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骏
一口地道的石楼方言,雨靴沾满了污泥,挨家挨户排查登记房屋安全信息,如果忽略身上那个挎包,你很难想象到眼前这位青年是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来的“第一书记”。2021年10月,受持续强降雨天气影响,石楼县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灾情,身在基层的申涛与群众共同奋战,共克时艰。
2020年7月,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继续教育部综合办公室主任申涛被派驻到石楼县和合乡土社村任扶贫队员,2021年5月,转任石楼县义牒镇石家坪村第一书记。
随着时间的推移,申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们的认可和赞誉。村民告诉记者:“一年多的时间里,书记用亲历亲为的干劲感动了我们,让我们对他有了新的认识,他奋力投入到村子的工作中,村民富了,村子大变样了。”
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申涛克服语言关、转型关和生活关,先后参与了脱贫攻坚战、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2021年5月,作为队内骨干成员,和学校驻村工作队全体队友一起,被中共山西省委和山西省人民政府授予“山西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2021年的村“两委”换届工作是农村基层政治生活的重要工作,根据上级要求,申涛同志与义牒镇党委、帮扶村紧密配合,积极推进工作,协助石家坪村顺利完成了村支部委员会换届选举和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
“白天走上田间地头,晚上进村入户。”在驻村帮扶过程中,为摸清情况,申涛挨家挨户上门走访石家坪村的7个自然村。对脱贫户进行宣讲,与脱贫户交流谈心,向脱贫户认真宣讲国家的各项帮扶惠农政策;与脱贫户深入交流,了解他们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共商精准帮扶大计。
从支部建设、产业发展、台账建立,到入户调查、移风易俗、疫情防控,申涛积极地参与村里的每一项工作。同时,申涛充分发挥自己所在单位是医科类院校的优势,统筹优质医疗资源,在走访帮扶村的过程中,为帮扶村的多名群众联系吕梁市最好的医院——汾阳医院就医看病。驻村工作队还协助学校开展了2021年健康帮扶医疗团队“三下乡”义诊活动和消费帮扶工作。
在一年多的驻村帮扶工作中,从和合乡土社村到义牒镇石家坪村,申涛大力推销各个帮扶点的优质农特产品,畅通产销对接,助力当地消费帮扶,他帮助村民卖了大量羊肉、小米、红枣、核桃、西红柿酱、土鸡蛋等农产品。2020年10月,申涛筹划并组织了学校驻村工作队在家属院开展的定点帮扶村石楼县和合乡土社村的扶贫产品优质沙滩红薯促销活动,现场销售500余箱。
长时间的驻村帮扶工作,减少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申涛的爱人是一名高中语文老师,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又要兼顾家庭,经常生病;孩子上了初中,不能够陪伴辅导孩子功课,错过了陪伴孩子成长最宝贵的时光,导致孩子学习成绩下滑。申涛知道自己为驻村帮扶工作亏欠家庭太多,但他深知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要肩负起党赋予的重任和使命,所以在驻村帮扶的路上从不敢懈怠,他对记者说:“爱人会理解我,孩子长大了也会理解我。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路上,何止我一人如此。”
“脫贫攻坚,强在队伍,重在路径,力在群众,成在实干。”一年过去,申涛已是百姓的主心骨、贫困群众的领路人。
申涛对于帮扶村的乡村振兴有自己的思考和规划。他向记者总结道,“一年多来,感受最深的有三点:一是进一步挖掘土地潜力,因地制宜,发挥资源优势,降低种植成本,提高农作物种植经济效益;二是用电商培训等方式不断提高农民的思想文化素质,拓宽产品销路;三是培养致富带头人,共同富裕。”