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润竹
(宁波财经学院 人文学院,浙江 宁波 315175)
《朱子语类》(以下简称《语类》)作为一部记录朱熹思想学说的语录体笔记,由众门人弟子编纂汇集而成,先后编有蜀录、池录、饶录等,最后形成今通行本百四十卷《语类》[1]。是书语言成分复杂,既有时代变迁因素存留的新旧语言成分,亦有不同门人弟子记载所形成的方言口语。这些词语往往聚合一起表达同一个语义范畴,形成不同概念的词语类聚。每一个类聚组合中的成员均来自不同的时代层次,又因同义构成不同的组合,在类聚中形成互补关系。就《语类》的词语类聚而言,其中不仅有常用词的大量聚合,如“快慢”“软硬”“冷暖”等,更有受《语类》文本内容影响而形成的特色词的词语类聚。如朱熹常与门人弟子论学,阐释儒家学说及传世典籍的词句等,便有大量的知晓范畴的词语。知晓范畴内,既有动词类的“探求”“体会”“知晓”等下位概念,也有形容词类的“模糊”“清楚”“透彻”等下位概念。笔者在对勘《语类》各本的基础上,系联《语类》中表示“透彻”概念的词语,探究类聚组合中各成员的语义及其关联,同时探究类聚组合与其他相关的语义聚合关系。
“透彻”是知晓范畴的状态词,主要指对知识、理论等知晓得深入明白,是人类认知的顶峰状态,在词义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语类》中表示“透彻”概念的词语不仅丰富,且多新词新义,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并呈现出显著的文本特质。下文以单音词为切入点,同时系联复音词,分别论述。
透,本指跳跃,后引申有“通过”“透彻、清楚”等义(1)“透”的语义演变可参宋亚云《语用推理语义化与古汉语中一类形容词的产生》,《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2]。表示“透彻”义的“透”《语类》始见,在句中主要作补语和谓语,如:
康节说得法密,横渠说得理透。(1/10)(2)括号内数字表示所引例句在《朱子语类》中的卷数、页码。如无特别说明,文中所引例句均出自中华书局1986年版王星贤点校本。
讲论一篇书,须是理会得透。(10/171)
静便定,熟便透。(12/219)
《语类》中单用的“透”共计147例。除单用外,“透”还构成了6个复合词,有“透彻”“透达”“透切”“明透”“精透”“通透”(3)《汉语大词典》还收《语类》新词“取透”,误。所引首证为《语类》卷九:“今既要理会,也须理会取透;莫要半青半黄,下梢都不济事。”然经考证,“取透”非词,“取”为完成体标记,“透”作补语说明动词“理会”所达程度。《语类》中“理会取”凡4例,分别是“理会取透”“且理会取自家事”和2例“理会取”,“取”均为动词标记,提示动作的完成,并无实意。“取”的这种用法早在唐代就已经出现,诸如“斟酌取”“发明取”等。。分别论述如下:
1.透彻
“透”“彻”同义并列唐代始见,但均表示“透亮”,如杜牧《题白苹洲》诗:“溪光初透彻,秋色正清华。”宋代引申指“详尽而深入”,多形容义理等(4)宋代时“透彻”还可用以形容人聪敏灵透,如吴潜《剡录·高僧》:“支遁字道林……又幼有神理聪明透澈。”其后用例如清吴璇《飞龙全传》三二回:“行周道:‘我儿,你年纪虽轻,倒也透彻,为父也想此策,庶几为可。只是一件,恐于理上不顺。’”此义《汉语大词典》、白维国主编《近代汉语词典》均失收,当补。,如宋王洋《寄题邓成之粟庵》:“透彻通真境,拘留即妄攀。”《语类》承之,共116例,主要作为形容词使用。例如:
果然下工夫,句句字字,涵泳切己,看得透彻,一生受用不尽。(14/249)
“下学上达”,是天人事理,洞然透彻,无一毫之间隔。(34/889)
所谓“共君一夜话,胜读十年书”,若说到透彻处,何止十年之功也!(117/2809)
