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知识图谱:实践进路和未来向度

2022-01-20 10:46贾伟郭远
青海民族研究 2021年4期
关键词:共同体中华民族民族

贾伟 郭远

(青海民族大学,青海 西宁 810007)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工作具有全局意义。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民族工作高度重视,基于对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在丰富而广泛的实践的基础上,提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强调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各项工作”, 打开了我国民族事务治理的全新思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一种原创性理论建构, 成为新时代背景下党和国家处理社会问题、解决社会矛盾、消弭社会冲突的新思维、新理念、新视角,是做好民族工作、处理好民族问题、把握好民族发展方向所必须坚持的指导方针。这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创新与发展,更是党在新时代民族理论发展方面作出的重大原创性论断。

当前,学界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术探讨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构建中国特色的民族理论学科体系和学术体系奠定了重要基础。本文基于既有文献,整理归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主要成就,以凸显中国民族理论学术话语深化发展的知识图谱和内在演变逻辑,尝试探索当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进路,以期展示已有研究的进展和趋势,并为相关研究提供有益思考。

一、大数据视野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知识图谱

自2014年提出 “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来,相关研究蓬勃发展。本文利用 “中国知网” 等学术网络平台检索发现, 在1986年至2020年间,主题信息含有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的各类文献为2561 篇。从研究时序来看,2014年前仅8 篇研究资料, 不到总体研究的1%;2014年到2016年间有152 篇,占总数的6%左右;2017年至今2401 篇,约占总数的94%。值得进一步说明的是,这些研究涉及 “中华民族共同体” 的相关主题的同时已和 “中华民族”“国家认同”“人类命运共同体” 等相关内容存在密切联系(见图1)。

图1 主题领域与共现矩阵展示

由图1 可以看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国家认同、人类命运共同体、民族认同、民族国家、大学生等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主要高频关键词,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内在构成维度。为了进一步厘清本领域的谱系构成, 将相关核心文献进行收集整理,总计得到736 个关键词信息,其中依据频次(频次≥6)做降序排列,共摘取18 个关键词,其中频次为1 的关键词有599 个, 频次为2 的关键词有71个,频次为3 的关键词有23 个,频次为4 的关键词有12 个,频次为5 的关键词有14 个,频次1—5 的关键词累计占比64.68%(见表1)。从统计数量的多寡到透视本质信息的有无,形成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划分和历史归类,图1 和表1 基本展现出当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基本谱系。通过对关键词的词义总结与归纳,可以看出该领域的研究遵循着 “是什么(概念阐释)——为什么(提出矛盾)——怎么做(解决问题)” 的研究思路。此外,图表显示低频关键词也超过了一半,其折射出相当多的学者在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的研究中,不断深化拓展研究领域,持续延伸构建学术研究的新向度。

表1 高频关键词统计(频次≥6)

综合来看,上述大数据视野下的图谱分析或许存在部分信息的缺漏,但仍能呈现出当前学界研究的客观性状,也反映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向度及其研究角度的发展变化。因此,可以认为随着研究资料在类型和内容上的不断丰富和深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具有指导意义,能够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较为高质且丰厚的土壤。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多维度进路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理论的提出是基于中华各族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的积淀,也是对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的理论与实践的高度总结,彰显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这一学术表达得到了更多学者的思考与推进,学界研究进路多围绕以下四个维度展开。

(一)历史延续维度

“历史就是历史,历史不能任意选择,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1]历史视野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关键理论底蕴,尤其在论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中,这一底蕴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可见从历史积累和文化传统中汲取有益经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发展的应有之义。就各民族互动历史来看,辽、夏、金三朝代中的契丹、党项、女真政权都推动了辖境内民族社会交往活动,成为支撑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历史基础,并为后续朝代中大一统国家的形成聚集着不可忽视的力量。若以清末民族思想脉络回顾为主旨,亦能看出当时 “中华民族” 观念在政治和学术上形成了有效互补,同时内藏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念并强调民族团结在维护国家统一中的重要价值。周赫等通过对满—通古斯语族的分析,认为渤海国 “车书本一家” 思想是该语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萌发,清朝 “中华一体” 思想则体现出该思想的形成。[2]学者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成因、理论渊源研究侧重于对历史层面的民族精神的挖掘与延展。此外,王建新、李斯颖、李艳峰、范小青等学者也对民族史诗、人口迁移、族群身份等问题进行历时性视角下意义探寻和历史映照的细致讨论(见表2)。

