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 (表)1949年的春天,国民政府的首都南京,从表面上看与往年差别不大。大华的电影照放,秦淮的白局照唱,夫子庙的灯会照逛,交际处的舞女照浪。蒋“总统”还发表了《新年文告》,大吹特吹“国军剿共大捷,和平马上到来”。但实际上呢,时局已经乱得一团糟。用我们老南京的话来说,现在的国民党是光屁股扎围腰子——顾得了前,顾不了后,想顾下子后,又顾不了前。
女 (表)在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中,国民党军队被解放军打得溃不成军,损兵折将150多万。那些残兵败将一路溃逃,却还想凭借长江天险负隅顽抗。“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解放军百万雄师一路向南挺进,陈兵江北。这天早晨,中共地下党南京市委书记陈修良,向各区党组织发出了密电,她要求各小组“抓住时机,各个击破,策动敌军起义,以配合大军渡江”。而她自己呢, 要亲自去降伏一条“蛟龙”。
男 (表)这条“蛟龙”是哪一个呢?是国民党首都警卫师少将师长黄大龙。各位朋友,这个师可不是杂牌军哦,13000多号人,清一色的美式装备,是老蒋的“嫡系之嫡系”“王牌之王牌”,号称“御林军”,该师历任师长,都是老蒋“钦点”。黄大龙自然也是如此。
女 (表)但是,陈修良今天就要亲自去告诉那位“御林军”师长:“国民党气数已尽,你再也不能学老太婆举石担——硬撑了!你们还想要挽回败局、划江而治,那真是小和尚看嫁妆——今世不要想。”
男 (表)黄大龙开了一天的江防会,挨了汤恩伯的一顿臭骂之后,回到了宅邸。他茶不思、饭不想,独自一人瘫在书房里翻看妻儿的照片。这时副官阮二进来,手里还捏着张名帖。
男 (白)“师座,有位女医生说来给您瞧病。”
男 (白)“给我瞧病,我什么时候约过医生,她有病吧?老子壮得像头牛,从来不瞧病!”
男 (白)“那位女士说了,是您的太太关照她来的。”
男 (表)一提太太,黄大龙没脾气了。原来这条“龙”还是个顾家的,感情专一,这在国民党军队里倒算是个“异类”。
男 (私白)“她怎么也不和我打个招呼。”(对副官)“既然如此,就请她进来吧。”
女 (表)副官转身去了外间,打了一个电话。稍后,两个荷枪实弹的哨兵就把陈修良“请”进了将军府。只见这位女医生,身穿一件素色旗袍,手拎一只海派坤包。看她气定神闲,步履铿锵,从容不迫地走进了黄将军的书房。
男 (白)“坐吧大夫,怎么称呼啊?”
女 (白)“谢谢将军,我姓陈。”
男 (白)“陈大夫,你和我太太是怎么认识的?”
女 (白)“我们是教友,在莫愁路教堂做礼拜时认识的。”
男 (白)“哦,可我怎么没听她说起过你啊?”
女 ( 白)“私房话的交情,女人之间么,总是有些小秘密的。”
男 (白)“這倒也是。教友?看来你和我太太认识的时间不短了,也难怪她不打招呼就让你来。”
女 (白)“您太太对您那是没得说,早几个月就跟我说您心绪不宁,食欲不振,劝您看看大夫又不听,只好来个‘先斩后奏’。上个礼拜回娘家前,让我过来给您看看。”
男 (表)一听这话,黄大龙心里陡然一惊!
男 (私白)“这事我是瞒着上峰悄悄干的。唉,现在南京城里暗流涌动,她也没个心性,什么话都跟人说。”
男 (白)“只是许久没见我的岳父岳母了,她有些想念,所以就回去瞧瞧。”
女 (白)“最近这南京城里回去探亲的太太小姐可有不少呢。就昨天,张高参就把自己家人送出了城。对了,李局长、刘次长的夫人小姐,好像也是在昨天深夜,一同走的。”
男 (表)黄大龙陡起惊觉,心说这女人好灵敏的消息啊。
男 (白)“看来这南京城中,陈大夫的教友,(加重语气)不少啊!”
女 (白)“将军说笑了,我哪有那么好的福气,认识您太太都是高攀了。只是,(语气一顿)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啊。”
男 (表)这女人话里有话啊。黄大龙和站在一旁的阮副官交换了下眼神,都开始打量起这个可疑的“女医生”。
男 (阮)这个女人,非同寻常。不施粉黛,落落大方。目光坚毅,柔中带刚。气度不凡,英姿飒爽。
男 (黄)秀才遇到兵,难免神色慌张,而她居然敢从容独自造访。她是哪座山上的神仙,又是哪个庙里的娘娘?
男 (阮)难道说……
男 (黄)不像不像!
男 (阮)莫非是……
男 (黄)不要瞎想。
男 (阮)她会不会……
男 (黄)怎么可能是个女将?
