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信雅2020
2021年接近尾声,如果要盘点这一年的关键词,“税”可能是绕不开的一个。
比如,在即将过去的2021年里,明星、网红偷逃税被查事件频上热搜;历经8年,房地产税终于迈出试点先行的第一步,对老百姓房子征税不再只是说说而已;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税制改革也在2021年达成实质性协议,百年一遇的全球税改即将启动。
“税”事频上热搜背后,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为实现共同富裕、高质量发展等目标,国家更加倚重税收这一调控手段。税收职能已经从经济层面拓展至社会治理的各个层面。不难预见,未来税收将越来越受到老百姓关注。
2021年郑爽偷逃税事件引发舆论强烈关注。经税务部门查实,郑爽2019年至2020年未依法申报个人收入1.91亿元,偷税4526.96万元,其他少缴税款2652.09万元。上海税务总局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郑爽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共计2.99亿元。协助郑爽偷逃税的张恒,也收到3227万元的罚单。
根据官方通报的信息,郑爽偷逃税的手段主要有两个:一是将个人收入改变为企业收入,规避高至45%的个税税率;二是将巨额片酬通过“增资”郑爽实际控制公司的形式,来隐瞒收入进行虚假申报,从而实现偷逃税。
就在郑爽偷逃税事件后不久,国家税务总局办公厅发布通知加强文娱领域从业人员税收管理:有涉税风险的明星、网红在年底前主动补税,可减轻或免罚,否则严罚。
不久后,税务总局罕见公布了相关偷逃税案例,这表明上述税收管理不只是停留在文件上,而是真正付诸行动。郑州更是公开了在这一行动下,追征一名网红的662.44万元税款。
可以预想,在税务总局年底前补税的“红线”下,将会迎来明星、网红“补税潮”,相关事件仍将会冲上热搜。
税务部门加强对明星、网红查税,并非郑爽事件连带的一个偶然举动,而是共同富裕目标下的必然举措。我国在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进入到努力实现共同富裕的新阶段。而共同富裕一大核心诉求,就是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这除了通过各种手段提高低收入人群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外,规范和调节高收入也是重中之重。
通过郑爽等人的案例不难发现,严打高收入人群偷逃税是民心所向,也是依法治国的必然。
2021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其中明确要依法加强对高收入高净值人员的税费服务与监管。随后不少省份出台相关文件也有类似表述。未来高收入、高净值人群偷逃税监管将持续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如果说明星、网红偷逃税还是别人家的事,那么房地产税试点则跟不少人息息相关。尽管很多人都分不清房产税和房地产税的差别,但都明白一点,房地产税是要对老百姓住房征税。
自从2013年中央提出要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后,房地产税热度一直不减,但却是“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久而久之,不少人认为,房地产税很难落实。然而持有这一想法的人,最近遭到“当头一棒”。
10月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授权国务院在部分地区开展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这意味着,此前房地产税先立法再开征的逻辑变了,未来房地产税试点和立法是并行关系,试点为立法提供经验,更好地推进立法。这也意味着试点城市房地产税开征在即。
目前财政部、税务总局正在起草房地产税试点办法(草案),老百姓关心的房地产税税率、减免税优惠等将在这一办法中揭晓。国务院将确定具体试点城市,外界都在猜测哪些城市会入选。尽管试点城市名单尚未公开,但那些房价涨幅高、楼市调控任务重的一二线城市大概率会入选。
房地产税试点诸多细节仍待明确,但房地产税开征在即已是定局,明年试点地区开征房地产税是大概率事件。未来一段时间,房地产税仍将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房地产税试点先行,主要目的不是取得财政收入,而是为全国推广房地产税积累经验。对老百姓房子征税十分复杂敏感,试点先行是一个务实策略,可以为房地产税立法铺路。与此同时,房地产税试点也可以为楼市调控积累经验,让相关方面了解,房地产税到底对房价有何影响,这对落实“房住不炒”目标至关重要。
从长远来看,属于地方税的房地产税,将在地方税体系中扮演重要角色,是贡献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税种,也将促进地方更加重视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宜居的城市。同时房地产税也将成为调节收入分配的一个重要税种。
疫情后不少企业依然经营困难,企业等市场主体更加关心减税降费政策。今年减税降费规模虽然不像前两年超2万亿元那样引人注目,但今年超过7000亿元的减税降费和最近2000亿元的缓税政策,还是让不少企业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自从今年中央定调宏观税负保持稳定后,今后,超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政策将再难出现,但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仍在出台。比如,小微企业获得更大的支持。今年国家将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从月销售额10万元提高到15万元;延长执行小规模纳税人减征增值税政策;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年应纳税所得额不到100万元的部分,再减半征收所得税。
另外,制造业和科技创新支持力度也在加大。比如今年10月份兑现将制造业企业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减税新政,800亿元红包将派送给制造业企业。
考虑到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增加了制造业成本,为了给制造业企业纾困,国务院决定第四季度对制造业中小企业缓税,涉及资金2000亿元左右。
缓税只是宏观调控预调微调的一个表现。最近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要抓紧研究下一步对市场主体的规模性减税政策,适时加强宏观预调微调,回应市场主体关切。
国务院重提研究规模性减税政策,释放了后期可能还将出台力度更大减税政策的信号。减税降费也仍将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话题之一。
将眼光放到国际上,百年一遇的国际税制改革箭在弦上。
数字经济时代,传统的国际税收制度早已格格不入,不少跨国企业偷逃税愈演愈烈,使得包括法国、英国在内的一批国家针对谷歌、亚马逊、苹果、Meta等跨国互联网巨头采取单边的数字服务税作为短期措施,保护本国中小企业和国内用户的价值创造。但这又引起美国等国家不满,并出台反制措施。
为了加强国际税收合作,打击跨国企业逃避税,包括中国在内的136个国家和地区就国际税收制度重大改革达成共识,这一共识体现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的《关于应对经济数字化税收挑战双支柱方案的声明》(下称《声明》)中,因此全球税改方案也被称为“双支柱”方案。
《声明》中支柱一的核心内容,是突破现行国际税收规则中关于物理存在的限制条件,向市场国重新分配大型跨国企业的利润和征税权,以确保相关跨国企业在数字经济背景下更加公平地承担全球纳税义务。OECD测算,支柱一预计影响全球规模最大且最具营利性的约100家跨国企业集团,每年将有超过1250亿美元的利润重新分配给市场国。
《声明》中支柱二的核心内容,是通过建立全球最低税制度,打击跨国企业逃避税,并为企业所得税税率竞争划定15%底线。据OECD测算,全球最低税税率为15%,预计每年在全球范围内增加1500亿美元的企业所得税收入。
财政部部长刘昆表示,新国际税收规则适应了人类经济活动方式的新变化,有利于缓解跨国公司的跨境所得税在国与国之间分配不平衡的问题,有利于遏制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有利于维护各国人民利益,对于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该《声明》即将提交G20峰会核准,通过后将会实施。《声明》所附实施计划表示,“双支柱”方案拟在2022年推进立法,2023年生效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