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总结历史经验中坚定理想信念
——基于中国共产党三个历史决议的分析

2022-01-25 11:00刘建军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决议理想信念

刘建军 王 丽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并善于总结历史经验,特别是通过制定历史决议对自身奋斗历程进行全面梳理,对历史经验教训进行系统总结,并在全党开展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在党的历史上,党中央曾制定过两个重要的历史决议,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特殊年份,总结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是全党的重大职责和任务。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隆重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回顾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展望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11月8日至11日,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九届六中全会,集中研究总结百年历史经验问题,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这是第三个历史决议,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将三个历史决议联系起来考察,揭示其中的必然性联系和历史性规律,是党的历史和理论研究的重大课题。而从理想信念的角度来考察比较三个历史决议的内涵和意义,则是一个新的研究视角,本文就此做初步探讨。

一、总结历史经验是理想信念建设的重要方式

总结历史经验对任何一个政党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对具有百年历史并长期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来说更是如此。总结历史经验固然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并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进行,但在经历较长时期并在重要历史节点上由党中央以历史决议的形式郑重地对党的奋斗历程和历史经验进行全面总结和规范性表述,则是总结历史经验的最高形式。以此种方式总结党奋斗的历史经验,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和价值,既关系到全党思想认识上的深化和统一,也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更关系到党的事业的未来方向和发展前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通过总结历史经验来维护、坚定和完善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

历史经验的总结,特别是历史决议的制定,与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有着密切的联系,并对其产生重要影响。决议的研究制定以及宣传教育,都必须谨慎考虑它可能对理想信念产生的影响,不仅要尽力避免产生负面的消极性影响,更要自觉发挥坚定理想信念的功能价值。幸运的是,我们党是有自觉历史意识和信仰意识的政党,对历史经验的总结特别是对历史决议的制定,都充分顾及了这个方面,不仅在纠正党的错误和转变党的观念的时候细心呵护了自身的信仰,而且通过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和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使共产党人的信仰、信念和信心更加坚定和自觉。

首先,在总结历史经验中维护理想信念。历史经验包括两个基本方面,一是成功的经验,二是失败的教训。成功的经验固然需要总结和坚持,而失败的教训则尤其必须总结和吸取,以为前车之鉴。从一定意义上讲,吸取失败的教训,纠正自身的错误,对于党走向成熟是更为重要的。中国共产党是新型的政党,从事着全新的事业,在自身奋斗发展过程中,难免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有时甚至会出现某种重大失误,并给党的事业造成巨大损失。特别是在我们党的幼年和不够成熟的时候,就曾多次犯过右的特别是“左”的错误,使中国革命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并建立新中国之后,在探索和推进社会主义事业过程中,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曾出现过全局性错误。因此,党的历史上前两个历史决议,都直接由纠正党的错误而引发并以全面纠正历史错误为主要任务,以此使党的事业重新走上正轨。在前两个历史决议的基础上,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以总结伟大成就和成功经验为主是完全必要的,也完全符合百年来党奋斗历史的实际,特别是符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实际。但即使如此,其中也包含有认识和纠正某些局部性失误和教训的内容和意蕴,特别是在全面总结和阐述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上。因为党在新时代取得的伟大成就,不仅是战胜了一系列新的重大风险挑战,而且也是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因此,总结教训、纠正错误是制定历史决议的重要议题和内容。但是,由于人们的理想信念是在历史过程中形成和巩固起来的,往往是与以往的历史认识联系在一起的,如果大幅改变历史认知有可能会动摇人们的理想信念。因此,必须十分小心并巧妙把握好分寸。党的三个历史决议,特别是前两个决议,在主要是纠正历史错误和历史认知的同时,都细心维护了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这是十分重要而不容易的。

其次,在总结历史经验中增强理想信念。总结历史经验,特别是成功的经验,能够进一步坚定全党的理想信念和必胜信心。虽然我们党曾犯过这样那样的错误,但从历史全程和总体上看,这些错误都是支流和个别情况,而党的政策的正确和事业发展的成功是更为根本的。党在百年历程中经历过不同历史时期,面对过不同历史任务,但总体来看,党的历史是一部从胜利走向胜利的辉煌历史。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所有这些成就都极大地增强了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和必胜信心。党的事业之所以成功,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党本身的成熟特别是领导集体和领导核心的成熟。确立党的领导核心,能够让理想信念更具有方向性和凝聚力。领导核心的确立让理想信念因其有了人格因素而更加具象化。前两个历史决议都与毛泽东同志有关:第一个决议进一步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树立了毛泽东同志的领袖形象,不仅使党有了成熟而稳定的领导核心和领导集体,也使全体党员的理想信念更加具体而充满活力;第二个决议纠正了毛泽东同志晚年的错误,但同时也维护了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捍卫了毛泽东思想的旗帜;第三个历史决议确立了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这对于坚定新时代共产党人理想信念具有同样重要的历史作用。