句中“透彻”分别充当补语、谓语和定语。“透彻”在《语类》中90%以上用例都表示此义,最为常见。
此外,《语类》中“透彻”还可表“透亮、明白”义和“详尽而深入地了解”义。例如:
格物,只是就事上理会;知至,便是此心透彻。(15/297)
若半青半黄,未能透彻,便是尚有渣滓,非所谓真知也。(18/391)
其后亦有用例,如《红楼梦》第一一八回:“到底奶奶说话透彻!只一路讲完,就把二爷劝明白了。”
“透彻”可倒作“彻透”,如宋真德秀《读书记》卷二四:“圣贤言语,粗说细说,皆着理会教彻透,盖道体至广大,若不尽见,必有窒碍处。”又可写作“透澈”,如宋吴潜《许国公奏议》卷四:“所谓祈天永命全在陛下,悔悟之透澈而已。”还可重叠构成“AABB”式,如《荡寇志》一九二回:“便与树德说个将计就计的原委,说得透透彻彻。”以上变式均表“详尽而深入”义。
现代汉语中“透彻”仅保留“详尽而深入”义(5)此处主要参考《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透彻”的收录情况。下文相似论述皆同此,不再单独说明。。
2.透达
“透达”即透彻、明白,《语类》始见,仅1例,如下:
向来只据传注,终未透达。(79/2026)
后世沿用,如明尹台《与徐东溪》:“公之忠信高明自足,感动四方之士,况潜心经学,所指述皆透达。”清沈垚《落帆楼文集》卷九:“垚非有名之见也,近日于事理颇看得透达。”
现代汉语中“透达”已不存。
3.透切
“透切”犹言透彻深切,《语类》始见(6)《汉语大词典》以《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其间说话虽是愤激,却句句透切着今时病痛”为首证,例迟且例句与释义“犹言透彻深切”不符。《二刻拍案惊奇》例“透切”应为动词,犹言全部切中。,仅1例,如下:
止缘某前日已入文字,今作出,又止此意思。得诸公更作,庶说得更透切。(107/2668)
后世文献沿用,如明潘游龙辑《康济谱·德感》:“袁韶对妻语最为透切。”又清梁章钜《浪迹三谈·海参鱼翅》:“《随园食单》言海参鱼翅皆难烂,大凡明日请客,须先一日煨之方能融洽柔腻。若海参触鼻鱼翅跳盘,便成笑语。可谓言之透切。”
现代汉语中未见“透切”。
4.明透
“明透”宋代始见,有“通明透亮”义,如无名氏《齐天乐·寿刘机宜》:“更沧海双珠,掌中明透。”又有“明白透彻”义(7)白维国主编《近代汉语词典》首证引《歧路灯》八三回为例,迟。另《汉语大词典》未收“明透”,当补。,《语类》首见,其中1例如下:
理会得道理明透,自然是静。(103/2602)
他例如明罗汝芳《明道录》卷一:“正心即接着‘定而后能静’说,盖见已明透。”清蔡世远《古文雅正》卷一三:“朱子此书可谓明透。”
现代汉语中“明透”不存。
5.精透
《语类》凡2例,如下:
待读此四书精透,然后去读他经,却易为力。(115/2778)
这物事须教看得精透后,一日千里始得。(121/2922)
“精透”犹言精到透彻,宋代始见,如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象山此说,尤更精透。”后世沿用,如明王畿《读先师再报海日翁吉安起兵书序》:“一日,召诸生入讲,曰:‘我自用兵以来,致知格物之功愈觉精透。’”清李光地《榕村语录》卷六:“尽心知性则知天存心养性,所以事天夭寿不贰,修身以俟,所以立命说得极平实,极精透。”
总的来看,“精透”用例不可谓多,且主要见于各类语录,至现代汉语中已不存。
6.通透
《语类》中“通透”共58例,有以下3种语义,如下:
学须先理会那大底。理会得大底了,将来那里面小底自然通透。(8/131)
昔在一山上坐看潮来,凡溪涧小港中水,皆如生蛇走入,无不通透,甚好看!(33/850)
“诚精”者,直是无些夹杂,如一块银,更无铜铅,便是通透好银。(94/2398)
首例“通透”指透彻,主要用于学习、理论方面,《语类》中这种用法占比约90%;第二例之“通透”强调一定空间范围没有阻碍,通风透气;末例“通透”形容银子通明透亮,主要从光泽方面去限定事物性质。
