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危化品物流集中度研究

2022-01-24 07:33:18张喜才
物流技术 2022年1期
关键词:危化品运输物流

张喜才,王 琳

(北京物资学院,北京 101149)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加上危化品安全运输事件时有发生,危化品物流运输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整个危化品物流行业面临着企业营运成本增加、物流成本居高不下、行业信息化程度低、效率较低等问题。虽然危化品物流基础设施在不断完善,危化品物流技术日益进步,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但是危化品物流的总体费用却一直居高不下,毛利率较低。究其原因主要是危化品物流行业过于散乱,企业规模普遍不大,中小企业过多,经营效率不高,竞争力不强。虽然危化品物流的市场规模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逐年攀升,稳步发展,到2018年我国危化品物流市场规模达到15 210亿元,但国内危化品物流的经营主体依然是多、小、散、弱、差,大部分的危化品物流企业经营管理处于散乱的状态。目前,危化品物流行业的集中度较低,并没有达到组织化、集中化、规模化水平,市场资质挂靠、超时使用、改装危化品运输车辆等现象频出。整个危化品物流行业竞争激烈,区域结构不匹配,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能力不强。同时,激烈的市场竞争尤其是低价竞争造成企业整体利润下降,加之政府对安全管理、环境保护的要求不断提升,企业面临着沉重的压力。

1 我国危化品物流行业集中度现状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和科技进步,常用的较为安全的危化品逐渐步入人们的生活,如液化气、天然气、漂白水、油漆等。这使人们对危化品有了一定的认识,也使得危化品安全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6·13温岭油罐车爆炸事故、黎巴嫩贝鲁特重大爆炸事件等危化品安全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财产损失,给危化品物流敲响警钟。我国是世界第一化工大国,仅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就达21万家,涉及2 800多个种类。危化品使用涉及化工、医药、轻工、冶金、食品、教育等多个领域,2018年产值占全国GDP的13.8%,危化品全行业货物运输量超过16.5亿t,占总货运量的60%以上,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因此,危化品物流是人们正常生产生活的重要保障,是地区发展的需要,是物流中不容忽视的一部分。

危化品市场容量与危化品市场集中度成反向变动。一方面,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产品的质量、外观、价格、工艺的要求不断提高,社会对危化品物流的需求有所提升,第二产业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变化推动了危化品物流市场的发展。另一方面,企业进入危化品物流的门槛较高,对司机、运输车辆、企业执照都有着严格的要求,但由于监管力度薄弱,不符合规定的现象依然存在。这就导致了危化品物流市场中存在着大量中小型危化品物流企业,而大型危化品物流企业较少。

以公路运输为例,截止2019年9月,从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业户数约为1.22万家,从业人员160.07万人,平均一个车队不到25辆车,年度车辆装载率仅为45%。每年通过道路运输的危化品已经超过12亿t,约占全国货运总量的30%以上,且呈上升趋势,其中80%的危化品通过公路运输完成。公路运输的市场规模逐年稳步上升,在2018年公路运输市场规模占危化品总运输规模的40%以上,如图1所示。

图1 危化品运输市场规模(亿元)

影响危化品物流行业集中度的首要原因就是企业规模。一般情况下,危化品物流市场的集中度会随着企业的规模不同而变化,企业规模越大,其集中度就会越高。与之相比,危化品运输企业虽然数量较多,但企业规模、专业化程度都有待提升。据了解,危化品物流企业主要分为化工企业自营的物流公司、央企危化品物流企业和民营第三方物流公司。自营的危化品物流公司主要承接母公司的运输任务,央企危化品物流企业主要提供综合性的行业服务,而民营第三方危化品物流则比较杂乱,虽然数量众多,但却存在许多不合规现象。

危化品物流区域分布不均匀,有着明显的地域性。华东、华南和华中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危化品物流市场,三者市场占比之和已经达到65%(如图2所示)。由于危化品物流主要源于化工产业链,上游企业将原材料运输至下游加工企业,而化工产业主要集中于沿海的各个地区和交通较为发达的地区,因此这些地区的危化品物流市场较为发达。按区域市场规模占比排序为:华东>华南>华中>华北>西部>东北。