表2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历史溯流

从表中可以看出,不论朝代如何更迭,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都始终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凝聚着力量, 从先秦时期不同民族内部统一性的形成,如东夷民族集团等夏商周时期各族,到基于地理区隔所形成的联盟性的多民族统一,如鲜虞族的中山国,再到 “大一统” 中所构建的全国性的多民族统一,如元明清等,最后实现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导向的国家化的多民族统一体。所以,研究主题流变所展示的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发展的动态过程,在这一动态过程中客观认识并顺应时代地把握历史中各民族及其民族文化的源起、互动、整合甚至消亡的过程,对于从中华民族这一整体概念上把握其发展凝聚的过程,并剥开社会表象看到各民族整合的趋势有着极为重要的实践价值。[3]可以说,中华民族筚路蓝缕的发展历程早已深刻融入到中国历史发展之中且不可分离,在 “自在——自觉” 的中华民族发展史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则是对其历史精华的总结和升华,可见,通过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演变回溯与探寻,“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千年来在中国大地上绵延不绝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延续性与命运共同性问题”[4]。

(二)民族共同体形成维度

当前, 学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结构、功能等基础性概念有着各种解读和讨论,内涵各有涵盖和区分,极易混淆研究视界,很有必要厘清 “民族共同体” 以及 “中华民族共同体” 等概念同其他类似概念的边界,这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逻辑基础,由此从时间和空间中深化对民族共同体概念演变历程的认知,讨论从何种角度进行解读,成为学界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另一重要维度。

自 “民族共同体” 一词引入中国社科话语体系和社会发展表征①起, 中国学者便致力于厘清民族与民族共同体。学者们意识到人类历史发展中不仅存在单一的民族共同体或者民族社会体——前者偏向于因历史沿革等因素所形成的具有某一民族特征或属性的共同体,包括分散于各地的民族共同体;后者倾向于 “社会—行政” 关系中联合起来的存在密切交往关系的共同体(在阶级社会中则表现为“政治—国家” 关系中社会行动以及成员互动下的共同体)——也有多民族共同体,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后者表现得尤为凸显,这是趋势。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对 “中华民族” 形成机制的研究便进入了快车道,费孝通先生认为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在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的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在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5]在此过程中,不同背景下所统一于民族实体的成分都具有中华民族认同意识,即为共存亡、共荣辱、共休戚、共命运的感情[6]。作为中华民族认同意识和本质原因的首次鲜明论述,其肯定了中华民族是宏观统一层次的认同,56 个民族是微观要素层次的组成;其次,多元一体格局的客观存在也表明存在一个核心引力,这个引力能够有效推动不同民族相互吸引并在核心(即一元)的辐射作用中有序发展;最后,各个微观要素相互吸引、相辅相成、分层共现,在这个核心引力的作用下,不同民族各自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民族文化体系,并最终形成一个具备民族认同和文化归属的整合体。费孝通先生对这一问题的探讨,突破了已有研究中难以表现民族认同实质的不足,使得各民族及其民族关系形成了整体与部分的感性理解,即脱离了不同民族,中华民族也难以构成,每一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得以成为可能的重要组成;使得形成了各民族及其民族关系内容与形式的理性认知。回顾历史,虽然各个朝代的统治者多为汉族, 但历代统治者均自发、自觉、自然地推动各民族的交往交流和交融,中华文化作为这一过程的营养液,成为统治阶级的文化追求,不同民族在中华文化的吸引中逐步显现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识雏形。

