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静
今年58岁的严林森,是临县碛口镇西头村人,临县联丰种苗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是一名具有高级资质的乡土型人才,当地人称他是“土专家”。
40多年来,严林森先后百余次获得国家、省市给予的奖项和荣誉。荣获“科技示范户”“农村拔尖实用人才”“山西省十大科学传播人物”“山西省‘三晋英才支持计划拔尖骨干人才”“山西省十大科学传播人物”“神内基金奖”等荣誉称号。2018年1月,山西省劳动竞赛委员会为严林森荣记个人二等功一次。2017年,严林森还光荣当选山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我们的种苗年年不够卖。”严林森自信地说,“我们的番茄苗抗旱、耐热,山地、平川都能种,还能有效预防病毒病。”
据严林森介绍,自1995年以来,全国普遍出现番茄绝收现象。导致番茄绝收的主因是番茄患上了一种病,这种病叫做番茄病毒病。该病主要发生于夏季,一旦患病,无药可救。“我是从防治红枣裂果上得到的启发。”严林森告诉记者,“防治番茄病毒病重在养根护根,优化根部环境,根繁才能叶茂,免疫力提高了,自然不生病。”
“我们的秘诀就是苗坨。千万不可小看它,番茄苗自带的苗坨足以保证番茄四个月安全生长。一小撮苗坨集成了生物、农业等领域的多项新技术。”这项技术严林森研究了10年以上。
“林森的西红柿苗靠谱,好活!”近水楼台先得月。碛口镇的百姓是最早的受益者,他们最先从合作社买到用了新技术的番茄苗,因抗病能力强,所产番茄质量上乘,填补了市场空白,一度卖到河南等地。
凭着一股子钻劲,严林森从山西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买来最新的杂交西葫芦品种,试种成功后,发现产量比传统品种翻了几番,这让村民们都很惊喜,纷纷要求严林森代买种子,从此,他就成了大家的服务员。之后,严林森还到全国其他科研院所买来新品种在自己的地里反复试种,把有推广价值的品种分享给大家。严林森累计推广蔬菜品种287个,其他粮油品种112个,完成了碛口地区从常规种到杂交种的种子革命。
严林森介绍道:“合作社开展西红柿、茄子、辣椒、黄瓜、西葫芦、西瓜、甜瓜、甘蓝、西兰花、芹菜等10余个品种培育。2012年以来,累计为黄河两岸秦晋两省市县菜农提供优质种苗2000余万株,推广蔬菜新品种100余个、新技术10余项,培养科技示范户100多户,受惠农户4000余户,其中贫困户1600余户。今年已育苗240万株,现已在18个规模设施蔬菜产业园区和种植大户定植200余万株,其余40万株将陆续为换茬的蔬菜基地提供。合作社年可纯收入40万元。”
40年来,严林森坚持做好一件事,把农技推广,帮农民增收作为获得幸福感的事业,他带领临县联丰种苗专业合作社,坚持种苗供应和五项免费服务(园区规划、设施设计、技术咨询、现场指导、技能培训),立足碛口古镇,服务全县,为科技兴农积极奉献,为全县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蔬菜抗逆栽培技术”是严林森通过穴盘育苗平台,让苗坨搭载目标生物技术材料,让移栽蔬菜生产种苗,实现抗逆、抗病的一项创新技术。技术成果论文获全省五小竞赛农业领域二等奖、全领域优秀成果三等奖。2017年,严林森自编培训教材,印制1400册。到蔬菜生产园区培训服务17天,共34场。受训学员2600多人次,田间指导300余次,为全县十个蔬菜生产园区推广新技术、新品种种苗75万株,栽培面积300余亩,由于栽培种植相对简单化,生产成功率在95%以上。这一技术应用,为菜农创收60余万元。
在农技推广应用实践中,严林森始终坚守“提升自我、不记名利、初心不改”这一信念,把农技推广作为自己一生追求的事业,开创性地将工厂化育苗这一蔬菜生产上游产业平台,作为科普阵地,以誠实守信,发挥科技引领的强劲优势,赢得市场、赢得广大菜农的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