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望的田野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2022-01-19 18:39:04于房先生
科学导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攻坚农民农村

于房先生

农村稳方能天下安,农业兴方能基础牢,农民富方能国家盛。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这个“全面”二字,尤为重要。近年来,从乡村振兴制度框架基本形成,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目标任务基本完成,再到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乡村振兴步履铿锵。按照乡村发展规律,乡村振兴工作到了全面推开的时候了。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之年。从华北平原到西南边陲,从大别山区到秦巴腹地,从土家苗寨到雪域高原,一支支乡村振兴工作队接力再出发,一个个特色产业带动高质量发展,乡村建设项目纷纷落地。广袤的乡村大地,农业生产喜获丰收,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幸福安康。

但也要清醒地看到,相当一部分脱贫户基本生活有了保障,但收入水平仍然不高,脱贫基础还比较脆弱,有的稍遇到点风险变故马上就可能致贫;脱贫地区产业普遍搞起来了,但技术、资金、人才、市场等支撑还不强,有的地方甚至帮扶干部一撤,产业就可能垮掉;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有的地方农村改厕出现问题,有的地方盲目搞合村并居、大拆大建等……

为此,必须要认识到乡村振兴不是一蹴而就的“单级跳”,而是循序渐进的“健步走”。在理念上,要坚持为农民而兴。农民是乡村振兴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必须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把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件一件找出来,解决好。在目标上,要坚持求好不求快。乡村振兴是一个长期过程,既不能等,也不能急,要拿捏好推进工作的时度效。在方式上,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

当然,激活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农民是实践主体,也是动力来源。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改革历程,从大包干到乡镇企业崛起,从土地流转试水到特色乡村遍地开花,正是发端于最基层农村农民的改革实践,让广袤乡村迸发出了强大的内生活力。今天的乡村大地上,无论专业合作社,还是资金互助组,这些农民自己创造的新事物,正朝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汇聚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

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乡村振興,就蕴藏在每个乡村和每位乡亲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中。在“全国一盘棋”的基础上,各地探索适宜的发展方式,既坚决反对不担当、不作为,也坚决防止简单化、乱作为,持续激发每个人的参与热情,就能让“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成为每个乡村的生动图景。

猜你喜欢
攻坚农民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11-16 21:20:05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2-01-12 06:32:04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今日农业(2021年2期)2021-03-19 08:36:46
饸饹面“贷”富农民
今日农业(2020年17期)2020-12-15 12:34:28
准确理解脱贫攻坚的“辩证关系”
当代陕西(2019年22期)2019-12-18 05:32:02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当代陕西(2019年10期)2019-11-17 03:17:16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当代陕西(2019年14期)2019-08-26 09:42:14
互助:“联动”方能攻坚
中国卫生(2016年8期)2016-11-12 13:27:00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中国记者(2014年2期)2014-03-01 01:38:08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中国火炬(2012年12期)2012-07-24 14:1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