随着理论探讨和实践经验的不断丰富完善,有学者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文化共同体、政治共同体,国内56 个民族所形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并不是简单拼凑而成的,而是一个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我互通” 的良性发展体系,是一个享有共同发展机遇、共同历史文化、共同政治团体的民族共同体。孔亭等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基本内涵予以解构和分析,认为 “民族不是种族的共同体,也不是部落的共同体,而是历史上形成的人们的共同体”[7],又进一步说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概念价值,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不仅具有现实属性,也具有历史属性。同时,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一种以共同体形式产生、存在、凝聚的中华民族, 在中华民族共同体不断深化铸牢的历程中,亦有助于消解中华民族的种种论争,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有益的学理解释。[8]沈桂萍立足对“中华民族共同体” 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分析讨论,认为需要摒弃 “主体民族” 话语,用历史的眼光看待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从空间的地理交错杂居、文化的兼容并蓄、实践的民族统一发展趋势方面肯定中华民族文化是多民族智慧和经验的璀璨结晶[9],需要建构 “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话语,建构出人的共同体和文化的共同体。代宏丽则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进行多维阐释,认为中华民族是一个由多种民族共同组成的复合民族体;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就在国际上扮演着国内各民族政治和文化的符号,历史里的联合同现代中的复合,体现出作为一个政治共同体的包容接纳;作为文化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牢固树立, 在更深层次上体现出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际的结合,体现出各民族休戚与共、息息相关,共圆祖国梦想,共同实现伟大复兴的联合体[10]。当然,理论研究终将要落于实践,实践途径的分析解读亦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有学者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出发,针对话语体系、思想基础、民族交流、宗教管理等六个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对策,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对中国公民和中国各民族身份的高度概括。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自在聚合与自觉建构的逻辑进行内在说明则逐渐成为一种必要命题。在党的领导、政治心理认同以及公民共同体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的自觉影响下,疆域共同体、政治共同体和经济共同体等熔铸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中,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一种历史趋势。

总之,在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的分类论述中,学界更多地将其看成一种过程或意识、一种更高层级的民族观、一种国家认同下的集体认知。虽然不同划分均有所侧重,但均认为民族共同体是普遍存在的,并同国家发展息息相关。这无疑有助于进一步联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其向更深处发展、更细处落实、更实处铸牢。