最后,在总结历史经验中完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首要而核心的内容,而理想信念建设的主旨就在于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因而通常又往往用“坚定理想信念”来指代理想信念建设。但是“坚定理想信念”并不只是在狭义上使固有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而已,而是还包含着更丰富的内容和要求,比如对原有的理想信念进行调适和完善,以及丰富和发展。理想信念虽然具有很强的稳定性,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更不是僵化的教条。特别是人们的理想信念作为一种精神和心理现象,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以及个性化色彩。党对马克思主义认识的每一次重要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每一次重大推进,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新成果的形成发展,都把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建设在更加科学和现实的基础上,都使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更加自觉,从而也更加坚定了。同样,我们党每一次通过历史决议来总结经验,都包含着对自身奋斗历史的新认识,对事业发展规律的新把握,以及理论进展上的新境界。所有这些,都不仅能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而且能够完善和升华他们的理想信念,并使其信仰方式更加合理和贴近现实。

二、在纠正三次“左”倾路线、确立毛泽东领导地位中坚定理想信念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或更具体地说在抗日战争后期,党中央于1944年5月21日至1945年4月20日召开了六届七中全会,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是党的历史上第一个历史决议。决议通过对三次“左”倾路线错误的纠正,统一了全党认识,加强了全党团结。决议中虽然并没有关于理想信念的明确表述,但无疑具有理想信念的意蕴,决议对历史问题的处理,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纠正,对毛泽东正确领导和正确路线的充分肯定,增强了共产党人的革命信仰和热情,坚定了夺取中国革命彻底胜利的信心。

首先,既纠正了教条主义错误,又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性、核心性内容的,从一定意义上可以称之为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地相信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努力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和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应有之义。但是,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可以有教条主义或实事求是两种相反的态度和做法。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党内曾出现了将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倾向,一些教条主义者一度占据了党的领导岗位。他们缺少对中国社会的认识和中国革命的实际经验,只靠背诵和照搬经典作家的论述和词句来指导中国革命,结果给革命造成了极大损害。纠正党内的教条主义成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当务之急。但是清除教条主义并不容易,而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由于教条主义打着马克思主义旗号,个别教条主义者甚至有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光环,使广大党员干部误以为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因而,如果在反对教条主义时简单粗暴、不加区分,就会有影响和动摇共产党员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危险。党中央采取了慎重的态度和稳健的做法,没有在1935年清算历史问题,而是先搞整风教育,等待大家思想认识的转变和提高,到时机成熟之后再制定决议。所以,当决议在1945年4月正式通过的时候,时间已经到了十年之后。《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全面批判了教条主义,深刻剖析了教条主义的错误本质和根源,并指出改进的方法;充分肯定了毛泽东同志所提倡的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所指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向,帮助人们树立了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观。这样,既彻底否定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态度,又维护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坚定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使广大党员能够更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真谛。

其次,既纠正了三次“左”倾路线错误,又保持了革命者的信念和热情。历史决议在分析批判了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之后,重点分析批判党内的三次“左”的错误。第一次是1927年“八七会议”后逐渐发展起来并在中央取得统治地位的“左”倾盲动主义路线,只持续了不到半年的时间。第二次是1929年下半年以后逐渐发展起来并在党内占统治地位的“立三路线”,主张攻打中心城市以争取“一省或数省首先胜利”。这一错误路线虽然形态上更加完备,但也只持续了不到4个月时间。第三是从1931年1月六届四中全会到1935年1月遵义会议期间的“左”倾错误路线,这次错误路线形态最完备,持续时间更长,危害也更为严重。彻底纠正一次比一次严重的“左”倾错误,成为决议的主要议题。从党的历史上看,纠正“左”的错误有其特有的难度,比纠正右的错误更为复杂。因为右的错误在立场和方法上是统一的,既在革命立场上不够坚定,又在思想认识上落后于形势。纠正这样的错误相对容易。而“左”的错误则不一样,它在立场和方法上往往是相反的,从革命立场上讲,一些犯了“左”的错误的人往往具有坚定的革命立场和信念,但在思想方法上又存在教条主义错误,在思想认识上超越革命发展阶段,是完全错误的,实践上也非常有害。要纠正“左”的错误,既要坚决彻底,又须讲究策略艺术。《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决议指出:“犯了这些错误的同志们的观点中,并不是一切都错了,他们在反帝反封建、土地革命、反蒋战争等问题上的若干观点,同主张正确路线的同志们仍然是一致的。”(1)《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990页。决议还指出,第三次“左”倾路线统治时间虽然长,也给党和革命造成重大损失,但这一时期党领导广大干部、党员群众和广大军民英勇斗争仍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决议纠正“左”倾错误但不纠结于个人的责任,而是强调三次“左”倾路线不是偶然的产物,而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必须深入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提高对错误思想的鉴别能力。这些举措既纠正了错误,又实现了团结,更保护了大家的革命信念和热情。

