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30·60”双碳目标指引下,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各国政府推进新一轮革命的关键着力点
。以国家电网公司为代表的各大传统能源企业纷纷加快了从传统能源提供商向综合能源服务提供商转变的步伐。在推进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过程中,由于新能源具有随机性、波动性、间歇性,大规模开发并网后,电网安全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面临挑战。城市能源互联网
是全链条协同的新型能源产业发展形态,而综合能源系统的构建是其物理层面的具象化。
在技校语文教学中,教师也要清醒地看到,技校学生的文化知识基础薄弱且普遍具有“厌学”情绪。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个性、兴趣和爱好,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比较、概括。如:在讲授《哦,香雪》《项链》等课文时,可以让学生联系今天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新形势,思考应该怎样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从容应对各种机遇与挑战。在讲到第五单元的《爱情诗二首》《情人节的玫瑰绽开在教室里》时,让学生了解真正的爱情是什么,从而树立正确的爱情观等等。
在已有研究中,电力、燃气、石油石化、热力等各类能源企业已纷纷提出向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封红丽
指出了能源央企和地方性能源企业向综合能源服务转型的战略愿景和业务拓展方向。封红丽
还提出借助新的市场发展机遇及时调整企业战略,为参与综合能源服务的市场主体探索新的业务方向和商业模式。曾海威
提出电网企业充分利用与发挥传统供电服务资源将是发展综合能源服务业务的关键点和核心竞争力之一。令文君、雷兵、邓良辰等
综合分析了电网企业开展综合能源服务业务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并从业务链条、业务梯次和示范引领三个方面,提出了电网企业向综合能源服务公司转型的策略建议。
通过采取以上的教学措施和教学内容的选取,所担任的班级在最后的一次考试实验过程中,绝大多数都能规范、顺利完成实验内容,并能对实验现象做出合理的分析,为有机化学实验课画上了圆满句号的同时,为以后的学习和科研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基于上述研究并结合现实情况,本文为国内电网企业的综合能源服务转型提出应对性策略。以国网上海电力为例,立足新片区能源互联网建设目标,通过分析临港新片区综合能源服务需求,识别能源转型新形势,形成国网综合能源服务转型策略。
1)提升市场竞争能力
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包括综合节能服务、综合开发利用服务、能源交易服务、能源金融服务等,业务内容、服务形式、商业模式等不断创新并日趋多样化。综合能源服务产业链涉及内容十分广泛,从前期能源系统设计与规划,到能源传输与转换过程中的智能调控与存储,再到需求侧数字化管理与能效优化等,所涉及的主要技术有光伏、风电、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节能服务、增量配电网、综合储能、综合能源服务信息化平台。综合能源商业模式包含开发模式和运行模式。开发模式含有EPC 模式、EMC 模式、BOT 模式、BT 模式、BOO 模式、PPP 模式。运营模式由配售一体化模式、供销合作社模式、综合能源服务模式、“配售一体化+能源综合服务”模式组成。
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让医院有了持续推进目标管理的动力,也正是因此,西安交大一附院在践行精细化管理的路上将越走越远。
抓住国家加大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机遇,千方百计多渠道争取资金。精准农业应用系统投资较大,一套精准节水灌溉系统下来要在10万元以上。一是要探索整合财政支农资金方式。统筹安排使用支农资金,围绕发展主导精准农业进行整合,通过资金整合,既有利于集中财力办大事,也有利于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二是拓宽精准农业投入来源渠道。进一步优化农村投资环境,吸引民间资本更多地投向精准农业[2]。加快农村金融组织、产品和服务创新,扶持农业信贷担保组织发展,扩大农村担保品范围。加快发展农业保险,政策性保险与商业保险相结合,健全农业再保险体系。
2.4.1 单因素分析 对影响妊娠期UI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孕前BMI、分娩方式、分娩次数、孕周、盆底肌锻炼、盆底治疗、糖尿病(包括妊娠期糖尿病)、便秘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4。