图2 2018年中国危化品物流行业区域市场规模分布占比

近年来,虽然对危化品的监管不断加强,但危化品物流行业还是处于分散状态,规模有待提高。2018年危化品物流行业的市场规模约为1.4万亿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百强名单显示,百强企业总体营业额约为538亿元,平均每家企业仅为5亿多元,这其中还包含了大型央企的数据支持。百强企业营业总额仅占行业市场的3.8%,CR4仅占危化品物流市场总额的1%。百强企业的集中度也同样不高,从2018年的危化品物流百强企业排名来看,前10家企业总营业额占百强企业总营业额的88.08%,前20家企业总营业额占百强企业总营业额的91.55%,前50家企业总营业额占百强企业总营业额的96.58%,剩余的50家企业占比3.42%。由此可见,危化品物流行业依然是中小型企业居多,行业存在小、散、杂的问题。

从竞争格局上看,危化品物流行业处于成长阶段,集中度低,企业规模较小。统一的、全面标准的行业规定和自制机制尚未建立。监管方面,我国缺乏具有强制力的明确的法规,相关部门权责也不够明确,存在交叉。经测算我国危化品物流市场属于低集中度市场,竞争比较激烈,行业竞争较为混乱,缺乏规范的市场秩序和诚信体系。一些危化品物流企业为了利润进行不正当竞争,货运车辆的改装超载、疲劳驾驶、超时使用、使用不合规的“黑仓库”等现象依然存在。近年来企业又面临各项物流成本攀升,加之疫情影响,导致危化品物流企业经营效益连年下降,整体利润率较低,行业集中度亟待提升。

2 我国危化品物流行业集中度偏低的原因

2.1 危化品物流的特殊属性与环境

一是产品的特殊属性。危化品物流运输的产品大多具有易燃易爆易泄露的特殊属性,使得各级监管部门对于危化品运输都高度重视,不断加强安全管理和环境管理,给企业运营带来压力,利润空间不断压榨。二是产销分离,分布不均。危化品物流的上游主要是化工产业链,上游企业将原材料运输至下游加工企业,这就要求企业所处位置应该在交通较为发达的地区和资源丰富的地域,而消费危化品的地区却没有局限,造成生产和销售分布不均的情况,由此吸引许多企业进入危化品物流市场。据了解,有超过90%以上的危险货物需要进行异地运输。三是区域结构不匹配,运力存在缺口。华东和华南地区危化品物流企业相对集中,物流费用较低,供给大于需求;而西部与东北地区,企业数量相对较少,物流费用较高,存在一定的缺口。

2.2 中小企业融资难度大

融资难度大是制约很多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原因,危化品物流行业也是如此。企业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融资的难易程度,大型企业经过长期规模化的经营,有着一定的品牌优势、资金优势、客源优势等,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投资风险较小,融资较容易。而中小型危化品物流企业规模较小,盈利能力较弱,经营管理水平比较差,人员流动性比较大,因此抗风险能力也比较差,投资者大多不会考虑投资。而企业难以融资,就很难发展成为大规模企业,形成品牌效益,进而形成恶性循环。

2.3 人才危机

通过查找整理近年来的危化品物流安全事故,可以发现很多事故都是源于从业人员基本知识欠缺,事故发生前没有预警,事故发生中没有及时发现,事故发生后没有办法及时妥善处理。一方面是高素质人才的欠缺,另一方面是基层人员招聘困难,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流动性大,束缚着危化品物流的发展。这种现象在中小危化品物流企业中尤其明显,阻碍其做大做强。

2.4 危化品物流运输标准多而杂

据统计,危险货物运输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有100多个,其中包括危险货物相关标准63个,包装容器相关标准41个,专用车辆相关标准13个,运输操作管理标准7个,等。标准内容较为分散,企业难以完全掌握。另外,标准的推广也存在一些障碍。例如:尽管国家出台了《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规则》,但对于相关企业来说,标准的实现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与国际标准接轨还需要很长的时间。除此之外,国家对于危化品与危险货物的定义不同,如果没有经过相关培训,很难精准辨别,这不仅给物流企业带来困难,也给执法监管人员带来挑战。

2.5 信息化程度低

近年来技术的快速发展升级,提升了对危化品物流行业的管理监控水平。但新技术、新装备的出现,也给危化品物流企业设施设备的更新带来了新的压力。尽管无人驾驶、GPS定位、实时监控、智能调度系统、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不断普及,但考虑到成本问题还是存在压力,很多企业还处于数据收集阶段,并没有利用数据信息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2.6 进入壁垒低