(三)民族政策实践维度

不同维度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策略也为学术界所重点关注, 并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性分析,表现出更多的时效性和应策性。首先,积极推进经济建设,提升各民族物质生活水平。“千方百计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11]中华民族共同体是由个体成员在社会层面中理性建构出来,而经济建设和民生发展必将增加个体成员获得感,激发个体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近年来,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能力及其自身发展水平显著提升,但总体对比来看,仍然有较大的进步潜力。我们必须认识到 “没有民族地区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12]只有积极推进经济建设,铸实打牢民族地区发展基础,才能够不断推动民族地区发展进步,最终实现 “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陈健以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团结实践历程为基础,认为地方保护主义和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共识[13]。孔瑞等将旅游开发概括为文化的生产和消费,以民族村寨共同体意识的整合来促进人心的凝聚,使民族共同体发展的外在支撑和内生动力紧密相扣。[14]因此,则需要从改善民生和凝聚人心出发,不断做好经济建设,从客观环境上增强各族人民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支持和共识。其次,推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自2010年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以来,这一方针便得到学术界的深入解读。金炳镐等对新时代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建设进行说明论述,指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进一步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社会基础。[15]张建军等在对新疆民族团结进步建设的研究中,强调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作用,并分类说明融情实践活动对民族团结落地生根的重要价值。[16]同时,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要避免本末倒置, 消除片面认识,尊重客观规律和树立目标观念,以消解多元社会张力和构筑族际整合基础的功能,成为多民族国家发展建设的社会基础和社会动力。孙海星基于恩格斯提出的历史合力论,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是多元与一体辩证统一的结果,做好民族工作则需要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积极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17]再次,完善体制机制,构建制度体系。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要以中国共产党为 “主心骨”,把握发展的正确方向。处理和解决民族问题需要坚持法治思维,完善法制体系,正确恰当合理地处理民族事务。同时,要坚持强化制度优势,推进制度创新,健全和完善社会治理的体制机制。马冬梅以制度保障视角,从党的领导制度等六个制度体系进行梳理,认为只有坚持好,巩固好,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制度,并让各项制度贴近人民群众,才够提高人民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8]王宗礼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系中华民族国家认同的根本纽带。在新时代背景下,巩固和完善这一纽带首先要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其次要强化中华民族的本源建设,最后要坚定 “四个自信”,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解决中国特色问题中的价值。社会主义制度则是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政治基础和底气。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华民族区别于历史中的形象并获得了新的内在规定性②, 获得了持续发展的生机与活力,使得中华民族在民族复兴的伟大道路上稳步迈进。最后,营造心理情感认知,培育中华文化认同。“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19]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历史范畴,它离不开各族人民共同书写的悠久历史;作为一个文化范畴, 离不开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优秀文化;作为一个社会范畴,离不开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伟大历程。因此,中华民族共同意识的发展,离不开历史维度的情感认知, 离不开文化维度的民族归属,离不开社会维度的荣辱与共。陈世柏等通过对海外侨胞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研究, 提出多元一体、求同存异、合作共赢、共建共享的价值理念,进一步提升海外侨胞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自觉。[20]乌小花基于乌兰牧骑精神的经验和价值,认为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需要一个承载着地方性和民族性的中国精神,体现中国价值,需要各民族优秀文化的滋养和养育。[21]李维军等从红色文化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构筑中的作用入手, 提出红色文化是中国底色,是聚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动力。同时,红色文化也是各民族社会交往和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22]王文光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古代孕育、近代形成、当代发展三个方面突出强调认同问题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中的核心地位,认为认同是中华民族团结进步和繁荣发展的大前提。[23]因此,从历史共同体和社会政治共同体出发,新时代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需要积极培育“共有精神家园” 的土壤,洒下 “心理情感认知” 的水露,让民族精神有根可扎、有肥可施,结出 “中华文化认同” 的累累硕果。

(四)民族共同体价值维度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指各民族间的文化相连、血脉互通、历史相映,探寻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时代价值和历史意义,便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情感和道德追求。透过其概念分析,从时代价值出发,我们认识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一个兼和相配、包容共生的共同体。李秀敏等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和巩固能够有效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同时也能够协调各民族间的民族关系,在统一层面上进一步传播中华民族文化,共同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4];黄钰等以微观实证的方式,对文化因素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基础作用进行论述,强调共有的价值观念能够有效推动不同民族间的包容性,并弱化族群的边界意识,最终助力意识层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铸。[25]有许多学者从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的整体价值出发,认为这一思想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民族国家观,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超越了民族政治观所构建的民族一家亲观,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超越了民族大一统观并创造性提出了民族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提供了鲜明的导引。

总之,学界正从静态的、单线式的研究模式转向了一种历史回溯、理论融合和实践照应的多元、动态的思维模式。

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未来向度的批判性讨论

综合以上文献梳理和内容总结,学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展了多维度的研究,积累了较为丰厚的研究成果。但就其研究趋向而言,仍存有较多的发展空间。