从国际上看,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能源企业向综合能源服务转型发展较早,已形成成功实践经验。在能源产业链延伸型条件下,荷兰阿兰德公司是荷兰最大的电力及燃气运营公司,拥有光伏、风电、沼气等项目规划建设及运维技术,以及电力、燃气网络运营技术。英国森特理克集团(CENTRICA)是英国最大的天然气及电力公司,拥有燃气分布式发电,电力及燃气网络运营,以及智能家居、能源区块链等技术,业务范围覆盖欧洲、美国和加拿大。法国电力集团(EDF)是法国发输配电一体化企业,拥有核电、水电、风电、光伏等能源规划建设及运维技术,以及电力、热力网络运营技术。在新兴科技企业条件下,美国能源管理公司拥有领先的能源数据分析技术,依托燃气、电力等公用事业公司提供的家庭用能数据,结合用户位置、用能习惯、周边天气等信息,为客户提供能效对标分析、尖峰负荷管理、用电套餐推介等服务。
我国各类能源企业探索开展综合能源服务业务起步相对较晚,目前参与到综合能源服务产业中的不仅是国家电网公司,其他电力、热力、燃气、石油石化等各类能源企业也纷纷提出向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具体可分为“以电切入”和“以气切入”两类。信息领域跨界能源型企业利用“大云物移智链”技术优势和互联网运营管理经验,全方位渗透能源电力全产业链,开展智慧能源管理、购售电交易等业务。国网、华能、华电、国家电投、华润、大唐等采用“以电切入”的业务特点,含有的业务类型有分布式清洁能源发电、多能互补、节能改造、储能、智慧微能网、增量配售电、需求响应、电动汽车等。中石油、中石化等采用“以气切入”的业务特点,含有的业务类型有天然气三联供、多能互补、增量配售电、储能、能源托管、节能改造等。阿里巴巴、百度、腾讯、华为等采用以信息平台切入的业务特点,含有的业务类型有能源管理系统、车联网、购售电平台、能源数据增值服务等。
在当前能源转型和电力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电网企业转型
开展综合能源服务是必然选择。综合能源服务的出现,从根本上来说,既含有外部驱动因素(国家政策、技术发展、市场竞争),也含有内部驱动。
1)国家政策驱动
发展综合能源服务是我国推动能源转型升级、践行能源革命的重要路径之一。2015 年3 月15日,中共中央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开启了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序幕,我国电力工业进入新一轮加速发展期。在“双碳”目标下,国内能源转型迎来高速发展期,各项政策密集出台。能源发展将呈现三低三严新特征,即低增速、低增量、低碳化,资源约束严、生态约束严、环境约束严,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大力实施电能替代。推动能源消费革命是电力工业促进自身碳减排、支撑全社会碳减排的必由之路,是实现电力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4)内部驱动因素
2.1 临床疗效 改良组的总有效率(97.6%)高于传统组(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市场竞争驱动
传统能源公司与以互联网企业和高新园区管委会为主要代表的新进入者都在向综合能源服务市场缓慢渗透,加大了市场竞争态势。面对数字化新业态及能源互联网,电网企业现有的发展模式无法适应“未来数字化新业态下的网状灵活性组织生态”的需求,必须借力综合能源“软服务”理念,向市场新业态慢慢渗透。用户由于自身收入的增长,对电力产品和服务业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逐渐趋向多元化、差异化以及个性化。以重资产理念为基础的能源行业,正建立起服务心态、开放心态、共享心态。这种理念层面的变革,促使电网企业在线下软服务的生态体系基础上,向叠加了数据智能化服务的高级阶段服务业务转型。
综合能源服务的出现离不开物理设备技术的发展。热电联供技术、新能源发电技术、储能技术发展为电力企业延伸产业链,形成多种能源产品提供了可能。信息技术发展,包括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不但有效支撑了能源高效互联以及用户侧的友好交互,而且集合了大量数据资产,并能够将数据资产转换为多样化增值服务。越来越多的企业实现对前台业务需求的敏捷响应、灵活部署和持续迭代。能源互联网技术发展,使得能源之间互联、能源和信息融合进一步加强,为发展综合能源服务提供了可能,为电力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新的能源动力,推动能源改革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2)技术发展驱动
首先,面对新的时代背景,国家电网公司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主动顺应深刻变化的发展形势,提出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的战略目标。其次,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市场交易电力份额越来越多,电网企业市场流失份额不断增大,为缓解营销压力,必须进行相应的转型或改革,改变服务模式,利用外界机遇,扩大自身服务范围,加强向综合服务业务推进,实现其自身可持续发展。最后,作为电网企业,国家电网公司要坚持人民电力为人民,大力提升服务响应速度和便捷程度,提高服务品质,增强电力发展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用一流服务做好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为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人民幸福美好生活助力加油。
