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级“一对一精准关爱”策略

2022-01-21 20:44:45乔爱桃
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 2022年2期
关键词:性格内向心灵精准

乔爱桃

班级是学校育人的主阵地,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主要负责人,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班里的学生就像一棵棵小树,每棵树都有自己的姿态,每个学生也有其独特的个性。有的学生活泼外向、成绩优异,是大家眼中的优生;有的学生因种种原因,在心理上、学习上存在一些问题,是大家眼中的特殊学生。

作为班主任,要想做好班级管理工作,让学生在班级中更好地成长,就要充分了解学生,对特殊学生实施“一对一精准关爱”策略。

一、针对性摸底,一人一案进行帮扶

要想帮助、关爱特殊学生,首先要了解他们。班主任在接班伊始,就可以通过家访、调查等方式,对特殊学生进行针对性摸底,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学习情况、个人兴趣爱好等,并针对这些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建立学生的个人档案,一人一案,目标明确地帮扶。

此外,班主任可尝试实行特殊学生与任课教师一对一结对的管理模式,对他们进行全方位的帮扶。针对这些学生的心理、学习、思想、行为等方面,教师可通过谈话、家访、学习辅导等多种形式,引领他们健康成长。

二、不定期家访,全面了解学生情况

通过家访,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校外情况,以便更好地帮助他们成长。

例如,班里有个性格内向的女生,成绩还可以,但是隔三岔五地不来上课,让人很纳闷。后来,班主任通过家访了解到,这个女生的爸爸患有抑郁症,妈妈为了生活疲于奔波,对她疏于管教,导致她行为上过于放任、性格内向自卑。

这类学生的自尊心更强,他们会紧紧地封闭自己。如果不进行家访,就无法了解到这些情况,简单粗暴地进行批评教育,效果只会适得其反。

三、个别谈话,打开学生心结

平时,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心理教育、行为习惯教育的主阵地是晨会课和班会课。但是这样的方式没有针对性,学生很难在这些场合敞开心扉。因此,班主任可以每天选择几个需要个别交流的关爱对象,单独和他们谈心。在单独交流的场合,学生乐意向教师倾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他们心理、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细细的梳理、引导,帮助他们解决难题。

鲁迅先生说过:“教育根植于爱。”没有爱滋润的土地是贫瘠的,没有爱的教育是苍白的,唯有爱,才能唤醒沉睡的心灵,才能使教育焕发生命的温情。心灵与心灵的交流才会擦出情感的火花,润物无声的谈话能慢慢地打开特殊学生的心扉。

四、把“一对一精准关爱”策略融于集体力量

根据多年的经验,我发现那些心理上、性格上或学习上存在问题的学生,在班集体中都处于被孤立的状态,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变得内向、自卑、不合群。

一滴水只有融于大海,才能发挥出它的力量。集体的关爱,有助于学生养成健康、阳光、向上的品格。班主任要充分利用集体的力量,促进特殊学生的进步。

群体之间的互相温暖,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同学的关爱。有时候,群体之间的促进力量,是教师和家长无法给予的。在身份上、情感上,同学之间更利于沟通。总有一些学生,天生自带治愈能力,这时候,就要充分发挥他们的长处,让他们用温暖去感染、影响他人。班主任可以在班里开展“拉拉手,我们一起走”的活動,把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和学优生一对一结对。这样不仅能让他们共同进步,还有利于培养学生之间团结互助的情谊。

特殊学生的心理往往更加脆弱和敏感,这就需要班主任在平时的工作中对他们有足够的爱心和耐心。

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每一棵小树,都有享受阳光雨露的权利;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健康快乐地成长。

猜你喜欢
性格内向心灵精准
三、说明文
三、说明文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当代陕西(2020年21期)2020-12-14 08:14:36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海峡姐妹(2020年4期)2020-05-30 13:00:18
扩充心灵的“兼容性”
文苑(2018年19期)2018-11-09 01:30:22
精准的打铁
NBA特刊(2018年11期)2018-08-13 09:29:22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民生周刊(2017年19期)2017-10-25 16:48:02
精准扶贫二首
岷峨诗稿(2017年4期)2017-04-20 06:26:26
唤醒心灵
读者(2017年8期)2017-03-29 08:45:29
孩子性格内向就是没出息?我们真的错得太离谱了
妈妈宝宝(2017年3期)2017-02-21 01: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