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2021

2022-01-25 06:00崔崔崔
摄影之友 2022年1期
关键词:新加坡艺术家摄影

崔崔崔

蒋斐然“未名河”

“未名河”将中国当代影像实践的九个案例编织在策展人围绕影像时间之历史性概念的探究之中,展览试图借助对摄影和电影史中的三个被反复重现和讨论的“名场景”——“圣拉扎尔车站后景”(亨利·卡蒂埃·布列松)、“敖德萨阶梯”(谢尔盖·爱森斯坦)和“迈布里奇的马”(埃德沃德·迈布里奇)——的重新发掘和阐释,搭建起针对研究和展览的框架,以此在影像的历史、时间的哲学和当代的实践中开启新的对话。“未名河”带领观众理解一种对可擦写与可重塑时间的探索,当下的影像实践一方面搅动着时间之河的线性流动,同时伴随着对影像语言的拓展,探索新的展览形式。展览方案体现出策展人及其团队在把握研究性、策展性和空间性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评委团

重要的不是摄影

——中央美术学院摄影纪程

作为技术和美学的摄影,如何在中央美术学院的历史上生发与演进,曾经牵带出怎样的问题,此前没有被公开讨论过。但我们却经常看到,平时——这个“平时”不仅仅是指现在的平时,还包括中央美术学院历史上的所有平时——总有一些并不以摄影家、摄影批评家身份活动的师生与校友,在以摄影实践和批评的方式进行着探索或思考,并且多少年来从未停息且不时地成为时代弄潮儿。本次展览试图扼要地回溯这永不停息的来路,同时希望看向前路,尽管这不是一次展览就能完成,但我们愿意借助这一次,或者以后有机会的下一次,再下一次,在不断完备中讨论一个基本主题,即“重要的不是摄影”。

王苡沫《人间·剧场》

王苡沫的《人间狂想曲》由行为影像、实验动画、灯箱装置三个部分组成。影像部分是艺术家和她母亲在工厂废墟中的一场对话。大合唱部分是艺术家邀请工人们再次回到工厂所进行的一场具有回忆、怀念的表演。动画部分使用真人实拍的方式,以电厂作为背景与动画相结合,创造出一个工人们的异想世界。装置则采用了灯箱影像,虚构了一个空间剧场,并使其具有某种集体记忆的特征。

——策展人:何桂彦

阿尔勒2021图书奖

由法国阿尔勒摄影节设立的图书奖,意在激励艺术家对文字和图像关系深入探索,支持摄影类书籍出版的快速发展,并将入围作品推向更广泛的公众群体。该奖项分三类:作者图书奖,历史图书奖和图文图书奖。阿尔勒摄影节图书奖由让·米歇尔斯基文学与协作基金会出资,每个奖项的奖金为6000欧元,评选出2020年6月1日至2021年5月31日期间出版的最佳摄影书籍。

激流瞬间:战时中国和沙飞的影像实践

在纪念沙飞诞辰110周年之际,特别举办了这次的回顾单元,通过阅读沙飞的影像记录,我们得以追思这段不幸而激越的现代中国史,并重访那些已然被淡忘的历史激流的现场。

东方快车

——在历史与神话之间

许多围绕着“东方快车”或虚拟或真实的故事,使得这趟展示了科技成就的列车,也变成了一个文化标志。其中有些已成为传奇,而史实则被淹没在了充满想象力的情节背后。这一切都始于国际卧车公司(InternationalSleeping-CarCompany),该公司在1883年至1977年期间运营着世界上第一列国际豪华列车“东方快车”(Orient-Express),往返于巴黎和君士坦丁堡,即后来的伊斯坦布尔。当时各国把铁路作为国家政治权力的工具,“东方快车”的开通则切实成为一项外交和经济上的巨大成就。将君士坦丁堡选定为旅途终点站并非偶然——这座城市曾作为通往东方世界的大门,激发着19世纪晚期艺术家和作家们的想象力。因此,这一终点站对国际卧车公司来说是强有力的宣传噱头。

《东方快车》展览上的照片皆来自于前国际卧车公司的档案。尽管该公司经历了各种重组,但前员工保存的这些图片、计划、地图、技术图纸和广告手册等将“东方快车”从历史的背景中重现出来。这一系列相册、工业和商业照片图像档案,虽不完整,但价值斐然。