在多方市场主体竞争格局下,国家电网公司在向智慧综合能源服务业务转型时,应以“电网架构”为核心优势和坚强基础,以用户端定制化综合能源服务为延伸,在锁定用户的同时不断探寻新的业务模式,找到自身核心竞争优势,从而找准市场定位。因此,可从本我传统业务、自我短期转型业务及超我长期转型策略三方面进行业务路径分析。
我校语文组开展“以地域性特色为载体的中职语文综合活动课案例研究”课题研究,我从中职语文综合活动“走进家乡文化”课堂实践进行了一些思考。
在本我传统业务方面,电网企业拥有丰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运营经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技术创新能力强。应继续传统配售电和运维服务业务,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保障经济发展、促进清洁能源替代。在自我短期转型业务方面,基于并网优势,开展传统的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建立新能源发展队伍,提高发展专业化水平,明确自身品牌定位;重视新能源服务业务拓展;推进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推动综合能源服务业务的综合开展。在超我长期转型方面,捕捉能源行业发展变革本质,形成“全球能源互联网领导者”的自我认知。基于此,找准市场定位,认定核心竞争优势,开拓基于长期策略的新业务,切入到更细分的市场,增强决策的灵活性以及适应性,真正实现专业化竞争。
骨折、糖尿病均为老年阶段常见病,骨折的发生和老年人骨质疏松有关,若骨折合并糖尿病不但需要考虑骨折手术治疗方案,还需要考虑血糖控制治疗,增加了临床治疗难度[1]。相关资料指出,骨折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明显,延长了患者术后恢复时间[2]。因此,为了保证手术治疗效果,需重视血糖、并发症预防控制。该文就该院2015年3月—2018年3月老年骨折合并糖尿病手术患者81例的治疗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血糖和并发症控制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基于上述国家电网公司智慧综合能源服务业务转型的总原则和总策略,在探讨内外部驱动因素下,国家电网公司典型转型业务模式,主要可分为强项业务、明星业务、融合转型业务和价值深挖转型业务,如图1所示。其中,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应成为国家电网公司的强项业务;明星业务则指国家电网基于“电网架构”优势,需要发展的业务;融合转型业务需要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缓解电力市场化所带来的售电业务流失,保障企业正常运营;价值深挖业务指国家电网公司具备核心竞争优势、长期战略布局业务。
国家电网公司在进行智慧综合能源服务业务转型时,应重视自身核心能力建设即提升市场竞争能力、提升关键业务能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强核心技术储备
。
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广泛,渗透在设备制造、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等各个环节,需要从不同视角对综合能源服务进行全面的认识。综合能源服务总体原则是以客户为中心,实现“安全可靠、高效经济、零碳智慧”三个目标。服务内涵包含物理层、智慧层、服务层三个层面。资金、资源和技术是三大要素。“低碳化、智慧化、高效化”是“双碳”背景下的智慧综合能源服务三大发展方向。具备“零碳能源供应、多能互补协同、能效综合最优、数字全面赋能、跨界模式创新”五大特征。
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积极对接政府资源,占据主要市场份额,提升市场竞争力。
PCT是人类降钙素的前体物质,是肺炎发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炎性标记物。在正常生理情况下,机体血清中PCT处于极低的水平,但当患者有全身细菌感染时,机体在感染和促炎因子的作用下,甲状腺以外器官中的巨噬细胞、单核细胞大量合成并释放 PCT,从而导致血清中PCT迅速升高[11]。PCT在体内的表达与感染的严重程度相关,当感染加重时,血清PCT水平可显著升高。另外,PCT水平的升高较少受到激素、免疫抑制等因素的影响。即使处于严重免疫抑制状态,患者PCT也能够上升到较高水平,因此其对于重症肺炎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12]。
