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辉(江西省九江市濂溪区疾控中心,江西 九江 332000)
耐多药结核病是指结核菌同时对于利福平、异烟肼等两种或者以上的抗结核药物呈现耐药现象,而耐多药肺结核则是其主要的传播根源[1],对结核病的防治工作产生严重的阻碍影响。我国是全球主要的肺结核发病地区[2],罹患此病的患者数量在全球排名第二位。在患者中耐多药结核病占据较高的比例,有相关研究数据显示,我国耐多药结核病患者在全球患者中所占比例约为25%[3]。传统化疗方案已经难以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产生有效的控制效果,如果治疗方案不当,会刺激耐药结核菌的传播速度,因此在制定对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药物干预方案时应该考虑到多个方面[4]。鉴于此,本院在常规治疗方案基础上进一步对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病情控制的有效辅助手段进行探索,在临床实践以及文献参阅总结后,在基础化疗时配合利福布汀胶囊、莫西沙星联合措施,现将相关资料整理,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于2019年2月-2021年5月选择结防所收治的经系统治疗后病情无明显改善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40例,遵循随机单盲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在21-59岁,平均(41.11±5.84)岁。观察组患者男性15例,女性5例;年龄在23-58岁,平均(42.07±5.79)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比较后提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作对比。具体研究流程已交由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并得到批准。
纳入标准:①临床症状、体征与《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关于肺结核诊断内容相符合[5];②经医院影像学检查后确诊;③无临床资料缺失且完成研究;④结核分枝杆菌经罗氏培养后提示为耐多药;⑤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合并免疫性或者血液系统疾病;②合并肝肾功能不全或者重要脏器受损;③合并恶性肿瘤疾病;④合并精神疾病;⑤存在药物依赖史;⑥存在细菌或者真菌感染;⑦明确表示拒绝配合本次研究。
1.2 治疗方法 对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抗结核药物方案治疗,包括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丙硫异烟胺等。同时根据患者分组采取对应方案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用药方式为口服,每次服用剂量0.2g,每天2次。利福布汀胶囊,用药方式为口服,每次服用剂量150mg,每天2次。观察组利福布汀胶囊用药方式、剂量的治疗与对照组相同,同时给予莫西沙星,用药方式为口服,每次服用剂量0.4g,每天1次。两组患者连续用药3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指标:分别在治疗前以及治疗后对两组患者在空腹状态下抽取3ml外周静脉血,通过电化学发光法对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进行检测。②免疫功能: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对两组患者在空腹状态下抽取4ml外周静脉血,通过流式细胞仪方法对CD4+、CD8+、CD4+/CD8+进行检测。③预期质量:在疗程结束后对患者平均进行3个月随访,记录患者痰菌转阴率以及病灶吸收率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正态分布/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转化后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数据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种治疗方案治疗前后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2.2 两组患者免疫功能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D4+、CD4+/CD8+等免疫功能指标高于对照组,CD8+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种治疗方案治疗前后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2.3 两组患者预后质量对比 在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痰菌转阴率、病灶有效吸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种治疗方案治疗后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预后质量比较
临床对收治的结核病患者常用利福布汀联合左氧氟沙星方案进行治疗,利福布汀作为利福霉素类药物,本身具有良好的亲脂性以及突出的穿膜能力,对于病菌也有着一定的杀灭效果[6];左氧氟沙星的优势在于能够有效抑制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被应用到多种感染疾病中[7]。但在临床实践[8-11]中,数据提示该治疗方案虽然能一定程地度控制病情,但针对已经存在耐药性的病菌无论是加快病灶吸收或者是控制病情方面都达不到理想效果。
有研究数据发现,利福布汀联合莫西沙星对结核病患者的病情改善作用令人满意。莫西沙星治疗下,病菌出现耐药性的概率偏低,有较长的半衰期以及广抗菌谱,联合使用后可产生良好的协同效果[12],因此在2019年被本院用于尝试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患者。
在本次研究中将收治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在病灶吸收率以及痰菌转阴率方面应用利福布汀胶囊联合莫西沙星治疗的患者有显著优越性,提示了该治疗方案对于病情控制方面发挥着突出的协同配合作用;具体机制可能是应用利福布汀后微生物DNA依赖性和RNA多聚酶β亚基之间产生结合反应并抑制其活性能力,阻断了细菌RNA的合成速度[13];而莫西沙星为氟喹诺酮类药物,相对于左氧氟沙星,其抗菌活性更为突出,作为不完全交叉耐药具有良好的组织分布状态,可被有效吸收,保持较长的半衰期,渗透性以及生物利用度突出,用药后在细胞内保持较高浓度,控制感染传播速度,从而获得对病情的治疗效果[14]。
除了在病情控制方面的优势外,利福布汀胶囊联合莫西沙星治疗方案在对炎症因子、免疫功能调整方面的效果也令人满意。检测项目无论是CRP、IL-6或者是TNF-α均属于强大的促炎活性细胞因子。肺结核疾病是Ⅳ型变态反应,机体受到结核分枝杆菌侵袭后会出现巨噬反应并分泌大量炎性细胞,使得抑炎、促炎两种因子产生紊乱,从而导致炎性细胞堆积,诱发炎症反应并刺激组织受损程度。CRP是典型急时相蛋白,在机体出现感染后会异常升高;IL-6不但在机体炎性症状的出现与发展中担任重要角色,也是刺激恶病质进一步恶化的因素;TNF-α水平于机体内异常升高后会造成组织干酪样病变[15]。
表2的相关数据也确认了利福布汀胶囊联合莫西沙星能有效改善免疫细胞亚群指标,已知细胞免疫能够作为观察反映肺结核病情的重要指标,在进行比较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中,CD4+有辅助调节作用,CD8+则会引发细胞能力紊乱,两者之间保持稳定是机体免疫功能正常的前提。在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4+、CD4+/CD8+指标显著下降,而CD8+指标明显升高,确认了联合治疗方案对于T细胞亚群的改善以及病情稳定具有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采用利福布汀胶囊联合莫西沙星治疗方案无论是病情或者相关因子调整方面均有令人满意的效果,使T细胞亚群指标恢复到正常范围,提高痰菌转阴率,保障近远期病情控制,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