再次,党的领导从不成熟到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稳定领导集体,使共产党坚定理想信念有了主心骨。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之所以出现一系列错误,与党尚处在幼年时期和缺乏经验有关,也与未能形成一个稳定而成熟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有关。就党中央领导集体而言,又与缺乏一个真正能够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自觉结合起来的核心领袖有关。邓小平曾指出:“在历史上,遵义会议以前,我们的党没有形成过一个成熟的党中央。从陈独秀、瞿秋白、向忠发、李立三到王明,都没有形成过有能力的中央。”(2)《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09页。而且,“左”的错误在执行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强烈的宗派主义,因而一时难以纠正。党的六届七中全会以历史决议的形式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全党的领导核心地位,特别是接下来召开的党的七大,进一步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就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有了坚强的领导集体,有了全党信任的核心领袖,有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从而使全党思想更加统一,理想信念更加坚定,成为接下来夺取人民革命事业伟大胜利的重要精神指引和精神力量。

三、在纠正“文化大革命”错误、维护毛泽东思想中坚定理想信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经过两年多的准备,党中央于1981年6月召开六中全会,研究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特别是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是党的历史上第二个历史决议,对党的历史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作了科学总结,实事求是地评价了若干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从根本上否定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科学地、历史地评价了毛泽东同志的功过是非,在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中维护、调整和坚定了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

首先,拨乱反正,恢复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面目,使社会主义信念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基础之上。决议指出,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利用毛泽东同志晚年的错误,伪造、篡改、割裂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大搞禁区、禁令,制造迷信,是假马克思主义。决议破除了林彪和“四人帮”所制造的精神枷锁,强调领袖是人不是神,如果要求一个革命领袖没有缺点、错误,那就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决议正本清源,恢复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党的思想路线的本来面目,恢复了“文化大革命”中被当作修正主义批判的一些社会主义原则;纠正了不适应形势要求的大规模疾风骤雨式群众性斗争的旧方法,纠正了脱离党组织大搞群众运动的做法;纠正了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著作中的某些设想和论点加以误解或教条化的做法,以及把关于阶级斗争扩大化当成保卫马克思主义纯洁性等错误。决议指出,要完整地准确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就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是僵化地照抄照搬,必须与现实相结合,否则就是脱离马克思主义,就是空谈马克思主义。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就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而我国最大的现实和新问题就是实现四个现代化,抓好四个现代化建设就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就是对人民最大利益和最根本利益的维护,也是新形势下实实在在坚定理想信念的着力点。决议拨乱反正,恢复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面目,使之成为我们行动的指南,人们的社会主义信念也由此建立在更加科学的基础之上。

其次,既纠正了毛泽东的个人崇拜和晚年错误,又维护了毛泽东的地位和形象。人们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并不只是一套抽象的世界观和一个远大的社会理想,而是与现实的社会主义运动紧密相连,与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威信紧密相连,其中也与党的领导核心的人格形象和魅力有关。人格因素是信仰现象中的应有之义,它能够将信仰从抽象化为具体,并激发出强大热情。毛泽东同志作为我们党的伟大领袖,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其历史地位和崇高威望是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逐步形成的,他的人格形象已成为人们理想信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毛泽东同志,尤其是如何正确地处理毛泽东同志晚年的错误,不仅直接关系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统一,更是一个关乎中国人理想信念的大问题。决议从大历史观的视角,跳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时间局限,在中国革命事业的历史长河中全面评价了毛泽东的一生,明确指出:“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4)《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39页。。“毛泽东同志的错误终究是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所犯的错误。”(5)《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28页。“文化大革命”之所以会发生并且持续十年之久,除了有毛泽东同志领导上的错误,还有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这些错误不只是毛泽东同志个人的错误,中央也有责任,还有的错误是江青、林彪两个阴谋夺取最高权力的反革命集团,利用毛泽东同志的错误,背着他进行的祸国殃民的罪恶活动。毛泽东同志即使在犯错误的时期,也带领党和人民取得了不少成绩。毛泽东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建立的不朽功勋远远大于他的错误,“中国人民始终把毛泽东同志看作是自己敬爱的伟大领袖和导师”(6)《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29页。。决议对毛泽东同志功过是非的客观评价,既彻底纠正了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又坚定维护了毛泽东的地位和形象,解决了信仰上的一个难题。