2)提升关键业务能力
提升市场嗅觉敏感度,对于市场新的商业模式,及时捕捉并结合自身优势,形成新的业务拓展;提升业务创新能力及需求侧潜力挖掘能力。
国企的体制机制壁垒较高,缺乏足够的市场灵活性,采取自上而下的统一管理模式,人、财、物高度集中,管控能力强,应深化“放、管、服”采用创新制度和工作机制,缩减项目申报和审批流程,提高服务效率。
3)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4)加强核心技术储备
利用海量用户侧数据优势,尽早做好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储备。继续加强开展数字孪生技术研究和区块链技术研究。
国网上海电力掌握临港新片区大量输电和配电网络资产,以此为基础可建设综合供能系统、开展综合能源服务,以电网为基础、电力为中心拓展综合能源服务业务。此外,国网上海电力拥有终端用户数据资产,是对其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发展的最大支撑,一方面为综合能源服务平台建设运行提供了强大的数据之源,另一方面将为能源互联网以及多能互补系统的发展提供最坚实的基础。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作为我国最大的城市经济体,上海是全国最早进入新常态的地区。临港新片区作为上海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规划到2035 年区域生产总值超过1 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再造一个目前的浦东新区。基于新片区在国家层面特有的战略规划和政治地位,同时考虑新片区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国网上海电力在新片区智慧综合能源服务面临很多机遇。国网上海电力应充分把握新片区高速发展机遇,主动对接新片区电力能源需求,形成公司新的效益增长极。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双碳”目标下电力系统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
。作为我国电力系统的主要建设者,国家电网公司是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主要推动者和承担者。国网上海电力可以充分利用新片区新能源资源禀赋优势,在新片区开展电力系统高比例新能源消纳相关研究与示范,为今后上海全域新能源的高比例渗透提供支撑。
1)综合能源服务市场主体竞争激烈
目前,除国网上海电力之外,申能、华电、上海燃气等各个市场主体正积极抢占新片区综合能源服务市场,努力占据市场份额。此外,电网企业在投资决策机制、非电业务领域有劣势,而涉电的民营企业与非电网企业在此方面优势明显,同时也是威胁所在。
2)企业自身体制和技术壁垒亟待突破
体制机制壁垒较高,缺乏足够的市场灵活性,协同合作机制尚未完善。人才结构单一,内外部资源整合体系不成熟,技术覆盖面有待扩大。在综合能源服务业务管理实施方面仍显欠缺,尤其是非电综合能源服务业务方面和其他社会化综合能源服务领先企业相比,欠缺更突出。电网企业传统的“高投资、重资产、快增长、严管控”发展模式,很难适应“未来数字化新业态下的网状灵活性组织生态”的需求。
“中国特色国际领先能源互联网临港新区示范区”是国网上海电力助力新片区高质量发展、贯彻公司新战略目标的重要抓手,也是新片区管委会与国网上海电力签订的《关于共同促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合作协议》的重要成果。根据新片区能源互联网规划总体架构,国网上海电力应贯彻国家“新基建”引导性政策,立足公司“新战略”根本性目标,服务临港“新片区”高质量发展,在能源互联网的整体架构下积极推进智慧综合能源服务。基于新片区高精尖产业特点、环保要求和营商环境对能源消费提出了高品质需求,而综合能源服务的顶层设计需要与当地需求深度融合,打造基于零碳的临港样板,从源侧、荷侧提出方向性的建议。国网上海电力应构建上下游生态圈,形成共享合作关系并牵头制定详细目标,同时积极组织政企协同合作,促进综合能源建设的最终落地。
进行综合能源服务规划时,总体遵循“大处布局、关键处落子”的原则。国网上海电力进军新片区智慧综合能源服务应坚持“三个层面+回归初心”原则:基本层加快布局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临港高速发展;延伸层开展综合能源服务传统业务,紧抓客户资源;核心层深入挖掘核心竞争力,形成战略优势业务;最后回归初心,坚定国企政治站位,强化服务民生业务。三个层面,由基本业务不断向延伸业务拓展,从而把牢以“电”为基础的强势业务,并在新业务中占据市场重要地位,如图2。
农田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农村经济、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加大、加快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速度,不仅是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不断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的现实需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客观要求。我们希望国务院有关部门,特别是水利部门的同志们,以更强的忧患意识、紧迫意识、责任意识将这项事关执政为民、事关国家发展的重大民生工程切实抓紧抓好。
