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改梅
在“晋工”金银器制作艺人刘兴东的引荐下,记者再次走进平遥,寻访平遥文房刻铜艺人王维民。
因没有专门的工作室,我们的采访在他家里进行。室内采光不太好,光线最好的地方是阳台,王维民在本就狭窄的阳台开辟出一方小小的艺术天地用来刻铜。
年少学艺,醉心于刻铜艺术20余年,艺无止境,学海无涯,于王维民而言,刻铜是他的最爱,携铜入画,不断精进技艺,他乐此不疲。
明清时期,平遥作为晋商的主要集聚地,商贸往来异常繁荣,刻铜铺便是在此基础之上产生、发展的。平遥刻铜,主要是以文房用品为主,有铜墨盒、铜镇尺、铜砚屏等。
王维民说,有关平遥早期的刻铜艺人,无史料可查证。据老一辈讲,嘉庆年间已有专门从事刻铜的艺人存在,清道光至咸丰年间,平遥已有“永宜昌刻铜”“广奉昌刻铜”等几家刻铜铺,主营烟具、茶具、日用品等。
平遥王氏刻铜的第一代传承人,可以追溯到王维民的曾祖父王文魁。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王文魁到平遥日昇昌的分号设立点——天津任职,因经商需要经常往来于京、津两地。在此期间,对京城刻铜技艺产生浓厚兴趣的王文魁,向刻铜名店同古堂的张樾丞大师求艺。
回到平遥的王文魁,将所学的文房刻铜与平遥传统的刻铜艺术相融合,并将其传授于其子王慎言,即王维民的祖父。在王慎言的继承和开发下,形成了艺术风格独特的平遥王氏文房刻铜。
“曾祖父和祖父都非常喜欢刻铜艺术,可以说是文房刻铜的‘发烧友’,还热衷于收藏文房刻铜用品,但都没有完全以此业为生。到了父亲这一辈,因对刻铜不感兴趣,所以没有学,我成了王氏文房刻铜的第三代传承人。”王维民告诉记者,与父亲不同,他从小受祖父的影响,同样喜欢刻铜艺术,且在家庭文化氛围的熏陶下,从小学时就开始学习绘画和书法。
与别的男孩子不同,儿时的王维民不喜欢嬉戏打闹,也很少外出玩耍,常常是一个人写写画画,随意拿起手头的一些东西,都能成为绘画的工具,比如用墙缝中的石灰块在墙上画小动物、手枪等。这些自由创作的“作品”被大人看到后常常受到夸赞,这让王维民在学习绘画的过程中越来越有自信。
“初中时,在祖父老友的介绍下,我认识了县文化馆的美术老师闫玠,假期常常带着自己的画去找老师指点,学到了很多有关绘画的理论知识,绘画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王维民说,在此期间他临摹了很多绘画作品,如《三国演义》连环画、《芥子园画谱》等。
《芥子园画谱》是学习中国画的入门级教科书,广受世人推崇,近现代的画坛名家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傅抱石等,都把此书作为进修的范本。对于当时读初中的王维民来说,书的价格不菲,向来节俭的他没舍得买,向同学借了一本,前前后后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把整本书的内容都临摹了一遍。
采访中,王维民把保存了多年的临摹本拿给记者看,有些遗憾地说:“它原来是完整的,后来被老鼠咬坏了一部分,只剩下这些。”除了临摹绘画作品,王维民还研习王羲之、文徴明等名家的书法作品,这样的潜心学习直到工作后也没有间断过。这些都为他日后专职从事刻铜艺术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高中毕业时,恰逢平遥县推光漆器厂招收画工学员,王维民以仕女人物绘画第一名的优异成績被录取,进厂后受到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薜生金的传授和指教,使得他对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有了极大的兴趣和喜爱。
“仅仅一个月的培训学习,我就能做漆器盒上的描金彩绘了,漆器绘画就像国画中的工笔画,无论是山水、人物、花鸟皆如是,这对我以后的刻铜风格影响很大。”王维民说。
成为一名漆器画工,让王维民的美术才华得以施展,但由于一些现实原因,仅仅在两年后,王维民便辞职到当地的工厂当了工人。直到1996年工厂改制,王维民被迫下岗,才偶然间拾起祖传的刻铜技艺,从此专职从事刻铜艺术。
1996年,平遥古城古玩一条街开放。王维民有朋友搞古玩收藏,收藏品多是些金属之物,如锡器、铁器、铜器等,其中以铜器居多,如熏香炉、水烟袋、旱烟斗等,有不少是素面铜器,其上若有装饰纹样,售价便能高一些。朋友知道王维民善于绘画,便登门询问是否可在素面铜器上镌刻图案,出于好奇新鲜,王维民便应允了下来。