男 (阮)那她就是……
男 (黄)哼,她就是自投罗网!
男 (白)“陈女士,你不辞劳苦来给我瞧病,本人深表感谢。但是,本人一点毛病没有。倒是你,怕是有些什么症候吧?”
女 (白)“承蒙关照,不过医者能自医,不劳挂念。不过将军说您无恙,恐怕有些讳疾忌医吧?”
女 你心绪不宁,不思茶饭,你眼神呆滞,气短言懒。你惶惑终日,坐卧不安。你血行不畅,意乱心烦。你精神倦怠,耳鸣目眩,你易怒多疑,常出虚汗。你啊,疾火攻心、病入膏肓、积重难返,日后想治,难上加难!
男 (白)“你简直是胡说八道!”
女 (白)“黄将军!”
女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讳疾忌医不可取,对症下药最要紧。病在何处需自明,配合治疗能保命。郎中不卖后悔药,医家之言你要信。
男 (表)此时黄大龙对眼前之人的身份,又多了几分把握。只是没到十成十,还不敢下定论。
男 (白)“好好好,我也不跟你斗嘴。既然你言辞凿凿、信誓旦旦说我有病,那么请问,你打算怎么医治呢?”
女 (白)“没金刚钻,敢揽瓷器活?(做取物状)你看!”
男 (表)黄大龙定睛一看,小包内两样东西,红彤彤的是枸杞,圆溜溜的是薏米,一时不知这女人打得什么哑谜。
男 (白)“怎么,陈大夫这是让我熬粥为药么?”
女 (白)“没错,如果将这二者斩头去尾熬成一统,那就是一味良药!”
男 (白)“斩头去尾?这么小的野果子,如何斩头去尾?”
女 (表)陈修良还要再次开口时,看了一眼旁边的阮副官。
男 (表)阮副官见状,看了眼黄大龙。黄大龙微微点头,阮副官会意,转身退出书房。
女 (白)“这枸杞斩‘头’为‘杞’, 薏米去‘尾’是‘薏’……”
男 ( 表)陈修良话未说完,黄大龙腾身站起。右手拔出手枪,左手“咔哒”一声拉开保险,顶上子弹,对准了陈修良的脑门。
男 (白)“刚才我还怀疑,现在是拿稳了,说,谁派你来游说我的,陈毅还是刘伯承?”
女 (白)(轻轻一笑)“是毛泽东!我就是陈修良。”
男 (白)“原来是你,胆子不小啊。加上你,你们共产党的南京市委书记就该有9个了。看来你在你们那里人缘不太好啊,派你来当这个官。”
女 (白)“(平静地)如果我今天回不去了,还会有同志来的。至于‘人缘’不好,那你就可错了,我们那里人缘最好的才会到这里来。”
男 (白)“(冷笑)看来贵党还要再派几位人缘好的过来了!”
女 (白)“我看未必,中国人民解放军横扫千军如卷席,这国民政府,还能苟延残喘多久呢?”
男 我有天堑扬子江,
女 我有民船能破浪。
男 我有炮舰固江防,
女 我有铁军世无双。
男 我有飞机制空王,
女 我有意志和信仰。
男 我有大炮美式槍,
女 我有万千好儿郎。
男 我有黄金千万两,
女 我有意志坚如钢。
男 我有罐头与军粮,
女 我有百姓支前忙。
女 我告诉你吧,黄将军!
女 得民心者得天下,民心失尽必自亡!百万雄师砺钢枪,命令一到就过江。
女 (白)我们一定会打得你们,
女 丢盔卸甲、哭爹喊娘、人仰马翻、无处躲??? ?藏,一个个命丧扬子江!
男 (表)就在这时,阮副官急吼吼地跑来了。
男 (白)“师座,上峰来电话了,说所有将官的家眷,天亮集合, 坐船去台湾,任何人不得违令!”
男 (白)“什么,这什么意思!”
女 (白)“这还能有什么意思?”
男 (白)“人质!还不得违令!(颓然地摆手,对副官)你先下去吧。”
女 (表)副官一走,陈修良马上对黄大龙发起了最后的进攻。
女 (白)“数月前,‘总统府’里半夜起火,全城戒严,黄将军您不会不知道吧?”
男 (白)“哦,那不过是一个喝醉了酒的伙夫耍酒疯,酿成的偶然事件。”
女 (白)“黄将军,事已至此,您又何必自欺欺人?身为‘御林军’的师长,难道您真的不知道那场火是怎么来的?”
男 (白)“那火、那火,是飞行员俞渤他们5个飞行员,轰炸‘总统府’引发的。”
女 (白)“几天前,‘重庆’号巡洋舰突然改变航线,转舵驶向我解放区。您应该也知道了吧?”
男 (白)“那、那是你们策反的水兵……”
女 (白)“‘反叛水兵杀害了舰长,夺去了军舰的控制权’,桂永清是这么和你们说的吧?”