吸取上述化学镀镍溶液1 mL,置于300 mL烧杯中之后加水至100 mL,接着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试液的pH至11.5,再加30%的双氧水1 mL,试液中未出现氢氧化镍沉淀。放置24 h使双氧水分解后再加入30%的双氧水1 mL,也没有沉淀生成,24 h后再加30%的双氧水1 mL,仍未见沉淀生成。可见用双氧水氧化柠檬酸,需要一次性加入一定的量之后才能使柠檬酸失去配位能力。
新片区能源互联网规划的总体目标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临港新片区能源互联网“样板房”。从国网上海电力角度,具体而言,周小玲、凌芳、刘惠萍
指出,至2025年,配合临港新片区管委会进一步完善区域内电源、电网设施,初步构建坚强稳定的输电网、韧性可靠的配电网,在先行区建设绿色电力能源设施,实现能源系统的多能耦合互补与多元聚合互动;在试点区域先行开展电网数字化改造升级,提高电网资源配置、安全保障、智能互动和服务支撑能力,在临港新片区推广应用智慧云平台;在试点区域进一步加强电网本体及能源增值服务在能源互联网价值创造的核心示范,结合上海本地高校、科研机构,初步培育核心产品研发、能源数据增值体系;至2035年,配合临港新片区管委会打造电源绿色低碳、输电网坚强稳定、配电网韧性可靠,全电压等级供电容量充裕的世界一流城市电网;基本建成覆盖全区的绿色电力能源设施,实现能源系统的多能耦合互补与多元聚合互动;基本形成横向电力本体、电力-能源、电力-交通、电力-信息强力耦合,纵向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增值服务、能源数据增值的矩阵式价值创造体系,形成能源互联网价值创造生态圈。
国网上海电力应确立以传统配售电和运维服务业务为切入点,逐步推广定制化、成套化、差异化综合能源服务的营销策略,充分发挥传统配用电业务优势。按照市场化的原则,在细分领域中培养有竞争力的业务团队,深入挖掘自身核心竞争力,形成战略优势业务和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专业化服务。
国网上海电力应推进7 种核心服务模式:以“电力网架”为支撑,推进电能替代+能效提升服务;以“数字化”为抓手,推进用户用能监控+价值提升服务;与互联网技术进行深度的融合,实现“互联网+ 客户”的服务模式;以“电改”为机遇,推进差异化供能+能源套餐服务;以“平台”为基础,推进生态平台+信息共享服务;以“峰谷价差”为条件,推进储能业务及需求侧管理;以“双碳”为目标,推进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及碳测算+碳金融服务
,见图3。
本文针对综合能源服务开展了业务体系的梳理,重点考虑能源电力市场环境下服务模式构建。梳理了国网向智慧综合能源服务业务转型的驱动因素、战略思路、模式布局和核心能力建设。以国网上海电力为例,结合新片区能源发展和能源互联网建设这一机遇,分析了国网上海电力业务转型的机遇和挑战。在此基础上,从基本原则、整体架构、实施路径及综合能源服务的“临港模式”等方面,提出了国网上海电力服务新片区能源需求的战略布局。
[1]曾诗鸿,李根,翁智雄,李腾飞.面向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的中国能源转型路径研究[J].环境保护,2021,49(16):26-29.
[2]吴强,程林,黄河,高松,郭艳飞.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能源互联网综合能效评估方法[J].电气应用,2017,36(17):62-68.
[3]封红丽.综合能源服务市场竞争主体分析[J].能源,2019(10):69-72.
[4]封红丽.综合能源服务市场竞争主体最新进展及发展趋势与挑战[J].电器工业,2019(12):51-61.
[5]曾海威.【能源服务】电网企业市县公司综合能源服务转型这么干!https://mp.weixin.qq.com/s/dUkHSXTZ7qTu3OcSuctZMA.
[6]令文君,雷兵,邓良辰,等.电网企业向综合能源服务公司转型路径探究[J].中国能源,2019,41(1):29-32.
[7]魏阳,严磊,梁健,关蓉,刘启俊.电网企业综合能源服务转型策略研究[J].四川电力技术,2019,42(6):55-60.
[8]吴军,母国辉.综合能源服务视角下的电网企业转型发展——评《综合能源服务——能源互联网时代的战略选择》[J].电池,2021,51(5):545-546.
[9]潘爱强,杜凤青.“双碳”背景下上海城市能源互联网构建技术需求分析[J].电力与能源,2021,42(3):368-372.
[10]周小玲,凌芳,刘惠萍.区域能源互联网临港新片区商业机制模式研究与建议[J].电力与能源,2020,41(4):484-487+506.
[11]梁浩宇.“双碳”背景下的电网公司综合能源服务实施路径研究[J].大众用电,2021,36(9):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