信度高。样品BET单点孔体积小,介于0.001 86~0.004 53 cm3/g,均值为0.003 02 cm3/g;BET平均孔径小,介于14.6~21.0 nm,均值为17.89 nm。微孔越发育,比表面积越大[24],该区煤层微小孔较为发育,且提供了主要的比表面积,对煤层气的赋存较为有利。由图3、图4可知,BET比表面积与镜质体反射率和BET平均孔径没有明显联系,说明研究区煤层孔径受变质程度影响微弱。
图3 BET比表面积与镜质体反射组关系图Fig.3 Relationship between BET specific surface area and vitrinite reflectance group
图4 BET比表面积与BET平均孔径关系图Fig.4 Relationship between BET specific surface area and bet average pore size
表1 BET方程综合实验结果Table 1 Experimental results calculated by BET equation
利用相对压力0.37内的相关数据,绘制了ln(V/Vm)与ln[ln(P0/P)]散点拟合图(图5),8个煤样双对数曲线形态类似,均能拟合成两条负相关直线,可较好地表征煤层多尺度孔隙分形特征。从图5可知,当ln[ln(P0/P)]为1.5时拟合曲线斜率分异现象明显,此时相对压力0.01,孔隙半径为60 nm。
图5 各样品ln[ln(P0/P)]与ln(V/Vm)的散点拟合图Fig.5 Scatter fittings for ln[ln(P0/P)]and ln(V/Vm)of eight coal samples
分别计算了ln[ln(P0/P)]与ln(V/Vm)散点拟合图分界点两侧斜率和分形维数(表2),可知左侧直线斜率均值为-0.43,分形维数均值为2.57;右侧直线斜率均值为-1.31,分形维数均值为1.69。两侧斜率绝对值存在明显差异,说明随孔隙直径增大,左侧代表的孔隙孔容变化较小。以往研究表明[2-4,14],微小孔渗流能力与孔容关系较小,更多取决于孔比表面积,而孔容对于过渡孔渗流能力至关重要。因此左侧直线代表微小孔,右侧直线代表过渡孔。因此,左侧(孔径<60 nm)代表微小孔,右侧(孔径>60 nm)代表过渡孔。
表2 拟合直线的斜率及分形维数统计表Table 2 Slopes and fractal dimensions calculated from the fitting lines
同时,不存在滞后环的A型孔隙与存在滞后环的C型孔隙分形维数相仿,而略显滞后环B型孔隙分形维数最高,说明B型孔隙形态最复杂,非均质性最强。由图6、图7可知,微小孔和过渡孔的分形维数与镜质体反射率正相关,说明研究区煤级越高,孔隙形态越复杂。
图6 分形维数(<60 nm)与镜质体反射率关系图Fig.6 Relationship between fractal dimension(<60 nm)and vitrinite reflectivity
图7 分形维数(≥60 nm)与镜质体反射率关系图Fig.7 Relationship between fractal dimension(≥60 nm)and vitrinite reflectivity
(1)基于沁水盆地不同矿区中高级煤层低温液氮实验分析,识别出半封闭状态狭缝型孔和平行板状孔、开放状态的平行板状孔和墨水瓶型孔;孔隙比表面积均值为0.666 m2/g,BET平均直径均值为17.89 nm,孔径分布不一,微小孔较为发育,吸附性能和储集性能较好。
(2)通过分形维数的建立,表征了煤层孔隙的复杂情况,同一模型下显示孔隙分段特征,孔隙分形维数主要分布在1.61~1.88和2.50~2.81,分别代表过渡孔和微小孔,可依据60 nm作为分界点;总体表现微小孔分形特征最明显,孔隙形态最复杂。
(3)比表面积与镜质体反射率、平均孔径没有明显联系,且分形维数与镜质体反射率正相关,说明煤级越高,孔隙形态越复杂,但孔径不受变质程度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