现代汉语中“通透”只保留“透彻”“通风透气”二义。
综上,《语类》中“透”及其构建的复音词多为唐宋新词,其中保留至现代汉语中的仅有“透”“透彻”“通透”3个。
“彻”作动词可表“贯通、达到、渗透、通晓”等义,作形容词可表示“清澈”“透彻”等[2]4496。《语类》中“彻”共计371例,单用表示“透彻”例少。如:
知得这个彻底是,那个彻底不是,方是见得彻、见得是,则这心里方有所主。(9/154)
“彻”主要以“透彻”义为语素义形成复合词,如“透彻”“彻达”“彻底”“彻头”。分别论述如下(“透彻”见上文,此处略。):
1.彻达
“彻达”魏晋已见,如魏嵇康《明胆论》:“子家左师,皆愚惑浅弊,明不彻达,故惑于暧昧,终于祸害。”例中“彻达”即“通达”。表示“透彻、明了”的“彻达”《语类》首见,仅1例,如下:
乾德刚健,他做时便通透彻达,拦截障蔽他不住。(74/1880)
句中“彻达”“通透”同义连文,均表示“透彻、明了”,惜未见他例。
2.彻底
“彻底”最早见于魏晋时期,如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作酱法》:“十日内,每日数度以杷彻底搅之。”《玉台新咏·江淹〈西洲曲〉》:“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均言动作、状态程度深,犹完全。表示“透彻”义的“彻底”《语类》始见,例如下:
读书,须是穷究道理彻底。(10/163)
此是圣人看得彻底,故于此理亦有未肯自居处。(62/1506)
格物,是格物理至彻底处。(120/2908)
例中“彻底”主要充当补语和定语。
此外,《语类》中“彻底”还可表示“完全而无遗留”“(光影等)直透到底”,后者仅3例。例如下:
好善“如好好色”,恶恶“如恶恶臭”,他彻底只是这一个心,所以谓之自慊。(16/338)
譬如一渊清水,清泠彻底,看来一如无水相似。(126/3015)
“透彻”义与“完全而无遗留”义接近,只是前者更多修饰义理,强调程度深。后世亦不乏用例表示“透彻”,如元马臻《送恩断江住平江天平寺》诗:“佛法悟来曾彻底,江流截断合朝东。”
现代汉语中“彻底”则表示“一直到底、深入而透彻”。
3.彻头
“彻头”为唐代新词,本指到尽头,如罗隐《江北》诗:“废宫荒苑莫闲愁,成败终须要彻头。”宋代又引申指“透彻”,《语类》首见,其中仅1例如下:
才疑,便须理会得彻头。(121/2931)
其文献用例较少,如明周汝登辑《王门宗旨·不二斋说》:“此段因缘不可学,不可传,自证自悟,始见彻头。”至现代汉语中已不存。
由上可知,“彻”表示“透彻”义时主要作为构词成分出现,所构复合词均为《语类》首见,文本特色鲜明。
“洞”本指急流,引申则有动词“穿透”“通晓”“通达”义,形容词“透彻”“清彻”义。作为形容词“透彻”义的“洞”汉代已见,如王充《论衡·实知》:“先知之见方来之事,无达视洞听之聪明,皆案兆查迹,推原事类。”例中“达”“洞”同义对文,分别修饰“视”“听”所达程度。
《语类》中“洞”共计60例,可作名词指“洞穴”,可作动词表示“通达”等,还作形容词表示“透彻”“空虚”等。表示“透彻”义的“洞”未见单用,主要作为构词成分出现,构成复音词“洞彻”“洞达”“洞见”“洞视”“洞贯”共5个。分别论述如下:
1.洞彻
“洞彻”是汉魏新词,主要指“通畅貌”“明亮貌”“清澈貌”等。《语类》中“洞彻”共7例,主要形容通畅、明亮的样子,形容“透彻”仅1例,如下:
这不是他看这道理洞彻,如何说得到这里。(29/738)
其时文献亦有用例,如杨简《慈湖遗书》卷一:“此非君子胸中洞彻无疑,岂敢为此断然之论。”至现代汉语中“洞彻”仅表示“透彻地了解”。
2.洞达
“洞达”西汉已见,如王充《论衡·知实》:“孔子见窍睹微,思虑洞达。”《语类》承之,共4例,如下:
盖他以迟钝之故,见得未透,只得且去理会,终要洞达而后已。(39/1018)