(一)根本:深化理论基础研究,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体系建设

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目前,学术界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概念及其外延问题进行了较为广泛的分析和探讨, 不仅涉及理论视角分析,也包括实践经验讨论等。在具体研究中,不同学科、不同学者、不同地区要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吸收采纳“他者” 值得借鉴的知识内容或体系。自新中国建立起,民族理论学界不断努力,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党的解决民族问题的实践经验总结中厘清了系统性理论发展脉络, 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发展构建了较为完备的学术体系和学科体系。从理论探讨来看,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国各民族汇民心、凝民力、惠民情的生动展现,需要学者们始终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指引下坚持丰富和完善其理论。这就不仅需要学者们将 “中华民族”等作为研究锚点,对其进行理论源流的追溯,进而实现理论深度的纵向推进,也需要以 “共同体意识”等为研究基础,结合命运共同体等内容,将已有研究内容进行再梳理,实现理论广度的横向拓展。最终结合纵向和横向脉络,把握深度和广度全局,构建基于历史和现实的、“阡陌交通” 的理论基础。民族问题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 对现象本质的探寻始终是一个进行时, 对民族问题的认识更是永远不会停止。于是,形成对标新时代新思想的话语体系、解决新问题新矛盾的理论体系、构建新目标新政策的工作体系,并以 “批判的武器” 推进民族工作的健康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从价值意蕴上看,还需要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就其基本内涵而言,伴随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持续研究必然会生发出新的内容,也需要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此可以根据这一新内容的不同性质、形式、特征等,从中引申出诸如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X” 的新意蕴,诸如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对此各地多有探索,如青海以生态文明建设为首要内容,扎实推进 “五四战略”,实现 “两小两大”③的深刻转变,为区域发展战略和国家战略相统一总结出了可行的实践经验; 宁夏坚持立足区域社会因素,着力深挖具有宁夏特点的民族宗教工作体系, 形成“五抓” 工作模式,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和民族宗教工作的实践提供了有益的探索方向。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从更深一层思考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发展背景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效用,无疑会对构建更为全面、更为系统的培育路径打下坚实的基础,必然会加强学科内涵建设。

从合作现状来看,具有合作背景的研究者和机构寥寥可数,合作程度也有待加强。由此而言,单一学科研究的规模效应或未形成,多学科协同研究的聚集效应优势也未显现,需要学者们始终聚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主题,发挥交叉学科研究的新优势,争取形成创新性成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学术支撑和理论指引。

(二)基础:既有研究成果与 “问题意识” 凝炼的对话

在既有研究成果和 “问题意识” 的对话中,如何做到既不随波逐流又体现独立思考, 开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特殊性和通识性研究,是形成有价值的、关键性的、有创新的学术讨论关键所在。应该认识到,思想和行动之间存在着一种复杂的影响关系,不论是作为问题意识的思想,还是作为既有研究对话的行动,都不是也不会是 “无动于衷的原动力”。脱胎于意图的行动会在适当的条件下反过来影响意识及其随后的行动与意图,这一点在 “问题意识” 凝炼的过程中尤为凸显,更多地表现为目的与意识同物质世界的联系方式区别于行动和物质世界的联系方式。因此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学者们不仅需要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对原有问题进行再反思, 也需要在现实情境中求是与求实,合理解读和审视现实问题,而非对研究内容一厢情愿地 “嫁接”,要做到 “问题意识” 和已有研究的自觉对话,最终在避免重复性工作的同时彰显自己的研究贡献,将个人的研究融入学术史的谱系之中,成为后续研究的对话对象。

(三)方法:突破两个边界,实施多元融合发展

新时代背景下的民族社会现象日益纷繁复杂,与之相随的新问题、新矛盾也渐次凸显,仅靠单一学科难以全面诠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需要多种交叉学科的广泛尝试。从学科角度看,我国民族史学、边疆学、民族政治学、民族经济学、民族社会学、民族教育学等研究,都绕不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的深刻影响。通过科学引导各学科积极参与到民族工作共性问题的讨论之中,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同其他学科的交流,用以反观自身,从而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展的一般特点和规律。因此,合理解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自在问题,必须突破 “学科边界”,借助系统全面、多角广泛的介质和研究手段,克服单一片面、陈词样板的逻辑思维体系, 思考社会认知效用、学理自洽价值、践诺履行功能间的互嵌、互融、互为。同时,在研究范式上,除了对已有研究范式进行规划管理外,突破 “研究范式边界”,交叉引入多样化研究范式,需要注重对田野调查、比较分析等已有研究范式的突破,利用好大数据、新兴媒体等现代科技,实现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国内和国外、个体与整体的有机融合,使得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宏大叙事与微观讨论交相辉映,使对策和建议更接地气,更有生存土壤。