危化品物流业的进入壁垒即阻碍新的危化品物流企业进入危化品物流市场,通过新企业的进入率可以判断危化品物流企业进入壁垒的高低。我国危化品物流的进入壁垒包括危化品专用的特种车辆、运输危化品的资质证明等。但许多企业采用挂靠等手段获得运营资格,从而进入危化品物流市场,使得危化品物流市场比较混乱,难以监管,给危化品物流运输埋下隐患。

2.7 退出壁垒高

企业在进入危化品物流市场时需要购置一定的设施设备,这些都是企业运营的成本花费,在退出市场时同样要付出成本,即退出壁垒。危化品物流企业退出壁垒的最大决定性因素之一就是沉没成本。由于危化品物流企业成立之初需要在人员雇佣、购买设施设备、选址规划、建立危险品仓库、购买特种车辆等方面投入大量成本,在运营中同样要考虑生态环境、税收、物流费用是否能收回等。一旦企业想要退出市场,回收成本就会很难,因此退出壁垒很高。

3 提升危化品物流集中度的对策

3.1 不断整合协同发展

危化品物流多需要异地运输,运输方式主要包括公路、水路和铁路运输,大部分企业仅能提供3种运输方式中的一种,使得企业存在一定程度的信息失效和障碍,从而无法提供最优运输方案。因此,企业应不断整合内部资源,吸纳外部可用资源,寻找可靠的合作伙伴,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共享,扩大运输网络辐射范围,为运输方式的多样性打下基础。企业通过公路、水路与铁路的合理搭配,企业整合资源,提供最佳的运输方案,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提高行业的集约化与专业化水平。

3.2 利用资本市场促发展

资金短缺是危化品物流健康发展的瓶颈,企业的日常经营和长久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通常来说,危化品物流企业资金来源于银行贷款和国家投资。随着国家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企业的融资渠道也在不断地拓宽。利用资本市场的力量来开展经营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危化品物流企业的投资风险,而且企业还可以凭借资金优势,通过兼并整合等手段优化资产结构,以提高企业危化品资源的配置效益与效率,最终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3.3 建设人才培育体系

危化品物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源源不断的人才动力。危化品物流人才的培养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产学研结合。目前我国危化品物流企业管理散乱,竞争能力不强,盈利能力有限,高水平物流人才缺乏。因此要鼓励通过建立产学研结合体,培养行业需要的各类人才来推动危化品物流企业技术研发,提升经营管理水平,为危化品物流企业整合资源奠定人才基础,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推动行业不断发展。另一方面,企业内部应定期举办相关的从业基础知识培训,通过多样化的手段普及基础知识,如通过微博、短视频、动画等形式,既可以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基本技能和综合素质,又能够使公众了解危化品物流,消除恐慌心理,实现企业的良性发展。

3.4 进行集中存储园区化发展

物流企业大多入驻物流园,但危化品物流则与之不同,由于危化品物流装卸相对特殊,因此驻扎在化工园区或其他危化品园区则不仅更加便捷、安全,同时能够减少装卸搬运次数,使安全性得到提升。再加上对危化品的监管越来越严格,进行集中储存的园区化发展,可以从源头上对危化品物流进行管控,同时有利于生产、销售、废料处理的追溯。对于危化品物流企业而言,进行集中存储的园区化发展,更有利于发挥企业的优势,实现专业性、集约性和规模性的发展,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更多有竞争力的企业入园,有利于周边产业的发展,方便各部门的管理。

猜你喜欢
危化品运输物流
江阴市“三个创新”打造危化品安全监管新引擎
从一起案例谈如何认定危化品的代加工行为
淮安市构建危化品安全监管新格局
危化品运输岂能有乱象
水上消防(2020年4期)2021-01-04 01:51:18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汽车观察(2018年12期)2018-12-26 01:05:44
受阻——快递运输“快”不起来
专用汽车(2016年4期)2016-03-01 04:13:39
比甩挂更高效,交换箱渐成运输“新宠”
专用汽车(2016年1期)2016-03-01 04:13:08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
现代企业(2015年2期)2015-02-28 18:45:09
关于道路运输节能减排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