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T+B超在白内障患者术前眼底检查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2-01-25 04:17齐玉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23期
关键词:眼底病眼部白内障

齐玉帅

(聊城爱尔眼科医院 山东 聊城 252000)

白内障是世界公认的致盲性眼科疾病,临床患病率较高。现阶段以手术为常用手段,其中以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应用较多[1]。临床医学将此术式作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首选。但少数患者术后会出现视力下降现象,导致其恢复不佳,影响手术整体效果[2-3]。分析是由于患者术前存在眼底病变所造成的视力下降所致。因此,采取有效诊断方式对白内障患者进行术前筛查,对于眼底病变的早期确诊及患者术后视力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对此,本研究抽取我院2020年1月—12月收治的110例(182眼)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考察在白内障患者术前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基础上,联合B超进行眼底检查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2020年1月—12月收诊的白内障患者共计110例(182眼)。所有患者均实施择期手术治疗,男女性别比例为 56例(88眼):54例(94眼);患者年龄54~86岁,平均(69.98±13.45)岁;合并症:高血压共计21例,糖尿病共计34例;55例患者未合并慢性症。纳入标准:①患者均与白内障相关诊断条目相符;②无相关手术禁忌证者;③患者均了解研究方法及目的,并自愿签订知情协议书。排除标准:①罹患有其他眼部疾病者,比如青光眼、视网膜血管阻塞等;②晶状体核硬度超过Ⅳ级者;③依从性较差,对相关检查比较抗拒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常规视力检查,对患者眼压进行检测,并分别实施常规检眼镜、眼部B超、OCT眼底检查等。常规检眼镜:术前予以患者散瞳处理,瞳孔在6 mm以上,由同一名经验比较丰富的医生基于裂隙灯显微镜下,对患者实施常规眼检。眼部B超:检查仪器选用飞利浦EPI-Q5,探头频率参数设置为5 MHz~12 MHz,指导患者取仰卧位,通过直接接触法完成超声波检查。OCT眼底检查:检查仪器选用Cirrus HD-OCT-5000。指导患者取坐位,结合其个体情况对高度进行合适调整,确保患者头部在镜头前,使其注视镜头内的注视点。检查时,操作者进行扫描时应以黄斑中心凹为中心,经多次扫描后,得到大量数据,通过3D技术实现视网膜结构的重建,如此可使所获取图像的清晰度及信号强度均呈更高水平。对其病变区域进行全方位观察,所获取的有效图像即为OCT最终检查结果。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并统计不同检查方式(常规检眼镜、眼部B超、OCT眼底检查)在白内障患者术前眼底检查中的诊断检出率。诊断检出率=检出例数/确诊例数×100%。

②统计予以白内障患者采取不同检查方式的眼底病变检出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及西宁数据处理,组间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行χ²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常规检眼镜与OCT检查效果对比

经OCT眼底检查,检出眼底病49眼,阳性率为26.92%;经常规检眼镜,检出眼底病共计60眼,阳性率为32.97%。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²=1.584,P=0.208>0.05)。见表1。

表1 常规检眼镜与OCT检查效果对比 单位:眼

2.2 眼部B超与OCT检查效果对比

经OCT眼底检查,检出眼底病49眼,阳性率为26.92%;经眼部B超检查,检出眼底病38眼,阳性率为20.88%。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²=1.828,P=0.176>0.05)。见表2。

表2 眼部B超与OCT检查效果对比 单位:眼

2.3 OCT+B超检查与OCT检查效果对比

经OCT眼底检查,检出眼底病49眼,阳性率为26.92%;经OCT+B超检查,检出眼底病共计58眼,阳性率为31.87%。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²=1.072,P=0.300>0.05)。见表3。

表3 OCT+B超检查与OCT检查效果对比 单位:眼

3 讨论

多数研究表明,眼底病往往会对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恢复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术前对眼底病进行准确筛查和准确诊断,对于评估白内障患者术后恢复效果情况及采取有效再治疗具有关键作用[4]。既往临床多针对白内障患者采取直接检眼镜进行术前眼底检查,具有操作简单、价格低廉等应用优势,但检查效果会受到检查医生自身操作水平的影响。尤其是在细微黄斑病变诊断方面,临床漏诊率较高[5-7]。本研究结果显示,经常规检眼镜检查结果示,眼底病检查阳性率为32.97%;分析原因与其检查阳性率低于OCT检查,且与玻璃体后脱离、玻璃膜疣等眼底病诊断方面难度较大有关。

眼部B超在白内障术前眼底病变检查中应用较广,其主要是通过声波的形式穿透混浊的屈光间质,避免屈光间质的影响,可使眼球后部结构得以清晰显示[8]。本研究中,经眼部B超检查阳性率经评估20.88%;该检查方式操作间断,且具有较强的经济性,因此在临床眼科疾病诊断中应用较广,本研究结果发现,眼部B超在常规检眼镜、眼部B超、OCT眼底检查以及OCT+B超检查中的阳性率呈最低水平。分析原因是眼部B超需在患者闭眼状态下展开操作,难以对患者眼部及黄斑区位置进行精确定位。本研究中,眼部B超对轻微眼底疾病难以有效检出,临床诊断时极易出现漏诊的情况。因此,如予以白内障患者实施术前眼底检查,除采取B超诊断意外,需配合OCT扫描,可显著提升临床诊断效果。

OCT是一种非损伤性影像学检查技术,主要经过高分辨率活体组织横截面图像获取有效信息。此检查技术可对视网膜组织中的微小病变以及对光感受器细胞外的性等进行准确诊断。尤其是在细微黄斑区病变诊断中的有效检出率较高[9-10]。本研究中,经OCT眼底检查阳性率为26.92%。从阳性检出率来看,B超在常规检眼镜、眼部B超、OCT眼底检查中的阳性率呈最低水平。且在检查期间无损伤、无痛苦、无接触以及无副作用等应用优势,可重复检查,患者接受度及依从性均较高。但OCT在屈光间质严重混浊的状态下,单用OCT难以取得理想的诊断效果,临床误诊率及漏诊率较高。如晶状体严重混浊,可通过眼部B超进行眼底检查,但眼部B超对视网膜细微病变难以有效检出,因此,OCT+B超检查可有效筛查和诊断白内障患者眼底病变情况。术前有效诊断有利于科学指导人工晶体的合理选择,进而可显著提升手术成功率。

综上所述,OCT用于白内障患者术前眼底检查工作中,尤其是对黄斑区检查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但在晶状体严重混浊时,获取眼底黄斑区视网膜结构的难度较大,但眼部B超可对OCT检查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和盲区进行有效解决。因此,OCT+B超检查可显著提升眼底病变的临床诊断准确率,同时对术后视力恢复具有良好的预测作用,临床价值十分突出。

猜你喜欢
眼底病眼部白内障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激光光凝联合血府逐瘀汤治疗眼底病的疗效及对视力的影响
细节护理对眼底病患者的实施效果及对改善患者不良情绪的作用
有些白内障还需多病同治
为什么要做眼部检查
戴眼罩有助消除眼部疲劳
如何消除用电脑后的眼部疲劳
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对眼底病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观察
中老年白内障合并眼底病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