大多数的档案作者均为匿名,其他则是来自著名工作室如保罗·纳达尔(PaulNadar),艾伯特·舍沃容(AlbertChevojon)和斯巴与乔艾丽(Sebah&Joailler)的作品。有一些广告照片早已被公开过并广泛流传,还有一些则是首次展出。这一展览将追溯传奇列车——“东方快车”的历史。

艾娃·格瑞维亚特

1985年出生于法国巴黎。在德国柏林生活和工作。艾娃·格瑞维亚特毕业于巴黎第一大学,获展览科学与技术硕士学位。在2012年移居柏林之前,她曾在2007年至2011年期间担任阿尔勒国际摄影节的制作经理。在德国,她曾是《摄影之眼》的记者和卡塞尔摄影书节2014年至2018年期间的副总监,负责REGARD私人收藏和柏林HeinGorny庄园的发展项目。她经常出席各种作品集阅读、评委会和国际艺术节的圆桌会议。2017年,她联合创立了摄影展文献网站thephotoexhibitionarchive.com,为学生、艺术家和策展人收集展览观点。

亚瑟·梅泰塔尔

1985年出生于法国贝桑松。在法国塞纳河畔伊夫里生活和工作。作为一名专注于经济史和工业遗产研究的历史学家,亞瑟·梅泰塔尔多年来对工业材料和工业无形的痕迹富有兴趣,并在其所有的创作项目中应用摄影技术。2011年,在他深入了解法国金属集团Metaleurop工厂的工人阶级记忆后,他于2015年开始创作探讨工厂烟囱在法国北部城市和乡村景观中的角色的项目。他曾联合策划多个纪录片展览,包括《工厂回忆录》和《工业信号》。目前,他是东方快车基金会的行政总监,同时在法国高等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中心开展研究。

伊拉尼特·伊卢兹瓦迪凯尔特:石色之光

《瓦迪凯尔特:石色之光》是一项基于对瓦迪凯尔特山谷自然元素的广泛研究而开始的实验性摄影项目。瓦迪凯尔特山谷位于耶路撒冷和耶利哥之间的犹太沙漠,毗邻死海。地缘政治紧张,资源被过度开发,使得在这片土地上充斥着古老的故事。对艺术家来说,她还能由此联想到摄影的历史——这里蕴藏着著名的犹太沥青,在19世纪初,尼塞福尔·涅普斯(NicéphoreNiépce)初次制作相片时,将它用作感光涂层。

湖水的急剧干涸使该地区变成了一片被盐腐蚀的月球带。艺术家从沙漠地表收集这种盐,并在她的工作室里用这些盐将她的作品化石化,赋予作品雕塑般的质感。盐同时是图像和结构组件,盐凝固了作品并使其闪烁,充分展现了这种矿物的有机特性和层次之美。她的作品呈现出一种引人沉思的景观,同时也代表着这一生态系统正在遭受威胁。徒步和采集对艺术家而言也是摄影实践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然景观的定格凝视、抓住碎片的手、踩在沙漠地表的脚,抛出了这样的疑问:在这些姿态中,“人体尺量”决定了人类、艺术家、地貌及其表现之间的关系。

北岛:重影

数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几乎中止了北岛的写作。语言(文字),以一种极其冷酷的方式离席了。在很长时间里,诗人都处于失语、沉默的状态。

法国哲学家德里达说:语言,永不为人所拥有。而一个典范的诗人,栖居于多样且迁移的语言之地,并且对语言的幽灵性本质表示欢迎,谁要是服从于这个语言的真理,他就是诗人,无论他写不写诗。

多年的漂泊经验让北岛在这一场语言的迁徙中,显得冷静而坦然。摄影,成为北岛赋予语言的一具新的身体。他以诗人的本能和惊人的意志,试图将自己从生死悬置的语言中解脱出来——“去活语言之死”。

正是在现实世界一次次转瞬即逝的影像体验中,他用相机去贴近那些充满幽灵性的躯体。最终,在失去表征的语言内部,奇迹般唤醒了语言的回归,并再次显现了语言的生机。

留真:当代中国画名家像传

蔡斯民先生于20世纪80、90年代,拍摄了朱屺瞻、刘海粟、黄君璧、赵少昂、陈文希、王己千、李可染、叶浅予、吴作人、陆俨少、谢稚柳、黎雄才、唐云、关山月的“留真”系列作品,记录这十四位中国杰出艺术家晚年最生动的瞬间。这些影像在新加坡出版成册,并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新加坡及国内各地巡展。时隔36年,十四位先辈们皆已千古,蔡斯民先生苦心经营的这一创作则更显珍贵。先生无疑是历史的见证人,84幅影像不仅是一份档案,更是对他们创作的一种注解。本次展览将时光回溯至老艺术家们曾在的起居画室,或见他们在挥毫中的千钧力度,或见他们生活中的适性任情。粗银盐的影像质地仿佛在呼应大师们画笔的触感,以传统的黑白胶片摄影记录大师们笔上丹青与胸中丘壑,更添一份致敬历史与文化的厚重。这是对于一个时代的缅怀,影像是时代精神肖像的侧写,生命的从容和独特跃然纸上,历久不衰。

