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波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在党的领导下开展政策研究、提出对策建议,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有力智力支持。坚持党的领导,这是对智库政治性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基本原则。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中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面临的形势复杂多变,探索的道路挑战重重,更需要在决策时不断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在实践中逐渐完善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制度设计。中国特色新型智庫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服务于党和国家发展大局,就需要提升自身建设能力,以更好把握当前和未来的发展需求。
智库机构围绕大局,服务中心工作,要重点服务于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要求。智库坚持党的领导,重点是在党“把谋定促”的工作中提供高质量的智力支持。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必须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善于用政治眼光看问题,立足于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进行系统性思考和谋划,提出方向正确、切合实际,利大局、管长远的政策建议。还要时刻关注和评价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为确保政策在合适的时候达到预期时效再提好的意见建议。
智库机构围绕大局、服务中心工作,需要重点服务于党和国家科学决策的需求。我们党一贯重视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机制。这为科学决策增加了闭环管理式的制度保障。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机构,需要充分发挥自身专业和组织优势,紧紧围绕党和政府决策急需的重大课题,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任务,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政策研究,提出专业化、建设性、切实管用的政策建议,着力提高综合研判和战略谋划能力,及时让决策机构了解到最新信息、有价值的信息,助力科学决策。
智库机构围绕大局,服务中心工作,需要在制度规范中有序发展。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要求,要建设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全面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健全重大政策事前评估和事后评价制度,畅通参与政策制定的渠道,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党和国家已经实施并且还将不断完善坚持党的领导、提高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水平的各项制度,充分发挥中国特色智库机构在落实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完善重大决策意见征集制度、建立健全政策评估制度、建立政府购买决策咨询服务制度、健全舆论引导机制中的作用。智库要及时获取政府信息,在涉及公共利益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事项时依规依程序发表意见和建议,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