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娜 李晏丞 刘方 邓召庭
摘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是检验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平台,也是展现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展现重要平台。同时,技能竞赛在促进专业教学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对专业技能教学改革具有引领作用,是职业院校专业类教学改革的风向标。本文以船舶类专业教学与技能竞赛融合为例,构建“赛教”融合评价指标体系,对“赛教融合”效果进行定性分析和量化评价,为“以赛促教”教学改革提供决策参考依据,促进船舶类专业教学与技能竞赛协调发展。
關键词:船舶类专业教学 技能竞赛 层次分析法 评价方法
近年来,通过技能大赛这个平台,职业教育展现了丰硕教学成果,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同时,借助竞赛平台,院校间老师和参赛选手们互相交流,互补长短,提升了教学水平和技能操作水平。将竞赛中取得优秀成果与职业教育教学相结合,融入到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加快了职业院校的“以赛促教、以赛促改”教学改革步伐。
将竞赛理念、竞赛资源、训练方法等融入到教学中,与现有的教学资源、教学方法、训练方法等相结合,对职业院校教学十分有帮助,更是“赛教融合”体现,普遍提高职业教学综合水平。在“以赛促教、以赛促改”实施过程中,将竞赛相关内容融入到现有教学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问题,如何实现无缝对接,完美融合?使得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呢?这就需要采用一种科学方法来进行评价二者融合效果,本文基于船舶专业教学的基础上,探讨了船舶类专业教学和相关竞赛之间融合关系,并采用量化分析,借助于层次分析法对二者融合效果进行评价。通过评价结果,可以指导船舶类专业教学改革,实现“赛教”有效融合。
1 层次分析法
在进行“赛教”融合效果评价时,通过定性分析,将二者之间关系通过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标准、教学模式、考核模式、教学资源五个方面来进行评价,在对5个方面进行细化分析,构建18个子指标,并对5个方面、18个子指标进行权重分析,同时对18个子指标进行量化分析,最终计算出得分,根据专家评定标准,进行评价出融合效果等级。
在整个评价过程中,本文采用了层次分析法来评价,该方法可以将可以将多目标、多因素、多准则的复杂系统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使复杂问题分解多个目标,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并把划分因素有序排列,条理化。本文二者融合效果评价的计算流程如图1所示,首先构建递阶层次结构模型:目标层A、准则层B、方案层C。构建评价体系主要目标是得到专业教学与技能大赛融合效果评价,为了进行细化指标,将目标层由五个准则层来做支撑,在准则层下又分解了18个方案层,通过方案层评价和权重分析,可以得到目标层最终评价结果,如图2所示。
2 层次分析法在船舶类专业教学与技能竞赛融合效果评价中应用
2.1构造判断矩阵
根据图1所示层次分析法流程,在确定递归层次模型之后,需要对模型进行构建判断矩阵。根据判断矩阵构建准则,依托重要性标度表,构建本文的判断矩阵,经过比较分析,可以构建一个m行n列的判断矩阵A,该判断矩阵具有:
通过表1数据作为参考,对准则层和方案层因素进行权重分析,并对所得指标权重进行层次排序,得到指标的权重值。
例如:B1与自身比较,具有同等重要性,重要性标度为1;则B11=1;B1与B2比较,假如B1比B2稍重要,重要性标度为3;则B12=3;反之,B21=1/B12=1/3;以此类推,可以得到判断矩阵Bij。
2.2 层次单排序
对于专家填写后的判断矩阵,要通过数学方法进行层次排序,即为计算每一个判断矩阵各因素针对其准则的相对权重,本文采用经典解法特征根法求解,具体求解步骤如下:
3 模型评价
结论
对船舶类专业教学与技能竞赛融合度分析本身就是一个复杂问题,本文借助层次分析法来构建科学的评价模型,通过合理的进行定性指标,并进行量化处理,使主观判断变为客观描述,增加了科学依据,提高了判断的可靠性。通过构建评价体系各个指标评价,得到结果更为直观,能清晰反映出问题,有助于后期有针对性形成策略,解决问题。借助于该方法,有效提高了评价的效率,保证了评价的结果准确性和有效性,该方法在“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精神指导下的专业教学改革中具有一定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汪勇,魏巍.电子商务网站的层次分析法评价模型构建[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50-53.
[2]凌毓涛,瞿少成,姚远,吴建斌.电子信息工程类专业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方法研究[J].软件导刊,2011(11):169-171.
[3]邓小朱.“理论+实践+技能”竞赛教学模式的质量评价——以华东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7:31-34.
[4]李晏丞,顾根南,王娜,孙亭亭.船舶类专业教学与职业技能竞赛有效融合的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9(12):230-232.
[5]王必成,王炎松,潘楚良.基于德尔菲法和AHP的历史建筑评价模型的建立与分级标准研究——以江西省乐安县历史建筑为例[J],城市建筑,2020,17(7):158-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