“儿时虽观摩过祖父刻铜,但并未亲自上手,真正要开始刻铜之事,反倒有些无从下手。拿着古人的刻铜作品,我用放大镜仔细观察、研究,心中便有了路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王维民说,那时刻铜工具无处可买,只有一把祖父传下来的小锤子,刻铜刀具只能自己想办法。最终,他用原工厂车间废弃的绞刀丝锥的钢材为原料,把两小段绑扎拼接在一起自制刻铜刀具,使用起来得心应手。
刻铜有较高的门槛,但得益于从小的美术功底,王维民的刻铜之路开始得比较顺利,用他自己的话说,“一回生两回熟,三回过后则利索。技艺易学,以画稿摹样,照葫芦画瓢,大多人都能做到,但是要想刻出一件具有一定艺术品味的作品不是那么容易的。刻铜艺人必须具备娴熟的刀工,还得有深厚的书法、绘画功底以及丰富的艺术学养和创造力。”
王维民说,虽然他的刻铜技艺是从摹仿开始,但一味地摹仿是没有出路的。参照先人的技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将自己书法、绘画方面的心得融入其中,继而发展创新。他的刻铜山水、人物、花鸟都相当精妙,尤其是人物,得到了全国刻铜业行家们的高度赞誉。
在王维民家里,记者见到的第一件作品是《齐白石头像》铜墨盒,拿起来仔细端详,人物的发丝和胡须根根分明,神态惟妙惟肖。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王维民耐心地向记者解释:“古人刻铜以线条为主,不讲究光影,我在刻齐白石先生头像的过程中,将中国画的白描与西方的素描相结合,这样刻出来的人物肖像不仅有一种水墨效果,更具立体感。”
学贵以专,方可有成。每一件作品都需用心揣摩,独立创作,从构思设计、画底稿到最后刻制完成,即便是一个小小的铜墨盒也需要半个多月的时间。以往刻制的作品多为私人订制,采访时未能看到这些作品的原件。王维民说,刻铜作品的好坏直接由底稿决定,而画底稿是一个极其复杂、耗时耗力的活儿,他翻出部分作品的手绘底稿和过稿给记者看。
如在刻制作品《西园雅集图》铜砚屏前,王维民创作了两幅不同的底稿,图中的人物众多,有苏轼、米芾、李公麟等16位名人雅士以及仕女、书童等共计21个人物,每个人的神态都栩栩如生,线条处理得干净利落。吟诗、作画、弹琴、题壁、论禅,王维民参照古人的作品将这些场景重新构图,除人物外还要处理好树、石、竹、草等配景,整个画面的场景布置得合情合理,没有深厚的绘画功底很难驾驭得如此纯熟。
对于这种再创作,王维民持谨慎态度,“创作不是凭空想象,不能随意,过程中我需要查阅相关古画和史料。如人物的服饰、装束要符合当时的历史背景,不然出了错贻笑大方,也过不了自己心里这道坎!”
早期技艺精湛的刻铜作品多是书画家与刻铜艺人合作,双艺合一,而刻铜艺术体现在王维民这里,则是多艺合一,他集书法、绘画、篆刻等技艺于一身。目前,王维民正式收了两个徒弟闫成柱、闫成樑,他们已学成出徒,平遥刻铜技艺传承后继有人。
“技必与艺融,艺必因技彰。”这是王维民从事刻铜艺术20余年的深切感悟,在这条艺术创作的道路上,他觉得自己还需不断打磨,全面提升修养,创作出更多为世人所称道的作品。
王维民朴实内敛,不善言谈,采访中其妻子一直陪伴在左右,忙乎着翻找作品和资料,补充回答问题。
她告诉我们,多年来,王维民很少外出,不擅长社交,白天光线好的时候他就在阳台上刻制作品,晚上读书学习、练习书法,几乎天天如此。
相比历史上遗留的刻铜精品,王维民觉得自己差距还很大,目前的水平还有待提高。他没觉得自己是一个多么聪慧的人,甚至有几分愚钝,但是他相信勤能补拙,以“铁杵磨成针”般的毅力默默努力着,这种谦卑而坚韧的品格是令记者所敬佩的。
王维民,生于1962年,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人。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应邀参加第二届全国刻铜艺术海上雅集。2012年携四件文房刻铜作品参加在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2012年7月,参加平遥县举办的第三届雕塑作品展,获雕塑艺术人才荣誉。2013年8月,在山西省旅游纪念品创意设计大赛中,作品“傅山先生”铜墨盒、铜镇尺获得银奖。2016年4月,获得平遥县文联授予的“金牌工匠人物”和“文化产业创新奖”。2017年被评为晋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