(四)强化:加强制度性进入与稳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有学者认为,中华民族的社会建构是历史的必然,但在西方意识形态的侵蚀下,也同时存在着解构的风险[26]。因此,在后续的研究内容中,需要学者们进一步让理论扎在经验中、把实践留在大地上、使行动管在制度里,持续关注国家体制机制建设的改革和完善,坚持做好顶层设计,勇于自我革命,敢于突破创新,善于担当责任,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制度性研究与地方实际相结合,不断突破制度性禁锢。具体而言,强化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政治协商制度、选举制度、地方行政制度、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制度等的研究探讨,从而更好地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更好地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和实践,更好地服务于民族事务现代化发展进程。

(五)关键:配套做好现状评估与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复杂的大型社会系统工程。要想做好这项工程的每一项任务,解决好每一个困难,预防好每一次风险,就需要建立起科学完善的现状评估体系。借助评估体系,获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符合实际、真实可信的评估结果,以便客观全面展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扬长补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扎扎实实落地,结出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累累硕果。同时,也要积极处理好各民族的差异性和中华民族的共同性,解决理论上的模糊、实践上的偏差、落实上的不当。从学理和实践两个角度,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进程,做好中华民族共同体培育工作, 使学术界和社会实践的交流渠道更加通畅,使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得以升华。

(六)延伸: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关系研究

“中华民族共同体” 和 “人类命运共同体” 是我国国内国际两大重要战略目标,对中华民族走向世界以及中国融入世界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从中国知网可查阅的四十余篇相关文献来看,学者们多认为两者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如,从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出发,指出两者是中国 “部分” 共同体建设与世界 “整体” 共同体构筑的关系;从中华民族与世界民族的关系,说明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等,也有学者从社会本质角度指出两者凸显了人的多维性和统一性,表现出共同体建设与个体生存的辩证统一。但就两者的实践路径而言,学者们并未过多涉及,而这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如何更加包容、更加开放、更加平等地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仍是一个有待进一步突破的要点。透过亚瑟王的圆桌④,在这个 “同” 字当头、“共” 字落地的新时代,我们如何在打牢自身的同时拥抱世界? 如何将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散播开来? 如何实现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 仍是学界未来继续努力的方向。

四、结语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在中国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发展中意义重大,是新时代背景下中国民族工作、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持续发力的方向。从理论角度看,其体现着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建构的时序性和一脉相承性,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自觉发展,背后折射出中国民族理论发展进程中从 “多元” 到 “共同” 的视域变化,体现了从民族内涵丰富的 “多元主义” 到建构 “共同理论” 的变化,这是一种自觉建构,充分反映了我国走特色解决民族问题道路的自信。从现实角度看,该理论包容性地体现了中国历史上解决民族问题的哲学智慧以及中国共产党在民族领域丰富的实践,为我国民族工作事务的有效开展、维护祖国统一和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提供了理论指导。更重要的是,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民族理论的话语表述危机,体现出对西方现有多元文化主义理论的借鉴甚至是超越,提出了解决世界民族问题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学术话语上也展现了与西方民族理论对话的自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

注释:

①“社会表征” 一词源于冯特的民族心理学研究。依涂尔干定义,社会表征与集体表征的意义共通,即由集体或社会所共同建构,表现为一种文化共享的概念图示。但 “表征” 一词的含义迄今没有统一定义。本文应用该词旨在说明民族共同体描绘的中国社会,尤其是民族社会的现象。参见《社会表征理论及其发展》《老年人对尊严的社会表征研究》等研究。

②“内在规定性” 指事物所具有的本质属性。本文 “新的内在规定性” 表示区别于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对民族的看待和理解,而对社会主义社会下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共同繁荣发展的本质属性。参见《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 “三大逻辑”》等研究。

③人口小省向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大省的转变;经济小省向生态大省的转变。

④凯尔特神话中所涉及,指不列颠君王亚瑟及其所领导的骑士们共同聚会的圆桌,可聚集150 余人,圆桌表示则表示 “平等” 和 “团结”。而这也就是中华民族与世界民族的关系。

猜你喜欢
共同体中华民族民族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我们的民族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MINORITY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