十字路口——透过镜头看新加坡(1870-1940)

现代新加坡是东南亚地区的一个岛国,它毗邻马来西亚,与印度尼西亚相望,位于马六甲海峡南口。自19世纪欧洲人带来了新发明的摄影术起,新加坡的面貌就被收录在这面“记忆之镜”中。随着摄影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更新,人们对于摄影的接纳程度越来越高,社会公共生活的日益开放,镜头所探的视角一方面越来越宽广,另一方面又越来越精微,这片岛屿上的人、事、景被以大量的、丰富的照片的形式记录并保留下来。展览“十字路口——透过镜头看新加坡(1870-1940)”,以照片为媒介选取和展示了新加坡历史中一段重要的发展繁荣时期。1870年作为这个展览的时间起点。就在前一年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新的航道使蒸汽船代替了帆船。航运技术的发展不仅推动了东南亚地区的商业贸易,同时强化了新加坡作为蒸汽船中途添补燃煤站点的地位,并确保了其地理位置的优势。因而苏伊士运河通航是新加坡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点。由此开始,新加坡加速融入世界格局。到1940年,经过了70年的发展,新加坡已经成为了一片富裕、生机勃勃,错综复杂,充满现代性的岛屿。第二年,日本入侵新加坡,一切戛然而止。葛月赞女士将这些照片按照年代和内容分为三类。第一类是1860年到1900年,是由欧洲专业摄影师拍摄的热带风情,这些照片的技术完美,价格昂贵,常常作为一种高级的旅行纪念品出售。第二类是从1900年起,由一些业余摄影爱好者和摄影记者拍摄的作品,这些照片往往是不署名的,可以看做是一种现代生活中的新闻纪录和个人爱好的实践。第三类是来自当地华人李氏兄弟于1900年至1940年开设的照相馆摄影。李氏兄弟照相馆的主要客户来自社会的大众阶层。

葛月贊

1951年出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市,1975年移居新加坡。葛月赞是一名作家和独立学者,曾担任图书编辑,对中国历史、亚洲摄影史和视觉遗产有浓厚的兴趣。她是《新加坡:1819年至2000年画报历史》(1999年)的作者,这本书是展览“十字路口——透过镜头看新加坡(1870-1940)”的出发点。其他插图书籍包括《家庭影集:新加坡李氏工作室摄影作品(1910-1925)》和《花岗岩与石灰——新加坡的建筑遗产》。她作为编辑,在1987年出版了《过去的视野:新加坡和马来亚早期摄影史:G.R.Lambert&Co影集(1880-1910)》。最近,她一直在研究公公刘抗的早期生活。刘抗是一位在上海受过训练的新加坡先锋艺术家。这种渊源使她能经常去上海,深入研究民国时期的中国艺术史。在2018年,她与刘海粟美术馆合作举办了展览“艺气风发”,呈现了刘抗1920年至1930年在上海艺术圈的照片,记录了刘海粟和刘抗长久的友谊。

王欣

1976年出生,工作居住于上海。艺术史博士、上海中国画院学术典藏部主任。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艺术史和上海视觉文化研究。参加的摄影项目有:《艺气风发——来自刘海粟和刘抗的相册》摄影展及出版、《来自上海——摄影现代性检证》展览及出版、《逝影流光——张才摄影展》展览及出版、《上海祭忆1980s——七位摄影师的影像记录》展览及出版以及《上海之像1990s》摄影展、出版及论坛,策展《2013上海青年美术大展青年摄影单元》,2020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回家——刘抗相册里1928年前后的福建影像》,负责出版项目《他们如何接纳摄影——刘海粟美术馆与摄影》。致力于上海画家和上海美专的历史影像研究。

猜你喜欢
新加坡艺术家摄影
新加坡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WZW—bewell摄影月赛
球赛来了——原载新加坡《联合早报》
最美的摄影
在新加坡的兰兰姐姐(下)
在新加坡的兰兰姐姐(中)
摄影42℃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