待存养得此中昭明洞达,自觉无许多窒碍。(115/2782)
天下道理自平易简直。人于其间,只是为剖析人欲以复天理,教明白洞达,如此而已。(121/2942)
如上例,《语类》中的“洞达”主要与近义词“明白”“昭明”连用。同时代文献亦有用例,如叶适《滕季度墓志铭》:“余异其沈敏,学未久,坤阖乾辟,无不洞达。”至现代汉语中“洞达”则无“透彻”义,作动词表示“很明白、很了解”。
3.洞见、洞视
“洞见”“洞视”同义,均表示“看透”,其中“洞”作状语修饰动作所达程度,二者均为宋代新词。《语类》中“洞见”“洞视”分别有5例和1例,同义词“见”多而“视”少,侧面展现了《语类》用语“雅俗交融”且不乏俗语[3]。例如:
罗先生探索本源,洞见道体。(102/2596)
洞视千古,无有见道理不透彻,而所说所行不差者。(130/3097)
现代汉语中仅保留有“洞见”。
4.洞贯
“洞贯”即“透彻地了解”,“洞”同样作为状语修饰动词“贯”,魏晋已见。《语类》承之,仅1例,如下:
如此看久,自然洞贯,方为浃洽。(104/2612)
“洞贯”一词亦见于朱子其他著作,如《延平答问》:“虽品节万殊,曲折万变,莫不该摄洞贯,以次融释,而各有条理。”惜现代汉语中“洞贯”不存。
综上,《语类》中表示“透彻”概念的“洞”多作状语修饰动词,有时候也和同义词连用,所形成复合词多为古语词。
“圆”本指“圆周、环形”,其隐含特征为[+无阻碍],故而形容人则“灵活变通”,形容物则“滑利、圆润”,形容语言、事理则“通畅”。“转”义项甚多,可作动词表“旋转”,可作形容词表“流畅”,如《语类》卷七:“尝见人教儿读书限长短,后来长大后,都念不转。”
“圆转”组合魏晋始见,多为同义并列表示“旋转”,如《世说新语·忿狷》:“王蓝田性急,尝食鸡子以筯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鸡子于地圆转未止。”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虫篇》:“雷蜞大如蚓,以物触之乃蹙缩圆转。”
宋代以来“圆转”生发出诸多新义。《语类》中“圆转”凡6例,兹列于下:
(1)明道之语,周于事物之理,便恁地圆转;伊川之语严,故截然方正。(21/491)
(2)明道言语甚圆转,初读未晓得,都没理会;子细看,却成段相应。(95/2441)
(3)“智欲圆而行欲方”智欲圆转;若行不方正而合于义,则相将流于权谋谲诈之中;所谓“智欲圆而行欲方”也。(95/2452)
(4)此去且存养,要这个道理分明常在这里,久自有觉;觉后,自是此物洞然通贯圆转。(115/2781)
(5)今须是整肃主一,存养得这个道理分明,常在这里。持之已久,自然有得,看文字自然通彻,遇事自然圆转,不见费力。(115/2783)
(6)圆转处尽圆转,直截处尽直截。(117/2815)
例(1)中“圆转”与“周”语义对应,形容说理透彻;例(2)则是形容言语宛转;例(3)和例(6)语义一致,均言宛转;例(4)“洞然”“通贯”“圆转”连用;例(5)中“圆转”“通彻”对文同义,二例之“圆转”皆指透彻、通畅。
综上,《语类》中“圆转”有“宛转”“透彻”两种语义,而以“透彻”义常见。表“透彻”义的“圆转”其他文献有用例,如宋罗大经《鹤林玉露·方朔窃酒》:“方朔数语圆转简明,意其窃饮以发此论,盖风武帝之求长生也。”明鹿善继《四书说约·下论·柳下惠为章》:“四语圆转透彻,发挥不必去尽矣,精神生动不可磨灭,此柳下之仁也。”
浃,《尔雅·释言》:“浃,彻也。”郭璞注曰:“谓沾彻。”洽,《说文·水部》:“洽,沾也。”故二者同义,并列成词表示“遍及、融洽、贯通”等义。《语类》中“浃洽”共48例,多表“贯通”“透彻”二义,例如下:
若是寻究得这个道理,自然头头有个着落,贯通浃洽,各有条理。(8/130)
某近来作《论语略解》,以《精义》太详,说得没紧要处,多似空费工夫,故作此书。而今看得,若不看《精义》,只看《略解》,终是不浃洽。(19/439)