再次,既纠正了毛泽东晚年“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的错误,又高扬了毛泽东思想的旗帜。要想真正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就必须否定毛泽东同志晚年提出的、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而破除这一理论,又有可能影响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作用。决议在明确指出这个理论的错误的同时,将毛泽东的晚年错误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区分开来,辩证地解决了既要破除又要维护的二难困境,指出:这一理论既脱离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又脱离了中国实际,更脱离了一直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轨道,所以毛泽东晚年的这个错误不属于毛泽东思想这个科学体系。邓小平强调:“对毛泽东同志的评价,对毛泽东思想的阐述,不是仅仅涉及毛泽东同志个人的问题,这同我们党、我们国家的整个历史是分不开的。要看到这个全局。”(7)《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99页。毛泽东同志的事业和思想,同时也是他的战友、是党和人民的事业和思想,是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经验的结晶,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不只是他个人的思想。“我们党用毛泽东思想教育了整整一代人,使我们赢得了革命战争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8)《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00页。决议起草前,邓小平就强调:“决议中最核心、最根本的问题,还是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9)《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96页。。决议肯定了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梳理了毛泽东思想的独创性理论,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政策和策略、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以及党的建设,指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这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仍将高扬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如果因为毛泽东同志晚年在理论上犯了错误,就企图否认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价值,否认毛泽东思想对我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作用,这种态度是错误的。决议还明确指出:我们坚决纠正“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口号的错误,绝不是说革命的任务已经完成,不需要坚决继续进行各方面的革命斗争了。“我们全体中国共产党员和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时期中一定要继续保持崇高的革命理想和旺盛的革命斗志,把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进行到底。”(10)《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60页。这样就维护了毛泽东思想的精神旗帜和共产党人的革命信念。

最后,使全党放下思想包袱,坚定了改革开放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决议是在改革开放已经启动的历史条件下作出的,那时虽然党的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和工作重心的转移已经完成,“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已经从政治上得以纠正,改革开放进程已经开启,但在广大党员干部以及群众中,关于“文革”和毛泽东评价的思想纠结还没有真正解开,党内党外对此也有不同看法,在这样的情况下,十一届六中全会的召开和新的历史决议的制定,彻底打通了人们的思想,使人们放下了思想包袱,一心一意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决议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已经逐步确立了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并从十个方面对其作出了概括。决议要求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时代条件下理想实现的正确航道已经打开,全国上下精神振奋,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齐心协力奋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四、在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中坚定理想信念

2021年11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是党的历史上第三个重大决议,也是份量最重的一个决议。在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在党和人民胜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在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重大历史关头形成和发布的这一决议,既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对于在新时代新征程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具有重大意义。

其次,决议对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的总结坚定了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和信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一切奋斗、牺牲、创造的主题,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和理想信念。百年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取得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取得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党的十八大以来,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续奋斗,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已经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决议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点,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从严治党、经济建设、全面深化改革、政治建设、全面依法治国、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外交工作等十三个方面取得的全方位重大成就,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提升,全党全国人民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不断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前所未有。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当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已经深入人心,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新的征程上全党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热情越来越高、决心越来越强、信心越来越足。

再次,决议对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总结展现了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为共产党人的科学信仰提供了厚实的实践支撑。决议从十个方面全面深刻地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即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这“十个坚持”每一个都具有丰富的历史底蕴和思想内涵,而且它们相互联结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些历史经验具有高度概括性,是对许多具体经验的概括和抽象,鲜明体现了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内在规律。虽然经验并不等同于规律,但是经过概括的基本经验距离历史规律只有几步之遥,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达到历史规律的“前阶”。如果说实践性经验有待于升华为规律性的理论,那么规律性的理论也需要实践性经验的支撑。马克思主义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使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成为科学的信仰。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信仰,在这一信仰的鼓舞和指导下不断推进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同时又用中国革命和建设、改革和发展的丰富实践经验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为马克思主义信仰注入实践活力。

最后,决议凸显了理想信念对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意义。决议中多次提到理想信念,着墨最多的还是全面从严治党中关于理想信念重要性的论述。决议强调:“全党必须做到理想信念坚定、组织体系严密、纪律规矩严明。”(14)《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第31页。关于理想信念,决议指出:“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党中央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共产党人如果没有理想信念,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必然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15)《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第31页。。决议明确了全面从严治党的目标任务:“必须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16)《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第30页。当前,我们已经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在新的长征路上,我们面临的风险挑战并不比以往少,既有国内的也有国际的;既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的,也有来自自然界的;既有传统的,也有非传统的;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在新的发展阶段,只要我们党能够保持坚定理想信念,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就一定能够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猜你喜欢
毛泽东思想决议理想信念
习近平2021年9月1日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一份决议 助力亚运添光彩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现代思想的启蒙
三读决议
我省干部群众坚决拥护全国两会各项决议决定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