男 (白)“(惊疑不定地)是,桂总司令是这么说的。”
女 (白)“那是邓兆祥舰长弃暗投明,率领全舰官兵投诚起义了!毛主席和朱总司令刚给他发了慰问电。”
男 (白)“什么?他还活着?(喃喃自语)起义、起义,海军也起义了!这、这都是你干的?”
女 (白)“人心所向,顺昌逆亡。我们只是顺应民心,把他们带回人民这一边。黄将军,阖家团圆,迎接和平不好么?难道你真要一条道走到黑,把自己的家小送出去当人质?刀枪无眼睛,战场无情,你有了万一,他们怎么办?你手下的弟兄们,他们也有妻儿老小,他们怎么办?这个腐败透顶的国民政府,除了让你们变成他们的殉葬品,又何曾为你们考虑过一分半分!”
【音乐起。
男 (白)“(猛拍桌子)罢!这味‘药’再苦再涩,我也吃了!”
女 (白)“谏果回甘,黄将军能吃下这味‘药’,才能品出以后的甘甜滋味。”
女 ( 表)当下,黄大龙与陈修良商议,如何集结部队,如何不让老蒋生疑,如何配合解放军渡江均细细议定。黄大龙同时安排阮副官,连夜接回妻小,送到地下党的秘密联络点,隐藏起来。而当陈修良走出黄大龙住处之时,东方已经泛白,一轮朝阳即将喷薄而出!
男 (表)3天之后,黄大龙的部队被派往江防前线充实阵地,他抓住机会,陆续安排了一批地下党员进入机要、警卫等部门,并保证自己的亲信能排除保密局的干扰,掌握住部队。
女 (表)1949年4月3日,百万雄师过大江,黄大龙阵地起义!
男 (表)溃不成军的国民党军队不堪一击、四处逃亡。
女 (表)六朝古都南京城,终于迎来了新生!
男 (表)就在迎接解放军入城的市民队伍当中,走在最前面的,
女 (表)走在最前面的,是身穿列宁装的陈修良。
男 (表)这正是,
男 孤胆英雄地下党,
女 市委书记陈修良。
男 为迎南京得解放,
女 龙潭虎穴也敢闯。
(作品中男唱、表采用白局和南方方言,女唱、表采用苏州弹词和苏州方言,所有白均用普通话)
康尔教授是中国曲协理论委员会主任,“试水”作品创作,是他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性举措,也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曲艺艺术影响力在近年来的稳步扩展。
曲艺是方言的艺术,但并不是单纯用方言表演的艺术。个人认为,一个作品故事背景生发地域的方言,可能能更好地表现它。所以,用南京白局和苏州评弹共同表现渡江战役前夕一场在南京发生的黎明前的暗战,应该是非常契合的。同时,两名表演者用不同的曲种进行“交锋”,也会让作品更有层次感。
黎明前的黑暗在相当程度上是一种矛盾的集合体。一方面,它是最深沉的,另一方面它又预示着光明的到来。所以在展现这场黎明前的暗战时,作品应该有一种暗流潜藏的情景架设、环环相扣的故事情节和迎接光明的无限信心,《决战黎明前》在相当程度上就是按照这3个层级展开的。
陈修良不请而至,要为黄大龙探病,言语交锋间,前者似乎不经意地提到张高参、李局长、刘次长送家眷出城的事情,让后者陡起警觉,继而怀疑前者的真实身份,“难道说……”“莫非是……”“她会不会……”几句,言语虽然未尽,但指向比较明确,国民党的特务、美国人的情报人员、中国共产党的地下党员,可能性太多了。所以黄大龙继续试探,而陈修良步步为营,最终在暗流涌动的环境中,公开了自己的身份。
接下来是作品的高潮部分,两位演员的每一句,都在展现己方拥有的优势,而“得民心者得天下,民心失尽必自亡”一句,让这场辩论戛然而止,实际上也点出了这个作品的主旨。
接下来作品的节奏趋于舒缓,国民党上层抓人质的举动严重动摇了黄大龙的忠心,而海空军的起义投誠更坚定了他服用“杞”“薏”这味药的决心,“东方已经泛白,一轮朝阳即将喷薄而出”,与题目呼应,更暗喻新中国的无限生机。
总的来说,作品的结构很完整,但白璧微瑕,有两处地方,谨与康尔教授商榷。首先,作品中的每一个人物都应该有自己的戏份,这能让作品更有表现力。但阮副官这个角色,基本就是个大号的工具人,除了报告、搭腔,没有别的用处,这是对人物的浪费。个人认为,给他安一个身份,给陈修良传递情报的地下党可以,国民党的特务也行,这能让人物的互动更流畅,让故事更富有戏剧性。其次,作品的说教意味稍浓,有些20世纪60年代老电影的味道。主题先行没有错,但围绕主题,怎么让人物进一步动起来,让内容丰满起来,个人觉得,还是可以进一步思考的。
(赏析:本刊编辑部)
(责任编辑/马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