表示“透彻”义的“浃洽”常与同义词连用,如“浃洽贯通”“浃洽透彻”“浃洽通透”“通贯浃洽”等,语义明晰,例如下:
读书要自家道理浃洽透彻。(10/162)
然看得来只是读书理会道理,只管将来涵泳,到浃洽贯通熟处,亦有此意思。(35/931)
圣贤说事亲便要如此,事君便要如此,事长便要如此,言便要如此,行便要如此,都是好用工夫处。通贯浃洽,自然见得在面前。(117/2820)
虽未能洞究其精微,然也要识个规模大概,道理方浃洽通透。(117/2831)
表“贯通”“透彻、明了”义的“浃洽”为宋代新词,同时代的宋儒语录常见使用,如《河南程氏外书》卷一二:“当时门人有问:‘且将《语》《孟》紧要处看如何?’伊川曰:‘固是好。若有得终不浃洽,盖吾道非如释氏,一见了便从空寂去。’”后世亦沿用,至现代汉语中“浃”主要作为书面语使用,表示“透、遍及”,如“汗流浃背”[4]。
《语类》中还有“周浃”一词,义同“贯通、透彻”,如卷一八:“古人语言自是周浃。若今日学者所谓格物,却无一个端绪,只似寻物去格。”
除上述词语外, 《语类》中还有“贯”“通”以及他们组成的复音词与“透彻”联系密切。分论如下:
1.贯
“贯”字甲骨文未见,从字形看与钱币相关,其本意一说为穿钱的绳索,一说为穿钱的动作。然二者均隐含义素[+贯穿],因此“贯”引申有“贯通、通”义,如《论语·里仁》:“吾道一以贯之。”
《语类》中“贯”单用57例,多表示“贯通”义,主要形容义理等,例如下:
《孟子》,全读方见得意思贯。(19/437)
元来他章虽长,意味却自首末相贯。(11/191)
圣贤言语,大约似乎不同,然未始不贯。(12/207)
与此同时,“贯”还形成一系列复音词如“贯通”“贯彻”“贯穿”等。其中“贯通”108例,“通贯”29例,“贯穿”12例,“该贯”10例,“贯彻”4例,“贯串”3例,“周贯”1例,多数均作动词表示“贯通、通晓”义(8)复音词多为宋代新词,如“贯彻”“贯穿”“贯串”“该贯”“通贯”等,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另“周贯”义同“贯通”,《汉语大词典》和白维国主编《近代汉语词典》均失收,当补。,表示“透彻”义的仅有“贯通”“通贯”“贯彻”,例如下:
又须把前后说来相参,子细玩味,看道理贯通与不贯通,便见得。(20/481)
今人亦须自理会教自家本领通贯,却去看他此等议论,自见得高下分晓。(16/369)
某自二十岁时读《诗》,便觉《小序》无意义。及去了《小序》,只玩味《诗》词,却又觉得道理贯彻。(80/2078)
上述例词多出现在兼语句中,作为兼语的宾语,表示“通畅、透彻”。
其时儒家语录中亦常用,如黄幹《与晦庵朱先生书》:“欲明觉然义理未通贯,则群疑塞胸,触事面墙。”杨简《慈湖先生遗书》卷一:“即此一,诚广大贯通,不可致诘,有此神用不可不信。”例不赘举。
2.通
通,《说文·辵部》:“通,达也。”《语类》卷九四:“通,谓通达。”可见“通”“达”义同。“通”引申有“贯通”义,如《语类》卷三:“少间看得道理通时,自然晓得。”《语类》中“通”单用多表示“通晓”义,作为形容词的“贯通”单用例较少。即便是组合成复音词,亦多用作动词,如“贯通”“通贯”“通彻”等几乎只用作动词,有形容词用法的仅“通透”“通达”二词(“通透”见上文)。
至于“通达”,《语类》共21例,表示“透彻”义的“通达”仅1例,如下:
圣人之意,简易条畅通达,那尚恁地屈曲缠绕,费尽心力以求之?(67/1679)
整体来看,“贯”“通”及其所组构的复音词主要表示动词“通晓、贯通”义,用作形容词例少。
根据上文中对《语类》表达“透彻”概念词语的考察,可作如下归纳:
1.《语类》中表达“透彻”概念的单音词有:透、彻、通、贯,复音词有:透彻、透达、透切、精透、明透、通透、彻达、彻头、彻底、洞达、洞彻、洞见、洞视、洞贯、圆转、浃洽、周浃、贯通、通贯、贯彻、通达,共计25个。
