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青松,蔺 经,李晓刚,王中华,盛宝龙,李 慧,王 宏,常有宏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14;2.江苏省高效园艺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0014)
梨是中国第三大果树,栽培历史悠久,面积、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1]。据统计,新中国成立至今,先后发布了300多个梨新品种,其中早熟梨品种仅占17%左右[2],因此,开展早熟梨种质资源创新与新品种选育成为目前国内梨研究领域的重要方向之一。近年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梨创新团队先后培育出‘苏翠1号’‘苏翠2号’早熟梨新品种[3、4],并在生产中推广。本研究团队一直以早熟、优质为目标,开展梨新品种选育,对我省主栽‘丰水’前后配制了6个不同杂交组合,其中以‘爱甘水’为父本杂交组合中0309-26单株表现优良,定名为‘苏翠3号’。
2003年以‘丰水’为母本、‘爱甘水’为父本,配置杂交组合(见图1),2004年3月中旬播种,共获得85株杂交实生苗,2004年6月定植于选种圃,2007杂种实生苗开始结果,其中‘0309-26’单株表现果实成熟早,品质优良,在南京高淳、泰兴、徐州进一步生产试验和区域试验,均表现出抗病、优质的特点。于2013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苏翠3号’(图2),2020年7月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CNA20183149.2),同年11月份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GPD梨(2020)320026)。
图1 早熟梨新品‘苏翠3号’
图1 苏翠3号系谱图
性状特性参照梨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5],‘苏翠3号’梨叶色为绿色,叶片卵圆形,叶基圆形,叶缘锐锯齿,成熟叶片平均长12.04 cm,宽7.36 cm,叶尖呈急尖,叶柄长3.46 cm,叶柄基部无托叶。花蕾颜色为白色,每个花序平均4~7朵花,每朵花5~10个花瓣,花瓣白色,卵圆形,边缘相接或重叠,花柱4~6枚,雄蕊25~30枚,花药粉红色,花粉量中。(见表1、表2、图3)
表1 各品种叶形态比较
表2 各品种花的形态比较
‘苏翠3号’平均单果质量270 g,大果350 g。果实纵径8.06 cm,横径8.63 cm,果形指数0.93,圆形或近圆形,果形整齐;成熟果实整体呈亮黄褐色,果面光滑,果点小;果梗长度3.41 cm,粗度0.41 cm,果实萼片残存或脱落。果心小,果肉呈白色,石细胞少,味甘甜,汁液中,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13.1%,果实硬度6.7 kg/cm2,品质优。(见表3)
表3 各品种果实经济性状比较
在南京地区,‘苏翠3号’3月上旬花芽萌动,中旬始蕾,月低初花,4月上旬落花,花期15~22 d,7月底果实成熟,果实年生育期115~121 d,11月上旬落叶,营养生长期215 d左右。
‘苏翠3号’树势中庸,树姿直立。4年生‘苏翠3号’干径3.83 cm,树高3.64 m,冠径为2.2×2.1 m;枝条萌芽率79.03%,成枝力中等,腋花芽易形成,早果丰产性好(见表4、表5)。幼树以长、中果枝结果为主,成年树以短果枝结果为主,幼树定植第2年始果,第4年每亩(667 m2)产量达1 500 kg,第5年每亩(667 m2)产量超2 000 kg。
表5 各品种树体生长情况比较(4 a生)
‘苏翠3号’中抗黑斑病、轮纹病。适宜在南京市、徐州市和江苏省及相似生态区栽培。
有浇水条件、交通便利、避开低洼地建园,宜选择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15 g/kg以上的壤土或砂壤土为宜,行距4~5 m,株距1.5~3 m,具体可根据规划确定。须配置授粉树,授粉品种可采用‘苏翠2号’‘翠玉’等品种。秋季苗木落叶后至次年春季萌芽前均可栽植。
自然生草的果园,草长至30 cm高时留茬5~110 cm刈割,将割掉的草覆盖于树盘,生长季反复刈割3~5次。人工种草的果园,可选用白三叶、苕子、黄花苜蓿、鼠茅草、高羊茅、黑麦草等在行间种植,并适时刈割。萌芽前(3月上旬),以速效性氮肥为主;花芽分化前(5月中旬),以磷钾肥为主;果实采收前(6月中旬),以钾肥为主。秋施基肥宜早不宜迟。采用行间挖沟施肥或放射状沟施,深度30~40 cm,每亩(666.7 m2)施入充分腐熟的优质有机肥2 000~3 000 kg,配合施入氮、磷、钾养分含量各15%或相近配方复合(混)肥20~30 kg。施肥后及时浇水。
树形可采用采用纺锤形或主干形[6]。幼树以培养树形为主,由于枝条干性强,修剪时需要配合生长季枝条拉枝,注重侧枝培养。盛果期以平衡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为主树势,由于腋花芽易形成,适当对一年生结果枝进行疏除或中剪,防止丰产造成树势衰弱。
主要病虫害梨锈病、梨轮纹病、梨二叉蚜、梨木虱、梨小食心虫、山楂红蜘蛛等[7]。在梨树健康栽培下,重点对休眠期病虫越冬场所清除、沟渠清理等工作,在生长期对开花前期、谢花后、幼果期、果实膨大期、采收后期、落叶前期进行病虫害综合预防。在综合预防期内,配合使用性诱剂、食诱剂、粘虫板等技术与化学防治进行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