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丰
疫情阻隔两年,中国人已经快忘了出国旅行这回事了。多家全球知名媒体都对中国游客表达了思念之情,至少在想念中国人的钱包上是非常真实的。
过去很多年,中国人的“买买买”让世界惊讶,巴黎和东京的商场都有中文导购,这让人自豪,有时候也会尴尬。中国媒体对此往往抱有一种让人欣慰的反思,不但对“买买买”不以为然,也批评那些到海外旅游同胞的素质,比如说话很大声。
这种看法无疑是进步的,说明在大家心中有一个“更高的标准”。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对“西方的目光”又过于敏感了,实际上,同样的故事在上世纪70年代也发生在日本。当时,日本“一亿总中流”正在形成,很多普通中产开始到欧洲旅游,在巴黎,很多人就“瞧不起日本人”,原因就是日本人太吵了。
现在,如果仅从公共场合说话声音的角度,日本人完全可以嘲笑欧美人。有一次在日本乘坐新干线列车,在一个小站上来一群美国人,说话很大声,周围的日本人只能安静忍受。
旅行塑造人的行为,而旅行中的人又有着特别的真实。有人说,在欧洲城市的大街上,已经分辨不出东亚女性到底是来自日本、韩国还是中国,但是男性却一眼就能认出来。这话的意思是,中国女性非常时尚,而男性还相当“老土”,有着极强的辨识度。
这当然让人不快,但是很可能符合真相。想一想,中国各大城市的顶级化妆品专柜还有奢侈品店,相比之下,男性服装的发展真是乏善可陈,而东京的街头男性西装店随处可见。
张力奋在《牛津笔记》中讲了很有意思的故事:很多中国人组团到牛津旅游,这让人高兴,毕竟大家开始喜欢“文化”而不仅是商品。但是,当中国人需要问路的时候,总是派女性和当地人对话,男性总是畏缩不前。
女性可能更有語言天赋,或许吧。不过最重要的肯定不是英语水平问题,而是中国男性缺少“外向”的精神。到今天为止,即便是在大城市,“打扮一下去见朋友”这样的看法,也很少出现在男性的脑海中。“不讲究”,甚至成为“男性意识”的一部分。有在海外生活的朋友向我认真地指出:“中国男作家怎么能穿着短裤参加文化讲座?”这在日本是不可思议的。
加入WTO20年,中国女性比男性更好地融入了世界,已经率先“发达”起来,这应该是一个事实。这有“海外旅行”的功劳,也得益于外国影视作品的影响。女性在大众文化中看到的内容无疑更丰富,也重新构建了“新的自我”。
这个问题在如何看待“上海男人”这件事上得到了充分体现。陈嘉映在《旅行人札记》中记录,他上世纪80年代在国内旅游,就很反感上海人的“小气”。到上世纪90年代末,我还在读大学的时候,听不少人说过上海男人“没有男子气”(不爱打架)。而在这几年,网上对上海男人的评价大大提高了,他们某种程度上成为了“绅士”的代名词。
所谓“文明”,本质上就是交流的产物,海外旅行这样的“陌生人的相遇”,就是文明“发生”的时刻。中国男性或许需要“更勇敢”,至少在问路的时候,走在女伴的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