2.从概念场内成员的历史层次来看,多数为《语类》首见,其中有:透、透彻、透达、透切、精透、明透、彻达、彻底、彻头、圆转、周浃,共计11个为《语类》新词新义,唐宋时期新产生的有:洞见、洞视、浃洽、贯、贯通、贯彻、通、通达、通贯、洞贯、通透,共11个,唐以前的仅有彻、洞达、洞彻3个。由此,“透彻”概念多由唐宋以来的新词构成,是近代汉语中较为典型的概念。
3.从语义差别上看,“透”是核心词,侧重于详尽而深入,强调程度深;“彻”多作为构词语素出现,偏向从范围层面去限定“透彻”;“洞”的形象性较强,偏向认知过程的无阻而程度深;“贯”“通”可互释,语义接近,侧重融会贯通义理、知识等致知晓程度之深,例较少且义别而成为边缘成员;至于“圆转” “浃洽”“周浃”等,“透彻”义均为后产生的引申义,词义透明度相对较低。
4.“透彻”是表示知晓范畴内动作呈现的状态,因此概念内成员的句法成分比较固定。概念聚合内成员最常见的是充当补语,如卷一五:“真知,是要彻骨都见得透。”有时也作谓语,如卷六二:“吕中庸,文滂沛,意浃洽。”偶尔还会充当定语,如卷四一:“便如上蔡闻程先生之言,自然面赤汗流。却是见得他从前不是处,而今却能迁善改过,这个便是透处。”
5.现代汉语中表示“透彻”概念的只有洞、透、彻底、洞彻、通透、透彻6个词,多数词由于聚合内部成员变化等原因不再使用或者意义发生变化。这些保留至今的词语也侧面展现了语言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也展现了《语类》新词旺盛的活力。
词汇是一个连续统,而词语类聚正是其中串联的一环,透过一定的词语聚合可以系联相关语义类聚,共同展现词汇面貌。“从词汇系统中选取任意一个词汇成分作为辐射点,沿着其聚合关系辐射开去,就会形成无数个以该词汇成分为核心而聚合其他词汇成分的聚合网络”[5]。以“透彻”概念为辐射点,与其相关的既有知晓范畴内的谓词序列,如“探求”—“体会”—“知晓”概念聚合,它们依次构成人类认知活动的整个动作过程;又有知晓范畴内动作所呈现出来的状态,如“含糊”概念是未知晓时呈现出来的状态,“清楚、明白”较“透彻”程度较低,二者可与“透彻”概念共同构成表示知晓程度的状态词聚合。当然,若从概念聚合内部成员出发,可系联的语义聚合更多。如“贯”“通”侧重动作行为,可以构成“贯、通、达、透、穿”等表示“贯通”“穿透”等概念的词语聚合;“洞”可系联“洞、穴、窍、孔、窟窿”等组合成的“洞穴”概念词语聚合;“转”则可系联“委、屈、曲、曲折”等构成的表达“词义委婉”的概念聚合。总之,这些聚合网络中的成员相互依赖、相互关联,同时又有自己的场内外组合。通过这些词语类聚,可窥见《语类》词义系统中的各种层次、各种性质的语言成分及它们各自的历史演变。
此外,我们还需关注概念自身所蕴含的思想文化等。以“透彻”概念来看,聚合内成员的文献载体多为历朝历代的哲学著作和注疏类文献,而又以儒家典籍为主(语录尤甚),如先秦的《论语》,两汉的《论衡》,两宋的各类语录(如《二程语录》《张子语录》等),甚至清代的《榕村语录》等。从聚合内成员所反映的历史层次来看,分布得较为集中的朝代有两汉和两宋,而这正与经学发展史密切相关。众所周知,经学注疏及其讲学两汉时期大兴,东汉时期的五经讲议直接推动了儒家学说的进一步发展,王充更作《论衡》集中探讨了汉儒所论“天人感应”等学说,独树一帜,使汉代的思想学说达到新的高度。两宋以来,疑经思潮涌现,学者们不信汉唐注疏,大胆怀疑创新,重解经书,“理学”由此大放异彩,诸家语录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对义理等的认知不断深化,相关概念也应运而生,“透彻”概念正是其中的集中反映。“语言的变化实际是文化与思想在深层上的变化”[6],语言的变化发展与社会思想、文化的变革紧密相连,二者形成良性互动而共同发展,关注语言发展变化的同时也应注意与社会历史文化、思想、风俗习惯等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