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肚子”与饸饹面

2022-01-19 23:25高凯
现代妇女 2022年1期
关键词:陇东臊子酒席

高凯

在陕北和我的故乡陇东一带,人们把爱吃面条的人叫“面肚子”。而丝丝缕缕的饸饹面是许多“面肚子”的最爱,牵肠挂肚的,好像是一辈子都扯不断的命线线。

与细长面一样,饸饹面也是正餐,只有家里来了客人、逢年过节或者遇上红白事的时候才能吃到。细长面是手艺活,谁家有会擀面的巧妇才能吃到。而饸饹面是力气活,只要有肯出力气的人就能吃上。虽然是正餐,但陇东人待人厚道,在红白事酒席上把吃饸饹面不叫“吃饭”,而是叫“喝汤”,喝完几碗这样实实在在的“汤”之后,才是吃酒席。其实,这也是科学饮食,喝酒之前,给肚子里先垫一点,不伤肠胃。

吃饸饹面也有许多讲究。饸饹面有两种基本的吃法,即汤吃和干吃。所谓汤吃,就是浇上臊子汤,有些地方是同时一碗汤一碗面分开的,汤是自己的,面却可以共享;所谓干吃,就是拌上干臊子,有点像今天的干拌面。臊子汤内容很丰富,有豬肉丁、土豆丁、萝卜丁、豆腐丁、木耳丁、黄花菜丁和鸡蛋,再就是一层火红的辣椒面,所以也叫红汤。而那个干臊子,则分荤臊子和素臊子两种,荤臊子当然是猪肉炒的,素臊子一般都是自家地里种的各种蔬菜。此外,还配有一些调味菜,比如切碎的韭菜、青辣椒、蒜苗和葱等。

陇东人爱吃饸饹面之类的面条是有道理的—— 不用细细地去嚼,尤其是牙口不好的老年人,端一碗面条,就像端了一碗流畅的美食线条,呼噜噜几口连汤带面吸进嘴里就顺肠而下了,整个过程很酣畅、很痛快、很解馋,而且很顶饱,不会哄自己的肚子。

作为一些粮食的精华,面食是有性格和精神的。而且,面食是其创造者陇东乡村女人的骨肉和脸面。土地馈赠给劳动者的粮食,被由粗颗粒碾磨成细粉,然后被掺和着水揉捏成面团,攥起来是拳头一样的馒头,擀出来就是面条,揪出来就是面片,而压出来就是饸饹面。

“民以食为天”这句老话,的确是天地之间一句关于生存的箴言。所以,我一直觉得,陇东的面食文化,尤其是“饸饹精神”,与其身下那一块黄土粉尘积淀而成的土地有着一种内在的关联。

(摘自《甘肃日报》,本刊有删节)(责任编辑 王艳)

猜你喜欢
陇东臊子酒席
春日 陇东花事
重阳席上赋白菊
岐山臊子面,酸辣味美馋死人
浅析陇东窑洞文化
陇东民歌在地方高校合唱教学实践探究
移风易俗度在哪里
移风易俗度在哪里
陇东老区的放足运动
陇东臊子面
这也是一道风景(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